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美國牛肉緣何不便宜

2020-12-22 北青網

中國對美國的牛肉禁令解除剛剛一周多時間,已經有美國牛肉重返中國市場。上周,剛剛抵達上海的美國牛肉已經完成清關,將走上消費者的餐桌。據了解,這批進入上海的美國牛肉包括了西冷、菲力和眼肉冰鮮牛排,預計將通過電商渠道銷售。此外,包括京東生鮮、天天果園、中糧我買網等電商平臺上,來自美國的牛肉也已經開始銷售。不過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牛肉遠不像此前人們預計的那樣便宜,為什麼呢?

目前上市的美牛以牛排為主

以首批進入上海的這批美國牛肉的預售價格為例,300克菲力牛排售價228元,眼肉牛排400克售價258元,不僅價格高於國產牛肉,而且比來自巴西、澳大利亞的進口牛肉價格也高出不少。

北青報記者昨天在國內多家電商平臺上看到,目前原產於美國的牛肉基本都有銷售,但只有牛排,並沒有普通牛肉,品種也遠少於來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產品。目前銷售的這些美國牛排價格也都不便宜,比如中糧我買網上,180克盒裝美國冰鮮谷飼上腦牛排售價38元、300克盒裝美國冰鮮谷飼肉眼牛排售價148元。在天天果園上,標註為USDAPrime(美國農業部最佳級別)的美國紐約客牛排售價為每200克158元、眼肉牛排每200克178元、菲力牛排每150克138元。在京東生鮮,180克盒裝美國冰鮮谷飼上腦牛排售價38元、250克熊氏牧場美國牛小排139元。在這些電商平臺中,目前在售的美國牛肉都是牛排,價格普遍較高;只有京東生鮮有一款500克裝美國牛肉塊售價68元比較便宜,但需要等到7月15日後才有貨。

從這些美國牛排的價格來看,並不比中國產的牛排價格低。

預計總量放大會有普通牛肉

對此,有業內人士介紹,此前人們預期的美國牛肉價格便宜是針對大眾經常食用的牛腩、牛腱這類普通肉類而言的,而像眼肉、牛排這類商品本身就是牛肉中的「貴族」,價格自然也比較高。而且作為美國牛肉剛剛進入中國試水,前期利潤率定得較高也在情理之中。預計隨著進口的美國牛肉總量逐步放大,尤其是普通凍牛肉的進入,美國牛肉的低價格還是能夠在中國市場體現出來。

據了解,在美國超市裡,一些促銷牛肉每磅售價1至2美元,折合人民幣相當於每斤10多元。當然,即便是這些牛肉經過長途物流運送到中國,加上各種檢疫、層層分銷增加的成本,最終在市場上也不會像美國超市裡那麼便宜。可以作為參考的是,此前在國內的一些連鎖超市中,普通巴西牛腩的售價大約在每斤20元上下。

生鮮電商成本不比商超低

北青報記者看到,目前最早在中國市場出現的美國牛肉基本都是通過電商渠道銷售,這與進口量尚不成規模無法大面積推廣有著直接關係,電商平臺的銷售相對精準而且損耗相對較小,因此在初期會成為美國牛肉進口商的首選。

不過有業內人士介紹,事實上就生鮮產品而言,電商渠道的綜合成本並不比傳統的商場超市低,這也是目前美國牛肉售價整體偏高的原因。

「由於生鮮商品對配送過程中的時限和溫度等都有更嚴格的要求,因此平均每單的配送成本在30元左右,遠高於普通配送。」某國內大型電商的生鮮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也正是由於生鮮電商的成本偏高,因此其只能以中高端牛肉銷售為主,通過高附加值衝抵銷售成本。加上電商渠道的銷售總量畢竟很小,因此真正計算美國牛肉對中國本土牛肉市場的影響還要等到美國牛肉在傳統商場超市中大規模鋪貨才能統計。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牛肉進入中國即便多是通過成本最低的海運,但由於距離遙遠,成本依舊不低,因此在初期選擇向中國市場出口檔次較高的牛肉有助於攤薄這些成本,因而目前人們在市場上能夠看到的還是中高端牛肉。但這其中有一個矛盾,就是對於高端牛肉人們更願意嘗鮮,而目前進口的美國牛肉基本只能是凍肉,經過海運漂泊數月才能到達中國,這對很多講究的買家其實是不願意選擇的。而如果走空運,那麼成本就會驟然增加,估計大多數人是無法享用的。因此對於普通的凍肉進口模式而言,長途海運還是適合中低端牛肉,未來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牛肉應該還是會以大眾牛肉為主,從此前澳大利亞、巴西的進口牛肉來看,都是這種趨勢,但這些肉大多還是會在傳統商超、批發市場渠道進行銷售。

發達國家為什麼養牛成本低?

