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疫情突來,教育面臨這些必答題

2020-12-19 中國兒童中心

6月1日,2020中國兒童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明天會更好:疫情下的社會關愛與兒童成長"。論壇分為家校共育、社會支持、自我賦能三個單元。本次論壇由全國婦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共同指導,中國兒童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聯合主辦。

論壇上,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就"家校共育"話題做了主題演講。他談到,因為疫情,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被改變,因為疫情引發的觀念、意識及教育領域的衝突和挑戰也顯現出來。

面對世界的不確定性,該如何對孩子進行世界認知教育?面對思想的明潮暗湧,教育應當讓孩子何以立身?特殊時期,教育如何維持應有的秩序?苑立新認為,這些都是值得思考、需要回應的問題。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

(以下內容根據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當天演講內容整理。)

面對疫情,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被改變,因疫情引發的觀念、意識及教育領域的衝突和挑戰也顯現出來。

面對未知,孩子們應當如何應對?

面對世界的不確定性,對世界認知的教育不同於以往。疫情襲來,城市管控、學校關閉、街道空無一人、社區閉門禁行,孩子們可能會有很多的疑問,比如,新冠肺炎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很害怕?

正如北京師範大學的張華軍教授所說:"在孩子習慣的認知模式中,常常是以明確的目標去掌握確定的知識,用確定的知識去解決確定的問題。"這也是現代社會追求的效率和效果,但是自然界對人類出其不意的一擊提醒我們,儘管人類在認識自然的歷程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我們依然無法以絕對自信面對自然界的挑戰。世界的不確定性始終存在,對世界的未知始終存在。而當不確定性、未知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孩子們應當如何應對?

面對思想的明潮暗湧,教育應當讓孩子何以立身?

如果說新冠病毒是危害生命健康的有形病毒,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流行,國際社會面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種族主義這一破壞世界和諧的無形病毒也趁亂而起。面對信息轟炸、思想衝突,孩子們應當如何知善惡、辨是非?

特殊時期,教育如何維持應有的秩序?

在疫情期的超長假期裡,家長居家辦公、孩子居家學習,親子關係、在線教育一時間成為網絡熱詞。各種網絡熱詞也不斷湧現,孩子變"神獸",家長變"王者",教師化身為網絡主播,釘釘成為同場競技的大舞臺。家長們期盼"神獸歸籠",老師們為上網課操碎了心……

一方面這些幽默自嘲的網絡熱詞呈現了疫情期間孩子、家長和老師的現實狀況,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學校教育突然轉嫁到家庭教育而出現的教育失序和無奈。孩子居家學習應當如何是好?

面對這些問題,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教育如何回應?我覺得以下三個方面值得我們重視:

在困境當中重習教育當中的人文精神

一是呼籲對教育賦予更深的人文關懷。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看,人文的需求恰恰來自於混亂中對正確價值觀、對真善美的追求。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面對每天攀升的確診的病例數字、死亡病例數字,我們是冷漠還是恐慌?是慶幸還是心生悲憫?

疫情期間,白衣天使逆行出徵,只有當我們眼裡有他人,我們的內心才會有真正的悲憫,才會有國家大義、民族大愛,才會心存敬畏、滿懷深情。

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在於讓人體會自我和他人、自我和世界之間的感通,讓人真正的去體察他人的處境,關心他人的冷暖,共情他人的命運。在變動、衝突、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當中,學習如何認識自己,如何對待他人。

從孔孟儒學的「禮樂教化、仁者愛人」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要培養「真善美的活人」的教育理念,都體現了對人性進化的追求,對道德現實的追求。在困境當中重習教育當中的人文精神,就是再次認識人性之育的重要性,再次認識立德樹人的重要性。

疫情突來,猶如一次對家庭教育的大考,檢驗了家庭教育的智慧和水平

二是呼籲對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的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疫情突來,猶如一次對家庭教育的大考,檢驗了家庭教育的智慧和水平。也猶如一面鏡子,照出了家庭教育當中的各種問題和不足。

