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創業者炮轟樂視:不要侮辱智能自行車

2020-12-20 網易科技

文/李剛

昨天下午,得知樂視體育發布了一款「稚能自行車」。不出意外,因為早有耳聞。其實在我決定此次騎行方向創業的時候,就給團隊設定了兩個「凡是」:凡是推動自行車運動的我們堅決擁護,凡是騎行愛好者都是我們的朋友。但是,當了解了樂視發布會的具體內容,我真的怒了。

簡單的回顧一下樂視這場發布會的基本內容:第一,樂視宣布和國寶級自行車品牌「飛鴿」戰略合作,一同打造智能自行車。第二,推出的自行車定義為城市休閒車,但主要功能卻是安全燈、導航、踏頻&心率傳感器和獨立APP。

看著一張張炫酷的照片和概念,我不禁想要問樂視自行車的產品經理一句,「您用心的騎過一次車麼?」如果是城市休閒車,為什麼添加如此複雜炫酷的功能和誇張的外形,買菜大媽真的會在乎踏頻心率等各種數據麼?如果是運動自行車,為什麼選擇一家聚焦在4百元左右低端自行車生產的合作夥伴?

為了智能而智能,可笑,可悲。

樂視,請不要再用操蛋的網際網路思維調戲自行車文化!

整場發布會充斥著來自網際網路的快節奏和一群從未騎行過的網際網路家們的YY。但自行車真心不是一場簡單的資本遊戲,是需要真正的熱愛驅動,安安靜靜的做一款讓用戶喜愛的產品。最最關鍵的是,自行車運動承載著一種文化,這也是為什麼「野獸騎行」始終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懷著敬畏之心。

自行車文化-身體與靈魂的深度對話

我也不知道我是否算作一名標準的騎行愛好者。五年前的第一次長途騎行,與我最好的朋友現在的合伙人高嘉陽一同騎行環海南島,剛出發就被傾盆大雨拍在了山中。我們一起躲在一片芭蕉葉下萬分狼狽,絕對不會想到五年後的今天,我們一起打造了「野獸騎行」,一家聚焦在騎行運動的軟硬體公司。

我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的騎行,聽著輪胎與地面的摩擦聲,控制著自己的呼吸聲,感受著體能不斷透支不斷超越所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每一次長途騎行都是一次心靈上的洗滌,讓我更了解自己,更了解生活。看著一座座翻越的山峰,欣賞一段段騎行過的美景,更多的是內心的平靜和滿足,這是匆匆世界的另一番感受。

在我看來,騎行運動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更快、更高、更強」。自行車文化,就是這種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當我們早已厭倦了,匆匆忙忙的都市生活、心煩意亂的平凡日子,騎行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場身體與靈魂的深度對話,是思考、是孤獨、是滿足。

「APP+配件」才是自行車運動智能化的最佳途徑

我是一名自行車運動智能化的大力推行者,但對於智能自行車始終持有保留態度。

自行車運動的智能化絕不等於智能自行車。可以說,智能自行車只是自行車運動智能化的一個表現形式。當下的智能自行車太像是好事者將各種需求堆砌而成的網際網路產物。沒有明確的受眾用戶,沒有明確的功能訴求,沒有良好的使用體驗。如果用一個手機APP或者一個配件都可以實現大部分智能自行車的功能,那要這麼多公司投入這麼多人力物力做什麼。

「APP+配件」概念是野獸騎行始終推崇的基本邏輯。只有利用智能中控配件產品收集的各種騎行數據和APP構建強大的騎行社區,才能最快速的實現自行車運動智能化這個根本目標。絕非智能自行車本身。試想一下,對於那些關心自行車運動智能化的用戶,他們會花幾千塊錢買一輛新興的質量有待考證的智能自行車,還是選購值得信賴的品牌自行車外加一個幾百塊智能中控。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公司會選擇智能自行車呢?答案很簡單,這麼宏大的一個項目,跟老闆好交差,跟股東好交代,跟投資人好騙錢。如果可以講的出情懷,就更好了。

只有在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一群永遠對騎行運動懷著敬畏之心的狂熱愛好者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沒有介紹「野獸騎行」究竟是誰?這是一群永遠對騎行運動懷著敬畏之心的狂熱愛好者,試圖讓騎行融入每一個人的生活。

除了已經上線的野獸騎行APP,野獸騎行最核心的智能中控設備,將會在年中實現量產並登陸Kickstarter。這是一款可以完美加裝在每一輛愛車上的自行車智能中控設備,配合APP使用,輕鬆實現騎行數據的全方位記錄、騎行社區、導航、防丟、安全燈等核心功能。廣告就做到這裡。因為,期待比任何事情都更加美妙。

