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練對於一支球隊的重要作用無需多言,但是一支球隊首先需要的是一名適合球隊實際情況的主教練,而不是一名名氣大的主教練。
如果把俱樂部比作是一家飯店的話,那麼主教練就是一位大廚,而球員就是各種食材。
每一位廚師都有適合他自己能力水平的飯店,而飯店也要根據自己的檔次去尋找一位想匹配的主廚。
簡單的說,像裡皮、孔蒂、齊達內這些名帥,他們就是頂級大廚,他們就應該在五星級大酒店裡做主廚,因為那裡有最好的食材可以供他們選擇,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餚,如果換了吳金貴、沈祥福去恐怕就只能暴殄天物了。
反過來,如果讓這些頂級大廚去做路邊攤,可能由於沒有所需要的食材而不能完全發揮他們的才藝,結果還不如一般的廚師做出來的菜餚更加可口,更加經濟實惠。
就像裡皮在中國一樣,他率領廣州恆大戰績輝煌,但是率領中國國家隊註定還是要走規劃球員這條路,原因也是如此。
廣州恆大,就好比是中超第五星級飯店,裡面的球員都是中超球員裡最好的食材,所以他可以得心應手,妙筆生花。
可是到了國家隊,在亞洲賽場上,五星級酒店變成了街邊上的小飯館了,裡皮想做大餐,這時發現,所有的食材都不是做大餐的料,怎麼辦?只能去重新設法採購高檔次的食材。
小編之所以要舉這個例子,也是想針對這些年中超各俱樂部大肆聘請名帥,尤其是最近大連一方請了貝尼特斯,而上海申花炒了弗洛雷斯後又聘請了剛被大連炒掉的崔康熙這一系列操作。
崔康熙在大連失敗了,不是因為他水平不夠,而恰恰是大連的球員達不到崔康熙的戰術要求,崔康熙之前一直執教全北現代,大連一方球員的實力和全北現代的比起來差距不是一點兩點。
有人說,好的教練可以針對球員特點制定對應的戰術,可是,真正能做到這點的教練少之又少,尤其是那些世界頂級名帥。
為什麼?因為習慣。首先對於他們自己來說,他們的戰術是最先進的,讓他們放棄自己先進的戰術理念去為了迎合球員而採用那種他們認為落後的戰術,他們辦不到。其次,對於俱樂部來說,必須要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引進他們想要的球員,多少錢無所謂,總之想要我做出好菜,你就得把食材給我準備好,否則免談。而中超俱樂部有幾個能滿足這些大廚的需要,就是有錢想滿足,在國內優秀稀缺的情況下,也很難找到那些好的球員。如此一來,最後不歡而散。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中超取得成功的教練,往往不是那些大牌的教練,反而是一些名氣不太大的教練,比如張外龍、德拉甘,包括現在的小克魯伊夫,因為他們他們就是適合這些小飯館的廚子。
而現在,無論是大連一方還是上海申花小編個人都覺得他們剛好走錯了方向,對於大連一方來說,如果有足夠能力可以在請來貝尼特斯的同時,大幅升級目前的球員陣容,讓球隊達到至少像山東魯能這樣的實力,或許可以讓貝尼斯特好好的發揮一下。否則,基本上也不一定能超過崔康熙,只能維持現狀。
申花也是一樣,走了一個三星級飯店的主廚,換來一個四星級飯店的主廚,其它啥也不變,就想要把一個大排檔給經營好,恐怕也是事與願違。
與其這樣,還不如學學重慶斯威和武漢卓爾,那才叫真正的看菜吃飯,結果物美價廉,經濟實惠而且生意做得還紅紅火火。畢竟每一個人只有在適合他的環境中才能發揮出他最大的功效,各位球迷朋友,你們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