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梅雨季仍在超長「待機」中。從6月9日入梅截至昨天,申城今年梅雨季已長達39天。而且,今年的梅雨量充足:雷雨、大雨、暴雨、局地雨等輪番上場。「隔壁」浙江今天宣布正式出梅,申城何時才能告別梅雨季?氣象專家表示,入梅、出梅通常都是遵循從南向北的規律,浙江處在上海的南邊,因此比上海出梅早是正常的——雖然「同桌」已經提前「交卷」,申城也是出梅在望,但最後的「檢查」仍在繼續,只等雨帶擺動情況和副高位置穩定的「交卷鈴」拉響。
雙休日在雨帶邊緣「試探」
入汛以來,長江流域受夠了強降雨的苦。7月17日開始第九、第十兩輪降雨開啟,17日到19日的降水會覆蓋長江上遊到下遊區域,而20日到23日的降雨則會集中在長江上遊,也就是四川、重慶、湖北西部一帶地區。雖然浙江宣布出梅,但長三角中下遊地區出梅還是以「待定」為主。未來幾天,上海也會一直在雨帶邊緣「試探」,下周初是否出梅仍存在不確定性。
雙休日,梅雨帶維持在長江中下遊和淮河流域,地處浙江北面的上海位於雨帶和副熱帶高壓之間,將出現雨熱兼容的邊緣性天氣。今天本市天氣為多雲到陰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氣溫比昨天明顯上升,最高氣溫突破30℃,悶熱體感加重。據預報,20日,本市將位於雨帶邊緣,有陣雨天氣出現。21日起,隨著副熱帶高壓有所北抬,下周中上海將以多雲天氣為主,但下周后期,雨帶又會有所南落,周末仍多降水過程。
下周「熱」字將唱主打
7月16日,申城正式入伏,今年三伏天長40天。入伏之後,天氣頗為涼爽,最近三天,本市最高氣溫均未超過25℃。這段短暫而且罕見的7月清涼,和今年南下冷渦較強有關。不過,明天開始,「三伏天」的威力即將顯現。據預報,明天多雲天氣回歸,氣溫會進一步上升,將出現35℃的高溫天氣,配合高溼空氣,體感氣溫可能會超過40℃,與此同時,由於升溫迅速,大氣中會積聚不穩定能量,明天午後局部容易出現陣雨或雷雨。「炎熱」將成為下周本市天氣的關鍵字,整周氣溫呈現高開低走趨勢,上半周容易出現高溫天氣,到了周后期氣溫雖然會在雨水打壓下小幅下調,但是最高氣溫仍然維持在3字頭,最低氣溫也有26~28℃。
高溫一直都是夏季永恆的主題之一。今年夏天的首個高溫出現在7月12日,市區徐家匯的日最高氣溫達到36.7℃。從申城百年的氣象歷史來看,這座城市的體溫正越來越高。百年來,上海高溫日數微弱增加,1984~2013年為高溫日數增加最快的30年。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和21世紀以來,是高溫日數最多的兩個時段,但是,21世紀以來無論是年平均高溫日數還是年最高氣溫值均大於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此外,城市發展帶來的局地城市化效應也對高溫日數增多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它的貢獻了1960~2013年上海市區夏季平均氣溫近一半的增溫和熱浪增多趨勢的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