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熱,遊泳就成了媽媽帶孩子消暑的活動首選。但同時,溺水意外的高發期也來了。
這不,天氣剛沒熱幾天,就又有寶寶因為看護人的疏忽溺水,險些遭遇不幸了——
從監控中我們看到:媽媽和工作人員都離開後,寶寶突然翻進水裡不斷掙扎。他不斷掙扎、滑出了泳圈、沉入水底的整個過程,旁邊另一位家長完全沒留意到。直到46秒後孩子都幾乎不會掙扎了,才被回來的工作人員發現救起。
短短一分鐘的視頻,當媽的看了心都揪起來了。
每年夏天的遊泳池裡,兒童溺水事故都屢屢發生。本該讓孩子清涼消暑、增強體魄的好方式,卻潛藏著很多安全隱患。
寶寶多大能遊泳?什麼樣的遊泳地點更安全?怎樣讓遊泳這件事更健康?防止寶寶溺水,我們能做什麼?
在帶寶寶去遊泳前,這些事情每一件都很關鍵,一定要重視起來——
一、什麼時候學遊泳?
開始親水體驗活動(4~6個月)
判斷標準:寶寶可以自己抬起頭。
開始正式遊泳課程(4~5歲)
判斷標準:孩子能不用扶手上下樓梯;
能雙腿交替跑跳、騎車、單腿向前和向後跳。
6個月至1歲
教孩子感受水,讓他自己拍水、上下擺動,做些輕鬆的戲水遊戲。
2到3歲
教他在水中踢腿,感受肚子和背部的浮力;
教他嘗試在水中換氣,即便臉打溼也不會吞水;
學會從池邊扶梯入水。
4-5歲
教他在淺水中獨立浮動;
學會從站立到遊泳的開始姿勢;
水下換氣動作和手腳配合的基本遊泳動作;
基本遊泳安全知識和自救技巧。
6歲以上
能堅持一段時間屏住呼吸水下遊泳;
學會正確的跳水動作;
開始學習更多的泳姿;
有更大的耐力遊更遠。
二、遊泳地點安全要點
危險因素:滑倒;排水口;深水區。
安全要點:
不打鬧奔跑;保證呆在淺水區;確認泳池正常維修、設施安全,儘量遠離排水口。
危險因素:適用年齡與條件。
安全要點:
了解遊樂設施水深、身高、年齡、體重和其他要求; 遵守規則,比如保證玩水滑梯時候正面坐姿。
危險因素:風浪和暗流;水母等有毒水生物。
安全要點:
風浪大、逆流不下水;不要背著水站,以免被海浪打翻;遠離有水母出現的海灘。
危險因素:水底斜坡;石頭、碎玻璃、垃圾;水草纏繞。
安全要點:
穿短襪或水鞋; 在可靠淺水區;儘可能不讓孩子前往。
三、遊泳安全、健康記心頭
無論室內還是戶外遊泳場所,都可能傳播細菌和寄生蟲。
它們會引起嚴重的腹瀉、噁心、嘔吐、體重減輕、脫水。
其他感染會影響皮膚、眼睛、耳朵和呼吸道。
防腹瀉要做到:
孩子腹瀉或有腸胃病的時候,不宜遊泳;沒有開始如廁訓練的寶寶,需要使用遊泳專用的防水尿不溼;經常給孩子換遊泳防水尿不溼,池邊細菌更多,要去衛生間哦。
保護皮膚要做到:
進出泳池前,先淋浴;用溫和的肥皂和洗髮水給寶寶洗澡洗頭;如果你的寶寶有皮膚症狀,請和醫生確認氯不會刺激他。
保護耳朵要做到:
及時用毛巾或棉花擦乾耳道;遊完泳後,讓孩子把頭傾斜下來幫助水排出,防止耳道感染;戴上泳帽或可移動的耳塞可以防止耳道進水。
遊泳圈=安全圈?
遊泳圈並不一定安全,使用時要在成人的監護下進行,這樣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功用。
學遊泳=不溺水?
遊泳只是學習,並不能防止溺水!
保證孩子安全的唯一可靠方式:
無論孩子多大、是否會遊泳,也必須在家長監護下遊泳。
距離
遵守「觸碰式監督」:確保孩子在你一臂之內,你的視線也不要離開孩子1秒。
時間
起先,玩水的時間要控制在10分鐘以內,12個月大的寶寶在水裡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他們失去熱量的速度會比成人快很多。
水溫
泳池水溫應該在29~30.5℃。
如果發現孩子有點打寒顫,馬上把他抱起來,用大毛巾裹好。
資質
遊泳場所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具備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確保工作人員接受過專業培訓並具備執業資質。
防水紙尿褲:既能防水隔水又不影響寶寶活動,玩水無壓力。
泳帽、泳衣:既美觀又安全衛生。
防曬霜:戶外遊泳更容易曬傷,防曬很重要!
飲用水:遊泳的出汗不易被察覺,孩子更應該即使補充水分,防止脫水。
四、溺水急救早知道
頭沉入水中,嘴巴處於水平面位置頭部後仰,嘴巴大張目光呆滯,眼睛無法聚焦眼睛緊閉頭髮蓋著前額或眼睛身體直立水中,雙腿無法使用呼吸急促或喘氣努力朝某個方向遊但是遊不過去試圖向後翻轉身體做出爬梯子動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即便寶寶在水中沒有掙扎,非常安靜平和,父母也不能掉以輕心,不要渾然不知身邊的寶寶這時可能已經溺水。
馬上把孩子從水中撈起,查看孩子是否還能自主呼吸。如果沒有呼吸,立即給孩子實施心肺復甦術,並大聲呼叫其他人幫忙打急救電話。如沒有其他人,就一直實施心肺復甦,直到孩子重新建立自主呼吸,再撥打120。
注意:不論孩子溺水後的狀態是怎樣的,都應該進行至少24小時的醫療監控,確定他的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沒有受到損害。
視頻裡店員在講事情經過的時候,強調說她建議寶寶用脖圈,脖圈更安全。但是媽媽堅持用坐圈,才導致了意外發生。對於這一點,我們也是不贊同的。
糕媽之前在60秒裡專門講過這件事:脖圈會導致小寶寶脊椎壓力過大,還會造成呼吸不暢的狀況,所以建議用腋圈、浮力衣等代替。
其實遊泳本身對於寶寶成長來說,好處非常多,遊泳存在的危險爸爸媽媽們也一定不能忽視。無論是親子遊泳,還是在浴盆裡拍打水面玩耍,「安全」都要成為時刻掛在心頭的緊箍咒。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大意,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參考資料:《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healthychildren、parenting、raisingchildren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