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出門你還帶現金嗎?日本地震後,居民的說法可能讓你改變想法

2020-12-16 小廢66

前幾天,在日本北海道發生了強烈地震,造成多人遇難,手機信號與網絡全無。震區周圍的幾個市,長時間的陷入「黑暗之夜」,當地政府估計要一周時間才能恢復供電與網絡。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發達國家,現代化程度很高。又由於電子支付手段流行,所以大部分日本人出門在外都是用手機進行消費的,所以他們身上很少儲存現金。而電子支付也是有缺陷的,就比如這次地震,就導致了周圍近190萬的居民陷入雖然網上銀行有錢,但買不到食物的窘境。

雖然當地有些地方有備用的電力,能夠讓人們短暫時間內使用網絡,但對於日本島這個彈丸之地來說,地震、海嘯是經常的事,沒有電你還能用電子支付嗎?這次本人地震讓我們感到人在大自然面前還是太弱了,推行「無現金社會」?這只是一個笑話罷了。

早在今年年初,瑞士某銀行行長Stefan Ingves就提出了他的擔憂:他認為無現金社會面對戰爭或者自然災害時毫無還手之力,人們所構建的金融社會將瞬間崩塌。

聯想到我們國內,可能自然災害沒那麼多,你感受不到。但如果你生活在廣州、深圳那邊的沿海地區,就會有深刻體驗:一場颱風登岸,亦或者一次強降雨,就會造成極大的不方便,網絡的中斷,讓你無法使用電子支付手段,如果你身上沒現金的話,吃飯都是個問題。就比如前段時間汕頭的洪水,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我們在平常生活裡不要太過於依靠手機,依靠電子支付。現在「無現金」支付考慮的還不健全,出門揣點現金在身上還是安心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日本地震證明了無現金社會的可怕性?
    但是你是否考慮過突發災難的情況下,沒電沒網的狀態下,手機支付失效的情況下,可能擁有適量的現金就是非常重要的了。擁有適量的現金能夠讓你能夠購買到一些生活必須品等等。現在行動支付幾乎佔領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商場購物,共享單車、樓下的便利店,水果店等等,幾乎所有的日常消費場景都被行動支付佔領。目前紙幣正漸漸被行動支付取代。
  • 你上次用現金是什麼時候?日本地震引人深思,值得一看
    大家上一次用現金是什麼時候?說實話現在我們帶著現金去買東西,很有可能根本都買不到!我就經歷過,我拿著這個一張100元的現金去市場了。這因為攤販沒有能找零的,我又回來了。由此看來,我國基本是進入一種無現金社會了。
  • 50後老人用現金支付被鄙視?當人人都出門不帶錢,世界會怎樣?
    50後老人用現金支付被鄙視?當人人都出門不帶錢,世界會怎樣?最近網絡上有這樣一則新聞,一位50後的老年人去超市購物,買完東西付錢的時候因為掏的都是零錢,遭到了收銀員的不滿,並且嘲諷道:還不會使用手機支付呢?
  • 出門只帶手機不帶現金?難道行動支付真的會取代現金支付?
    很多人認為行動支付是當下大勢所趨,未來幾十年手機支付規模會更大,一些人甚至覺得現金將被行動支付完全取代。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充電、無人超市、水電氣費手機支付……行動支付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人們使用現金的頻率也越來越少,但是行動支付真的比現金支付好嗎?真的可以取代現金支付嗎?
  • 「3·11」日本大地震九周年:它改變了日本什麼,又沒改變什麼?
    其中一位家長,40多歲的隆洋對帕裡的說法或許可以體現他們的心境:「現在已經死了這麼多人,如果他們不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就沒法指望他們改變想法或行為。這也是我們要追尋悲劇為何發生的真正原因。如果他們關心這場災難,卻拒絕深入思考,同樣的悲劇還會發生。」
  • 這個國家的居民太「土豪」,隨身帶著上億現金,網友:杜拜都讓步
    並且,聽說杜拜的廁所都是金子做的,雖然有點誇張的說法,不過也能體現出那裡有多土豪了。然而,今天要說的國家卻不在中東,它是一個非洲的小國家,索馬利蘭。很多人看到這裡就有疑問了,非洲的國家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行為,隨身帶著上億的現金在杜拜都辦不到好不好。其實,今天說那裡的居民「土豪」,是帶雙引號的哦,大家都應該明白是什麼意思吧,其實說白了就是挺窮的。
  • 去日本,您帶了足夠的現金嗎?
    首先是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無論購物還是餐飲消費,包括購買車票機票,都不用去銀行櫃檯排隊或通過ATM機取錢,不需帶現金,掃掃碼就可完成,其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大量的現金流通,也是需要支付成本的。例如遍及日本全國城鄉的ATM機,每年僅運輸和放入現金的開支就高達2萬億日元。如今日本各行各業都在為勞動力短缺所困,而無現金化可極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對勞動力的需求。
  • 日本記者親身體驗:不帶一分錢現金,在北京過一天
    中國變成「無現金」社會,日本人早有耳聞。最近,日本也開始在部分領域嘗試非現金支付模式。而這方面走在前頭的中國,在當地實際過上一天不帶現金出門的日子,到底會怎樣呢?日本朝日電視臺做了一次專輯——「不需要現金」的先進國,記者一日體驗。前田是一名被派駐在北京的日本人記者。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帶現金出門了?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加上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當初乘公交、地鐵、買菜、吃飯等等都需要現金支付,而如今我們的支付方式完全變了,現在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安心出門了,不需要攜帶現金、錢包、銀行了,不得不說,行動支付的確是21世紀「新四大發明」之一。
