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國大選(US Election)點票工作仍未完成,步入第二日選情。在一夜膠著之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憑靠都市區選票和陸續開出的郵寄選票優勢,在密西根州反超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這是選情開票以來的關鍵轉折:拜登幾乎已獲得勝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團票,並正進一步擴大優勢。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獲準以郵遞方式投票的選民比以往歷屆總統選舉都要多。一些州要到投票站關閉後才開始統計提前投票,還有一些州規定只要郵戳日期不晚於11月3日,在選舉日之後到達的選票也會被納入計票。如果大選結果要看這些州的情況,那麼美國人可能要等上幾天才知道誰將成為他們的總統。
美國大選的機制
美國實行總統制,總統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美國總統選舉制度複雜,過程漫長。選舉的主要程序包括預選、各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確定總統候選人、總統候選人競選、全國選民投票選出總統「選舉人」、「選舉人」成立選舉人團投票表決正式選舉總統和當選總統就職典禮等幾個階段。
根據美國選舉制度,美國總統由選舉人團選舉產生,並非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獲得半數以上選舉人票者當選總統。選民在大選日投票時,不僅要在總統候選人當中選擇,而且要選出代表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538名選舉人,以組成選舉人團。
絕大多數州和華盛頓特區均實行「勝者全得」(Winner-Take-All)規則,即把本州或特區的選舉人票全部給予在本州或特區獲得相對多數選民票的總統候選人。當選的選舉人必須宣誓在選舉人團投票時把票投給在該州獲勝的候選人。根據程序,美國參眾兩院還要舉行聯席會議,清點選舉人團投票結果,宣布獲勝者,至此新總統當選程序才算全部完成。
但長期以來,美國總統選舉結果通常在大選投票日就已成定局,選舉人團投票和國會點票只是禮儀性的程序,並無實際意義。
美國總統並非直接由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的,真正決定勝負是所謂的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
選舉關鍵詞
領頭羊州(Bellwether State):或稱風向州,像俄亥俄州和密蘇裡州。根據過去經驗,誰在該州獲勝幾乎就代表他能拿下大位。
出口民調:當選民離開投票地點時進行的面對面投票調查。從出口民調中獲得的數字與實際的選票記錄不同,後者才會用於選舉最終結果。
選舉人團:美國總統和副總統由選舉人團投票產生。一組選舉人,每四年碰頭參與一次選舉。在選舉日後幾周,投票選出總統和副總統。美國各州選舉人名額按各州在國會參眾兩院的議員人數確定,即每州2名參議員加上眾議員;即使人口最少的州也至少有3名選舉人(2名參議員加1名眾議員)。選舉人團由538人組成,一人一票,獲選舉人團選票超過270張既告勝選,選民投票結果是多數還是少數無關緊要。通常選舉人會把票投給本州最多選民支持的候選人。
預測及確認選票:在選舉之夜,選票的計算將用於預測每個州和全國投票的可能獲勝者。但是,直到清點足夠票數,且能宣布明確的獲勝者之後,各州才會開始「確認」結果。這些過程包括數月來的投票(郵寄),選舉日當天的出口民調以及當日實際票數的清點。
搖擺州或戰場州:這些州缺乏明確的黨派認同,這意味著它們成為民主黨和共和黨候選人爭取的對象。
紅州或藍州:投票傾向於特定政黨的州,紅色州屬共和黨,藍色州則代表民主黨。
重要細節
要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並非是從總得票數分出勝負。真正決定選舉結果的是所謂的選舉人團制度。候選人需要從538個選舉人票中,拿到至少270張過半的選票才能勝出。
與過去選舉相比,郵寄投票數比上次多了好幾百萬張。這便意味著,因為需要收集和計算郵寄選票,肯定會需要好幾天時間等待結果。
而且,因為郵寄選票空前激增,在計票初期的領先者不一定就會獲勝,因此請對計票初期的結果保持警覺。
目前情況
09:30 拜登總票數超過美國歷史上任何總統候選人。拜登目前贏得的總票數(7100萬張)已超過了美國歷史上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甚至超越前總統歐巴馬2008年創下的記錄(6950萬張)。
集會演講用詞有何講究?
美國媒體還未宣布總統競選的獲勝者,因為包括內華達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喬治亞州在內的幾個關鍵州目前還太早宣布獲勝者。
兩位總統候選人川普和拜登在美國多個州舉行競選集會,爭取選民為他們投下關鍵的一票。川普自2019年7月起,共舉辦超過70場競選集會;拜登從2020年8月被提名為候選人起,也開了超過30場競選集會。
那麼川普和拜登在集會上最常用的關鍵詞放出什麼信息?他們的演說中又包含或凸顯了哪方面的情感色彩?
