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邊坡多少米需要邊坡監測點以及如何進行邊坡監測?
邊坡監測是露天礦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技術的複雜程度根據邊坡的穩定性和工程地質結構不同而不同,嚴格來說,所有的露天礦都必須有邊坡監測,那麼一般而言邊坡多少米監測合適呢?
高切坡:巖質邊坡高度≥30米;巖土混合邊坡高度≥25米且土層厚度≥4米;土質邊坡高度≥15米。
深基坑:巖質基坑高度≥15米;巖土混合基坑高度≥12米且土層厚度≥4米;土質基坑高度≥8米。
高填方:填方邊坡高度≥12米。
一、住建部的建質200987號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中說明:
①搭設高度5m及以上;搭設跨度10m及以上;施工總荷載10kN/m2及以上;集中線荷載15kN/m及以上;高度大於支撐水平投影寬度且相對獨立無聯繫構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為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
②搭設高度8m及以上;搭設跨度18m及以上;施工總荷載15kN/m2及以上;集中線荷載20kN/m及以上的為「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二、住建部的建質2009254號文,《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的通知中說明: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是指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高度超過8m,或搭設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於15kN/㎡,或集中線荷載大於20kN/m的模板支撐系統。
高邊坡監測
傳統的邊坡監測方法主要是利用全站儀等儀器進行監測,其受地形的影響較大,需要長期人工測量,效率低,成本高,誤差大,而利用北鬥技術對邊坡進行監測,具有選點靈活、受地形等條件限制較少、自動化程度高、能夠實時動態監測等諸多優點。當被測結構物發生變形時將會引起裂縫計的位移,經萬向連軸節傳遞給二級機械負放大機構,經負放大後的位移傳遞給振弦轉變成振弦應力的變化,從而改變振弦的振動頻率。電磁線圈激振振弦並測量其振動頻率,頻率信號經電纜傳輸至讀數裝置,即可測出被測結構物的位移量。
北鬥監測技術的優勢
相對於傳統的變形監測技術,利用北鬥高精度變形監測技術對邊坡變形監測具有以下優勢:
「兩高」:精度高、效率高
以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和精密傳感技術為支撐,為監測結構提供高精度(毫米級)的在線監測,並且實現數分鐘內得到一組精確定位數據,實時監測邊坡的變形。
「兩全」:全天候、全自動
北鬥定位所使用的GNSS監測儀不易受到溫度、溼度、天氣和晝夜變化的影響,不需要經常維護,且對地形要求較低,基本可以達到一次安裝、多年使用的要求。另外,利用北鬥監測技術進行監測是全自動的,監測和記錄數據的過程不需要人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