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爺們了8天!用一口流利英語與日本對罵,審判席坐出龍椅的感覺

2020-12-17 史鑑滄海

「你應當放棄一種多重和雙重的生活,你應當滿足別人替你說話。別人必將是你的侍從,替你描述一切禮遇和塵世生活;別人也會做出偉大的驚天動地的行動。你要把天性隱藏起來,不可上大廈和證券交易所。世界上充滿了棄絕和學徒。這就是你的世界,長時間裡,你必須被人當成一個傻瓜和粗人。」——愛默生

如果追尋一個人一生的生活軌跡、行動軌跡和情感軌跡,就會發現現實生活的戲劇性遠遠超出了眾多劇作家和小說家的作品,現實生活的真實感就是如此在稀鬆平常與光怪陸離的混雜裡被人感知。活得軟弱憋屈,活得硬氣敞亮,活過各種活法,沒有人可以永遠只以一種方式安然度過他的一生。

除了自己,所有人都只是自己生命的某個階段的旁觀者,頂多是一段生命時期的參與者。因而,唯有自己明白自己是如何度過時光,如何享受生命的藝術,如何在挫敗中苦熬……對於自己的認識是極度深刻而複雜的,到了「無法認識」的地步,能做到的只剩下表達,以行動以語言以沉默,而站立於自己生命之外的人群,他們對自己或褒或貶,於己幾乎無涉。

末代皇帝溥儀同樣作為一個「人」走過了自己的生命歷程,他的一生由於時代、身份的不同而更具傳奇色彩。在眾多人眼中,他最大的身份已經淪落為「傀儡」,那麼溥儀果然僅僅是一個傀儡皇帝嗎?他心中又埋藏著怎樣的吶喊?

最硬氣的日子

行為儘管千變萬化,但是總會有一種一致性,這樣,每一個行動在它們關鍵的時刻都顯得又誠實又自然。

自從戰爭開始,溥儀就一直被日本人控制,變成了日本人控制之下的滿洲國的傀儡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戰敗投降之後,他又在瀋陽被蘇聯紅軍俘虜到蘇聯,在此期間,他遭受到的非人折磨是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後來他作為證人被帶到西伯利亞,參與東京審判。

同樣作為證人的還有秦德純——國民政府軍政部次長,他激動地控訴敵軍在中國殺人放火、壞事做盡的種種慘無人道行為,然而這樣激動的表達方式似乎並不討好,沒用佔到優勢,未等言盡即被法庭簡單的一句「證據不足」無情駁回,這樣的場景讓所有在場的中國人都氣憤不已,紛紛指出這是不公正的:戰勝國明明是中國,法官表面上是在審判戰犯國日本,實則中國並沒有具有影響力的發言權。

就在這種僵局之下,溥儀作為證人也走上了證人席。整個審判因為溥儀的出現,局勢得到了徹底的扭轉,他整整出場八天,也爺們了8天!法庭仿佛成為了他的專場「脫口秀」。

那個昔日的傀儡皇帝,完全出人意料之外,每一天都穩如泰山,毫無驚惶與怯懦之色,平靜地將所有「真相」都說了出來,坦言自己只是一個「傀儡皇帝」,沒有任何決定權,完全聽命於在他背後操控的日本人。

在審判席上,溥儀幾乎將自己一生的怨氣都一股腦地全部發洩了出來,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他最硬氣的八天,活活將審判席的椅子坐出「龍椅」的感覺,在審判席與日本天皇對罵辯論。

自由就是一場猴戲

在溥儀八日之內漫長的控訴之中,最令人動容和心酸的是一句「十四年來自由對於我就是一場猴戲而已」。

為什麼偏偏這句話最惹同情?毫無疑問,因為這是作為一個個體的切膚之痛,失去自由的生活值不值得過確實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與自由共同喪失的必然還包括基本的尊嚴、對自己的處置權,試想一下就連自己的妻子譚玉玲被日本人殘忍殺害,溥儀也只能忍辱負重、袖手旁觀,這是怎樣的屈辱傷痛?

