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課堂】長途騎行時,火車站辦理自行車託運的方法

2021-02-28 戶外志

雨兒註:騎行課堂和大家分享騎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

圖中是自行車可以直接帶上火車時的入站口,我又進去問了問能否直接帶自行車上火車,得到非常肯定的回答:辦託運,不允許直接帶自行車上火車 。
 那麼,一定切記:自行車辦理託運前,一定要安兩樣東西:

1、車支子(碟剎車注意一下車支子踢起來時,是否打碟片);
2、後撥保護器。

…………………………

我辦理過自行車託運,北京西站是一路向東,到託運處——
 

切記:一定是到這裡!沿途常遇到N多熱心人問你:是辦理託運嗎?我帶你去!
然後把你往他們的私人貨運處帶……
如果找不到地方,詢問穿正規火車站工作人員制服的人詢問~

進去後,分幾步:
1、直接到服務臺拿單子和標籤,照著臺上的樣版填寫,並把標籤貼在車座上;
 
2、把自行車推進站內;
 
3、蓋章、交費。若想自行車在指定時間內到達,是要多交費用的。建議多人託運的話,用一個人的身份證辦理,費用只收一份。
比如:我們三人託運自行車到新鄉,正常運費(即不要求什麼時間到達的託運)是45元,我要求第二天必須運到新鄉便要加30元;若我們三人分別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理,就每人加30元,我們三人選用我一人的身份證辦理,三人一共加30人。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因為是用我的身份證辦理的,提車了只能用我的身份證。