2015年,是智能自行車的元年,也將是智能硬體的轉折點。資本市場推動的快模式終究會在智能硬體領域寸步難行。因為硬體產品的每一點滴成就都是源自心底的熱愛,每一絲文藝情懷都是千百次沉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慢,即是快。

(備註:李剛,野獸騎行創始人,曾創立快按鈕,後被360收購,去年年底離開360創立野獸騎行。李剛的個人微信:tonyligang;野獸騎行官網:www.beastbikes.com)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智能自行車,你長點心吧」一個智能騎行從業者觀上海自行車展有感...
    李剛,野獸騎行創始人,Growth Hacker,狂熱的騎行愛好者,曾經騎行環過臺灣島和海南島。他本人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從快按鈕到收編360智鍵,此次依從個人興趣出發,投身智能自行車行業顯得理所應當,奇怪的是,野獸騎行並不急於整車研發,而是先期上線野獸騎行APP,7月份即將上市「智能騎行中控」。
  • 樂視智能自行車體驗評測:5999元銀色碳纖維版表現驚豔
    講個段子,當我騎著這輛自行車回家的時候,我告訴朋友,這是樂視出的自行車。他臉上竟然露出很驚訝的表情:「什麼?賣薯片的那個樂事居然做自行車了?」段子歸段子,我們要說的是這輛樂視體育推出的第一款智能自行車。
  • 揭秘:樂視環青海湖邀請賽上的那些神器
    不料,在九月中旬收到樂視體育的邀請參加「樂視體育環青海湖邀請賽」打破了作為宅男的生活方式,也看到了萬物互聯時代對體育運動及賽事改變。  此次自行車賽全程四天,分為五個賽段,共計226公裡。而陪伴我們全程比賽的就是剛剛發布不久的「超級自行車」。  從四月那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發布會樂視體育正式宣布和「飛鴿」聯合打造智能自行車,到上個月真車亮相。
  • TOPE/拓能 打造性價比最高的智能自行車
    2015-05-06/11:19 自從之前傳出各大網際網路大佬們百度、小米、樂視等準備進軍智能自行車行業
  • 第三屆趣味自行車賽燃爆新川公園 智能騎行臺展現團隊魅力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11月14日,「愛成都·迎大運」2020年成都市第七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運動成都·活力高新」成都高新區天府綠道系列賽事——第三屆趣味自行車賽在成都高新區新川公園東區舉行,來自成都高新區各部門及各街道辦事處
  • 一個前汽車設計師眼中的智能自行車是什麼樣的?
    與傳統網際網路大鱷不同的是,很多團隊都是堅定地抱持某種理念才進入這個新行業,他們大多都是資深愛好者,比如張向東,又比如雷鋒網前段時間介紹過的Bici的蔣旻宸,都是因為熱愛而又找不到一輛合適自己的自行車,從而決定自己單幹。 不過,倒也有特殊者。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智駕記者最近接觸了一位自稱非騎友的自行車創業者——陳騰蛟。
  • 騎行自行車指南,什麼車最適合長途騎行?這4款自行車值得你一看
    騎行是一件很有趣的項目活動,現如今很多人都會騎行到處走走,沿途欣賞道路兩旁的風景,很賞心悅目。往往有些騎友在選擇自行車時就會出現一些問題,那如何選擇合適的自行車呢?今天騎行達人就分享一些自行車選擇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最具科技逼格的智能自行車:the Cyclotron Bike迴旋自行車
    最具科技逼格的智能自行車:the Cyclotron Bike迴旋自行車  Ivy Bridge • 2016-12-29
  • 顏值和功能具備 Ampler智能自行車很出色
    智能電動自行車看過不少,但是很少能夠遇到顏值和功能「兩全其美」的產品,高顏值的通常都是「電助力車」,純電動的自行車又都無法避免笨重的外形,不過正在眾籌的一款名為Ampler的店東智能自行車還真的能兼得魚和熊掌。
  • 騎行黨初階指南:這份自行車騎行裝備清單請收好
    你準備長途騎行嗎?你知道適合騎行的自行車有哪些嗎?你準備好了騎行的必備物品了嗎?現在,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之下,與驢友來一場騎行運動不失為減壓的好方式。不過想要騎遊既有安全保證又有良好的騎行體驗,一些必備的裝備還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就介紹一些長途騎行的必備物品。自行車的主要種類自行車主要分為山地自行車、公路自行車、摺疊車。
