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第一張照片

2020-12-09 明白

01

人類史上第一張照片

人類已知的最早的照片,是一張窗外風景。這張照片乍一看很模糊,沒有任何觀賞性。但是,只要知道了它背後跌宕起伏的故事,也許,你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已知最早的攝影,拍攝於1826或1827年,拍攝者是法國人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

當我們仔細觀察這張照片的時候,幾乎馬上就可以看出一個令人驚訝的事情,那就是,它的光線非常詭異。按照它呈現出的光線,太陽應該在我們的正前方,可是,在我們的經驗中,太陽從未出現在那裡。它要麼在地平線上,要麼在我們頭頂,就是不會在我們眼前。在照片中的左邊和右邊的建築上,我們看到了兩個方向的陰影,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熟悉攝影的朋友應該會馬上發現,這是超長曝光的結果。但是超長曝光一般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實際上,這張照片的確是超長曝光,只不過,它比超長曝光所需要的時間更長,它曝光了8-9個小時,也就是幾乎一整個白天的時間。所以它收錄了早上的陽光,也同時展現了傍晚的陽光,出現了在真實世界中不可能有的太陽光線。

現在,我們可以想像,這位拍出了第一張照片的人,在這一天的早上像往常一樣,調整了一下攝影裝置,把它打開,然後出去吃飯、散步,可能還去了沙龍裡和人高談闊論。在這之前,他已經失敗了很多次,早已習慣了失敗的感覺,但興趣讓他一直堅持研究攝像技術。傍晚,他回到家,先掛上衣服,可能還倒了杯水,然後才例行公事地看向自己的攝像設備。這一看令他大吃一驚,他看到曝光了一天的小型暗箱下,一直以來想要的效果終於出現了,這一天,攝影誕生了。而這個人,是法國人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

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張照片的誕生在意料之外,不過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在此之前,尼埃普斯已經鑽研了數年。

尼埃普斯出生在18世紀60年代,早年他是拿破崙麾下的一個參謀官,後來因身體問題辭官回家。19世紀初,他開始對印刷術感興趣,這種興趣很快就轉到了攝影上。當時,攝影術的概念已經提出,但是所謂的攝影,還和版畫差不多。攝影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將光線留在某個物體上,這個物體可以是布,也可以是紙、木板,當然也可以是特製的刻板。人們在此之前已經掌握了暗箱、透鏡等技術,能夠將景象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投射到一個平面上,接下來只需要將這個圖像留住。

想要留住圖像,就需要找到對光線敏感的材料,才能最大程度上把光影效果再現出來。當時的人們發現了硝酸銀這一媒介,它的感光度極好。尼埃普斯當時就已知道這些材料,不過他創造性地採用了瀝青(一種特殊的焦油水),把它塗在鉛錫合金的版上,利用暗箱原理,拍出了這第一張照片。在此之後,尼埃普斯不斷地和自己的朋友達蓋爾(Daguerre)交流,後者是畫家出身,也酷愛攝影。

戲劇性的是,尼埃普斯很快就去世了。由於尼埃普斯和達蓋爾的關係,他的設備都留給了達蓋爾。在繼續改良一段時間後,達蓋爾在1839年宣布,自己已經發明出了攝影術,並鼓動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買下自己的專利,他為自己的專利命名「達蓋爾攝影術」(daguerreotypy)。這一命名可氣壞了尼埃普斯的兒子,他十分痛恨達蓋爾,但也無計可施。最終,歷史記住了達蓋爾,而尼埃普斯卻鮮為人知。

在達蓋爾攝影術出現後,攝影還只是停留在拍靜物的水平上。不過,幾年之後,無數人就投身到了這個新興領域中來了,這些人大部分是畫家,他們看到了自己原來的工作將會被取代。於是,攝影迎來了第一次迅速發展。僅僅不到五年時間,人們就將攝影時間從幾個小時縮減到了十幾分鐘,從此,人物也可以被攝像機捕捉了。

02

畫家與攝影術的曖昧

也許你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一些畫家卻能使攝影的技術迅速發展呢?畫家不應該懂複雜的機械呀?

