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成本試錯,先通過斜槓跨界嘗試
職場人確立新的職業和工作,存在各種多元化不定因素。試錯是首要因素,而不是一開始就推翻當前,把所有重新來過。
海口達內表示我們可以在保留當前工作的同時,斜槓發展一些副業,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能力遷移試著找到「新的自我」,既避免了跨行嘗試的高成本,又實現小成本的試錯。
比如策劃小吳是知名央企的營銷策劃,因為工作緣故大量使用PPT,善於總結的他將自己使用PPT心得編輯整理髮布在網絡上,獲得大量網友的追捧,後期在出版社的幫助下更是實現出書。名利雙收的光環下,小吳循循善誘,言簡意賅的優點被公司培訓部相中,後期直接成功轉崗,負責公司部門培訓的相關工作。
斜槓跨界,為職場人低成本轉行提供了捷徑。
2、心態歸零,坦然接受「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在經濟學中原義為以往發生的,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
轉行帶來的「職業沉沒成本」主要包含前份工作的經驗、人脈的失效,以及薪酬的落差,這也就是老話說的「轉行窮三年」。往往在職場人轉行跨度越大,年齡越大時,這個問題反映得越明顯。
跨行而來職場人首先必須有一顆一切歸零、從頭再來的積極心態,甘心接受職場沉沒成本,與此同時,再多考慮新行業帶給我們嶄新的發展前景,將精力聚焦於業務內容的學習,而不是沉淪在沮喪的情緒中。
3、總結傳承前期職業積累
性格色彩專家樂嘉曾在節目上公布他年輕時順利跳槽的秘訣:「換職業不換行業,換行業不換職業。」
職業可以不連貫,但經驗需要傳承。職場人在決心轉行前,需要仔細梳理目標崗位的核心工作內容,與能力需求。思考前期工作中哪些經驗和資源能直接在新工作中付諸運用,找準跨行的核心切入點。
前段時間羅永浩之所以首次直播帶貨就有知名商家爭先與他合作,收穫數千萬播放量的同時銷售額破億,這都是源於他前期的深刻沉澱和積累——雷軍都羨慕的口才,全網數千萬認同他理想主義的粉絲以及敏銳的話題營銷能力。
轉行並非簡單的換份工作,而是我們在職場進行自我認同、重塑身份的一個過程,需要慎之又慎。
斜槓探路,接受落差,總結、傳承前期積累,職場人只有在轉行前做足充分準備,後期才能穩妥、順利地邁向新的職業道路。
海口達內透露作為職場人,簡歷就是「門面」,好的簡歷不僅幫助你獲得更多的面試邀約,還能在薪資談判中增加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