  • 騎行廈門島,說說自行車專用道
    廈門島內騎行是相對於島外——廈門海滄騎行說的。前幾年島外海滄有了公共自行車系統,本人曾兩次專程去海滄進行體驗。
  • JiveBike:智能+可摺疊+電動的自行車
    還要是智能的!JiveBike通過獨特的設計,能夠使得摺疊以後非常的小而且便攜。你可以放在車上,地鐵上,甚至是你的工作檯下面!就算沒電也沒事,JiveBike提供了三種可選的騎行模式,分別是純電動、純腳踏以及輔助助力模式,沒電照樣自己騎。
  • 春節自行車選購騎行參考
    滿大街的共享單車不是用來給你鍛鍊的,騎著那些小黃小藍小綠,不僅鍛鍊不好身體,可能還會因為不當的騎行姿勢太久而損害身體。從家到地鐵站的短暫代步是夠了,但是要騎車鍛鍊的話還是需要置備一輛屬於自己的夢想之車!作為民族品牌的永久,鳳凰等老牌自行車是上一代人的寶貝,我們一代的回憶,民族之光。
  • 玉林自行車騎行運動向好發展
    據李宜紅介紹,目前玉林自行車運動愛好者有2~3萬人,其中有幾千人經常騎自行車,騎手的年齡段從十多歲到八十歲不等。玉林自行車運動的發展具備地理上的有利條件。廣東每個月基本上都有自行車運動比賽,玉林靠近廣東,可以吸收廣東的經驗,這幾年我們本地的自行車比賽活動比較多,推動了自行車運動的發展。
  • ofo戴威、人人陳一舟、樂視賈躍亭: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
    2013年,放棄北大保送碩博去青海支教,騎著騎著自行車就有了「騎行夢」,順帶註冊了ofo。2014年,開始創業。做山地車網絡出租,失敗。做高端自行車金融分期,再失敗。做二手自行車交易平臺,又失敗。做騎行相關的可穿戴設備,還是失敗。做騎行旅遊,這次沒那麼快失敗,北大師兄還投了100萬。但一個月,錢就燒完了。
  • 700 bike 后街 自行車是否值得買?資深騎行愛好者帶來真實體驗感受...
    筆者是一名資深騎行愛好者同時也是一名智能穿戴產品發燒友,在我們騎行中需要的是在碼錶上看到一些什麼信息。我需要看到騎行的實時數據,那麼包括哪些項目呢?首先當前速度必須有,單次騎行時間、裡程。試問你買了一臺兩千多的自行車你忍心放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僅僅靠報警裝置來保障安全嗎?實踐經驗告訴我是做不到的,多少車友的車是在眼皮底下丟的呀。血一樣的教訓時刻提醒著筆者,現在的小偷和搶劫犯差不多。還有不要指望jc會幫你定位查找。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回到后街APP上來吧。首先是連接問題老是提示未連接,但是又能傳輸數據,既然沒有實際影響到筆者就不管他那麼多了。
  • 智能自行車會不會又是一場大炒作?
    對於普通人而言,自行車就是一個架子、兩個輪子加上幾片齒輪。但如果自行車的內涵就這麼點,估計也就不會出現各類國際品牌了。事實上任何一個零配件的設計和製造,工藝都是比較複雜的。那麼國內所謂的智能自行車是個什麼東西?其實就是幾乎等同於山寨的車架+幾乎等同於山寨的零配件組裝成一輛看起來很炫酷的車,然後捆綁上所謂的「作業系統」。
  • 集美區自行車協會會員23天完成環閩騎行
    圖:完成環閩騎行的孫炳煌。(林志傑 攝)「到了!到了!」狀況不斷 自行車被電動車追尾雖然出發之前制定了詳細的行程計劃,但孫炳煌還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在福安時,他的自行車被一輛電動車追尾,輪胎變形,行李也卡住了,自行車推也推不動,只好停下來修車。還有,騎行途中4次爆胎。第一次爆胎時,隨身攜帶的兩根撬胎棒都撬斷了,只好用螺絲刀換備胎。
  • 自行車騎行和英語語音學習
    之前寫過一篇《摩託車騎行與英語學習》,今天寫個姊妹篇😄1. 最重要的學習技能 學習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我們把「我不懂」「XX太難了」變成具體的描述,然後去看書查資料問老師。一些問題並不一定需要答案,一些問題並不重要不必操心,一些問題你自己試著做一下就能解決。
  • 老司機語錄:有愛爾威智能電動車相伴的休閒騎行才完美
    ,但是閒適、強度低的休閒騎行還是可以時常為之的,而今天就來安利幾款愛爾威旗下適合於休閒向騎行的智能電動車產品。無論發燒程度有多深,每一位車友心中都有一顆按耐不住去騎行的心,尤其對於休閒騎行用戶來說,因為騎行活動受限於工作繁忙、生活瑣事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這個念頭會越發的蠢蠢欲動。即便此時此刻,看著這篇文章的車友們,無法立刻去騎行,但是為了緩解一下躁動的心,來看看適合於騎行的出行裝備也是不錯的選擇。今天要推薦的是愛爾威旗下幾款適合於休閒車友騎行的給力智能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