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推動茶飲品創新,但要如何脫引而出?

2020-12-20 騰訊網

這是《腸道產業》第 460 篇文章

編者按:

隨著消費者對腸道健康的認識日益深刻,益生菌、益生元等產品在市場上變得更加火熱。消費者不再單單滿足於益生菌乳製品,他們不斷地尋求一些創新產品,在這樣的市場需求之下,新型的益生菌飲品也應運而生。

今天,我們特別關注益生菌茶飲料方面的進展,並介紹了一家益生菌茶飲料的企業,還對益生菌飲品領域進行了一定的展望。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的產業人士和各位讀者帶來一些啟發與幫助。

喝茶歷史悠久

人們喝茶的歷史悠久,據了解,早在 2100 年前,也就是在中國的漢代,茶就已經是一種受歡迎的飲品了,而且至今為止,它受歡迎的程度也絲毫沒有減退的跡象。

今天,人們依舊利用茶來維護他們的健康,無論是緩解壓力,促進睡眠,還是益於消化。科學研究表明,綠茶和紅茶中的多酚可能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減緩衰老。

像普洱茶(一種發酵茶,被認為可能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有助於改善膽固醇指標)和康普茶(另一種真菌發酵茶,含有豐富的益生菌,以及高效的抗氧化劑)這樣的發酵茶,或可促進腸道和免疫健康。

事實上,現在茶是世界上第二大最受歡迎的飲料,僅次於水。全球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會喝茶——其中許多人每天不止喝一次茶,這為全球茶葉市場的持續增長做出了貢獻。

例如,印度的茶葉出口從 2017 年的 226.06 噸增長到了 2019 年的 24.8 萬噸,其中日本、伊朗、俄羅斯、美國、英國和德國都是它的主要市場。斯裡蘭卡茶葉出口量從 2017 年的 28.898 萬噸上升到 2019 年的 29.266 萬噸,其中伊拉克、土耳其、俄羅斯、智利、沙烏地阿拉伯和中國都是它的主要市場1。

由於茶與健康的聯繫,目前茶葉市場增長的驅動力之一,正是對具有功能性或保健性茶飲料不斷增加的需求,而其中一類就是益生菌茶飲料。

益生菌與茶

完美的組合

當傳統的保健品繼續在保健品行業中佔據主導地位時,近年來,功能性食品和飲料——那些對健康有額外好處的食品和飲料——已經成為一類非常受歡迎的保健品。

在 2019 年,保健熱飲市場價值 51 億歐元,預計到 2023 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2.9%2。

COVID-19 危機似乎加速了這一趨勢。例如,在印度,在疫情大流行後,消費者獲得免疫健康益處的首選方法,是通過日常食品和飲料。

消化道健康是消費者優先考慮的問題,17%的飲茶者說,他們喝茶是為了改善消化道健康。而在腸道健康方面,益生菌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成分:83%的消費者熟悉益生菌,53%的消費者相信益生菌對腸道有積極的影響。

還有大量的證據表明,益生菌可以提高茶的吸引力。2019 年,Kerry 公司(益生菌凝結芽孢桿菌 GBI-30 的生產商)對 14 個國家、超過 1.1 萬名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進行了一項全球調查。

超過四分之一(28%)的人表示,如果飲品中含有促進消化道健康的成分,他們會更有興趣購買,而對於茶和咖啡來說,這一比例為 20%。

Mintel 於 7 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自 2020 年 3 月以來,改善消化道健康以及益生菌的功效,使得全球推出的功能性茶飲料產品數量激增了 31%。相比之下,在過去三年裡,這一比例為 29%,這表明對健康有益的飲品(如益生菌茶飲料)有潛在增長。

最近,許多品牌也開始創新地在茶中添加益生菌,比如立頓3、Tetly Digest 和 Dogadan 等。

消費者想要看到產品背後的科學原理

2018 年,全球推出的功能性茶飲料中,有 26%宣稱含有改善消化道健康的益生菌成分,比 2016 年增加了 13%。那麼,益生菌茶飲料如何才能在這個日益擁擠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呢?

