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實用主義的頭戴耳機——TCL MTRO200開箱簡評

2020-12-27 發燒火星魚

在家電市場上,作為國產品牌的TCL產品線可謂非常豐富,例如電視機的市場份額TCL今年已經超越LG,成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第二電視品牌,也有人認為TCL實際上是在家電企業包裝下的半導體和房地產企業,可以說涉獵甚廣了。可能由於家電行業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對縱向拓展需要,或者是看重了影音行業在紅海之上的更大潛力,TCL在今年的CES2019上突然宣布進軍影音娛樂硬體市場,並且連續發布了多款包括條形音箱和耳機在內的音頻產品,其中單單耳機就有4大系列共18款,而我手頭的這款MTRO200耳機就是TCL發布並開售的有線頭戴大耳機。

當然了,對於耳機發燒友而言,TCL這款MTRO200的價格或許讓人開不了腦放,而且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如今國內的有線耳機市場其實已經有「紅海」趨勢,入場的品牌和耳機型號非常多,也有不少廠家推出的耳機邁進五百一千元價位已是常事。面對價格日漸「高端化」的市場趨勢,如TCL這樣擁有強大供應鏈能力和出貨量的品牌,會拿出怎樣一款平民價產品,來打開有線頭戴耳機市場?我們利用開箱這款TCL MTRO200來感受一下。

作為TCL已經開售的一款頭戴耳機,MTRO200這款耳機的外包裝比較清新,甚至一定程度類似於日系耳機的簡約風格。背面則有這款耳機的參數以及設計要點,例如可以得知MTRO200採用的是直徑32mm動圈單元,作為一款頭戴耳機來說不算太。另一方面,MTRO200其實有一個支持藍牙5.0的上級版本MTRO200BT,但MTRO200則是作為純粹的有線耳機而存在,單論功能MTRO200其實並不突出,不過在這個價位區間算是物超所值的。例如我手頭這款暗絳紅的顏值還算不錯,至少在設計上花了心思。

另一方面,MTRO200的腔體確實不大,一隻手就可以完全握持,而且這條耳機的頭梁和耳罩部分基本上用的都是磨砂紋理硬塑料,所以重量確實輕,估計不會超過50g,甚至比起我用過的更小的AKG K420和JVC S100等便攜耳機更輕。另外,這條耳機的體積本身不大,但頭梁部分可以拉伸,結合較輕的重量,即使需要外出攜帶使用也很方便。

作為比較便攜的一款耳機,MTRO200使用了不可換線的單邊入線設計,中間帶線控,線材接口有「TCL」的LOGO,並且在頭梁銜接處和腔體銜接處都可以轉動,方便平面擺放並且更好地適配不同頭型。而且和很多便攜耳機一樣,MTRO200的內側刻有代表著左右聲道的大L和大R,方便一眼識別。

MTRO200的頭梁部分並沒有使用皮墊,但耳罩皮墊部分用的是親膚質材的皮革,觸感很柔軟,同時這條耳機本身的重量並不高,佩戴時的壓耳感也很低。另外,這條耳機柔軟的皮墊有一個明顯好處,就是佩戴時能自適應地貼合耳朵,因此能保證不錯的隔音性能。

作為一款便攜耳機,MTRO200掛在脖子上後的效果基本上就如我上面拍的圖片那樣,出門或許可以作為裝飾使用,顏值上還算可以,也可以純屬用於聽音並且一定程度隔掉外界噪音。

其實TCL今年初發布的多個系列耳機當中,不同於代表時尚的SOCL系列和代表運動的ACTV系列耳機,MTRO系列代表的是「個性」。個人認為,MTRO想表達的個性並非「標新立異」,而是給那些希望在喧鬧的生活中保留一點自己空間的人,提供一個新選擇,讓他們可以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中,不理紛擾。其實從官方的定位來看,MTRO200的消費人群應該是「低調的城市個性消費者」,MTRO200不會像SOCL系列那樣以色彩斑斕來表達自己,而是選用了更低調內斂的啞光配色。而且在聲音方面,壓耳式的MTRO200明顯會有更強隔音性能和更舒適的佩戴,從而讓這條耳機主打的低音表現在戶外時有更強的發揮。