儘管目前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牛肉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便宜,但其實還是應該引起中國養牛行業的高度重視。據業內人士介紹,美國、澳洲等地產的牛肉之所以便宜,主要是因為規模化的飼養成本明顯低於我國。在這些國家,很多擁有上千頭牛的牧場都只有幾個人管理,而我國大多還停留在每家農戶散養幾頭牛的模式,即便規模化的養殖場,也還沒有達到無人化管理的程度。此外,中國的飼料種植成本也明顯偏高。國內最大的牛肉供應商之一科爾沁牛業董事長李和告訴北青報記者,美國種植玉米的成本大約每噸折合人民幣800元,而中國農戶分散種植玉米的成本高達每噸2400元,造成飼料成本差異巨大。他們曾經嘗試過規模化種植玉米,基本也能達到美國的成本水平,但畢竟目前在中國玉米種植還很少規模化,「中國牛肉要想真正與國外牛肉競爭,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外牛肉競爭主場在於深加工

其實,長時間冷凍影響高端牛肉的口感和營養,而低端牛肉遠距離運輸的物流在總成本中佔比又過高,這正是從海外長途進口牛肉的一對矛盾。對此,其實已經有中國企業開始尋找新的商機。

「放開更多國家的牛肉進入中國市場不是壞事,有助於中國人肉食結構的改善,畢竟目前中國的牛肉不是太多,而是還遠遠不夠。」國內大型肉食品企業山東得利斯的「70後」女董事長鄭思敏有著多年的出國留學背景,她一直對中國牛肉消費需求的增長有較高預期。也正因如此,她上任後幾年內開始讓這家曾以豬肉為主業的肉食品企業引入牛肉資源。她向北青報記者表示,下一步公司將把牛肉開發作為重點發展項目之一,一方面強化對牛肉的精細化開發,通過推出高附加值產品吸引更多國人養成牛肉消費習慣;另一方面則通過與國外先進牛肉企業開展合作,汲取經驗再努力走出去。

她認為,未來中外牛肉的競爭遠不僅僅在於生肉價格的較量,更大的市場在於後端的深度加工,開發出更多能吸引年輕人的新型肉製品才能把整個市場做大。「比如年輕人喜歡的調理快餐肉食、發酵肉食等,中國企業確實還存在差距,需要從歐美老牌肉食品企業借鑑經驗,尤其在肉食文化和技術的接軌上。」據悉,得利斯正擬收購澳大利亞一家牛肉公司的股權,這一方面是公司國際化運營能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汲取國外肉製品產業的先進文化和技術,尤其是強化功能性食品的開發,這樣才能擇機將經營觸角向海外延伸去爭奪海外市場。

新聞內存

14年前的美國牛肉進口禁令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03年底美國牛肉和牛肉產品因被檢測出牛腦海綿狀病感染(即「狂牛症」)後,中國對美國牛肉發出進口禁令。另據公開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的牛肉進口總額為1500萬美元,其中1000萬美元的進口牛肉來自美國。根據美國農業部此前的預計,2017年中國進口牛肉將達到82.5萬噸,成為全球牛肉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文/本報記者張欽