在長時間的停課不停學當中,家長不僅要安排各種活動,豐富孩子疫情期間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教師的部分職責。還要想辦法消解不能外出對孩子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聽到很多家長叫苦不迭,家庭教育急需要支持。

家庭教育包括家長、兒童、家長的角色定位和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不是讓家長代替老師,也不是讓家長不遺餘力的為孩子報班,不斷擠佔孩子的時間和空間。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品德教育,是在一點一滴的互動當中,對孩子價值觀的培養,讓孩子在有溫度的日常生活當中,作為獨立的個體去學習、了解各種規則和做人的道理。

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賦予了家庭重要職責。家庭雖然通過各種方式發揮功能,適應變遷,但是家庭的脆弱性也逐漸的顯現。工作和家庭的衝突是當下很多雙職工家庭面臨的困境,制定執行家庭友好型政策,給家庭增權賦能,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持勢在必行。

中國兒童中心在全國婦聯的指導下,把加強家庭教育指導作為重點工作。不斷加強家庭教育工作頂層設計,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機制,構建更加有效的部門統籌聯動機制,以及家、校、社協同的育人機制。逐步拓展家長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渠道和平臺,回應家庭需求,增強家庭功能,保障兒童發展。

呼籲有靈魂的網絡教育

三是呼籲有靈魂的網絡教育。隨著網際網路、移動通信、雲技術的實現,以及人工智慧等其他信息技術的發展,以網絡為紐帶,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學習任何內容成為現實。

此次疫情將網絡教育的重要性極度凸現,讓我們看到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結合勢在必行。個性化教育並非遙不可及,但是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側重於有用性,功利性的導向明顯。

現實的網絡教育在市場經濟的主導下,在技術發展的局限下,也被納入到"學習即書本、教育即講課"的怪圈。孩子們主修的網絡課多為語、數、英等學科教育,依然是教案、課件、試題講解,孩子們只是把書本式、講課式學習從學校搬到了家裡。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老師在鏡頭前唱獨角戲,孩子在鏡頭外當聽眾,對孩子的交互式學習需求缺乏關注,教學效果反而相距甚遠。

同時,面對網絡教育,孩子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也凸現出來。孩子是在老師、家長的監督和管理下有序學習還是自主安排有序學習?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價值和意義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各類網絡教育平臺擁有爆炸式的知識量,網絡教育的所謂個性化更多傾向於對知識的需求、興趣培養的個性化滿足。對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對個體生命獨特性的關注,對自我和世界關係的構建則顯得缺失,德育缺位。

著名的教育學家張伯苓說過:"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鍛鍊身體,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無論是傳統教育還是網絡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即是教育的靈魂所在。

此次疫情讓網絡教育在全民教育當中匆匆登臺,集中亮相。如何讓教育從知識傳授轉變為以能力為本?如何讓孩子從被動學習當中走向主動學習?如何讓網絡教育也有靈魂?也成為了教育面臨的必答題。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認知未知世界的過程。

疫情讓我們對教育變革和發展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信息化時代,對兒童的成長發展比起教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能夠明德格物,立己達人。少時養成鴻鵠之志,長成方可高飛遠翔。孩子是先哲思想的傳承者,更是民族文明進步、國家發展強大的後備力量。

中國兒童中心將秉持「德潤童心」的教育理念,攜手各方力量,致力於人文關懷,培養兒童的健康人格,努力讓兒童的未來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轉載自:搜狐新聞

