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後,不出意外,哈工大深圳校區的錄取分數線在多地再次超越位於哈爾濱的校本部,已是哈工大連續兩年本部錄取分數線低於其分校。
哈工大即哈爾濱工業大學,坐落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目前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是國內頂尖的985和211雙一流高校,尤其是工科專業,更是具有代表性,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
然而自2019年以來連續2年,校本部在多省市的錄取分數線均落後於哈工大深圳校區。要知道深圳分校是2016年才開始招收本科生,而出現這樣的情況,即使放到全國,也是第一次。
那麼為何單獨哈工大本部校區錄取分數線落後於其分校錄取分數線呢?
其實,即使出現錄取分數倒掛現象,但是只要一說到這所大學,最先讓人想到的還是遠在哈爾濱的本部,哈爾濱本部建校歷史比較長,在高校中的成就也是十分的輝煌,甚至在新中國剛成立時到達了巔峰,進入了黃金時代。只是,後來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衰落,經濟出現了滑坡,國家經濟重心向東南地區移動,東北地區的高校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的高校崛起而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所大學不例外。
至於深圳分校錄取分數線高於哈爾濱本部的現象,按照長期發展趨勢來看,這可不是偶然。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深圳分校的辦學水平肯定是不及哈爾濱本部的,畢竟深圳分校的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哈工大深圳研究院,僅僅十八年的底蘊還不足以和百年名校(哈工大本部)相比,可以大膽認為其軟硬體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然而,從高考結果來看,本部錄取分數線低於深圳分校,足以說明這個老牌名校的落寞。
造成深圳分校錄取分數線高於本部的原因,可以歸結於以下幾點:
1. 地理位置優勢
深圳作為著名的經濟特區,不管是從學生開拓視野的角度還是未來的就業方面考慮,都優勢明顯。哈爾濱和深圳,一個是東北老牌工業基地,一個是改革最前沿一線城市,位置差距導致的經濟實力上差距還是很明顯的。而且,隨著國家經濟重心的南移,人才趨於向東南沿海從城市發展,因此,在高考填報時,很多考生也願意前往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城市以謀求更好的發展。
2. 專業重點不同
錄取分數線的高低還與各個學校每個專業的分數有關,哈工大深圳校區內所設置的專業都是經濟學類、電子信息類等熱門專業,這些專業本身所處的分數線較其它專業就比較高,因此,其總體錄取分數高也是正常的。而哈工大本部專業設置較為全面,熱門冷門都有,可能幾個稍微冷門的專業就會將整體的錄取分數線拉低,這一點和人均工資概念有點類似。
3. 政策發展支持
作為經濟特區,其實深圳的本地名校並不多,也就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可以拿的出手,但這兩所大學卻在「四非」名校中,雖然學校實力很強,但相對雙一流名校,依然處於薄弱地位。深圳想發展自己的高等教育,於是政府更是不惜重金引進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理莫斯科大學等高校在深圳創立分校,據相關數據分析,近年來,深圳在教育上的投資已遠遠超過北京和上海兩地的總合。而反觀哈爾濱,作為老牌工業基地,其曾經的輝煌確實無人能及,但是近年來隨著東北經濟的衰退,導致其人才流失十分嚴重,而且近年來,東北工業振興效果似乎並不明顯,也沒有什麼政策福利支持來留住人才,致使其人才流動缺口越來越大。民間甚至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流言,這足以說明其經濟的衰退的嚴重,已不足已吸引人才前往。
綜合對比表明,有政策的支持,再加上經濟發展的優勢,哈工大深圳分校的崛起並非偶然,這只是發展的趨勢所向。其實作為百年名校的哈工大應該也已意識到這一點,其投資開設分校就是避免其衰落的開始,長遠來看,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