其實,攝影術原理的最早應用者就是畫家。在古希臘和古中國,小孔成像技術就已經被發現。在一個黑屋子裡,只要開一個小孔,就可以把外面的景象投射到屋內,但是必須有很好的光學儀器,才能讓投射變得清晰。因此,漫長的古代,一直沒有人用小孔成像這個技術。

清晰的光學儀器的出現,有賴於玻璃工藝的發展。直到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後,羅馬的玻璃工匠流亡到了威尼斯,被威尼斯共和國所保護,玻璃加工技術才真正來到歐洲。但是,古登堡印刷術出現,人們第一次看到了被大量複製的讀物,識字率急劇上升。這個時候,人們開始注意到自己的視力問題,對眼鏡有了需求。只不過,當時歐洲的眼鏡都是水晶製成的,成本極高,價格就很貴。威尼斯的商人於是開始用玻璃製作眼鏡,迅速贏得了市場。

眼鏡的原理就是凸透鏡和凹透鏡,有了這些透鏡,畫家們想起了小孔成像技術。只要在一個小孔上放上清晰的透鏡,就可以將看到的一切原封不動地呈現在室內,畫家們有了全新的視野。這個由透鏡製成的新眼睛,幫助畫家們看到了完全真實、準確的世界。通過暗箱所顯現的圖像,畫家們認識到了單點透視,也就是由一個固定點聚焦產生的空間透視。

透視學的產生,讓西歐繪畫迅速崛起,而在此之前,不管是西歐、阿拉伯、波斯,還是印度、中國、日本,沒有任何一個文明能夠掌握科學的透視法。人的眼睛所看到的是兩點聚焦的結果,而且人眼的廣角很大,視點不斷變化,這些都使得古代繪畫採用散點透視而不是單點透視。

只要對美術史稍加審視,就不難發現,1450年以前的西歐繪畫,只是想要將物體立體地再現,但始終無法做到真實。而在1450年之後,隨著畫家對透鏡的掌握,100多年間,西歐繪畫就從馬薩喬(Masaccio)走向了卡拉瓦喬(Caravaggio)。這種變化的速度遠超過去幾千年的變化。

納稅錢,局部,溼壁畫,馬薩喬,247 cm × 597 cm,1420年代馬薩喬是第一個將滅點引入繪畫中的人,是透視學的開創者之一。

猶大之吻,油畫,卡拉瓦喬,133.5cm×169.5cm,1602年在卡拉瓦喬的繪畫中,已經出現了逼真的自然主義風格,其影響直至當代的電影

隨著西歐光學知識和透鏡的傳播,中國、日本、波斯等文明也受到了影響。自利瑪竇(Matteo Ricci)1583年來到中國之後,中國逐漸出現了波臣派畫家,他們開始重視寫實主義的描摹。而在荷蘭人到達日本之後,日本也興起了「蘭學」,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對西方繪畫的學習,日本從學習中國,變為了學習中國和西方並存,兩種學者被分別稱作「和魂漢才」和「和魂洋才」。可見,西歐技術對世界影響之大。

不過,雖然西歐畫家掌握了暗箱的原理,可是暗箱技術卻始終沒有被普及開來,甚至很多畫家都還不知道。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曾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他將歐洲畫家們對暗箱、透鏡的使用稱之為「隱秘的知識」(Secret Knowledge)。原因很簡單,畫家和畫家之間都是競爭對手,用透鏡和暗箱輔助作畫,可以提升自己的作畫速度,因而可以接受更多的訂件。所以,即使畫家們都知道如何使用透鏡和暗箱,也往往秘而不宣。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的化學和機械水平還不發達,即使畫家們將暗箱技術公之於眾,也難以立刻產生攝影術。

攝影術的產生,實在經歷了一個非常巧妙的過程。它的各個要素就像屋子裡散落各處的磁鐵,當屋子開始轉動,它們在一個點上吸在了一起。所以,在攝影術背後,重要的還是要讓人類智慧的屋子轉動起來。如果在農業社會,古登堡印刷術很難出現,書籍只有少數人閱讀,知識不需要普及。即使能有古登堡印刷術,也不一定就能使玻璃被製作成眼鏡。即使眼鏡也出現了,畫家們也能利用透鏡來小孔成像,那麼,也不一定最終就會產生攝影術。攝影術的產生,是各個領域和學科交織而成的,是需求的結果。而這種需求是工業時代所獨有的,是自由市場的產物。