其實從參數上看來,MTRO200沒有太特殊的地方,32歐姆和102dB的靈敏度,對於一條便攜耳機來說基本上很容易驅動了,我手頭的vivo NEX就算不開啟hifi模式驅動這條耳機也能回放出足夠的聲壓。而這條耳機單元的頻響範圍是10-22kHz,明顯屬於一條更注重低頻表現的耳機。當然了,作為一個N年的耳機發燒友,其實MTRO200的價位和定位讓我並不特別感冒,因為在這個價位段裡面定位hifi的頭戴耳機並不多,除了我熟悉的K420和S100外幾乎沒有,實際上MTRO200或許並不是定位hifi的耳機,所以從聲音表現來也會更迎合了大眾的聽音需求。

不過從實際的聽感來看,MTRO200這條耳機有2個算是比較大的亮點,第一顯然就是低頻表現了。作為一條主打低頻的耳機,MTRO200確實在低頻下潛和量感上做到了極強的表現力,用一個較為適合的形容詞來形容MTRO200的低音表現毫無疑問就是「動次打次」。從非發燒的角度來說,MTRO200的低頻表現可以讓不少流行樂和舞曲有更為爽快的表現,雖然在泛音和解析力方面並不是MTRO200的強項,但這條耳機毫無疑問可以在吵雜的環境中享受到更暢快的聽感。另外,這條耳機第2個亮點還在於它中頻和高頻部分的清晰度,從整體聽感來看MTRO200的樂器泛音其實並不多,高頻亮度夠而且橫向聲場拉得較為廣闊所以中頻的密度並不大,但同時這也保證了MTRO200在較強低頻的情況下有不錯的三頻清晰度,可以說在調音上儘量保持了MTRO200的通透感,堅決杜絕了糊和悶,讓用家能聽更長時間。

其實就如上面說的,MTRO200這條耳機非常容易驅動,在不同的播放器下其實基本上都保持了相同的聲音特色,用紅衣太子或者SR15驅動這條耳機,基本上解析力的提升並不大,但可以一定程度提升中頻的密度,但從實用主義和便利的角度來看,MTRO200配搭手機使用就足夠,也無疑是最好的配搭方式。

