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廈門島,說說自行車專用道

2020-12-14 廈門網

  廈門島內騎行是相對於島外——廈門海滄騎行說的。前幾年島外海滄有了公共自行車系統,本人曾兩次專程去海滄進行體驗。近兩三年,島內也陸續建起了公共自行車系統(現在還有正建設中的島內空中自行車道),前不久,本人用E通卡(400元押金)辦了租借公共自行車的手續,方便環保出行。因為上班就在附近,出門遠點多半乘坐公交車或的士,所以極少騎自行車出行。

  想著許久沒到市圖書館看書、借書了,這天,趁著天氣好,陰天沒太陽,不冷也不熱,騎自行車走一遭。於是,在思明區政府辦公大樓前的租車點,租上自行車便向著幾公裡外的市圖書館出發。沿著市府大道旁的自行車道一路前行,路上時常遇到如我一樣悠閒騎著自行車的市民,他們有的騎著特有標識的公共自行車,有的則騎著自己的「私家車」。

  騎到中山公園東站,看到路邊有一租自行車自助點,想著騎著的自行車有點彆扭,乾脆再換上一輛——還車或取車的操作都很簡單,如果要還車,先將車推入鎖止器,聽到語音提示「請刷卡確認還車」後,將E通卡放在刷卡區內,聽到「已還車」,即還車成功;如果要取車(租車),將E通卡放在刷卡區,聽到「請取車」後,將車拉出,即租車成功。一路騎來,這樣的自行車租借點不少,租車者還或取自行車非常方便,而且租自行車的價格也十分便宜,簡直就是「白菜價」——1小時之內免費,1—2小時0.5元,2—3小時1元,真正是讓利於民,同時,也給人灌輸一種「低碳出行,綠色出行」的理念。

  在現代都市,機動車像牛市那樣瘋一樣的漲數字,而自行車卻是日薄西山式地日漸稀少。現如今,經濟發達了,城市的道路越建越寬,而留給自行車騎行的道路卻越來越少。那些堅守的騎行者,每當騎車出門,多少都會感到心驚膽戰,不少時候,要在滾滾的車流中驚險穿行;不少時候,又要在障礙重重的人行道裡艱難前行——每次出門不得不一邊跟機動車搶道,一邊又要與行人爭先,就因為城市裡已然沒了幾條屬於自行車的道。

  曾記否,在很多年以前,人們的出行多是依靠自行車,隨處可見那單人、雙人,甚至是三四口騎著一輛自行車出門的情景——大家都覺得騎自行車很方便(當然,也是時代的局限)。那些年,遍地開花、隨處都有的自行車棚,現如今多數都被停車場取代了,原先在自行車棚裡或露天看護自行車的大爺、老太們也早早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則是箍著紅袖標的收費員或是威武十足的保安大叔。

  在廈門,「自行車專用道」應該是這幾年才有的詞彙,因為早一二十年前,或更早的幾十年前,城市行走的自行車是無所謂要「專用道」的,那時,馬路(現為機動車道)上是沒多少輛機動車的,供自行車騎行的空間足夠大,你可以在寬敞或狹窄的馬路上自由自在騎行,是根本不用擔心路上的車輛,畢竟稀稀拉拉的車輛在眾多的騎行族裡反而顯得力單勢薄,成不了什麼氣候,即使你車輛一路吐煙,也瞬間煙消雲散,很快沒了蹤影。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騎行族的待遇則日漸沒落,其處境是大不如前了。作為人們傳統的交通工具——自行車,被那日益膨脹的龐大機動車隊伍擠兌得沒了多少生存空間。現時的廈門,機動車早已跨入百萬輛時代,島內的機動車道高峰期常處在「車滿為患」的境地,機動車的密度太大,而稀稀拉拉的幾輛自行車混跡於滾滾的機動車流裡,在強勢地機動車流中可憐巴巴地「苟延殘喘」著,不經意間還飽飲著機動車的尾氣。