相關焦點

  • 騎行自行車指南,什麼車最適合長途騎行?這4款自行車值得你一看
    因為山地自行車的上述優點,自行車旅行愛好者在長途騎行時,經常選擇山地自行車。山地自行車零件的尺寸一般為英制單位。車圈為24英寸、26英寸、27.5英寸、29英寸,輪胎尺寸一般為1.0~2.5英寸。山地自行車零件的尺寸一般為英制單位。
  • 騎行黨初階指南:這份自行車騎行裝備清單請收好
    你準備長途騎行嗎?你知道適合騎行的自行車有哪些嗎?你準備好了騎行的必備物品了嗎?現在,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之下,與驢友來一場騎行運動不失為減壓的好方式。不過想要騎遊既有安全保證又有良好的騎行體驗,一些必備的裝備還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就介紹一些長途騎行的必備物品。自行車的主要種類自行車主要分為山地自行車、公路自行車、摺疊車。
  • 到了美國,想要去紅峽谷州立公園騎行,這些騎行知識騎友需知道
    下面就和騎行達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出發前的籤證1.自己在美國領事館官方網站申請和找代理申請的通過率不會有差異。注意申請時填寫的所有個人資料務必真實,只要籤證官認為你的旅行計劃合理可行,到美國不會進行違法行為,就沒有理由拒籤。
  • 不知者不罪:長途騎行等於盲目冒險?
    2019年7月我開始進行長途騎行,這也是我第一次進行長途騎行。沒有隊友,沒有後勤支援,我一個人加一輛單車就這樣出發了。從和田出發一路騎行1500多公裡穿過沙漠公路再走獨庫公路拐218國道到達伊寧。前幾天騎行到伊寧之後覺得有點累了,才返回到和田進行休整。
  • 關於臺灣的騎行準備
    不過我也相信,世界第二美的日月潭的環湖自行車車道和鬼斧神工的太魯閣縱橫公路,還有合歡山15°破的武嶺也會是騎友們的絕佳聖地。畢竟我也是第一次騎遊臺灣,所以也選擇了外圈騎行,逆時針方向。為什麼是逆時針,在我看來,原因有兩點:一、先易後難。
  • 長途騎行之飲食禁忌
    、欣賞騎行趣聞文章來源:山東大學自行車協會小編首先整理了一下長途騎行的飲食搭配,僅供參考~一、那麼,下面我來為你介紹一下在騎行的前後該如何的吃最恰當。一、騎行前  早餐應補充營養和能量豐富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麵條等,但分量不宜過多,七分飽就足夠了,出發時應安排一段熱身路段,以讓身體消化食物,調整狀態;在騎行前最好是提前1到2小時之間吃些高纖餅乾,或是優酪乳,葡萄乾,或是新鮮的水果來讓你騎行的更有勁
  • 你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了解長途騎行!
    !
  • 長途騎行中身體各部位注意事項 頸椎肩部防勞累
    長途騎行對身體的要求較高,氣候、疲勞都會考驗身體的各個部位的承受能力。因此在長途騎行中,了解身體各部位容易發生的問題,不僅有利於可以緩解各部位的疲勞,還可以避免運動損傷。陽光不毒辣時就會很熱的難受,更何況有時陽光太強烈有的同志回在頭上加頂帽子!一般的頭盔短時間佩帶還可以,但長途舊很難受了!又熱又重!除非是比較高檔的,不然天氣熱了長途真的很難受!如果大腦熱暈了,你可能回感覺不到自己體溫已經過高而帶來更大的威脅!  大腦的降溫主要靠通風,撒水,可以把溼毛巾頂在頭上!還有身體其他部位不要太熱,好分擔熱量!如果正午太熱,又有陽光,建議一定休息!
  • 騎行旅遊怎麼玩?帶你全面解讀騎行戶外觀世界
    公路自行車指的是:在公路路面(或人為硬化道路,或砂石路)上使用的自行車車種,可用於公路自行車競賽。為了使騎行達到高速,車身重量較輕而風阻較小。最容易分辨出這類自行車的方法就是:輪子很細,看上去很帥。優勢:輕量化;速度快;帥氣;適合公路騎行。
  • 耗時相同,為何兩次短途騎行比一次長途騎行效率高?
    是周六騎行5小時,然後周日休息一天,還是這兩天都分別騎行2.5小時呢?每種方法都有一些有趣的論據。那麼究竟哪種騎行效率更高呢? 一周騎兩次總比一次好 進行兩次短途騎行而不是一次長途的重要原因是訓練頻率。如果你只是業餘騎行愛好者,每周只有5個小時的時間騎車,那麼最好每周騎兩次,中間休息2-3天。如果你進行一次長距離騎行,那麼身體會連續6天沒有任何訓練,這樣導致訓練效果不是很好,並且可能會停滯不前。
  • 寒假臺灣騎行招募進行中
    ,而且不受到城市的限制(開放自由行的城市只有不到三十個),所以在大學期間去臺灣真的非常合適。2、由於是旅遊淡季,機票較為便宜3、時間優勢:假期的安排非常合理4、有靠譜的團隊,立信車協長期舉辦大型騎行活動有著豐富的經驗,領隊有著豐富的長途騎行經驗。
  • 玉林自行車騎行運動向好發展
    據李宜紅介紹,目前玉林自行車運動愛好者有2~3萬人,其中有幾千人經常騎自行車,騎手的年齡段從十多歲到八十歲不等。玉林自行車運動的發展具備地理上的有利條件。廣東每個月基本上都有自行車運動比賽,玉林靠近廣東,可以吸收廣東的經驗,這幾年我們本地的自行車比賽活動比較多,推動了自行車運動的發展。
  • 集美區自行車協會會員23天完成環閩騎行
    狀況不斷 自行車被電動車追尾雖然出發之前制定了詳細的行程計劃,但孫炳煌還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在福安時,他的自行車被一輛電動車追尾,輪胎變形,行李也卡住了,自行車推也推不動,只好停下來修車。還有,騎行途中4次爆胎。第一次爆胎時,隨身攜帶的兩根撬胎棒都撬斷了,只好用螺絲刀換備胎。
  • 騎行創業者炮轟樂視:不要侮辱智能自行車
    其實在我決定此次騎行方向創業的時候,就給團隊設定了兩個「凡是」:凡是推動自行車運動的我們堅決擁護,凡是騎行愛好者都是我們的朋友。但是,當了解了樂視發布會的具體內容,我真的怒了。簡單的回顧一下樂視這場發布會的基本內容:第一,樂視宣布和國寶級自行車品牌「飛鴿」戰略合作,一同打造智能自行車。
  • 每一個騎行者都應該了解在騎行時穿騎行褲的好處
    騎行裝備是騎行的時候必備的,尤其是騎行褲,騎行褲關乎到騎行的舒適感,嚴重的話,穿不穿騎行褲可能還會影響到騎行者的健康。騎行褲是由特殊的面料做成的,有一定的透氣性,其彈性面料包裹臀部、大腿肌肉,在騎行時可以大大的減少風阻和大腿內側於車座的摩擦,騎行褲內還有一塊騎行墊,騎行褲墊有一些減震、擴散壓強分布、緩解騎行時的壓迫感和不適感,讓騎行者在騎行的時候更加的舒適。
  • 一輛自行車!擁有健康強壯好身體,給騎行愛好者的建議和分享
    與室內鍛鍊相比,戶外鍛鍊甚至可以改善情緒,並且根據上下班的時間和地形,騎行上班可以減少擁堵。 騎行是有氧運動的一種形式,它是一種出色的脂肪燃燒鍛鍊方法,具有很大的減肥潛力。當然,減肥始終是飲食、運動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結合,但是如果沒有大量的有氧運動,那麼減肥就不太可能成功,而騎行是減肥的好方法。
  • 光陽賽艇250適合長途騎行嗎?
    光陽賽艇250是一款中大型踏板車,它具有騎行舒適,配置豐富的特點,它不僅適合短距離通勤,也可以進行中小長途騎行,如果準備充分長途騎行也是沒問題的。光陽賽艇250它的動力特性比較偏向於中低轉速,這樣的動力調教就會比較適合平時代步,但因為本身車體比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動力發揮,所以實際的騎行中它的動力表現並不是非常激進,不過如果是長途騎行的話它的動力表現基本上是夠用的。
  • 託運同一自行車去程免費回程收兩千元,乘客訴航空公司被駁回
    同一家航空公司、同一輛自行車,去程時未收取託運費用,回程時卻需支付,合理嗎?自行車騎行愛好者李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在上海至日本札幌的去程航班上,李先生及3名騎友的「摺疊愛車」並未被收取託運費,而在返程航班上,工作人員稱他們的自行車均超過了免費託運行李額,要求其支付相關逾重行李費用8000餘元。
  • 行者無疆倍速出行電助力自行車 開啟全民騎行運動新浪潮
    說起單車騎行,我們的腦海裡往往會浮現出這樣一幕:陽光膚色、腿部肌肉線條緊實的年輕車手,身著低風阻騎行服,踩著價值不菲的專業賽車呼嘯而過。如今單車騎行已經成為一項時尚大眾化多元化的運動。  據美騎網發布的2017年中國運動自行車行業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約有1億騎行人口,其中運動自行車愛好者約為600萬人。
  • 越野騎行最佳車型,UCC運動自行車探險者荒野版
    自行車運動擁有千百種玩法,對於自行車愛好者來說,夢想有多遠,單車就能騎多遠——無論是公路、邊境、山巔、叢林,都是可以驅車馳騁的自由樂園。但是,對於中國的自行車愛好者來說,能夠滿足小眾需求的「特色車型」卻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