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啥不喜歡學習?教育專家說了實話,和父母有關

2020-12-17 寬哥撩育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家長最真實的想法。所以大部分的家長也在想辦法讓自己孩子更加的優秀,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只是結果總是不盡人意,孩子還是依舊的沒出息。

特別是現在快要開學的階段,一些孩子其實非常的抗拒,覺得自己不想去上學了,這時候寶媽寶爸只得嚴厲的訓斥:「你看你以後想幹啥,還不去上學,你個小兔崽子!」

殊不知,一些兒童教育專家分析出來,孩子不想去上學的原因可能在於父母。父母口口聲聲說著為孩子好,卻總是給孩子了不好的示範,讓孩子無心學習。等到成績下降之後,不反省自己,總覺得是孩子的問題。

明明的爸爸非常喜歡打麻將,當然這個毛病是在明明六年級畢業的時候沾染上的。當時放暑假,明明一天都見不到爸爸人面,所以每天她也是在家裡面看電視、玩遊戲。

到了初中之後,這種欲望更加強烈,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到爸爸打麻將的地方去參謀。沒想到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全是老爸打麻將惹的禍。父母可以不用陪孩子學習,但是這幾件事情一定要清楚,不然孩子不會喜歡學習。

第1點、學習氛圍的營造

很多時候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既然我們想要孩子更加的優秀,其實就應該創造一個可以讓他更優秀的環境。不用父母坐在孩子旁邊看書,但是也不能叨擾到孩子。

特別是一些父母沉迷電視劇無法自拔,孩子寫作業你看電視,孩子還怎麼靜心學習呢?除此之外,一些喜歡在家裡面打牌、打麻將的家長,這種嘈雜環境也只會讓孩子心神不寧,無法集中精力學習。

第2點、讓孩子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其實是屬於留守兒童,常年父母不在家。雖然孩子的學習是由自己,但是如果不考慮父母的陪伴,孩子其實也是難以繼續。

很多時候,他們會思考:「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但是卻不會去思考:「我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因為在他的觀念之中,短暫的想要得到的就是父母的寵愛,而父母都不在旁邊,努力的意義就逐漸喪失。

第3點、學習目的得明確

「我以後要當科學家......」

「我以後要當老師,我現在必須好好學習!」

這是很多孩子為什麼學習的原因,他們至少是有目標的,懂得自己為什麼要要學習。一旦明確了這個目標之後,孩子也會不斷的進步。而一些父母在家裡面,無所事事好吃懶做,過分懶散,孩子也就不願意努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就取決於父母的表現。想要孩子更加優秀,其實應該從父母自身說起。

