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1天前,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車道正式開通,全長6.5公裡,東起北京昌平的回龍觀,西至海澱上地地區,這條道路的開通,要重點疏解的是北京回龍觀地區通勤人員10公裡左右的出行難問題。
這是一條自行車專用道,按照規劃的要求,這是一條「僅服務於非助力自行車通行的城市道路」,明確禁止行人、電動自行車及其他車輛的進入。但是,運行12天,這條專用的自行車道,卻面臨著不少的挑戰。
北京市政路橋管理養護提供的數據顯示,到今天(12日)中午12點,這條自行車專用道通行量為13萬5千輛左右,但同時,被勸阻的助力車達8900多輛,勸阻行人,也達12500人左右。
更讓人有些擔心的是,在這條專用的自行車道上,還有不少家長帶著未到法定年齡的孩子進行騎行。
這條專用自行車道的管理主要還是以人工為主,一共有100多名工作人員,24小時三班倒,他們主要負責17個出入口的入口值守和勸阻,還有路上巡視、路面的保潔,以及自行車的清理。
事實上,這條自行車專用道所在的回龍觀,是北京著名的超大型居住區,聚集常住人口37.1萬人,地理位置很特殊,周邊也恰好有上地和中關村這樣的商業聚集地。目前,聯通兩地之間的交通出行主要依靠地鐵,但高峰時地鐵滿載率超過110%,擁擠程度可想而知。 而更大的一個背景是,北京計劃2020年將綠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0%至75%左右,回龍觀的這條自行車專用道,被輿論認為是拉開了北京自行車路網建設的大幕。但如今,首條自行車專用道剛一開通,卻也暴露了很多今後值得思考的問題。
目前,能看出這條自行車道的通行量還是不少,平均每天通行量都超過一萬多輛,而且也達到了疏解交通壓力的作用,在這條路上通行的人也感受到了相關的便利。同時我們也看到違反規定的人和違規的類型也不少。雖然這條專用道路有一支專門負責維護交通秩序的隊伍,一共有180個人,每天24小時三班倒,也就是說在這條6.5公裡長的自行車道路上,每一刻都一共有60個工作人員在維護各種秩序,這也是一筆不小的人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