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語主要通行於中東和北非地區,現為22個國家及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的官方語言。以阿拉伯語作為母語的人數超過4億人。聯大於1973年12月18日通過第3190號決議,決定將阿拉伯語作為第六種官方語言。作為這樣一個大語種,在各國文化藝術、經濟貿易等諸領域的交流中是必不可少的。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各國之間的各種交流日益頻繁,所以學習阿拉伯語的人也是爆炸式的增長。
很多學習過阿拉伯語的同學都經歷過,阿拉伯文的書寫不管怎麼練習,不管練了多長時間,寫出來的字就是越看越彆扭。問題就出在不知道書寫規則和書寫技巧上,沒有按照阿拉伯文的書寫規則和書寫技巧進行書寫。究其原因,阿拉伯文的書法普及教育還是一片空白,好多人甚至不知道阿拉伯文還有書法,難怪阿拉伯文平常的書寫是千奇百怪、不堪入目。
跟阿拉伯人打過交道的人都能體會到,阿拉伯人的心思是非常縝密的,很多細節方面的小問題都要吹毛求疵,弄個底朝天才肯罷休。所以阿拉伯人的書法也是一樣的,書寫規則是非常嚴格的。字母的每一個筆畫都有特定的角度、長度、彎度和寬度,即阿拉伯文書法「四度」,而且每一個筆畫都有嚴格的造型,隨著字母在單詞和句型中的位置變化,字母的書寫規則和造型也在變化。各種書體的不同,書寫時筆鋒的傾斜角度也是大不相同。因為追求極致的完美,所以傳統阿拉伯文書法講究慢寫,提倡反覆描寫修改,這是跟漢文書法的最大區別,也體現了阿拉伯民族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差異。經過上千年的改進,其規則已經變的非常完善嚴謹,尤其是在奧斯曼帝國時期,阿拉伯文書法界的星空上,群星璀璨,更是將書法藝術推向了歷史之巔峰。使阿拉伯文書法藝術成為世界藝術殿堂的瑰寶之一,在藝術的園林裡,百花齊放,爭奇鬥豔。
經過歷代書法家的不懈努力,阿拉伯文書法的書寫規則和書寫技巧愈加完善。嚴格的按照書寫要求寫出阿拉伯文是非常漂亮的,藝術價值也是非常高的。而美中不足的正是這種極致的完美加大了書寫和學習的難度,書寫要求特別高,規則非常嚴謹複雜,且書寫只能用傳統的扁頭竹筆進行書寫,寫字時筆頭於紙面的角度稍有不對,就寫不出所要的筆畫,其中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有天賦的人才能學習。阿拉伯文書法中也有行書體(魯格阿),書寫速度比較快,效率比較高。是最常用的書體,它是阿拉伯文書法中最簡單易學的書體。即便是最簡單的行書體也要用扁頭竹筆書寫,而且其字型跟平常的印刷楷書區別太大,給初學阿語者增加了認識和學習方面的難度,尤其是非阿拉伯國家的初學者更加難以辨認,且行書體相對其他書體來說不太美觀。所以在阿拉伯文的七大書法體中沒有一種是能夠用新興普通筆寫漂亮的。沿著歷史軌跡,阿拉伯文書法藝術浩浩蕩蕩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全球化進程的步伐日益加快的時代背景下,阿語學習者在短時間內很難掌握規範的書體,學習專業性很強的傳統阿拉伯文書法更是難上加難。由於書寫速度慢、書寫規則又很難掌握,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只能隨心所欲、照貓畫虎的寫一點。這樣就形成一個普遍現象,往往在阿語領域造詣很高者,在書寫方面不盡人意,這與其學識不成正比,阿語方面的專家學者尚且如此,對於初涉阿語的學生更是愛莫能助,一籌莫展了。於是乎各種橫七豎八,五花八門的字躍然紙上,曾有個阿語老師發出過這樣的感慨:「閱一次作業簡直就是翻一遍甲骨文」!可見阿文書寫問題的嚴重性,很多時候的書寫連阿拉伯文字母的基本寫法都丟失了,結果是寫的字過段時間後連書寫者自己都不認識,更何況是讓別人去認,全憑一個字「猜」,更不能用書寫的文字容易的、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綜上所述的種種原因,給許多阿語學習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他們寧可自己的書寫字體一直醜下去,也不肯深入學習了。
據資料記載,鋼筆是在1780年由英國的戒指師Harrison 發明。1884年美國人沃特曼(被稱為「鋼筆之父」)進行改進,研發出自來水鋼筆。由於鋼筆的方便和實用,很快便風靡全球。鋼筆的出現是在阿拉伯文書法發展完善的巔峰時期「奧斯曼帝國」,可由於阿拉伯文書法傳統用筆一直為扁頭竹筆,鋼筆寫不出竹筆的那種藝術美感和效果,兩者差異非常之大,這造成前輩的阿拉伯文書法家們沒有重視到用鋼筆等新興普通筆書寫阿拉伯文,他們只是一味地追求傳統阿拉伯文書法極致完美的藝術性而忽略了實用性。一直到今天,以鋼筆為代表的新興普通筆還是寫不好阿拉伯文。追其原因,是因為阿拉伯文書法中沒有完善的跟鋼筆等新興普通筆相匹配的書法字體。在這快節奏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阿拉伯文書法由於其難度,實用性慢慢降低,只能保留其藝術性。鋼筆等新興普通筆的普及無疑對阿拉伯文書法造成非常大的衝擊 ,普通筆寫出的阿拉伯文也更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了。