作為一條定價白菜的便攜頭戴耳機,實話說對MTRO200的聲音表現不能要求太多。而且從廠家的角度來看,一直以來在家電和半導體領域活躍的TCL,如今突然進入音頻市場並且推出多個不同系列的耳機,除了會衝擊國內耳機市場外,似乎也側面證明了老牌家電巨頭TCL對音頻行業看好的一面。當然了,從MTRO200這條耳機本身的表現來看,包裝和耳機的外觀設計很成熟,用料可以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雖然整機機身用的都屬磨砂硬塑料,但是它的輕量化以及模具的品控都是這條耳機的優點。對於追求實用主義的城市新消費者而言,MTRO200不失為一款高性價比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好久不見平頭塞——HZSOUND 鈸簡評
    AKG K450和鐵三角ES7等頭戴式耳機。那時候可能也是因為我一直呆在學校裡,總體環境比較安靜,所以平頭塞、開放式頭戴耳機也能讓我聽得舒服、聽得盡興。不過隨著後來到了徐匯校區,也需要經常乘地鐵,噪音大了真的是受不了,所以就開始尋找隔音好的耳機——比如入耳式。       入耳式耳機確實隔音比平頭塞好很多,讓我可以在嘈雜的環境裡也能好好聆聽音樂,只是時間久了總是覺得聲音發悶、不夠通透,後來索性轉大耳機了。
  • 時尚潮人必備 200元超值頭戴式耳機推薦
    時尚潮人必備 200元超值頭戴式耳機推薦    相對於音質和外觀設計都不錯的耳機產品來說,耳塞雖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很多用戶都反應耳塞產品塞進去的感覺特別不好,好像是耳朵裡面多了個東西,舒適度有待提升,非入耳式的產品選擇又相對較少,所以頭戴式耳機才是用戶選擇的最為重要的標準,而在頭戴耳機產品當中,入門級的用戶最多,但是入門級的用戶如何挑選一款高性價比的耳機產品呢?
  • 售價4399的降噪耳機憑什麼這麼貴?蘋果AirPods Max頭戴耳機開箱...
    今天我們就在AirPods Max首發第一天來開箱——AirPods Max!一、開箱細節AirPods Max的包裝盒體積很大,因為內部耳機並非摺疊放入的。包裝盒上的AirPods Max照片就是真實耳機的1:1大小。這次AirPods Max一共有五種配色,我們開箱的這臺是天藍色。
  • 突破傳統頭戴耳機外觀設計的蘋果 AirPods Max,初步開箱上手體驗
    趕著2020年的末班車,蘋果於12月8日發布了旗下首款頭戴耳機AirPods Max,外觀上重構了耳機頭梁結構,採用不鏽鋼框架搭配穹網設計;配置上搭載Apple H1晶片,支持主動降噪、佩戴檢測、自適應均衡音效以及空間音頻功能等。
  • 天龍旗艦頭戴耳機測評:隨身HiFi大殺器
    成立於1910年耳機廠天龍曾推出了D7000、D2000等經典的全尺寸頭戴耳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較森海、拜亞、AKG等廠商不同的是,日系「百年天龍」的頭戴式耳機通常比較容易出聲,但想推好卻也是十分困難。
  • 拆解報告:魅族HD60頭戴式藍牙耳機
    以MP3起家的魅族,雖然近年來一直深耕智慧型手機領域,但是在聲學方面也一直沒有放下自己的追求。像我愛音頻網拆解過的魅族POP、POP 2 真無線藍牙耳機、魅族EP63NC無線降噪耳機、魅族 HiFi解碼耳放、魅族 HIFI解碼耳放PRO都是不錯的產品。
  • 聊聊beats頭戴式耳機裡的老大哥----beats studio wireless錄音師藍牙頭戴式耳機
    提到一直以來經久不衰的最火爆的beats頭戴耳機,首推beats studio2.0 wireless無線藍牙頭戴式耳機,不僅在街頭爆光率高,在各個影視作品中,也是常常出境,比如之前熱播的《使徒行者》中古天樂佩戴的鈦金色beats studio2.0 wireless無線藍牙頭戴式耳機,以及之前美國大片《復仇者聯盟2》中綠巨人佩戴的鈦金色。
  • 十足復古範——AS100Pro 大動圈便攜頭戴式耳機
    成立在 2002 年的 Astrotec,在國內聲學領域一直有著不錯的口碑,AS 系列是 Astrotec 入門級的便攜頭戴耳機系列,目前只出過 2 個基本型號—— AS100 和 AS200,AS100Pro 耳機是 AS 家族的常青樹,自 2013 年自上市以來,在入門級國產耳機中口碑較好。
  • 國產平價好音質頭戴式藍牙耳機,HIK-D1開箱篇
    【前言】說到頭戴式藍牙耳機,筆者腦中立刻浮現出Beats 時尚多彩的樣子。拋開音質不說,外觀太誘人了!然而動不動千元級的價格果斷勸退了!在網上找了好久,發現HIK這款頭戴式藍牙耳機D1。HIK是去年新出的品牌,比較小眾,但作為國產產品有20餘年給一線耳機大品牌的代工經驗,創始人又是調音師,音質應該比較出色。衝著音質入手了。開箱篇包裝盒將就看吧。兩層包裝挺結實的。
  • 拆解報告:Sudio Regent 頭戴藍牙耳機