相關焦點

  • 生男生女到底和什麼有關?醫生說了實話,別再輕信酸鹼體質了
    導讀:生男生女到底和什麼有關?醫生說了實話,別再輕信酸鹼體質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男生女到底和什麼有關?醫生說了實話,別再輕信酸鹼體質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怎樣能成為孩子的「教育專家」?
    每一個父母都可以也應該成為孩子的教育專家我們這裡說「每一個父母都可以也應該成為孩子的教育專家」,許多父母也許會質疑,我就是一個普通的父母,我們怎麼能夠成為「教育專家」呢?但是當我跟大家分享出來以下的三個詞,我想大家還是會點頭認同的。這三個詞就是:第一個詞是「專注」;第二個詞是「專職」;第三個詞是「專業」。
  • 父母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不學習——90%孩子問題都跟父母有關
    教育孩子,父母不學習可以嗎?在這裡我的觀點是: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不學習」,畢竟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母親說:「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嗎?」女兒沒說話,從陽臺一躍而下,年輕的生命就此枯萎。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所有孩子的問題,都和家長有關。
  • 初中生為啥喜歡裝「社會人」?原因可能是這3點,00後說出實話
    初中可以說是我們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個階段了,但我們從小學快初中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始進入青春期,可是大家上學的時候,會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初中男孩子特別喜歡裝社會人,這個社會人可不是小豬佩奇那麼簡單,而是那種社會性質的小混混,初中生為啥喜歡裝「社會人」?原因可能是這3點,00後說出實話!
  • 為啥孩子越長越不好看?這兩大原因都和父母有關,希望你沒中
    導讀:為啥孩子越長越不好看?這兩大原因都和父母有關,希望你沒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啥孩子越長越不好看?這兩大原因都和父母有關,希望你沒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專家:喜歡裝扮和不愛裝扮的媽媽,教育的孩子也有很大差距
    每天最大的「工作」就是照顧孩子和整理家務,而本來的社交也變得冷淡起來,甚至自己都不喜歡裝扮自己了。回到家之後,蔣於和自己的一個心理專家的閨蜜說了一下這個事情,這位心理專家的朋友表示:其實,愛裝扮和不愛裝扮的媽媽
  • 二胎家庭中,為啥多半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教育專家這樣解釋
    閨蜜不由分說地對著老大一頓臭罵,而這個時候老二就大聲的說:「不許罵哥哥,哥哥乖。」閨蜜說自己當時有一點夢,看到眼前的一幕竟然無言以對。後來他和我提起時,還不忘數落了老大一頓,還不如老二呢。其實,多子女家庭中,除了父母對孩子存在不同的資源分配和專注度之外,孩子之間也能互相影響,從而造就了「成長逆差」現象。
  • 和孩子說英語,父母的發音到底重不重要?
    尤其是很多父母,害怕自己發音不準,不敢和孩子說英語,害怕自己的口音「影響孩子」,而另一方面,我們其實也看到,很多發音不那麼準的人,也能夠用英語和人正常交流呢?學英語,很多專家說發音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很多專家也在說發音不重要……那麼,學英語,或者和孩子說英語做英語啟蒙,發音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我作為外行磚家,鬥膽談一點自己的認識。其實,說發音重要和不重要的專家可能說的都對,但是都沒說到點兒上!
  • 頭頂上的「旋」與孩子的性格有關?來聽聽專家怎麼說,父母要知曉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父母要知曉琳琳家的孩子剛出生不久,因為這個孩子的到來,讓一家人都高興不已,老公為了能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所以就讓琳琳放棄了工作,可以好好調養自己的身體。為了不讓琳琳受累,婆婆也過來幫忙帶孩子,這讓琳琳感到很欣慰,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母女倆所有的付出都覺得是值得的。
  • 這麼多人停車「姿勢」如此怪異,到底是為啥?老司機終於說了實話
    這麼多人停車「姿勢」如此怪異,到底是為啥?老司機終於說了實話!為啥這麼多車主停車「姿勢」如果奇怪?老司機終於說了實話!截至目前,國內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2億大關,汽車再也不是當年那樣稀罕,相反,越來越多的汽車卻成為現在一大麻煩。
  • 兒童教育專家: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學會情感引導式教育
    「情感引導式教育」是由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提出的。布雷恩不僅是兒童教育專家,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網絡教育電視臺的創始人、雅虎的節目製作人。布雷恩所提出的「情感引導式教育」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不少人當了父母后,面對孩子的各種情況都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麼辦。有的父母會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父母喜歡用懲罰的手段,有的父母便是放縱……不學習一些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對自己和孩子都不好,不妨一起學習一下情感引導式教育。1.