所以,到了19世紀,當拉瓦錫(Lavoisier)開創了近代化學,當複雜機器不斷出現,當畫家們已經畫出了逼真的作品,攝影術終於呼之欲出了。那些使用了攝影原理400年的畫家們,開始轉行成為了攝影師。一開始,攝影技術很落後,畫家們在拍攝完照片後還要利用自己的繪畫技巧來修繕照片。到了19世紀中期,攝影術已經完全成熟,職業攝影家也就出現了。

職業攝影家的出現,相當於給那些以寫實為主的畫家宣判了死刑。一時間,還在堅持繪畫的畫家們開始做出反應,他們希望為自己的手藝找到新的出路。從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開始,繪畫走向了主觀表達之路,色彩開始被強調,印象派(Impressionnisme)應運而生。

可是,攝影依然窮追不捨,彩色照片的出現使得印象派也被取代了。這樣,繪畫又走向了後印象派。塞尚(Paul Cézanne)、梵谷(Vincent van Gogh)、高更(Paul Gauguin)等畫家開始尋找繪畫的新的意義。他們開始主觀調動看到的一切,將自己的感受直接表達在畫布上,不再忠實於眼球。攝影雖能替代眼鏡,卻不能替代心靈,繪畫從此進入現代。

03

「靈光消逝的時代」

回到攝影術本身,在早期攝影中,人物需要長期曝光,這在哲學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看來,是攝影的「靈光」時代。因為長期曝光下,人物會不自覺地運動,不可能完全保持靜止,於是,當照片拍攝出來之後,就像尼埃普斯的那張窗外風景,人物的光暈會很不統一,邊緣也會較為模糊。本雅明說,這就好像整個人都被攝入到了照片中,人們在照片中生活。

可是,隨著技術發展,攝影終究克服了長期曝光,而本雅明所謂的「靈光」也就「消逝了」。這雖然是一種遺憾,卻是人類祛魅化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攝影的靈光也許消逝了,可幾十年之後,人類迎來了電影的「靈光時代」。如今,電影也進入到了3D、4K的超高清時代,影像的真實幾乎已經超過了我們視網膜的真實,人類的視知覺完全改變了。在這個基礎上,是否人類還會有新的技術和藝術出現呢?對此,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由此看來,尼埃普斯所拍攝的第一張照片,既不是攝影的開始,也不是繪畫的終結,它的意義不過如此,但也不止於此。