   在市民要求和政府的強力幹預下,這幾年終有了自行車的「出頭之日」——在有限的路面闢出自行車的專用通道,讓市民能安全、健康地享受綠色、便捷的出行,先是2013年9月1日開通的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後是島內思明區首條社區公共自行車專用道(在洪文路及洪文二路的人行道上,開建島內首條自行車專用道,該工程於2014年2月竣工,3月初正式投入使用)的開通,於是,在現時代開闢了自行車的新天地,原先傳統、普遍的出行方式現演變成了市民時髦的新的運動風尚。自行車道建成後,激發起了市民的健身熱情,得到不少市民的一致點讚,有些市民搬出了封塵已久的自行車,沿著自行車專有的車道騎行健身,此時此刻的自行車專用道,成了群眾健身、低碳出行的綠色通道,儼然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市民好不容易盼來的自行車專屬通道,能更好享受在專用道上悠閒自由的騎行,不再擔心滾滾車流的侵害,亂闖電動車的騷擾,也不再出現驚魂一刻的場景,優哉遊哉的天大好事。而現實是自行車專用道的出現,卻也隨伴著問題的出現——在島內,有一些商家、私家車主把自行車專用道當作了「公共停車位」來使用,隨意攔腰停在自行車的專用道上。當然,自行車專用道被「霸王車」佔用,除了車主無視其「專用」外,一些自行車專用道封閉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乏看到一些私家車從沒有石墩阻攔或封閉不嚴密的石墩縫隙處開進自行車專用道,由於自行車專用道封閉的不到位,就容易給一些車技一流,人品卻不怎樣的人予可乘之機,為他們提供了炫技的大好機會——你別人想停進來,沒那技術,甭想;我厲害,我牛!讓人第一感覺不在於譴責他的違停行為,而更在於驚嘆他車技的高超。

  再有,自行車專用道的沿途店家,有的隨意在自行車專用道上擺放些自家的經營產品,有些流動商販也趁虛而入,霸佔自行車道經營起自己的小本生意,好好的專用道不時被攔腰截斷幾截,活生生地成了「斷頭路」,讓自行車一時半會「無路可走」,確保不了自行車在車道騎行的便利通達。無論是上學、上班還是閒逛、辦事,騎著自行車,讓自己「裸露」在馬路或街上,不緊不慢地騎行,是最能感受廈門的美麗風景,設置自行車專用車道,就是為了保障騎行者騎行的安全、順暢,並悠哉地觀賞沿途的美景,如果一路騎來,總是遇到「路障」,再多、再長的專用車道,也只能給騎行者內心「添堵」,對騎行者的心靈造成傷害——邊騎邊罵道:「還專用自行車道呢,簡直讓人受不了」。

  其實,自行車專用道的維護與管理比起建設更為重要,,如果讓佔道風氣一旦形成,會讓自行車專用道陷入『有名無實』的境地,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加強管理,對違法佔道者要採取零容忍的態度,加大對其佔用專用道行為的處罰力度,讓自行車專用道真正擁有「不可侵犯」的地位,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低碳、綠色、通暢的專用通道,讓人們騎行在自行車專用道上,真切感受到一個「爽」字了得。(文/淡定705)