  • 假期結束,孩子心思卻回不到課堂上?3種情況讓孩子不喜歡學習
    趕緊去學習,不然把你屁股揍開花。性格急躁的家長可能已經動手了。 然而,打罵和懲罰並不能讓孩子喜歡上學習。孩子屈服於父母的嚴格管教,一時變乖了。 但是,懲罰的短期效果很快消退。過了幾天,他又不聽話了,然後你開始重複處罰。這些都改變不了學習問題的根源,也讓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消極。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父母使用懲罰的部分原因是為了發洩憤怒,釋放內心的挫敗感和焦慮。
  • 別人家孩子樣樣精通,我家孩子啥也不會,為啥總輸在「起跑線」上
    作為家長,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可是頭等大事,當自家的孩子成績不如人意的時候,父母們總會想盡各種辦法激勵孩子,這時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就出來了;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又聽話、又會幫父母幹活,為啥你總是不聽話、不好好學習呢?
  • 親子教育講座【父母如何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和能力】
    >為回饋博爾外語的新老學員和親友,本次親子教育講座,旨在給父母提供一個從中學習受益,完善教育知識的機會,學會培養好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給孩子提供無比快樂的內動力,另外,擁有良好的、高效的親子相處模式,親子關係才會愈加快樂幸福~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常常碰到如下難題:
  • 為啥不建議初中生「住校」?班主任說出實話:這「3原因」太現實
    為啥不建議初中生「住校」?班主任說出實話:這「3原因」太現實大家初中的時候是住校還是會選擇走讀呢?我一直都很遺憾,學生時代一直都是走讀的狀態,我的家人不願意我住校,我一直都不理解他們的用意。在我看來,如果住宿的話,我會有更多的朋友,走讀讓我學生時代一直是一個人,我會覺得孤單。但是,說實話,走讀也是有很多好處的,今天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走讀的好處。
  • 孩子學習動力不足,多半跟父母的這3點錯誤認知有關,要及時改正
    孩子學習動力不足,多半跟父母的這3點錯誤認知有關,要及時改正每一位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期望值都是非常高的,大家都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成龍成鳳,當然對於小時候的學業自然也尤為重視。可是很多家長卻發現,孩子總是在學習方面另自己失望,幾乎從不主動去學習,看不到他們的進步欲望。對此一位教育專家指出,其實當孩子出現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時,多半是家長沒有做好這3點。
  • 教室的設計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14位醫學和教育專家這樣說……
    其中心目標是為學生提供探索、分享和合作創建空間,靈活的教室安排為各種小組設置和教學模式提供了支持,滿足了所有學生的需求。Alyson Gembala,教育專家:「我曾經在我最喜歡的教室裡教過兒童藝術。這是一個學前班教室,孩子們一直在大聲歡快地學習。他們可以得到他們所需要的一切來創造藝術、發明,甚至我從未想過的事物。
  • 教育專家推薦《銀河補習班》:父母必看,讓你孩子學習逆襲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看了《銀河補習班》我對這位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深深的點讚。就像這位父親說的答案應該想到X,Z,Y.這才是教育的本質。特別是長時間的和父母分離,那麼他們的變化可能是父母也所不能想像的。最近幾天可能大家都被這樣一部影片吸引,那就是我們所了解到的銀河補習班。看似一個簡單的名字,其實就已經說出來這部影片和教育相關。
  • 怎樣讓孩子聽父母的教育?教育專家:和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
    孩子有了錯誤,媽媽常常大發雷霆,把孩子臭罵一頓,新新有時受了媽媽的冤枉也不去辯解,因為他知道媽媽也不會聽他的解釋。有時媽媽通過開家長和老師溝通會了解到很多事情是媽媽誤解新新了,可媽媽很納悶,為什麼新新不作解釋呢?教育專家說過:「要對孩子像朋友一樣溝通,才能走進孩子的心裡,以信任和溝通為特徵的家庭關係為助於兒童認識和情感的發展。」
  • 為什麼一些家裡很孝順的子女,卻是父母最不喜歡的?
    為什麼一些家裡很孝順的子女,卻是父母最不喜歡的?現實社會有很多人,平時忙完工作又要忙家裡的老人孩子。寧願自己苦一點也不願意委屈了家人,可是總有一些人忙裡忙外也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認可,反而受累討不了好。而那些因為工作疏於聯繫父母的孩子,很久聯繫一次父母,父母反而越是牽掛他們。沒有公平的愛,所以付出和得到並不一定對等,但愛是有包容的能量的,能夠將一切委屈轉化為親情。小編認為大多數非獨生子女家庭都會有這種情況,並非個例。人們常說養兒方知父母恩一點不假,兒行千裡母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