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日本北海道發生了強烈地震,造成多人遇難,手機信號與網絡全無。震區周圍的幾個市,長時間的陷入「黑暗之夜」,當地政府估計要一周時間才能恢復供電與網絡。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發達國家,現代化程度很高。又由於電子支付手段流行,所以大部分日本人出門在外都是用手機進行消費的,所以他們身上很少儲存現金。而電子支付也是有缺陷的,就比如這次地震,就導致了周圍近190萬的居民陷入雖然網上銀行有錢,但買不到食物的窘境。
雖然當地有些地方有備用的電力,能夠讓人們短暫時間內使用網絡,但對於日本島這個彈丸之地來說,地震、海嘯是經常的事,沒有電你還能用電子支付嗎?這次本人地震讓我們感到人在大自然面前還是太弱了,推行「無現金社會」?這只是一個笑話罷了。
早在今年年初,瑞士某銀行行長Stefan Ingves就提出了他的擔憂:他認為無現金社會面對戰爭或者自然災害時毫無還手之力,人們所構建的金融社會將瞬間崩塌。
聯想到我們國內,可能自然災害沒那麼多,你感受不到。但如果你生活在廣州、深圳那邊的沿海地區,就會有深刻體驗:一場颱風登岸,亦或者一次強降雨,就會造成極大的不方便,網絡的中斷,讓你無法使用電子支付手段,如果你身上沒現金的話,吃飯都是個問題。就比如前段時間汕頭的洪水,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我們在平常生活裡不要太過於依靠手機,依靠電子支付。現在「無現金」支付考慮的還不健全,出門揣點現金在身上還是安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