當自由淪為一場猴戲,並且這場由自己主演的「猴戲」一演就是十四年,積鬱在心中的憤慨、委屈、怨恨終於得到一個發洩的出口。失去自由對一個人而言往往就是最大的酷刑,一個人失去了對自己的處置權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自己人生的掌控權,痛苦之處就在於不得不在他人的操控之下度過明明已經不屬於自己的人生,溥儀身心中的苦楚恐怕非常人能夠輕易了解和體會了。

被剝奪自由十四年的溥儀在這場創紀錄的審判上擁有足夠的底氣和發言權,去揭露日本在他身上犯下的罪,以個人的名義。

末代皇帝的風範

人們都是屈尊相見。真正的自我往往被有意無意、或客觀或主觀的原因而耽擱、掩藏,而與人相見的這個「我」是主動或被動地降低身份,被誤解或輕看是常有之事。

值得注意的是,溥儀在與日本人對罵時,他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由此可見他絕不是一個落後、封建的封建皇帝,而是一個喜歡追求新事物、樂於探索新科技的人;

另外,庭審時有日本戰犯的辯護律師主動站出來,對溥儀言論攻擊日本天皇的祖先這一行為強烈譴責,指責這是不道德的做法,然而末代皇帝絕不是「軟柿子」,他直接回擊道「我並沒有強迫他們,把我的祖先當成他們的祖先」,這樣簡短而睿智的回答看似不卑不吭,卻含藏著尖銳的諷刺力量,就連一旁嚴肅的人們也哈哈大笑起來。

溥儀拒絕終其一生都蒙受奇恥大辱,將審判法庭的不利僵局親手打破,是運用了他的才能、骨氣、智慧。他的應對滴水不漏、鎮定自若,在局勢完全不對的時候仍然同時保有冷靜和激情兩種截然相反的素質,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勇敢而機智的策略。

屬於末代皇帝的風範在溥儀身上稱得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掌握流利的英語、敢於與日本天皇對罵、機智尖銳的對答如流、毫不退讓和妥協的態度,無不為世人提供了更全面地認識這個末代皇帝的素材。