用一個詞:科學。並不是所有的益生菌茶飲料都是一模一樣的,在配方中添加益生菌成分,並得到科學研究的支持,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關鍵。

在全球範圍內,39%的消費者表示,研究或科學數據的支持,讓他們更有可能購買健康的生活方式產品。在泰國等國家,這一數字上升到半數以上。透明度也是一個關鍵因素——例如,近一半(48%)的中國消費者希望在包裝上看到健康益處的說明。

在過去,益生菌不能添加到茶中,是因為傳統的益生菌菌株,不能適應高溫的環境。而耐熱的凝結芽孢桿菌益生菌菌株,使得益生菌熱飲成為可能。

與傳統的益生菌菌株相比,凝結芽孢桿菌具有高度的韌性,能夠承受惡劣的加工條件,如生產過程、產品保質期以及飲料製備所需的沸水,它還能耐胃酸,對調節腸道菌群有一定的作用。

同時,它是穩定的,可以在生產環境、極端溫度、從生產到儲存的時間,以及最終的消費等條件下生存。顯然,成功配方的關鍵在於菌株的穩定性。因此,製造商能夠使用這種菌株來創造新型的益生菌茶飲料。

益生菌茶飲料有很多令人興奮的理由。其一是全球對功能性保健飲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另一個原因是,消費者更傾向於相信那些傳統上與健康有所聯繫的產品——而茶通常被視為天然的、健康的飲品。

將這種「健康光環」與有證據支持的益生菌結合起來,對腸道有益的益生菌茶飲料的潛力是巨大的,同時也有機會在創新的益生菌飲品領域贏得勝利。

Vahdam益生菌茶

從田園到商鋪

為了迎合消費者促進消化道和免疫健康的目標,Vahdam Teas 公司推出了 Elixir 系列的茶飲料,專門為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所定製。這一系列的茶飲料中除了含有薑黃、生薑和其它植物性成分,還含 Kerry 公司所提供的凝結芽孢桿菌 GBI-30(商品名 GanedenBC30)。

為了滿足人們對「有機、天然、健康」的需求,Vahdam Teas 公司打破了傳統供應鏈的束縛,直接把益生菌茶飲料從田園送到網上的商鋪。這些茶葉直接從印度數百個田園中採集,加工後就會進行新鮮包裝並直接運輸,省去了中間商,可以將新鮮茶葉更快推向市場。

人們對純天然成分和最低限度加工的興趣日益濃厚,而 GanedenBC30 與茶一樣擁有「健康光環」,因為 GanedenBC30 是 100%天然的、素食的、無麩質的,並已通過非轉基因項目認證。

在茶中添加益生菌的主要挑戰,是在高溫時保持其活性。因為 GanedenBC30 是一種穩定性很高的產芽孢細菌,與傳統的益生菌不同,它有一個天然的保護性孢子外層,能更好地在熱茶中存活。

Kerry 公司的業務開發經理 Genny Tan 說:「產芽孢的能力是菌株特異性的,而這對於 GanedenBC30 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益處。」

Vahdam Teas 公司創始人 Bala Sarda 說:「從加工過程到消費者的泡茶過程,GanedenBC30 都確保了這種益生菌茶飲料對消化健康的改善作用。」

Vahdam Teas 公司創始人 Bala Sarda 還表示,Kerry 公司的數據驗證了 GanedenBC30 對消化系統、免疫健康有功效的說法,以及測試終產品中益生菌的生存能力,這是驗證茶飲料功效的關鍵因素。」

該益生菌以粉末的形式出售,貨架穩定期長達三年,無需冷藏。公司的副總裁兼總經理 John Quilter 說:「全球對益生菌產品的需求近年來急劇上升。現在,各方面的製造商們可以利用他們的商品,來向消費者表達 GanedenBC30 的眾多優點。」

除了技術支持外,Kerry 公司和 GanedenBC30 團隊還與 Vahdam 客戶團隊在文檔方面進行了密切合作,並對其產品標籤進行了認證,以滿足美國和印度當地的監管要求。

Vahdam Teas 公司的益生菌茶飲料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新鮮採摘的茶葉,並承諾使用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的。Elixir 系列茶飲料是一種可以隨時衝泡的茶葉粉末,可以與熱水、牛奶或燕麥奶混合飲用,也可以作為提神的冷飲飲用。

這些茶葉在網上就可以買到,銷往全球 90 多個國家,其中印度、美國和歐洲是其主要市場。該品牌提供了超過 75 種混合口味,在過去幾年中,該品牌贏得了超過 22 個獎項4。

益生菌飲品領域持續擴大

全球的益生菌市場正在持續擴大,除了益生菌茶飲料外,蜂蜜、咖啡等正在成為創新的潛在形式。

據 Meluka Australia 公司的執行長 Ben Rohr 稱,益生菌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並且不斷擴增的市場,它的基礎是人們對腸道健康的認識不斷提高。