    原文連結:《騎行在廈門島內》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成都錦江東岸自行車專用道金融城段對外開放
    人民網成都1月15日 近日,由中國五冶成都金融總部商務區三期濱河兩帶及截汙幹管工程項目部承建的成都錦江東岸自行車專用道金融城段對外開放,配套的綠化和景觀工程正在加緊施工。成都市自行車專用道是全國一流的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自行車專用道。
  • 結合市民建議 廈門空中自行車道規劃方案將從四方面完善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袁舒琪 黃小芳 實習生 李健茹)廈門要建「空中自行車道」!上周,本報對此規划進行報導後,收穫了大批市民的關注,由「廈門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的相關文章,也一度刷爆廈門市民的朋友圈,閱讀數超過十萬。
  • 臺北建190公裡專用道 自行車悄悄回來了(圖)
    臺北建190公裡專用道 自行車悄悄回來了(圖) 2015-07-10 11:11:36此外,從明年起每年投入10億元(新臺幣,下同)至15億元用於自行車道建設,到2019年,臺北要建190公裡的自行車專用道。  明年,自行車城市大會將在臺北舉辦,此會由歐洲自行車聯盟創辦與組織,致力推動自行車旅遊和環境保護觀念。2010年後,每逢奇數年大會在歐洲的城市舉辦,偶數年大會則在歐洲以外的城市舉辦。臺北是首個舉辦此會的亞洲城市。
  • 騎行在廈門最美的自行車道 海滄美景一路盡收眼底
    海滄湖環湖綠道  廈門最美自行車道  2013年初海滄率先在全市啟動綠道建設,同年8月底,島外首條綠道——海滄湖環湖綠道建成,總長約22.8公裡。到了2014年底,海滄區的綠道建設已累計完成163公裡,佔全市建成綠道總長75%,總長居全市之首。
  • 在「世界最長、中國首條空中自行車道」上騎行是什麼體驗?
    央廣網廈門8月7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在廈門,「空中騎行」不再是夢想,而是街頭一道亮眼又實在的風景,因為這裡有中國首條空中自行車道——雲頂路自行車專用道。2016年8月27日,雲頂路自行車專用道開建,這是廈門市政府為推進和完善自行車交通系統、釋放出更大的城市交通資源而做出的嘗試。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運行12天 各種問題接踵而來
    這是一條自行車專用道,按照規劃的要求,這是一條「僅服務於非助力自行車通行的城市道路」,明確禁止行人、電動自行車及其他車輛的進入。但是,運行12天,這條專用的自行車道,卻面臨著不少的挑戰。北京市政路橋管理養護提供的數據顯示,到今天(12日)中午12點,這條自行車專用道通行量為13萬5千輛左右,但同時,被勸阻的助力車達8900多輛,勸阻行人,也達12500人左右。更讓人有些擔心的是,在這條專用的自行車道上,還有不少家長帶著未到法定年齡的孩子進行騎行。
  • 廈門島內公共自行車亮相:不會掉鏈子 騎行很省力
    優點:  由於傳動系統是封閉的,在騎行過程中,泥沙等異物不會被車輪帶入而導致故障。因為沒有鏈條,所以也就不會出現掉鏈子的狀況,騎行者也不用擔心鏈條上的機油弄髒褲子了。  島內公共自行車的運營模式是政府主導、公益服務、行業管理、財政補貼,日常管理由廈門市公共自行車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據介紹,島內公共自行車將主要投放兩種:普通型車身長約1.78米,寬0.58米,高0.9米;親子型自行車車身長1.88米,在車龍頭與大人座椅之間,設置:一個兒童座椅。這兩種自行車的投放將按照9比1的比例來投放。  島內公共自行車的使用,將採取實名制的租借方式。
  • 廈門火車站至廈門大橋縱向「公交專用道」12月啟用
    廈門市構建「一縱一橫」公交專用道格局,讓市民出行更便捷。(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攝)▲交警部門在公交專用道路段設置違法抓拍系統,加大日常查處力度。▲施工人員在公交專用道施劃標線。縱向「公交專用道」要來了!帶著為民服務的初心,提升永不止步。為積極應對廈門市日趨嚴峻的交通形勢,著力破解交通出行難問題。
  • 世界最長的廈門空中自行車道如今空蕩蕩的,會不會變成空中人行道
    建成長二年的廈門空中自行車道(BRT洪文站——BRT縣後站),全長約7.6公裡,號稱是全國首條、世界最長的空中自行車道,曾名噪一時。廈門空中自行車道空中自行車道配套齊全、技術先進。為加強管理,市公安局還發布了《關於自行車專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通告》,是嚴格禁止行人和電動車進入的。
  • 淮北這些路段建自行車專用道
    淮北這些路段建自行車專用道 2020-12-20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海南國際旅遊島自行車聯賽萬寧站舉行