2020中國兒童發展論壇

微信號 : cncc-1982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平安裡西大街43號

相關焦點

  •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警惕校外教育「虛假繁榮」
    原標題: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警惕校外教育「虛假繁榮」   或許你想不到,在北京寸土寸金的西二環隱藏著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近2000平方米的室內場館,內有工地、餐廳、超市、醫院、加油站、實驗室等。在這裡可以搬磚、砌牆,攀爬、觀察、動手實驗……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角色,自己動手操作,沒有時間限制和任務規定,盡情玩耍。
  •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到棗莊滕州調研指導工作
    6月11日,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一行12人在山東省婦聯副主席孫應琢、山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張永乾等陪同下,到棗莊滕州市調研傳統文化教師培訓工作。棗莊市政府副市長、滕州市委書記邵士官,棗莊市婦聯主席李雪晶、副主席魯海燕,滕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高淦等陪同調研。
  • 叢中笑、苑立新談中國兒童中心成立三十周年
    人民網副總裁唐維紅(左)會見中國兒童中心主任叢中笑(中)、副主任苑立新     [編者按]:8月30日10時40分,中國兒童中心主任叢中笑、中國兒童中心副主任苑立新做客強國論壇,以中國兒童中心成立三十周年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 探究未來教育之路,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帶隊赴成都、重慶開展調研
    中國兒童中心恰逢2016-2020五年規劃圓滿收官,為完善下一個五年規劃制定,推進技術賦能中心教育變革,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帶隊赴成都和重慶開展調研。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首先對川大智勝在疫情防控期間給予的大力支持與幫助表達了衷心感謝,並表示智能識別系統是智慧中心安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解決了安全入園的防控問題,提升了園區安全管理水平,為兒童提供了安全的學習、活動環境。苑主任指出,接下來將攜手川大智勝進一步推進智慧中心建設,完善智慧園區的安全智能化管理。如何將川大智勝的技術優勢與中心的先進教育理念相結合?
  • 探究教育之路 助力兒童成長——中國兒童中心與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1月31日,中國兒童中心與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和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馬國川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雙方將開展深度合作,攜手致力於實現學前教育的優質發展,提高校外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推動中國兒童的健康成長。
  • 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友好型教育綜合體華東示範基地項目啟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楊維瓊 楊月)近日,由中國兒童中心、浙江省嘉善縣人民政府與歌斐頌巧克力小鎮集團三方合作的「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友好型教育綜合體華東示範基地」項目在浙江省嘉善縣歌斐頌巧克力小鎮正式啟動。
  • 中國兒童中心家庭教育工作培訓班在京開班(圖)
    中國兒童中心家庭教育工作培訓班在北京中直機關黨校開班中國兒童中心家庭教育工作培訓班在北京中直機關黨校開班中國網4月25日訊 由中國兒童中心(全國婦聯家庭教育研究指導中心)主辦的家庭教育工作培訓班昨日在北京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黨校開班
  • 中國兒童中心成立兒童人工智慧教育研究院
    中國兒童中心供圖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中國兒童中心兒童人工智慧教育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大會暨首屆兒童人工智慧教育研討會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行。
  • 中國兒童中心一行來渝調研兒童工作
    中國兒童中心一行來渝調研兒童工作 2020-11-02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德育研究所成立
    兒童德育研究共同體成立。中國兒童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德育研究所成立儀式暨「德潤童心德潤未來」首屆兒童德育論壇18日至19日舉行。該研究所的成立旨在推動兒童德育研究與實踐創新。
  • 德潤童心德潤未來 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德育研究所成立
    兒童德育研究共同體成立。中國兒童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德育研究所成立儀式暨「德潤童心德潤未來」首屆兒童德育論壇18日至19日舉行。該研究所的成立旨在推動兒童德育研究與實踐創新。
  • 第十三屆全國少年兒童美育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校外教育...