    此次我愛音頻網拆解的是Sudio Regent 頭戴式藍牙耳機,是一款幾年前的音頻產品,耳機採用貼耳式設計,支持通話降噪,外型簡約設計,一起來看看這款北歐設計的產品有沒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吧。一、Sudio Regent 頭戴式藍牙耳機 開箱
  • 【IT之家開箱】蘋果 AirPods Max 無線耳機圖賞:頭戴式包耳設計...
    IT之家12月22日消息 蘋果月初正式發布了 AirPods Max 無線耳機。這款耳機採用搭載 H1 晶片,共有深空灰色、銀色、天藍色、綠色和粉色五種配色,售價 4399 元。IT之家現已拿到 AirPods Max 耳機,並為大家拍攝了精美的圖賞,一起來看一下吧。
  • 學生黨的頭戴藍牙耳機推薦
    HIK D1兩用型頭戴藍牙耳機調音師出品的一款小眾主打音質頭戴藍牙耳機。這款耳機是完全按照德國的標準設計製造的,品質控制十分嚴格,採用不鏽鋼金屬頭梁,任何頭型都可以使用,不必擔心出現許多耳機的夾頭現象。
  • 不到1000元的藍牙頭戴降噪耳機 索尼WH-CH700N評測
    帶著本能的好奇,這次我主動出擊,看看該型號具體性能怎樣)下面簡單開箱:由包裝封面的產品圖,可知它是個偏商務風格的降噪耳機,在索尼今年主打的降噪頭戴耳機中,論時尚,不如WH-H900N,論高級感,不如WH-1000XM2。但……先賣個關子,末尾我們再說下這個「但」。
  • 200元頭戴式耳機性價比之王,看看哪些頭戴耳機值得雙十二買
    近期全國天氣都變冷了連偷偷被我們過夏天的廣東也不例外,目前冬季的來臨對於頭戴式的藍牙耳機需求也增加了。在冬季使用頭戴式藍牙耳機時,在考慮音質的同時,一對溫暖的大型耳機也是必不可少的!讓我們來看看值得在冬季比較保暖且在音質上也突出的頭戴式藍牙耳機吧。
  • 頭戴式平民價格,iWALK愛魔Amour Airset頭戴式藍牙耳機體驗
    要說到藍牙耳機,那不得不說頭戴式藍牙耳機,我個人認為,什麼入耳式的,頸掛式的,掛耳式的,都沒有頭戴式的舒服,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作為一個評測師,經常會接觸到耳機,當然也體驗過很多的耳機,在這體驗中,我發現頭戴式藍牙耳機無論是在佩戴的舒服性上,還是整體的隔音降噪上都要好很多。
  • Taotronics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降噪與音質並存
    作為一款主降噪頭戴式耳機,它需要具備什麼特性呢?一功能:主降噪與音質並存;二品牌:受大家所認可;三品質:堅固耐用可以傳承。但是在市面上能做到這三點耳機真的不多,有的也是上萬元以上的耳機。說起主降噪耳機可能大家第一會想到的是索尼或者是博士,這些比較出名的品牌產品。
  • 拆解報告:Sudio Regent 頭戴式藍牙耳機
    此次我愛音頻網拆解的是Sudio Regent 頭戴式藍牙耳機,是一款幾年前的音頻產品,耳機採用貼耳式設計,支持通話降噪,外型簡約設計,一起來看看這款北歐設計的產品有沒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吧。一、Sudio Regent 頭戴式藍牙耳機 開箱包裝盒採用白底黑字設計,耳機的渲染圖把品牌名稱Sudio和口號圍在中間,右下角是藍牙認證的標識。
  • 舒適為先,頭戴式藍牙無線耳機告別不適感
    擁有一款音質好降噪效果佳的耳機,可以讓音樂發燒友,盡情的體驗音樂的美妙;能讓遊戲黨身臨其境的沉浸在遊戲音效中。除了追求音質,耳機的佩戴舒適度也很重要。耳塞式耳機,雖然小巧方便,但戴起來會有一些不適感。頭戴式無線耳機,不僅音質效果好,佩戴起來也更加舒適哦!
  • 便攜頭戴耳機哪家強,簡評鐵三角 MSR7,森海塞爾饅頭,索尼耳機 MDR-1A
    可攜式頭戴耳機的市場隨著眾廠商的參加也越來越熱鬧,可攜式頭戴耳機是在便攜與音質上做到平衡。其實,我對可攜式頭戴耳機的最早接觸應該是是森海塞爾的 PX100,摺疊起來可以放入口袋或者包裡,再有就是後來的 AKG 知名的 K420,這些都是開放式的耳機。後來隨著 beats 的封閉式頭戴耳機流行起來,讓各大耳機廠商看到了市場。
  •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發布,改寫降噪耳機歷史
    耳機的發明,能夠讓我們將音樂帶在身邊,不論走到哪兒,都能感受音樂的魅力。為了營造更好聽音樂的環境,降噪耳機應運而生,並且不斷發展壯大。最近,華為首款頭戴耳機FreeBuds Studio發布,作為全球首款智慧動態降噪頭戴耳機,以隨境而靜的降噪體驗、超寬頻響高解析音質帶來了HiFi級的聆聽體驗,對於喜歡聽音樂的上班族、學生黨,甚至是音樂發燒友來說都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