相關焦點

  • 進口牛肉為什麼比國內牛肉便宜?
    進口牛肉進口牛肉養殖成本低現在世界上生產牛肉最多的國家,就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等,這些國家都是地廣人稀的國家,反觀國內運輸牛肉基本上通過貨車拉運,運輸非常慢,很多牛肉還得從新疆、內蒙古等地方運輸。現在中國基本已取消進口牛肉的關稅了,而國內貨車拉運還得繳納過路費。因此進口牛肉運輸成本很低。
  • 進口美國牛肉會賣什麼價?
    中國是一個牛肉消費大國,而美國是牛肉生產大國,恢復進口美國牛肉將給中國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對國內市場短缺形成有效補充,對於美國肉牛養殖業也是巨大利好,互利雙贏。  然而有業內人士擔憂,美國牛肉「質優價低」,甚至預測進口美國牛肉的價格將低至「每斤10元」,會否對國內市場造成較大衝擊?同時也有人認為,對於正常的國際貿易往來,不必過分解讀,更不必有「狼來了」的惶恐。
  • 國外牛肉那麼便宜,為何不能大量進口?專家:為保護國內養牛業
    前面老王談了國外的牛肉很便宜,據說在當地牛肉能夠賣到5美元一公斤,而國內的牛肉卻還是高達五六十塊一斤,怎麼就不能夠大量進口來控制國內的牛價。前面老王只是說了通過大量進口不現實,高牛價另有原因。實際上大量進口國外牛肉是不可行的,就算是國外的牛肉再便宜,進口數量也要控制,不能夠看便宜就大量進口的。大量進口牛肉,會打壓國內養牛業在一些人看來,國外的牛肉那麼便宜,可到了國內就那麼貴,肯定的是稅費太高了,如果能夠減少關稅的話大家都可以吃到國外的便宜牛肉了,說不定能夠整體提高國人的體質。
  • 美國牛肉禁令解除,2020年必將有大量牛肉進口,牛價會大跌嗎?
    美國牛肉禁令解除,大量牛肉即將進口可能有人會說國外進口的東西肯定會很貴,美國的牛肉進口也沒啥影響。其實國外的牛肉真心不太貴,現在我國主要的牛肉進口主要來自巴西、烏拉圭、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價格普遍是平均是5美元左右一公斤,折合成人民幣就是30多塊一公斤。在這裡要提醒大家這是公斤,再折算下來就是不到20塊錢一斤的牛肉。
  • 洋生鮮為何成走私新寵:美國牛肉很便宜中國很貴
    不過他也承認,走進家庭的洋生鮮主要是通過電商或者送貨上門的配送模式,真正進超市、商場銷售的並不多。這其中原因他並不願多說。不過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對于洋生鮮尤其是生肉來說,北方市場接受程度高於南方,「南方人更習慣吃鮮肉,而進口肉都是凍的,北方人不那麼介意」。
  • 美國牛肉為什麼那麼便宜?讓美國人能頓頓吃牛排
    中國人比較常吃的肉有豬肉、禽類(雞鴨鵝),羊肉、牛肉等等。但是一般不會將牛肉當作我們的主要蛋白質來源,因為它不僅賣得貴,而且賣得也不多。可是在美國,牛肉卻是很常見的肉品,甚至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比我們的豬肉都高,我們的豬肉只是菜品,而美國人卻把牛肉當飯吃,在中國牛肉一般賣到30-60元不等,而在美國,最低能賣到1.6美元一斤。
  • 進口牛肉比豬肉還便宜,只賣20塊一斤,這是怎麼回事?
    進口牛肉只賣20元一斤,比豬肉還便宜其實這裡說的便宜牛肉是指進口的冷凍牛肉。別看是進口的就以為價格貴,其實進口的牛肉也有高端跟低端之分的。像巴西的牛肉就屬於低端牛肉,當地更是5美元一公斤,就算進口過來後也只是賣20塊出頭一斤。
  • 為何進口牛肉比國內的還便宜?原來做到這一點就行!
    「美國牛肉「不是一塊肉在戰鬥」,而是一個國家的產業系統在起作用,是集體的勝出。」 下面,就美國牛肉三大優勢做個詳細的對比,以便大家取長補短。
  • 牛肉比豬肉還便宜?進口牛肉價格兩極分化,部分品類一斤20多元
    豬肉進口量三季度大增,與此同時,牛肉進口量也有一定程度增加,進口牛肉價格近期還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 上海進口牛肉經銷商 劉文:老百姓用的比較多的進口牛腩,往年在這個時候我們終端銷售達到六十多元一公斤,就是三十多元一斤,而目前一公斤只有四十元左右,就是一斤才二十多元,比現在豬肉價還要便宜。
  • 部分進口牛肉比豬肉還便宜,究竟是啥原因造成的?牛還能養嗎?
    最近兩天,央視財經記者通過走訪經銷商了解到,從阿根廷、巴西等國進口的牛腩一斤才賣二十多元,比現在市場上的豬肉還便宜,從而使記者感嘆不已。那麼,從這些國家進口的牛肉怎麼這麼便宜呢?那麼,「草食牛肉」的質量究竟怎麼樣呢?據經銷商介紹,以吃草為主的牛會長得比較慢,養殖時間與吃飼料的牛相比會長一些,因此,牛肉會顯得不那麼鮮嫩,在口感上會比吃飼料長大的牛差一些。但是,這種牛肉看上去很瘦,賣相併不差。至於營養方面,與吃飼料長大的牛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 明報:臺灣進口美國牛肉踢到一塊鐵板
