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據了解,每年冬至正午十二點,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將"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點亮,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吸引不少遊客圍觀。
特殊的時間,特殊的構造,帶來非同凡響的美景。錯過這個時間,可就沒有了。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錯過關鍵期,就錯失了最好的時機。在關鍵期內,越早訓練,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就更好。
學齡前兒童的關鍵期具體如下:
一、4—6個月是咀嚼的關鍵期
當孩子對大人吃飯感興趣,看到大人吃飯時嘴巴會咀嚼的時候,就可以考慮給孩子添加輔食了。
二、7—10個月是爬的關鍵期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不會爬,直接就會走了。這就是錯過了關鍵期,再去學就學不會了。
沒錯!「關鍵期」就是這麼任性,錯過了就沒有了。
三、10—12個月是站立、行走的關鍵期
兒童之間會有個體差異,並不是所有的兒童都會在這個月份學會走路。但是,依然要引導孩子去練習。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三翻六坐七爬)
四、2—3歲是口頭語言的關鍵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個「小話嘮」,他們的小嘴一天到晚一直「得得得」說個不停。別打擾他,這是他在努力學習更好地說話呢!
五、2.5—3歲是立規矩的關鍵期
玩玩具的時候從哪裡拿的要放回哪裡去,輕拿輕放;吃飯的時候不能看電視,不可以挑食;勤洗手,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六、3歲是培養性格的關鍵期
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想培養更完美的性格,就從行為開始吧!
七、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
所以當我們給孩子閱讀繪本的時候,相對於口頭語言講故事,孩子更喜歡按照繪本文字有感情地朗讀。
八、5歲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期,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那些概念性的理論,看不見摸不著。而孩子處於前運算階段,用實物操作孩子更容易接受。
「你有1個香蕉,我有2個香蕉,放在一起,是幾個?」
九、5~6歲是掌握語言詞彙能力的關鍵期
這個時期,孩子會儲備大量的文字、詞彙、語句,家長會發現,孩子像個「小大人」一樣。這又是一個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多好時機哦!
在適當的刺激和影響下,處於關鍵期的孩子,會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如果缺乏良性刺激,就會阻礙孩子的發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