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大家講一講和民法典有關的故事,那麼大家可能會要問我,到底什麼是民法典?民法典又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民法典就是一部法律,是一部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從出生到死亡,我們處處都可能會和民法典發生聯繫。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們生活的很多難題都可以在民法典裡找到答案,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部「寶典」!民法典對於未成年人也有很多保障性的規定,那麼大家肯定想知道民法典這部法律是如何保護我們未成年人權益的呢?讓我們跟著今天的主人公——「小明」,看看他成長故事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民法典又是如何保護他的呢?
關於小明的成長故事,要從小明的媽媽小芳懷孕說起來......在小明的媽媽小芳懷孕七個月時,小明的爺爺送給還未出生的小明一個價值2萬元的金手鐲。但是小明在媽媽肚子裡,他什麼都不知道,那他能夠接受爺爺給他的贈與嗎?根據我們民法典的規定,八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意思就是不能實施任何民事法律行為,然而接受贈與也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那小明在媽媽肚子裡就不能接受爺爺的贈與了嗎?其是不是哦,因為我們民法典又規定了,它說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情況時,即使你是胎兒,你也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也就是說小明即使在媽媽肚子裡但是他也有權利接受爺爺的贈與,因為在此時小明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享有接受贈與的權利。
2015年,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小明出生了!但是在小明成長的過程中,總少不了一些磕磕絆絆,那我們來看看,小明到底都遇到了哪些問題呢?
2019年,在小明4歲的時候,有一天小明的爸爸帶著他去農場玩耍,小明在院子裡玩耍的時候,小明的爸爸去了趟衛生間,結果就在這個時候小明被農場裡養的一條小狗咬傷了。那麼農場是否應該賠償小明的損失呢?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也就是說農場應當承擔責任。同時,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小明的監護人也就是小明的爸爸在陪伴缺乏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小明時,沒有盡到應該盡的監護職責,也就是在去衛生間的時候沒有妥善安排好4歲的小明,所以他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此,小明被咬傷農場和爸爸都有責任,舉個例子說,小明被咬傷,可能原本農場需要賠償小明100元,但是由於小明的爸爸也有一定的責任,那麼農場可能只需要賠償80元就可以了。所以,如果我們同學家裡有養小狗等寵物的,平時一定要好好照看它們,一定不要讓它們咬傷別人,否則你的家人也要為小狗的行為負責任哦。
2020年,在小明5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了全球,小明的父母都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被送往醫院接受救治,然而小明的其他親屬也無法照顧他,那這時候小明應該怎麼辦呢?不要著急,看看我們的民法典是怎麼規定的,根據民法典第三十四條規定,因為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的時候,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也就是說小明的父母作為他的監護人因為被感染了新冠肺炎,暫時沒辦法履行對小明的監護職責時,小明家所在地的村委會或居委會或者民政部門要安排臨時照顧小明。
後來,小明的父母被治癒了,時間來到了2022年,這一年小明7歲了,來到小學上了一年級,在學校的時候他把爺爺贈給他的金手鐲送給了他的同學小花,小明的父母知道後非常著急,那小明的爸爸可以把金手鐲要回來嗎?根據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要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那麼什麼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意思就是不具備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能力,而贈送高額的金手鐲就這個行為就是一個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小明還不滿八周歲,不能自己實施贈送手鐲的行為,如果他實施了這個行為就是沒有法律效力的也就是說不受法律保護的,所以小明的爸爸作為他的法定代理人,可以要求小花返還金手鐲。
秦靜原 魯衡律師事務所 1866351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