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 版《流感診療方案》完整要點梳理

2020-12-17 騰訊網

昨夜,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 版)》,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按照新方案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診療水平。

與 2018 版相比,這次的新方案做了不小的修改,主要涉及以下 4 個部分。

(1)實驗室檢查:對 4 種病原學檢測方法的推薦順序做了調整,更加客觀全面地陳述其優缺點。

(2)診斷:更加重視流行病學史和早期病原學檢測,抗原檢測陽性現可作為病原診斷的標準之一。

(3)治療:新增奧司他韋 1 歲以下患兒的用法用量,新增血凝素抑制劑阿比多爾的用法用量,完善重症流感的治療方案。

(4)預防:完善藥物預防的具體適用人群及用法用量。

以下是丁香園對新方案的完整要點梳理(紫色部分為本次更新內容)。

一、病原學

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為單股、負鏈、分節段 RNA 病毒。根據核蛋白和基質蛋白不同,分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H3N2 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Victoria 和 Yamagata 系。

流感病毒對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劑敏感;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條件下 30 分鐘可滅活。

二、流行病學

1. 傳染源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傳染源。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續排毒 3~7 天,嬰幼兒、免疫功能受損患者排毒時間可超過 1 周。

2. 傳播途徑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通過上述途徑感染。在特定場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流感病毒也可能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需引起警惕。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相應亞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4.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較易發展為重症病例,應給予高度重視,儘早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

年齡<5 歲的兒童(年齡<2 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年齡≥65 歲的老年人;

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免疫功能抑制;

肥胖者(體重指數 BMI 大於 30);

妊娠期及圍產期婦女。

三、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為 1~7 天,多為 2~4 天。

(1)主要症狀:

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 39~40℃。

(2)其他症狀:

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

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

感染乙型流感的兒童常以嘔吐、腹痛、腹瀉為主要特點。

無併發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於發病 3~4 天后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更多時間。

(3)併發症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發性病毒性肺炎。流感病毒感染者,特別是重症流感患者容易合併細菌和真菌等其他病原體感染,嚴重者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其他併發症有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害、肌炎、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和膿毒性休克等。

四、實驗室檢查

五、診斷

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

在流感流行季節,即使臨床表現不典型,特別是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或住院患者,仍需考慮流感可能,建議行病原學檢測。在流感散發季節,對疑似病毒性肺炎住院患者,除常見呼吸道病原體外,還需要進行流感病毒檢測。

1. 臨床診斷病例

有流行病學史(發病前 7 天內在無有效個人防護的情況下與疑似或確診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或屬於流感樣病例聚集發病者之一,或有明確傳染他人的證據)和上述流感臨床表現, 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樣症狀的疾病。

2. 確定診斷病例

有上述流感臨床表現,具有以下一種或以上病原學檢測結果陽性:

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採用 real-time RT-PCR 和 RT-PCR 方法)。

流感抗原檢測陽性

流感病毒分離培養陽性。

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異性 IgG 抗體水平呈 4 倍或 4 倍以上升高。

六、重症與危重病例

七、鑑別診斷

八、治療

1. 基本原則

(1)對臨床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應儘早隔離治療。

(2) 住院治療標準(滿足下列標準 1 條或 1 條以上):

基礎疾病明顯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診斷標準(具體標準見上文)。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離,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於消化和富有營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是兒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發重症流感,儘早抗病毒治療可減輕流感症狀,縮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僅在有細菌感染指徵時才使用抗菌藥物。

(6)合理選用退熱藥物,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藥物以及其他水楊酸製劑。

2. 對症治療

高熱者可進行物理降溫,或應用解熱藥物。咳嗽咳痰嚴重者給予止咳祛痰藥物。根據缺氧程度可採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氧療。

3. 抗病毒治療

(1)抗流感病毒治療時機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應儘早給予抗流感病毒治療,不必等待病毒檢測結果。發病 48h 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發病時間超過 48h 的重症患者依然可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

非重症且無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發病48 h 內,在評價風險和收益後,再考慮是否給予抗病毒治療。

(2) 抗流感病毒藥物

我國目前上市的藥物包括神經氨酸酶抑制劑(NAI)、血凝素抑制劑和離子通道 M2 阻滯劑三種。其中 NAI 同時對甲型、乙型流感有效。

NAI 奧司他韋(膠囊/顆粒):