Meluka Australia 公司主要生產蜂蜜以及液態益生菌蜂蜜保健品。該公司將在未來的半年內,在新加坡、日本和中國陸續推出其益生菌蜂蜜保健品。

Rohr 表示:「我們最先發布了一系列含有茶樹精油的蜂蜜,眾所周知,茶樹精油具有抗菌性能。但我們發現,消費者購買我們的蜂蜜主要是為了促進腸道健康,所以我們立即開始了相關的研發,目標是生產一種關注腸道健康的產品。」

利用 6 種不同的益生菌菌株,經過三四個月的發酵,這種益生菌蜂蜜保健品終於在今年早些時候推向市場,該公司聲稱這種益生菌蜂蜜可以彌補一系列潛在的缺陷,從而支持腸道健康。

Rohr 說,最大的挑戰是發酵所需的時長。「蜂蜜通常需要三到四個月才能達到最佳發酵程度,所以研發過程比我們通常想像的要久得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最初只推出了一種口味,檸檬口味。」

該公司對於這款蜂蜜的推薦食用方法是:單獨食用,或作為沙拉醬,又或是混合在飲料中。

「我們建議不要將這款蜂蜜加入沸水中,或者可以等水變涼了再加入蜂蜜。當溫度超過 40 攝氏度的時候,這款蜂蜜中的一些益生菌就會開始降解,當超過 60 攝氏度時,一些益生菌就會死亡。」Rohr 如是說5。

除了益生菌蜂蜜以外,中國上海的一家企業 ICS Biological Technology 公司利用益生菌菌株 CT99,一種從健康新生兒糞便中分離得到的人體益生菌,以肯亞咖啡豆為底物進行發酵6。

在發酵過程中,CT99 益生菌降低了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使得對咖啡因敏感的人可以享受咖啡的美味。發酵過程中還會釋放 γ-氨基丁酸,一種能夠促進睡眠,保持血壓水平健康以及燃燒體內脂肪的神經遞質。

其它營養素,如花青素、維生素和鐵也在發酵的過程中產生,使得這種咖啡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以及相應技術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各種益生菌飲品都會在市場上百花齊放,消費者們也將會有更多的選擇。

參考資料:

1.https://worldteanews.com/editors-choice/probiotic-hot-teas-and-the-case-for-gut-health

2.http://www.fnbnews.com/Top-News/probiotic-teas-drive-innovations-in-the-healthy-hot-beverage-space-61397

3.https://www.lipton.com/us/en/our-teas/tea-+-probiotic-cleanse-powdered-tea-sachets.html

4.https://bc30probiotic.com/idea-center/case-study/vahdam-digestion-probiotic-tea-from-garden-to-online-grocer/

5.https://www.nutraingredients-asia.com/Article/2020/09/01/Thinking-out-of-the-box-Tea-coffee-and-honey-come-to-the-boil-for-probiotic-beverage-innovation

6.https://www.nutraingredients-asia.com/Article/2018/09/24/Probiocoffetics-Chinese-company-mimics-kopi-luwak-with-human-probiotic-strain