    中新網11月2日電 香港《明報》2日刊登南方朔評論文章說,臺灣進口美國牛肉,乃是以政治考慮來面對極敏感脆弱的高風險食物問題,它本身就已有極大的風暴潛力。臺灣進口美國牛肉,的確已踢到了一塊鐵板,這個問題會怎麼發展已值得密切注意。
  • 又抱美國大腿?蔡英文宣布逐步開放美國豬肉牛肉進口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為抱美國大腿,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剛剛宣布,臺灣將逐步開放美豬、美牛進口,以敲開臺美貿易談判大門。蔡英文稱,已責成相關部門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安全的容許值,放寬30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報導稱,臺灣希望與美國洽籤「自由貿易協定」,但多年來卡在美國牛肉與含瘦肉精豬肉銷往臺灣受限的問題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曾表示,臺灣仍限制美豬美牛產品的市場準入,解決這些問題對於加深與臺灣貿易投資關係至關重要。
  • 為啥我國的牛肉那麼貴!美國的卻很便宜?
    ①國內需求太高②進口沒那麼多③國內養殖太貴④國內散養居多一.國內需求高牛和人一樣,懷胎十月才能產子,而且大多數都是一胎,雙胞胎的可能性很低。並且,生下來以後,一般的品種,至少得一年多的時間才能變成牛肉。
  • 美國牛肉為什麼那麼便宜?看看他們是怎麼加工的
    美國人世界上吃牛肉最瘋狂的國家,在國內,我們都是切上一小塊當成配料來吃,可是很多美國人卻完全當成主食來吃,很多人一次就準備幾斤的牛肉,直接烤到6分熟,一頓就吃光!很多美國人還評價,這是美國窮人才吃的東西,為何,美國的牛肉能賣到這麼便宜呢?看看他們的牛肉廠就知道了!
  • 炫耀美國超市,稱讚豬肉便宜,真的我們再吃不起也不羨慕
    恰好最近新增了很多新華人喜歡拍美國超市,稱讚美國豬肉物價便宜,今天我們也不妨來聊聊這個話題。 其實這個認識是錯誤的,美國人是很愛吃牛肉,但豬肉也是日常生活最主要的肉類選擇,只是基於各方面因素,與我們的豬肉飲食有所不同。
  • 進口牛肉5美元一公斤,大量進口能打壓價格嗎?答案來了
    國內的牛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根據市場價格來看每斤價格增長20塊錢左右,有的地方漲價更甚,而在此時有人指出國外的牛肉價格只有五美元一斤,網友紛紛評論希望多進口牛肉來壓制國內瘋長的價格。我國國民對進口牛肉接受度不高,進口量卻仍然在增長。
  • 網上牛排多屬三無產品 中國僅允許8國牛肉進口
    北京晨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網上有商家出售產地為美國、巴西、德國的牛排,價格便宜且銷量很大。但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肉類產品檢驗檢疫準入名單,我國僅允許澳大利亞、紐西蘭等8個國家的牛肉進口,其餘國家牛肉均被禁止進口,網上出售的進口牛排大多屬「三無產品」。北京市工商局投訴熱線工作人員表示,消費者遇此情況可舉報。
  • 國外牛肉5美元1公斤,為什麼不多進口調節肉價?專家:沒這麼簡單
    但是也有人聽說過外國的牛肉,別的不說,單是價格就便宜得很,幾美元就能買到一公斤,並且這也是事實。國外牛肉5美元1公斤,為什麼不多進口調節肉價?專家:沒這麼簡單。 從多年的平均肉價來看,各種肉類價格的上漲或者回落,是有一個參照標準的,那就是豬肉的價格,別管再怎麼進口便宜的牛肉,它的價格還是向豬肉看齊的。在國內,最適合各種烹飪方式的肉類,還是豬肉。
  • 醬牛肉為什麼比新鮮牛肉還便宜?廚師不小心說漏,網友:套路太深
    我們在超市或者菜市場,能買到各種各樣可以的肉類,便宜的肉有雞肉、鴨肉。貴點的肉有牛肉、羊肉等等。這裡面要數牛肉的價格最高,一般能賣到40元一斤以上,貴是貴了點,但是炒一盤牛肉,全家都吃得香。牛肉的營養價值很高,特別是低脂肪高蛋白的特性。
  • 時隔14年,美國牛肉再次回到中國,竟然降價了!
    在這個被稱為「十個貿易大禮包」的清單中,位居首位的就是美國牛肉——中國將儘快允許進口美國牛肉,「最遲不晚於今年7月16日」。進口貨中的「外國雞」——牛肉提起美國,我們總會想起高度發展的經濟和科技,其實他們也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牛肉出口國,而且這一歷史非常悠久,不然你以為「西部牛仔」是幹什麼的?還不就是放牛的!那麼為什麼說美國出口的牛肉是「外國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