成人劑量每次 75 mg,每日 2 次,療程 5 天,重症病例療程可延長。

腎功能不全者要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

1 歲及以上年齡的兒童應根據體重給藥:體重不足 15 Kg 者,予 30 mg 每日 2 次;體重 15~23 Kg 者,予 45 mg 每日 2 次;體重 23~40 Kg 者,予 60 mg 每日 2 次;體重大於 40 Kg 者,予 75 mg 每日 2 次。

1 歲以下兒童推薦劑量:0~8 月齡,每次 3.0 mg/Kg,每日 2 次;9~11 月齡,每次 3.5 mg/Kg,每日 2 次。

向下滑動查看完整用法

NAI 扎那米韋:

適用于于成人及 7 歲以上青少年,用法:療程 5 日,每日 2 次,間隔 12 小時;每次 10 mg(分兩次吸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用藥後發生支氣管痙攣的風險較高,應慎用。

NAI 帕拉米韋:

成人用量為 300~600 mg,小於 30 d 新生兒 6 mg/kg;31~90 d 嬰兒 8 mg/kg,91 d~17 歲兒童 10 mg/kg,靜脈滴注,每日 1 次,1~5 天,重症病例療程可適當延長。

目前臨床應用數據有限,應嚴密觀察不良反應。

血凝素抑制劑 阿比多爾:

可用於成人甲、乙型流感的治療。用量為每次 200mg,每日 3 次,療程 5 天。我國臨床應用數據有限,需密切觀察療效和不良反應。

離子通道 M2 阻滯劑 金剛烷胺、金剛乙胺:

針對甲型流感對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耐藥,不建議使用。

4. 重症病例治療

(1)如出現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應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包括氧療或機械通氣等。出現其他臟器功能損害時,給予相應支持治療。

(2)針對重症流感患者抗病毒治療療程尚不明確,有條件的醫院可根據核酸檢測結果延長抗病毒治療時間。不推薦雙倍劑量或聯合應用兩種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3)重症流感患者易出現繼發細菌和真菌感染,需密切關注病情變化,若有疑似繼發感染徵象時需積極留取標本送檢病原學,合理選擇抗細菌和抗真菌藥物。

(4)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時應給予降顱壓、鎮靜止驚等對症處理;急性壞死性腦病無特效治療,可給予糖皮質激素和丙種球蛋白等免疫調劑治療。

九、預防

1. 疫苗接種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推薦老年人(65 歲以上)、兒童(6 月齡至 5 歲)、孕婦、6 月齡以下兒童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人群,每年優先接種疫苗。

2. 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觸者(且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力)進行暴露後藥物預防,建議不要遲於暴露後 48 小時用藥。可使用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劑量同治療量,每日一次,使用 7 天)。

3. 個人預防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

勤洗手;