作者|趙婧

審校|617

編輯|笑咲

投稿/轉載

聯繫人:何雋

相關焦點

  • 我們找到了新式茶飲品類的創新寶庫,足以讓茶飲品類再撐十年
    比如說,一塊原本什麼都沒有的土壤,有一天卻長出了新芽。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這就是創新從無到有的一個轉變。我們從這個案例中可以提煉出創新的兩大要素,一是在創新前要有一塊良好的土壤,二是這塊土壤要早早埋有一粒能發芽的種子。種子破土而出,這叫「創」,種子長出來了,生根發芽,於環境而言,多了一顆幼苗,這就是「新」。
  • 益生菌千億市場引巨頭搶食 本地益生菌飲品企業外拓市場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腸道健康的日益關注以及益生菌的概念普及,益生菌市場不斷擴大。南方日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7年(第四屆)益生菌國際高峰論壇上獲悉,益生菌產業已達千億規模,其中,益生菌飲品市場規模近500億元。
  • 養樂多背後的千億益生菌市場 玩家正浮出水面
    提起乳酸菌飲料,腦海裡第一個蹦出的就是「一個紅瓶闖天下」的養樂多。1935年,養樂多(Yakult)集團創始人代田稔醫學博士研發出世界上第一瓶「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養樂多由此誕生,現今已成為風靡全球的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每天全球約有3500萬不同膚色的人體驗養樂多所倡導的益生菌健康法。
  • 養樂多背後的千億益生菌市場,玩家正浮出水面
    前世今生益生菌的出圈之路「你今日飲咗未?」「今日養樂多了嗎?」 提起乳酸菌飲料,腦海裡第一個蹦出的就是「一個紅瓶闖天下」的養樂多。1935年,養樂多(Yakult)集團創始人代田稔醫學博士研發出世界上第一瓶「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養樂多由此誕生,現今已成為風靡全球的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每天全球約有3500萬不同膚色的人體驗養樂多所倡導的益生菌健康法。
  • 起源中國風靡歐美,PAPP'S TEA 用「恐怖茶」切入益生菌飲品市場
    Kombucha 又名康普茶,作為一款功能性飲料,富含大量的益生菌(醋酸菌、乳酸菌)、維生素B,有利於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在健康屬性的加持下,Kombucha 受到不少博主、名人的青睞,連超市裡也出現了專門的貨架。 據了解,紅茶菌起源於中國,又名「胃寶」,150 年前就廣泛流傳於民間。
  • 花世黛益生菌植物飲品:藥食同源,調和陰陽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國家也推出了「健康中國」戰略,旨在推動國民健康。在這樣的情況下,立足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花世黛品牌,推出了花世黛益生菌植物飲品,希望借用中國傳統智慧,以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體魄。順應自然,調和陰陽花世黛益生菌植物飲品是一種益生菌酵素飲品,研發團隊在汲取中國傳統養生智慧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技與工藝,歷經多年推出了它。
  • 益生菌能提升人體免疫力,飲品配方準備好了
    今年,一場新冠肺炎的突襲讓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當中,在國家緊急防控疫情中,也普及了關於如何預防的知識。 對於這次病毒預防,除了講究衛生以外,最主要還是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
  • 益生菌乳飲品亂象叢生 國產菌種研發成空白
    目前益生菌飲品市場存在的把「死菌」當「活菌」、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活菌」變「死菌」、產品標識不規範、產品功能同質化等問題,亟待解決。近年來,國內外廠商紛紛切入益生菌乳飲品這一熱門領域,但益生菌產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相關標準卻沒能同步跟進。目前益生菌飲品市場存在的把「死菌」當「活菌」、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活菌」變「死菌」、產品標識不規範、產品功能同質化等問題,亟待解決。
  • 專訪董事長王貴華:暢樂健活性益生菌飲品圓你一個健康夢
    原標題:專訪董事長王貴華:暢樂健活性益生菌飲品圓你一個健康夢於1965年出生於梅縣區松源鎮的王貴華,歷經30多年的艱苦創業和打拼,王貴華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他深知,產品質量的競爭是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如果能產品能不斷創新,那麼相應的產品的質量也會得到提高,這樣便能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王貴華帶領著他的團隊,不斷實施產品創新,使得暢樂健這個品牌不斷的發展,走向成熟。
  • 益生菌飲品,不顯山露水,卻已經悄悄霸佔整個飲品圈