頻繁用詞有哪些?
下方是川普和拜登在競選集會上最常用的80個詞語。圓圈越大,表示該詞的使用次數越多。紅色面積代表川普的使用頻率,藍色代表拜登。
相比川普,拜登更頻繁使用政策民生相關名詞,如「Plan」(計劃)、「Tax」(稅)、「Health」(健康)、「Economic」(經濟)和「Workers」(工人)等。
川普則更著重用一些正面的形容詞和動詞來歌頌自己過去四年的政績,比如「Beautiful」(美麗)、「Incredible」(非凡的)、「Win」(勝利)、「History」(歷史)和 「A Great」(偉大的)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拜登的集會演說更著重討論民生課題,相比川普演說更有實質內容。
情感色彩有何傾向?
根據已構建的情感詞典,抽取文本中的情感關聯詞,可得出語言中的情感傾向。例如,單詞「Defence」(防禦)一般涉及的情緒包括憤怒、恐懼和期望。「Disease」(疾病)則涉及憤怒、恐懼、厭惡和悲傷。
總體情感色彩
上圖是川普和拜登的演說文本在八種基本情緒上的比重,圓圈越大比重越大。大體來看,兩人都大量使用與「信任」和「期望」情緒相關的字眼,這可能是競選演說的語言特點之一。但相比之下,川普演說的負面情感的比重,如憤怒、厭惡、悲傷和恐懼,都比拜登高。
情感色彩:信任
拜登使用的信任情緒的字眼比川普多,因而在內容上可能給人更可信可靠的感覺。以等級指數越高為情緒越強烈,下方可對比兩人信任情緒同為六級的句子,感受一下他們的語言風格差異。
川普:「Together we will elect a Republican Congress to create a fair, safe, sane, and lawful system finally of immigration.」
譯文 /我們一同選出一個共和黨國會,最終建立一個公平、安全、理智和合法的移民關卡系統。
拜登:「As Americans, I'm confident we believe in honesty and decency, treating everyone with dignity and respect, giving everyone a fair shot, leaving no one behind, giving hate no safe harbor, and demonizing no one.」
譯文 /作為美國人,我有信心我們相信誠信和禮儀,給每個人以尊嚴和尊重,給每個人一個公平的機會,不留下任何人,不給仇恨任何避風港,以及不妖魔化任何人。
情感色彩:恐懼
川普演說中有許多句子的恐懼情緒指數達到了六級,而拜登的句子最高才達到五級。下方以他們恐懼情緒指數最高的句子為例,來看他們如何運用這種情緒來描繪對方黨派。
川普:「They'll clip all the police departments, free violent criminals, shield foreign terrorists, and declare the death penalty unconstitutional, even for the most depraved mass murderers who kill women and children.」
譯文 /他們(民主黨)會限制所有警察部門,釋放暴力罪犯,保護外國恐怖分子,宣布死刑違憲,甚至對大規模殺害婦女和兒童的最邪惡殺人犯也是如此。
拜登:「He's got no problem with right-wing militia, white supremacists, and vigilantes with assault weapons often better armed than the police.」
譯文 /他(川普)對右翼民兵、白人至上主義者和擁有攻擊性武器的義務警員沒有意見,而這些人的武器通常比警察的還好。。
情感色彩:憤怒
川普演說中有許多句子的恐懼情緒指數都在五級及以上,甚至最高達到七級。而拜登只有兩句在四級以上。下方是兩人憤怒情緒指數為六級的句子,且兩句話含義類似,通過對比可感受他們在遣詞造句上的風格差異。比如,拜登更言簡意賅,一詞一意,而川普更多是通過重複形容詞和細節化來強調。
川普:「We will strike down terrorists who threaten our citizens, and we will keep out people, keep them out of these horrible, horrible situations where they hurt our country, they hurt the people of our country, and we're also going to be staying out of the endless ridiculous foreign wars in countries that you've never even heard of.」
譯文 /我們將打擊威脅我們公民的恐怖分子,我們將把人拒之門外,讓他們遠離傷害我們國家、傷害我們國人的可怕情況,我們還將遠離那些發生在你們從未聽過的國家的無休止荒謬外國戰爭。
拜登:「Let us join forces to fight the common foe of injustice and inequality, hate and fear.」
譯文 /讓我們攜手共同對抗不公、不平等、仇恨和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