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向下滑動查看完整內容

編輯:飛騰

題圖: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預防流感:#2019最新流感診療方案#來了!
    預防流感:#2019最新流感診療方案#來了! 2019-11-24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版《流感診療方案》發布,這幾種藥一定要知道!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 版)》,此次方案是在《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的基礎上,結合近期國內外研究成果及我國既往流感診療經驗,制定的方案。① 流感跟普通感冒不一樣!許多人會將流感與普通感冒混淆,但其實二者存在一定的區別。據2019版流感診療方案提醒,從症狀來看,流感的全身症狀比普通感冒重。流感的症狀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 39~ 40°C,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
  • 安徽即將進入流感流行季節 診療方案(2019版)發布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衛健委官網消息,近日,安徽省衛健委發布《關於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性感冒醫療工作的通知》,部署今冬明春流感醫療工作,同時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通知指出,我省即將進入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流行季節,為有效應對流感疫情,確保全省流感醫療工作平穩有序,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醫療機構要做好今冬明春流感醫療工作。
  • 最新!2019版《流感診療方案》發布,流感治療可用這些藥
    11月1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性感冒醫療工作的通知》,同時掛出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和《醫務人員流感培訓手冊(2019年版)》,一批藥被衛健委點名:奧司他韋、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清開靈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
  • 最新《流感診療方案》公布,妊娠期除了流感疫苗,這些疫苗也能打!
    昨夜,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 2019 版)》,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按照新方案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診療水平。 孕產婦是重症流感高危人群 流感季來臨,妊娠和分娩 2 周內的女性是發生流感併發症的高危人群。
  • 醫周藥聞|北京鼠疫最新消息、2019年流感診療方案和聯合國糖尿病日
    13日,記者從錫林郭勒盟鼠疫應急指揮部了解到,當地已緊急啟動《錫林郭勒盟鼠疫控制應急預案》,建立三級疫情應急反應機制,制定鼠疫防控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應急調度和綜合保障。組建應急處理專家諮詢組,繼續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追蹤管理密切接觸者,組織開展醫護人員傳染病防治培訓和流行性傳染病知識普及。
  • 最新!2020年《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剛剛發布!
    最新!2020年《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剛剛發布!為確保全國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流感醫療救治工作平穩有序,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治療水平,我們組織制定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現印發你們,請參照執行。
  • 最新!衛健委發布《流感診療方案(2020 版)》,全文看這裡!
    11 月 4 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了最新版《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 年版)》。 (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相較於之前的各版診療方案,新版方案對以下內容進行了修訂完善:「進一步完善了兒童流感臨床表現、併發症等相關內容,增加了流感與
  • 如何區別流感與新冠肺炎?流感診療方案2020年版發布
    來源標題:如何區別流感與新冠肺炎?流感診療方案2020年版發布 當前,我國流行性感冒已經進入流行季,同時,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
  •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印發,進一步完善輕症流感中醫...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印發,進一步完善輕症流感中醫辨證治療 2020-11-05 14: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問答|流感肆虐季,寶媽寶爸如何解讀最新版流感診療方案?
    問:近期,國家衛計委權威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寶媽寶爸應該如何解讀?答:下面是科普時間,幫助寶媽寶爸解讀和兒童流感診療有關的信息。又是一年流感肆虐季,這次爆發比往年兇猛,大批寶寶中招,兒科爆棚。有的寶媽寶爸也難倖免於難,接連中招。根據流感監測結果,今年冬季流感活動強度高於近幾年。近期,國家衛計委權威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下面是科普時間,幫助寶媽寶爸解讀和兒童流感診療有關的信息。一、病原學(是誰,是誰欺負咱寶寶?)
  • 衛生部印發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
    為有效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科學、規範、有效地開展醫療救治工作,衛生部近日對《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二版)》進行了修訂、完善,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本次修訂由衛生部甲型H1N1流感臨床專家組牽頭,並委託中華醫學會組織相關專家修改完善。
  • 衛健委公布2019年流感診療方案:1歲以下兒童用藥量有變化!
    13日晚,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性感冒醫療工作的通知》稱,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診療水平,對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儘早予以抗病毒治療,強化規範用藥,防止藥物濫用。而據了解,在2019版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中,國家衛健委再次推薦了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吸入噴霧劑)、帕拉米韋等藥物。
  • 流感診療有了新方案 提高流感規範化治療水平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以下簡稱方案),以確保全國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醫療救治工作平穩有序,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治療水平。
  • 國家衛計委發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告訴你流感如何防治
    為有效應對流感,國家衛計委時隔7年後再次更新流感診療方案,發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2-4天。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版)治療方案建議:神經氨酸酶抑制劑(NAI)對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成人劑量每次75mg,每日2次,療程5天,重症病例劑量可加倍,療程可延長。腎功能不全者要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
  •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印發
    關於印發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89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為確保全國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流感醫療救治工作平穩有序,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治療水平,我們組織制定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現印發你們,請參照執行。
  •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發布 新增流感與新冠肺炎鑑別診斷
    來源標題:《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發布 當前,我國流行性感冒已經進入流行季,同時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
  • 新版流感診療方案進一步完善兒童流感臨床表現、併發症等內容
    國家衛健委日前印發《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新版診療方案進一步完善了兒童流感臨床表現、併發症等相關內容,增加了流感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進一步規範了流感抗病毒藥物使用方法,對輕症流感中醫辨證治療予以進一步完善。  新版方案增加了流感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相關內容。方案提出,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可表現為發熱、乾咳、咽痛等症狀,與流感不易區別。
  • 2020年流感診療方案公布 增加與「新冠肺炎」鑑別診斷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1月4日公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診療方案》增加了流感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進一步規範了流感抗病毒藥物使用方法,對輕症流感中醫辨證治療予以進一步完善。根據《診療方案》,全國流感監測結果顯示,每年10月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節。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接觸被病毒感染的物品也可通過上述途徑感染。
  • 2019版流感方案公布 新添醫院感染控制措施
    圖/資料圖片 11月13日晚間,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性感冒醫療工作的通知》,同時掛出《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