    這個人氣持續高漲、助力食品飲料新品大賣的明星配料便是:益生菌。全球年銷10億瓶,眾多茶飲品牌押寶益生菌無論是奶茶店還是現榨果汁店,絕大部分時尚飲品店都有益生菌飲品養樂多的身影。當然,它們不是直接被拿來銷售的,而是與其他果汁、茶飲搭配混合,成為當下最流行的兼具顏值和口感的「益生菌+」飲品。超過60%的品牌,酸奶、益生菌都在夏季新產品C位。前一段時間,養樂多披露2018年的銷售情況,全球年銷10億瓶,在國內每天就能賣出500多萬瓶。益生菌,正在茶飲圈崛起。
  • 喜茶、奈雪、茶西西,飲品包裝哪家強?
    奶茶如何更體面?抓住一開始的發力點包裝上的創新,顯現的效果十分明顯。所以,包裝創新也成為了不少品牌脫穎而出的利器,往往一點小變化,就能引發大差異。如何抓住消費者的第一視線?如何通過產品包裝驅動購買?是每一位打算或正在進軍飲品界的人首先應該思考的問題。1、溝通包裝原則首先要解決與消費者的溝通問題。
  • 研究人員研製出含有益生菌的新型咖啡和茶飲料
    傳統的益生菌飲料都是以乳製品為主,如酸奶。但對一些乳糖不耐受、高膽固醇或對乳製品蛋白過敏的人來說,這種益生菌飲料是無法飲用的,他們需要的是非乳益生菌飲料,比如茶或咖啡。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兩名博士研究人員在Liu Shao Quan副教授的領導下,研製出了新的益生菌咖啡和茶飲料,裡面包含對腸道友好的活的益生菌,飲料在冷藏或室溫下可以保存14周以上,不會影響益生菌的活力。為了製作新型益生菌茶,研究人員在茶葉浸泡液中加入營養成分,然後精心挑選特定的益生菌,將茶葉混合物靜置發酵兩天,之後就可以飲用了。
  • 益力多:你喝益生菌飲品嗎?
    益力多不是乳酸飲料,是益生菌。」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種活性乳酸菌。」  「娃哈哈不也是一種乳酸菌嗎?」  進行這樣的對話絕對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一定要有相當的耐心才行。看來杉野等早已習慣了這類問話,因此在對話過程中他始終是和顏悅色,耐心回答每一個問題。
  • 暢樂健活性益生菌飲品拯救我,廣東科順生物成就自我
    原標題:暢樂健活性益生菌飲品拯救我,廣東科順生物成就自我2020年6月1日,我就要回湖南常德了。去奔向我的新未來,去和暢樂健活性益生菌這艘健康大產業的巨輪一起開創新的徵途。肚子脹氣又硬,想轉院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療,可是又碰到新型冠狀病毒時期醫院不願意放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也不敢接收,在無助的時候朋友介紹了暢樂健活性益生菌飲品,他說可以增強腸道有益菌能促進腸道內消化、能增強免疫力,能殺菌消炎,剛開始也是抱著試試的態度,當天我就喝下去三瓶,第二天就通便通氣了。肚子也變軟了。
  • 飲品「玩」出草莓寶典
    新的一年,也正是草莓當紅季,各大品牌也順意著新年紅色的喜慶,主推草莓飲品。觀看了一些頭部品牌的草莓新品,發現了一些小變化,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品牌的創新。去茶的草莓飲品自然不叫草莓果茶,而是草莓果乳,當然,草莓果乳在幾年前就有,只是奶基底大多都是植脂末衝調。目前針對健康的趨勢,奶基底大多都是鮮牛奶、牛乳,也可以是酸奶、乳酸菌。
  • 顯微鏡下的創新和守護——從伊利益生菌研發看「中國創造」
    伊利集團展示在益生菌領域的功能性研究與創新成果BL-99益生菌正逐步走入普通人生活相較於歐洲,中國的益生菌研究與應用起步非常晚。1953年,德國細菌學家Werner Kollath第一次使用了「益生菌」這個名詞來稱呼為營養不良的病人開出的有助於恢復健康的各種含菌補充劑。
  • 九成含糖量偏高 益生菌乳飲品低糖化成趨勢
    原標題:益生菌乳飲品低糖化成趨勢  隨著全球消費者健康意識和市場的日趨成熟,益生菌市場不斷擴大,益生菌乳飲品生產企業也越來越多。在日前舉行的2018(第五屆)益生菌國際高峰論壇上,資深乳業專家、原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指出,目前生產益生菌乳飲品的企業,90%以上均是出品一些含糖量偏高的產品,而高糖對小孩健康成長不利,會使小孩易壞牙和易肥胖。而益生菌乳飲品低糖化是未來趨勢。
  • 科技與創新——味全乳酸菌領跑益生菌產業的核心動力
    據ZION Marke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我國益生菌產業連續3年增長率在20%以上,預計2025年在全球市場中佔比將超過25%。而伴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益生菌科研與產業迎來快速成長的機遇期的同時,面對新技術、新需求、新業態帶來的新挑戰,如何直面挑戰、把握機遇,是擺在每個益生菌從業者面前的課題。
  • 益生菌市場將達574億美元,如何用微生物的「洪荒之力」在食品界創新?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 Jojo (Nancy),編輯:Cici (Yvonne),36氪經授權發布。提起益生菌食品,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酸奶和乳飲品,比如養樂多。其實益生菌飲料還有開菲爾、益生菌果汁等,它們為日常補充益生菌提供了更多選擇[1]。
  • 可樂,咖啡,茶 一杯飲品背後的商業思考
    但這已成往事了,它已成了最被大眾喜愛的飲品,你可以回想下當時它是如何影響你,你又如何接受它的。是電影裡美國大兵,西部牛仔們的灑脫不羈,還是同行小夥伴裡令人羨慕的炫耀,抑或者是一場運動後看到的刺激的那一段可樂加冰的畫面,可能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