文/盛弘

相關焦點

  • 溥儀最男人的8天:全程英文和天皇對罵,愣是將審判席坐出龍椅氣勢!
    1946年8月16日,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來了一位特殊的證人,一時間引起了大轟動。《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更是將這天描述為「劃時代的日子」,這個特殊的證人就是溥儀。
  • 溥儀最爺們的8天,把審判席坐出龍椅氣勢,英文怒懟日本天皇
    溥儀最爺們的8天,把審判席坐出龍椅氣勢,英文怒懟日本天皇hello,大家好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是溥儀,對於他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有所了解,網上關於他的文章也是數不勝數,但大多都是持批評態度的,然而,今天小編卻要講點不一樣的,講講溥儀最爺們的8天,把審判席坐出龍椅氣勢,還用英文怒懟日本天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溥儀最man的8天,審判席上飈英語,握拳捶桌和日本天皇對罵!
    溥儀最man的8天,審判席上飈英語,握拳捶桌和日本天皇對罵! 日本入侵中國之後,溥儀被日本人控制著,還成為了滿洲國的皇帝,但是並沒有在位很長時間,當日本人戰敗之後,他被俘虜到蘇聯,在此期間遭受非人的折磨,後來他被人帶到西伯利亞作為證人,
  • 溥儀最牛氣的8天,愣是將審判席坐出龍椅氣勢,飆英文怒懟日本天皇!
    溥儀最牛氣的8天,愣是將審判席坐出龍椅氣勢,飆英文怒懟日本天皇! 古代的皇帝都是九五之尊,掌握一國之力,掌握生殺大權,但是無獨有偶近代就是有一位皇帝,對他的形容詞只可以用大起大落來形容,經歷過封建制度,經歷過民國思想解放,曾經還是九五之尊,但是三次登基三次退位,三歲登基做了三年懵懂皇帝,被逼退位!後來還被日本人利用做了日本人的傀儡!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我說的這位是誰了,沒錯就是晚清最後一位皇帝,溥儀!
  • 溥儀最霸氣8天,把法庭椅子坐出龍椅氣勢,飈英語和日本天皇對罵...
    溥儀最霸氣8天,把法庭椅子坐出龍椅氣勢,飈英語和日本天皇對罵!霸氣無雙! 對於滿清末代皇帝溥儀,我們是再熟悉不過,儘管在歷史中,他所扮演的形象大抵是落魄、無能和衰敗,但是對於這位滿清皇室正統的繼承人,身上流淌的帝王血液,骨子裡的東西,始終不會被時代撲滅!
  • 溥儀最牛氣的8天,將審判席坐出龍椅氣勢,飆英文怒懟日本天皇
    古代的皇帝都是九五之尊,掌握一國之力,掌握生殺大權,但是無獨有偶近代就是有一位皇帝,對他的形容詞只可以用大起大落來形容,經歷過封建制度,經歷過民國思想解放,曾經還是九五之尊,但是三次登基三次退位,三歲登基做了三年懵懂皇帝,被逼退位!後來還被日本人利用做了日本人的傀儡!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我說的這位是誰了,沒錯就是晚清最後一位皇帝,溥儀!
  • 他將審判席坐出龍椅感覺,法庭上用英語,罵的日本天皇喘不過氣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一生可以算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坐過飛機、騎過自行車、用過電話,從皇帝到戰俘再到平民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直到最後連一個子嗣都沒有留下。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在紫禁城生活裡五年的溥儀慢慢長大了,那些一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的老臣們紛紛給溥儀灌輸復闢的思想,最後在張勳的和一幫老臣的擁立下又做了11天的皇帝。
  • 溥儀最霸氣的8天,在審判席上和天皇對罵,飈英語毫無壓力!
    然而時代造就了溥儀大起大落的一生,從一國之君,到階下囚,溥儀經歷了常人難以承受的落差,最後還被送上了東京審判的審判席,不過,就是人們口中這樣懦弱的亡國之君,在東京審判席上,給我們展示出了一個男子漢的氣概。在二戰後,召開了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的戰犯進行審判。在審判席上,這位在大家印象裡軟弱、賣國,當了一輩子傀儡的皇帝,終於將自己積壓多年的怨氣釋放出來。
  • 溥儀最爺們的8天,把審判席坐出龍椅氣勢,狂飈英語和日本天皇對罵
    回溯歷史,就會發現,很多人對溥儀的評價大多不是很好,很多人會說他是亡國之君,而且他還在後來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不管怎麼說,其實這些評價總會帶上個人的主觀想法。在那樣的歷史情況下,溥儀處於那樣的地位,其實很多都是不能控制的。
  • 溥儀最霸氣8天,把法庭椅子坐出龍椅氣勢,飈英語和日本天皇對罵
    溥儀是晚清的一個悲催的人物,甚至比光緒還要慘上那麼一分,畢竟人家光緒再怎麼說,也是作為一國之主過完了一生,如果他不是不自量力要和慈禧硬碰硬,或許能夠過得很順遂。溥儀就不同了,他三歲登基,做了不到三年的帝王,最終被逼退位,後來還成為了日本人的傀儡,這樣大的落差,他的一生比之光緒更為坎坷。