相關焦點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名字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名字 2019年4月10日,這一天對於人類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北京時間21時,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正式的公布,一支匯集全球 200 多位天文學家的宇宙觀測團隊經歷2年的時間才把照片洗出來,而「事件視界望遠鏡」這個項目也在今天被大家所熟知
  • 100年過去了,為什麼才有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並且「衝洗」了2年
    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整,全球6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召開發布會同步宣布黑洞照片。 世界首張黑洞照片M87M87是位於室女座方向的一個巨橢圓星系,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中心黑洞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什麼是黑洞?
  • 看過世界上第一張地球衛星全景照片,你心中會感到擔憂嗎?
    看過世界上第一張地球衛星全景照片,你心中會感到擔憂嗎?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看過《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是由吳京主演的,這也是劉慈欣出品的賀歲檔,這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為大家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而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在面臨絕境的時候,全球的人類開始了「流浪地球」的計劃,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這部電影帶給大家視覺上的震撼,更有親切感和過癮感。
  • 第一張照片光「衝洗」就用了兩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於今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早在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最先預言了黑洞的存在。100多年後的今天,人類有望第一次「親眼目睹」黑洞真容。
  • 他拍攝了第一張黑洞照片,她發現了超級黑洞丨宇宙致命吸引力
    他拍攝了第一張黑洞照片,她發現了超級黑洞丨宇宙致命吸引力 2020-10-2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發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
    今晚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發布,這是天文學家捕獲的首張黑洞照片。根據中科院,該黑洞圖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Messier 87中心的黑洞。該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圖中心的暗弱區域即為「黑洞陰影」。光呈現出這張照片就耗費了兩年時間。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將問世,一張照片「衝洗」用了兩年時間
    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於今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早在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最先預言了黑洞的存在。100多年後的今天,人類有望第一次「親眼目睹」黑洞真容。
  • 第一張數碼照片創作者/像素髮明者基爾希去世,享年91歲
    IT之家 8 月 16 日消息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像素髮明者、第一張數碼照片的創作者羅素 · 基爾希(Russell A. Kirsch)8 月 11 日在他波特蘭的家中去世,享年 91 歲,其死於一種阿爾茨海默氏病引起的併發症。
  • 這是老兵最捨不得刪的照片,第一張就看哭了!
    這是老兵最捨不得刪的照片,第一張就看哭了!1987年,我十五歲,這是參加老山戰鬥時,在老山戰場貓耳洞裡,指導員給我拍的一張準備做遺像的照片。三十多年過去了,想念一起並肩作戰的的生死兄弟,懷念犧牲的戰友!
  • 2021年雪佛蘭Suburban Z71的第一張照片
    GM管理局很高興把讀者的第一張照片2021雪佛蘭郊區 Z71後,新太浩Z71去年年底推出。就像Tahoe Z71一樣,Suburban Z71的獨特格柵和前飾板處理也使其與眾不同,該設計旨在使車輛具有更大的接近角,並具有集成的防滑板。該套件還包括紅色的前後拖車鉤,包裹在全地形輪胎中的20英寸車輪和Z71外部標誌。
  • 1860外國人在廣州開照相館 耆英肖像照成中國第一張照片
    談判間隙,使團的海關官員于勒·埃及爾(Jules Itier)將中方代表、兩廣總督耆英叫住,拍下中國大陸的第一張照片。鏡頭裡,是耆英的正面像。埃及爾後來回憶說,當耆英看到他的照片時,很是驚奇,「然後望著我,揮手喊道:多謝!多謝!」最早一批中國影像記錄了廣州等地景象人類對光影成像技術的迷戀由來已久。
  • 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誰拍的,他在哪一年拍攝,又拍了什麼?
    《勒格哈的窗外景色》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張可以永久固定影像的照片。該照片由法國攝影先驅約瑟夫·尼塞福爾·尼埃普斯於1826年拍攝(一說1827)。尼埃普斯與兄弟克勞德的往來信件顯示,尼艾普斯早在1824年就首次成功使用瀝青在暗箱中創建了永久照片,該照片後來在承載它的石印石表面上消失了。
  • 藝術家在早上通勤期間構思出谷歌塗鴉 慶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面世
    由於科學界周三發布的第一張黑洞照片令人驚嘆,谷歌開始行動以紀念這一裡程碑。反映黑洞的非凡引力,谷歌的動畫塗鴉在塗鴉的中心展示了一個黑洞,將其他字母吸入「深淵」。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拍下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在周三被公布。其被比作一個「對焦失敗的篝火」。
  • 拍第一張照片的人是達蓋爾?攝影術的發展離不開這些人
    攝影術的出現,直接推動了相機與鏡頭的發展攝影術在當時屬於"高新技術",還真就不是常說的小孔成像這麼簡單,攝影術中包含有醫學、化學、物理、金屬等一系列相關知識,還要結合人類的智慧與實際操作經驗才能研究出來,如果用小孔成像來解釋,太過於敷衍。
  • 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電腦笑臉誕生
    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電腦笑臉就此誕生。從此,網絡表情符號在網際網路世界風行,為社會廣泛接受。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斯科特。2007年,法爾曼(Scott E. Fahlman)聲稱,他於25年前最先使用了微笑符號「:-)」。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這張圖全說清楚了
    這張圖全說清楚了: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全球六地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首張黑洞照片。根據資料顯示,黑洞照片的「衝洗」用了約2年時間。在第一張黑洞照片即將面世之際,一起看看黑洞是個什麼「洞」吧!】即可快速獲取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發布會直播時間、直播入口、直播內容,還可查看黑洞的前世今生解讀、常見問題解答、以及更多的相關科普。
  • 老照片:圖3慈禧的第一張照片,圖6慈禧寒酸的「澡盆」
    清末的慈禧太后,這是慈禧第一張照片。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將問世 全球多城同步發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0日電 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於今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早在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最先預言了黑洞的存在。100多年後的今天,人類有望第一次「親眼目睹」黑洞真容。黑洞的藝術家想像圖。
  • 還記得你的第一張膠捲嗎?
    還記得你的第一張膠捲嗎?> @F1rstoftheroll 是社交平臺Instagram上的一個帳號 專門收集發布那些漏光的膠捲照片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為什麼要衝洗兩年?它真的存在嗎?
    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於今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早在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最先預言了黑洞的存在。100多年後的今天,人類有望第一次「親眼目睹」黑洞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