經過長期學習和研究阿拉伯文書法,在加上埃及傳統阿拉伯文書法謝赫(傳承人)的真傳實授。我才熟知平常好認的那種印刷楷書源自於阿拉伯文書法中的謄抄體(納斯赫體),也就是小楷。謄抄體書法筆跡清晰,規則嚴謹,小巧玲瓏,簡單易識,也是最常用的字體之一,使用非常普及。時至今日,媒體報社,電腦輸入法,印刷品的字體基本上都是改自傳統的謄抄體書法。傳統的謄抄體書法也是用扁頭竹筆所寫的,這對平常的阿語學習者和使用者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阿語初學者更是對此摸不著頭腦。
自艾資哈爾大學書法學院畢業開始,經過兩年多的總結歸納和教學,在保留基本寫法的前提下,我將傳統阿拉伯文三一體書法的嚴謹大方、謄抄體書法的娟秀好認、行書體書法的簡潔易寫融為一體,並將書寫規則加以必要的簡化和改動,完全能快速的使用到新興普通筆上。隨著不斷地深入學習這種新興字體,書寫出的阿拉伯文字將會變得好認易寫,加強了其書法的實用性。這也能使普通筆更加容易的寫出傳統阿拉伯文書法的藝術美感。
經過近期的教學實驗,發現連初學阿語的非阿拉伯小孩都能輕而易舉的掌握這種融合後的書體。所以這種書體是非常實用的,其書寫速度很快、好認易寫、美觀大方。為了方便大家使用新興筆種書寫阿拉伯文,也為了加強阿拉伯文書法的實用性,我就充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特將簡化歸納後的每一個字母、詞組、句型的書寫規則和書寫技巧整理收集成冊,分享給大家,作為實用型字帖。由於這種融合後的書體特別適用於以鋼筆為代表的新興普通筆,所以漢文名就叫「鋼筆體」,阿文名就叫「الخط المهدي」吧!
字帖特點:
字帖通篇用細尖鋼筆親筆手寫,並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線條、箭頭和小圈標畫出阿拉伯文中每一個字母、每一個筆畫的書寫規則和技巧。這種書體相對來說寫速很快、好認易寫、美觀大方,更重要的是很好學習、易於掌握,所以非常適合於用新興普通筆書寫,我相信學習阿語的新老學生和所有使用阿語的工作者都能學好。本字帖學古今用,屬於開創性字帖,這也將是阿拉伯文書法史上一次大的突破。我們致力於把傳統與現代化進行對接,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能夠快速的使用到日常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去。有人說「藝術源自生活而高於生活」,而我要補充的是「藝術源自生活而高於生活,但藝術更要服務於生活,使生活變得更加的多姿多彩」。
學習阿文書法的最佳方法:
經過長期的學習和教學經驗,學習阿拉伯文書法靠描摹是學不好的。我經常看到很多同學拿著那種印刷的描摹字帖不停的描寫,而且是下了苦功夫的,書寫還是沒有起色,一離開字帖就不知道怎麼寫了。這是因為阿拉伯文書法不同於漢文書法,漢文書法追求神似、追求個性,而阿拉伯文書法注重規則,追求規律和極致的完美。所以描摹只能描出「神似」,而掌握不了重中之重的書寫規則和技巧,更別說其它的很多細節了。
所以我認為學習阿拉伯文書法,以先掌握書寫規則和技巧為先。字帖已將書寫規則和技巧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線條、箭頭和小圈標畫清楚。學習者只準備普通筆和英語本,然後以先觀察、中思考、後動筆的次序和方法直接照著字帖臨寫即可。初學時不易放快速度,得仔細體會和思考每一個筆畫的角度、長度、彎度和寬度等書寫規則和技巧,等熟練掌握其書寫規則和技巧後方可適當加速。我想這也是學習好阿拉伯文書法的唯一捷徑。
很多同學可能看不懂那些用線條、箭頭和小圈標出來的書寫規則和技巧。為了更加的直觀和簡易,後期我們還將計劃拍攝與之配套的視頻。通過視頻將其書寫規則和技巧更加詳細的解讀和分享給大家!望得到大家更多的鼓勵和支持!(需要學習視頻,請掃描字帖最後的視頻二維碼)
結束語:
在此我們只論學習方法,也旨在起拋磚引玉的作用,期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靈感,從而推動阿拉伯文書法的發展和進步。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所以無論是方法還是用語等方面,必定存在諸多的不足和瑕疵,真心的希望大家在發現錯誤或可以使這種學習方法更加完善的地方時能夠不吝賜教,提出您寶貴的建議,進而加以改進和完善。我們嘗試尋找一種適合二十一世紀人思維模式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夠降低書寫阿拉伯文書法的難度,發揮出書法在學習、生活中應有的作用。期待我們大家能夠一起討論、一起交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向一種符合我們這一時代思維模式的學習方法而努力奮鬥,為書寫阿拉伯文帶來更多的便利。為我國和阿拉伯諸國的溝通搭橋建梁,也為我國培養精通阿拉伯文書法方面的人才多做貢獻。以文化交往,促民心相通!為「一帶一路」的發展提供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使祖國的明天變的更加美好!也希望大家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績,走向成功!
最後,感謝所有鼓勵支持和為此書的成冊發行給予幫助的人!
2018年10月25日
馬海東 於臨夏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