「賽作文」正式開賽了!
小學組、初中組、高(職)中組、教師組,分組比賽;詩歌、小說、散文、議論文,文體不限;常規體、書信體、日記體、微信體,形式不拘。
形式上,原文+點評+跟評。點評者是教師、作家;跟評者是各方讀者。
對擂臺賽中展示的作品,「賽作文」將進行總結、評選,根據每篇文章的閱讀點擊量、導師點評、讀者評價等,優秀作品將給予獎勵、推薦發表、結集出版,優秀作者將優先參與我們組織的各類講座及提升活動。
歡迎各學校、培訓機構以及個人不吝賜稿,踴躍點評。
作文大擂臺,打擂開始!
來!來!!來!!!
請!請!!請!!!
頑強的鐵線蕨
李鎮宇
我家的廚房裡原來有一盆枝繁葉茂的鐵線蕨,翠綠的像小扇子一樣的葉子把廚房裝飾得漂亮極了!當時賣花的阿姨說它不喜陽,所以一直在廚房窗臺不向陽的地方放著。【開頭既有交代,也有描寫,很符合散文的特點。一個男孩子,有這樣的文筆,的確是不錯】
不知道為什麼,天冷以後,那盆花的葉子慢慢地變得乾枯,顏色也由綠色變成了黃色【對於色彩很敏感】。媽媽說:「外面大樹的葉子都掉了,是不是它也應該過冬了,咱們把它的葉子剪掉吧,看看明年能不能長出新的。」【媽媽的想法,雖然不科學,倒也有人情味兒!】剪掉所有的枝葉後,那盆鐵線蕨就只剩下一根根像針一樣的褐色的杆了。光禿禿的,一點也不好看。【要是再形象一點,「一根根像毛線針」就更形象了】
經過了一個冬天,迎春花開了,臘梅也開放了,街道、公園裡很多花草都發芽了,可是它還是沒長出新葉來。我勸媽媽說:「它怎麼還沒發芽呢?是不是已經全旱死了?把它扔掉算了。」媽媽說:「它發芽也許比別的晚呢。」【小小年紀,居然懂得設懸念了!厲害!】
就這樣,我經常寫完作業去看看它,噴點水。不幾天,褐色的杆的底下好像冒出了一點綠,像針尖一樣細小,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我問媽媽:「這是發的新芽嗎?怎麼這麼細小?」媽媽說:「我也不知道,再等等看吧。」【觀察細緻,而且是繼續設懸念,厲害!】
我還是每天去澆水,去看它。慢慢的,那點新綠開始變大了,小針尖也越來越多了,長的快的已經開始出現小扇形的模樣了!我趕緊去告訴媽媽,爸爸在一旁說:「鐵線蕨長出新葉來了,它又活過來了!花的生命力都很頑強的,不會那麼輕易死亡!它只是順應時節,枯萎,凋落,為來年吐綠蓄積能量呢!」【點題】【我去告訴媽媽,把爸爸也引出來了——這就避免了老是媽媽說話的單調!小說的穿針引線就是這樣的效果。這孩子!高!】
我不禁感嘆,鐵線蕨順應環境乾枯,繁榮,植物的生命力真頑強!【照應前文,升華主題】
指導老師:
郭雪營,一級教師,從教以來一直在勝利東小學工作。從事小學語文教學20餘年,秉承教育無小事,事事見匠心的教育理念,尊重每個孩子,關愛每個孩子。堅持因材施教,教風親切自然,教法靈活多樣。她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得給學生留下語言,留下能力,留下感情,留下興趣和習慣。先後被評為奎文區優秀班主任、區教學能手、區優秀教師、濰坊市朝陽讀書優秀輔導教師、濰坊市區助學先進工作者及奎文區閱讀能力提升工程優秀教師。
【蒙面導師-1號】
說明:我們所有點評導師,在沒有公布比賽成績之前,一律蒙面上場。最後集體亮相。
讀罷此文,不禁一聲讚嘆!好靈透的一個男孩子!
文章有四處優點:
第一,觀察細緻,描寫細膩。對於鐵線蕨的觀察可以說細緻入微了。特別是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子,真是不得了。
第二,語言有一種獨特的韻味,不瘟不火,長短句交錯使用,很有感染力。
第三,善於運用鋪墊,設置懸念,欲擒故縱,把個鐵線蕨的發芽寫得一波三折。這很好!
第四,懂得如何避免單調的重複,如在最後把爸爸引出來作點評,這就很巧妙。
【特別的話】
收到勝利東小學四年級的這一組作文時,我著實嚇了一跳,一開始還覺得有點煩,覺得這老師應付事。一次就交了這麼多——74篇!
隨著慢慢地品讀,就發覺每一篇都有可取之處,每一篇都不捨得不點評。於是我就破例一氣兒評點三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老師,如此用心,如此懂得作文教學,學生們讓這樣的老師教著,怎麼不會有大收穫,怎麼可能不幸福!
同時我也想,其實也難怪,勝利東小學可是濰坊的名校,有什麼樣的學校就有什麼樣的老師。向學校和老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