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川藏青藏公路60周年」融合集成系列報導活動川藏南線採訪組沿318國道來到雅康高速新二郎山隧道工地,這座有著「地質博物館」之稱的長隧東段,正是由承擔過老二郎山隧道施工的中鐵隧道集團承建。目前,他們開挖長度已突破6000米。
從四川盆地進入青藏高原,第一道屏障夾金山脈上是著名的二郎山,在東西距離不到100公裡的範圍內,海拔從近500米陡升到3000至5000餘米,構成了我國地理格局中第二臺階向第三臺階的過渡帶,成為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和人文景觀的天然分界線。
二郎山常年冰雪、暴雨、濃霧、泥石流、滑坡不斷,致使該路段行車事故多發、斷道頻繁,加之全年四分之三為雨雪天氣,交通運輸極為困難。
建設中的雅康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雅安至葉城聯絡線(G4218)中的一段,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5條東西橫線之一康定至瀘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地通往藏區的重要通道。
項目起於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接樂雅高速路,西行經天全縣、瀘定縣,止於康定城東,路線全長約135公裡,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裡,路基寬度24.5米,橋隧比約82%,建設工期為6年。
老二郎山隧道是千裡川藏線上的第一個咽喉要塞,2001年底通過竣工驗收。然而,時至今日,該隧道在日均4000輛的車流量面前已顯得力不從心。
而全長13.469公裡的新二郎山隧道作為正在建設的雅康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避開了318國道新溝至二郎山隧道的長大縱坡和暗冰路段,且將隧道海拔從2200米降至1500米,即雪線以下,這將保障雅安至瀘定「生命線」常年通車,不受季節氣候影響。
雅康高速公路途經大熊貓棲息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設計上就充分考慮了生態環境保護,新二郎山隧道斜井增加了長度,降低了坡度,成功避開了對保護區的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