  • 溥儀在遠東國際法庭,證人席坐出龍椅範,強勢糾正:英語翻譯錯了
    1946年,日本戰敗,溥儀以證人的身份出現在了遠東國際法庭上,在8天的時間裡,溥儀就偽滿洲國的各項事宜做了解答,慷慨激昂的痛斥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種種過錯,稱自己在偽滿洲國完全沒有自主權,只是一個純粹的傀儡,日本人做的所有事情,從來沒有從溥儀的手。
  • 末代皇帝溥儀英文手跡曝光,英語水平起碼專業八級?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是個傀儡皇帝,但他應該是清朝英語水平最高的皇帝。1917年6月,張勳率領五千辮子兵在北京擁護溥儀復闢。溥儀最硬氣的8天,審判席上與日本對罵,證人椅然他坐出了龍椅的感覺這場鬧劇雖然很快就被鎮壓了,但是小皇帝溥儀的教育提上了日程。中國皇帝溥儀從港英政府中請來一位「中國通」。
  • 溥儀出席遠東軍事法庭,一口流利英語驚豔四座,怒斥甲級戰犯為賊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清末帝溥儀二戰後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1945年8月隨著日本戰敗,偽滿洲國也隨之覆滅,此後清末帝溥儀在逃往日本的途中,被蘇軍所抓捕,此後其被蘇軍關押至莫洛可夫卡30號特別監獄。直到1946年8月10日,在蘇軍方面的安排下,前往遠東軍事國際法庭以證人的身份出席作證。照片為溥儀在蘇軍方面人員的安排下達到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現場,他將為日本關東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的罪證做口述。
  • 東京審判時,溥儀讓7戰犯被判處死刑,還直接和日本天皇對罵
    談到末代皇帝溥儀,想必許多人都會唏噓不已,因為他的大部分人生都掌握在別人手裡,直到1959年大赦之後,他才真正過上了自己的生活。三歲時,一無所知的溥儀被推到危險的政治面前,直到1912年他被迫退位。之後溥儀又被日本人利用,當上了偽滿洲國的皇帝,遭到了世人的唾棄。
  • 末代皇帝溥儀:無論給我什麼樣的椅子,我都能坐出龍椅的氣勢
    溥儀是個有著傳奇經歷的末代皇帝。他三歲當上皇帝,六歲被趕下臺,不過這個紫荊城的主子直到1924年才被馮玉祥趕出皇宮。這也是溥儀第一次離開生活了16年的皇宮,此後,溥儀開始了短時間的流亡生涯。隨後的溥儀經不住日本人的誘惑,加上自己又有著「皇帝夢」,溥儀成為了偽滿洲國的「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到1945年,這是溥儀最後的一段「皇帝」生涯。接下來就是囚徒生涯了,日本敗亡,溥儀先是被蘇聯紅軍抓住,在蘇聯待了五年。
  • 溥儀坐在法庭上說了一句話,氣得日本天皇失去理智,當眾罵他無恥
    溥儀人生最輝煌的8天,大概就是在日本東京組建國際軍事法庭上,他十分強硬的與日本人對峙,將審判席坐出了龍椅的感覺。不過,在他的發言中,有一句話讓日本天皇完全惱火,再也不管皇家禮儀,當眾責罵溥儀無恥!這是怎麼回事呢?
  • 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連退位的溥儀、復闢的袁世凱都不敢坐
    1917年,張勳復闢,再次將溥儀推到了皇位的位置上,結果僅僅幾天,再次被反對帝制的人推下皇位。可以說,溥儀應該是兩度登上紫禁城中的皇位,儘管九一八事變後,溥儀被日本人誘騙到東北,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擔任偽滿洲國的皇帝,但是卻再也未能坐上紫禁城裡的那把龍椅。
  • 東京審判時,溥儀和天皇對罵,將七名日本戰犯送上了絞刑架
    1946年,為了審判日本的侵略行為,由美國、中國、英國等11個國家指派法官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成立,決定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這次的審判被稱為東京審判,在此次審判中,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參加審判。
  • 袁世凱曾坐「溥儀龍椅」,直接被嚇癱!
    在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坐龍椅,要是一般人連靠近龍椅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坐了。自從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之後,故宮就無人居住,逐漸就變成了參觀的地方,也從那時候起,竟時而聽民間傳聞故宮下午5點之後,會出現詭異事件!詭異事件?
  • 溥儀最後一次參觀故宮,看到以前坐過的龍椅後,說了這樣一句話
    清朝年間,出現過很多個英明睿智的皇帝,也是在他們的治理下,大清國的發展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但是此時的繁華也是建立在很多的問題之上,要知道當時的國家制度已經發展到了頂峰,等待他的只有衰亡。所以到了清朝晚期,這一現象便逐漸展示出來,最終爆發到溥儀上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