  • 日本科學家從空中電子密度變化中讀出地震預測信號
    去年,日本千葉大學舉辦了一次會議,整場都用來討論地震預警問題,其中就包括日置的發現。如果日置的想法是正確的,那麼它對公共安全的影響將是巨大的。但是,要利用這些徵兆,還要解決一些難題,比如預警系統發出警報的準確程度必須要達到多高,以及應該採取何種應急響應?因為幾乎沒有任何預警,致命的日本東北大地震和海嘯摧毀了日本的陸前高田市。災難過後,居民走在廢墟中。
  • 河北省資訊|唐山處在地震帶附近,近幾年還可能發生地震嗎?
    河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唐山處在地震帶附近,近幾年還可能發生地震嗎?唐山處於在地震帶附近,在2018年-2020年都有地震發生,所以近幾年還可能發生地震。一、2020年的7.12地震。就本次地震的起因,有專家表示唐山的7.12地震其實為唐山1976年7.8級大地震的餘震。二、7.12地震發生原因。
  • 出門前注意,這4個地方只能用現金,很多人可能還「犯迷糊」
    出門前注意,這4個地方只能用現金,很多人可能還「犯迷糊」自從支付寶和微信的「橫空出世」,我們日常生活的支付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出門都要備好現金,生怕不夠用,但是現在只需要把錢存在銀行卡裡,然後把支付寶或者微信綁定銀行卡就行了,以至於很多人出門都沒有帶現金的習慣,但是出門前注意,這4個地方只能用現金,很多人可能還「犯迷糊」。
  • 行動支付時代你還帶現金嗎
    人類從最初的以物換物,到以幣換物,到現在的手機掃碼支付,科技在不斷的發展進步,支付方式的多元化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方便著我們的生活。雖然很多人可能也和小撒一樣,出門都不帶現金,都是支付寶支付或是微信支付,但是,現金的功能和角色,應該是不能被行動支付完全取代的。
  • 去泰國旅遊為什麼要帶夠5000元現金?過來人:否則拒絕入境或遣返
    去泰國旅遊為什麼要帶夠5000元現金?過來人:否則拒絕入境或遣返旅遊業的發展使得各個國家聯繫越來越密切,對於中國遊客來說,他們傾向的旅遊目的地不是歐美這樣的大國,反而是東南亞一些小國家,或者是像日本韓國這樣的國家。
  • 現在都是手機支付還有帶錢包的必要嗎?
    曾幾何時,出門在外,口袋裡不裝點現金和幾張銀行卡似乎心裡就不踏實。如今,從出門打車,到超市購物,再到飯店買單,甚至是路邊小店買瓶水,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掏出手機而不是錢包。現金自有現金的好處。無論手機支付如何便捷,帶點現金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還是有必要的。如此你請女友吃飯,而那家店的手機支付剛好壞掉,這時如果沒有現金就會很尷尬。當看到買菜阿姨將支付二維碼掛在菜攤顯眼位置上時,你會意識到出門帶現金是多餘的,而你褲袋裡的真皮錢包也是多餘的。然而,當你是一名車主時,那麼帶現金出門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現在支持手機付費的高速收費站還不是很多。
  • 無現金社會,離我們有多遠?中國開始走進「無現金社會」了嗎?
    由於疫情的原因,全球大多數國家都採取了「封鎖、隔離」的相關措施,使得居民的線下消費大幅下滑,但線上消費卻增長了不少。我們的支付方式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電子支付的這種「無現金」方式越來越頻繁。對此,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人類已開始進入「無現金社會」,咱們中國則率先向「無現金社會」邁進。但有不少網友持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社會上還存在著鈔票(現金),需要使用現金支付的場合還是有很多。而且並非每個人都有支付寶或微信帳號,尤其是老年人出門買菜、購物仍然需要大量使用現金。
  • 當你習慣手機支付,但這些地方只能用現金,你知道有哪些地方嗎?
    很多人現在出門已經習慣不帶現金了,只要拿著手機就夠了,但是在有些地方卻是只能用現金的,於是有網友表示要開始帶一點現金了,你們知道是哪些地方嗎?首先就是香港和臺灣這兩個地方,要知道這兩個地方可是很多人旅遊的時候都愛去的地方。雖然在香港和臺灣有些地方是支持手機支付的,但是它的普及程度往往沒有我們大陸那麼廣泛。
  • 日本九州島發生7.3級地震 地面現大裂縫
    一名沒有公開姓名的男子告訴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記者,他家房子塌了,「但我們還都安全,這才是最重要的」。另一名在臨時避難所的小男孩則告訴記者:「我想回家,但我們回去也做不了什麼。」  相比日本2011年3月遭遇的大地震,14日的地震單就震級而言並不算高,但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較淺,威力相當大。
  • 我國五大地震帶分布,你家在地震帶上嗎?看完要當心了
    地震的破壞力大,一旦發生就可能造成嚴重的人身財產損失。你知道,中國哪些地方處於地震帶上嗎?全球有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些地區。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一路延伸到喜馬拉雅山脈,橫跨歐亞非,影響面積廣泛。
  • 地震專家:珠海確在地震帶上 屬微震和少震區
    不少市民擔心珠海是否位於地震帶,會不會發生大的地震,而現有的建築物結構是否足以抵禦可能的風險,一些謠言也開始趁機興風作浪。珠海市地震局相關專家昨日就上述熱點問題詳細作了解答。專家認為,珠海確實在地震帶上,但屬於微震和少震區,雖然每年都會有地震,但幾乎都是人體無法感知到的微小地震,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地震中心位置修正地震究竟發生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