    11月22日,2020海南國際旅遊島自行車聯賽(萬寧站)(以下簡稱海南聯賽)鳴槍開賽,來自島內外近300名選手齊聚萬寧興隆熱帶花園,暢騎興隆國家綠道。本次比賽舉辦恰逢2020海南歡樂節開幕,作為歡樂節分會場之一的萬寧,憑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選手們傾情打造了精彩紛呈的歡樂騎行盛宴。
  • 請騎行大神們說說自行車寬胎與窄胎都有什麼優缺點?
    最近喜歡上了騎行運動,於是每天分上下午,都要出去騎行一陣。原先手裡有一輛從迪卡儂店購買的自行車,開始感覺挺好騎的,後來調了幾次剎車,感覺這車蹬起來有點發沉,就不怎麼騎了。不過,每次在出外騎行的時候,腦子裡總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 到底自行車寬胎的騎行起來快還是窄胎的自行車騎起來快?這是一個問題,想請騎行大神們給說道說道。
  • 在全球最美自行車道騎行,面朝大海、邂逅小確幸
    圖/廣島縣供圖在瀨戶內海旅行,一定要在島波海道體驗騎行的樂趣。這條騎行路線全長70公裡,從廣島縣尾道市一直到愛媛縣今治市,中間有6座橋梁串起海中的各個島嶼。騎行在山海交融之處,一邊欣賞瀨戶內海及島嶼的美景,一邊在橋梁上馳騁而過。
  • 雨花這一年② | 東塘商圈再建22公裡自行車專用道!雨花區推進...
    雨花這一年② | 東塘商圈再建22公裡自行車專用道!近日,東塘商圈自行車道織網工程全線驗收完工,綿延22.35公裡的自行車道成為了城市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 福建廈門:環島路騎行之旅,享受冬天裡的春色美景和海島風光
    廈門環島路是從演武大橋開始到五通結束,騎行路線路程全長23.085km,騎行難度等級2級。這條路也是中國最美馬拉松賽道,每年的1月份都有廈門馬拉松賽。這條環島公路不僅有專用自行車道,而且全程都有無數海景,沙灘、樹林、草地、木棧道,再遇到藍天或者夕陽,那畫面真是美醉了。騎著單車,哼著歌兒,吹著海風會有「像少年啦飛馳」般的快感。
  • 論北京自行車專用道延伸到西直門:交通作用沒有回龍觀-上地明顯
    然而從事實上來看,北京自行車道南延伸之後,作用可能不如回龍觀-上地一段的的交通作用大。因為是一個交通的瓶頸,而從回龍觀到西直門卻不是交通瓶頸。下面是北京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的延伸走向。北京市的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自行車專用路原本是回龍觀-上地的,回龍觀是北部的一個大型生活區,上地則是一個產業基地,二者結合也是出行需求比較集中的地方。因此自行車提供了從家-回龍觀到工作地-上地產業基地的通道。下面照片是自行車專用道在回龍觀地區一段的地圖,這裡面是一個高架區段。
  • 太原濱河自行車專用道...
    預計年底可騎行!太原濱河自行車專用道已開工 備受市民關注的太原濱河自行車專用道建設工程已全面開工,9月8日,工程建設方介紹,專用道預計於年底建成。濱河自行車專用道工程北起柴村橋,南至迎賓橋以南2公裡,總長度66公裡。
  • 跟著我們去旅行,三天玩轉廈門島,人文歷史自然景觀一網打盡
    廈門的旅遊景點眾多,本島有廈門的中心軸線景觀公園、標誌性城市景觀雙子塔、最美的環島路、歷史悠久的中山路步行街,離島有著名的鼓浪嶼,要想幾天遊完很難的,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推薦一個三天遊完廈門精華景點的線路,既做到了重要景點面面俱到,又做到勞逸結合,休閒自由。
  • 今年「回天計劃」推進36個項目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年中貫通
    在13日晚間的市人大代表詢問、政協委員諮詢活動中,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2018年計劃實施的51個項目已全部順利實施,其中28個已完成,今年將推進林萃路五星啤酒廠斷點疏通工程、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自行車專用道等36個項目,其中,備受社會關注的自行車專用道計劃於6月底貫通,成為回天地區的一道新風景線
  • 「音樂之島」廈門,音韻十足,我這樣來欣賞她!
    廈門給人的感覺是愜意的,慢節奏的,吹著海風吃著海鮮,十分嚮往的生活。廈門市別稱鷺島,由廈門本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等組成,是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這裡旅遊業發達,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有特色美食——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閩菜,獨特的建築風情隨手一拍都是大照、硬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