    貴州省婦聯副主席、黨組成員蔣耘,遵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蓮娜,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遵義市婦聯主席、黨組書記周玉新,貴州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省婦女幹部學校校長汪富國,遵義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縣級督學於冰,遵義市美術館館長劉德,中國兒童中心期刊總社主任趙軍,《中國校外教育》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陳光,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藝委會副主任龍念南,北京龍杯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尹雄
  • 海納百川 集思廣益|《2019中國兒童中心項目課程(活動)標準化指南...
    依據中國兒童中心課程標準化的總體工作安排,由事業發展部牽頭的《2019年中國兒童中心項目課程(活動)標準化指南》(初稿)(以下簡稱「標準化指南」)於6月完成,為了更加科學地推動此項工作,特別邀請內外部專家評審評議,組織召開了標準化指南研討會。
  • 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德育研究所成立儀式暨「德潤童心 德潤未來」首屆...
    12月18日,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德育研究所成立儀式暨「德潤童心 德潤未來」首屆兒童德育論壇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辦。「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德育研究所」揭牌儀式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介紹了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德育研究所的定位和職能,提出三大工作任務:開展兒童德育應用研究、搭建兒童德育學術交流平臺、實施中國兒童德育專項支持計劃。
  • 兒童人工智慧教育研究院成立 將跨領域開展兒童教育應用
    中國兒童中心兒童人工智慧教育研究院12月10日在北京成立。研究院將搭建平臺,匯聚專家資源和社會資源,多學科、跨領域開展兒童人工智慧教育應用和實踐研究。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郭超凱)中國兒童中心兒童人工智慧教育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大會暨首屆兒童人工智慧教育研討會10日在北京舉行。研究院將搭建平臺,匯聚專家資源和社會資源,多學科、跨領域開展兒童人工智慧教育應用和實踐研究。
  • 中國兒童中心發起全國青少年傳統文化教師培訓聯盟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4日電(記者 楊月 通訊員 夏興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活動由中國兒童中心和山東省婦兒活動中心主辦,濟寧市婦兒活動中心、曲阜市婦兒活動中心、浦江學堂聯合承辦,《中國校外教育》雜誌社提供媒體支持。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山東省婦聯副主席孫應琢、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中國開放大學教授鮑鵬山、山東省婦兒活動中心主任張永幹、濟寧市婦聯主席李麗、曲阜市婦聯主席孟祥娟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聯盟啟動儀式和開班儀式。
  • 中國兒童中心
    中國兒童中心網絡信息中心周曉蕾作報告解讀2020年疫情加速了國內在線教育增長與普及,上半年投融資總規模同比增長275%。但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用戶規模迅速回落,也存在流失率較高,增長驅動力乏力、課程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在此背景下,中國兒童中心與騰訊發展研究辦公室聯合開展了專項行業及用戶研究,形成《2020智慧教育行業及用戶洞察報告》。中國兒童中心網絡信息中心周曉蕾從智慧教育行業及國內外市場和典型產品表現、在線教育用戶使用及體驗滿意度、在線教育用戶訴求及機會點三個方面對報告進行現場解讀。
  • 中國兒童發展論壇關注託育:全國已有近三千家託育機構備案
    2020中國兒童發展論壇之家校共育單元現場。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程婷 圖「邊遠地區、貧困地區還缺乏網絡教育的一些硬體和軟體支持,疫情之後要加強教育『新基建』,同時也要提高孩子的網絡素養。」6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中國兒童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談及疫情期間暴露出的問題所帶來的啟示時表示。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明天會更好:疫情下的社會關愛與兒童成長」,論壇分為家校共育、社會支持和自我賦能三個單元展開討論。
  •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叢中笑:兒童美術教育應充分尊重兒童個性
    原標題:中國兒童中心主任叢中笑:兒童美術教育應充分尊重兒童個性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叢中笑說,兒童美術教育是促使兒童思維和心靈健康發展的基礎教育,是一項培養完整人格的教育工程。我們要充分尊重兒童的個性,充分發揮兒童的天賦和創造力,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進一步普及兒童美術教育。
  • 大型兒童教育基地落戶嘉興,將建友好學習中心、自然探索中心、主題書店、主題餐廳……
    伴隨著屏幕上跳動的倒計時數字,今天上午,中國兒童中心兒童友好型教育綜合體華東示範基地正式啟幕了,一百餘人在現場見證了聲勢浩大的儀式。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通過視頻表達了對啟航儀式的祝賀與對華東項目的願景,他在視頻致辭中談到,中國兒童中心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權利資源中心,數十年來在引領中國兒童友好的道路上躬先士卒,「以建構兒童友好空間為切入點,以『兒童友好型微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