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時期,蘇南某縣城有著門對門的兩家店鋪,其中趙老闆開著一間茶館,位於城市的中心地帶,這個黃金地段吸引了眾多顧客前往趙老闆的茶館之中喝茶閒談。為了活躍茶館之中的氣氛,趙老闆還特地請來一些雜耍者或者說書人前往茶館進行表演,因此這個小小茶館的聲音非常好。
然而問題在於,小小的茶館之中總是有些人不注意公共環境衛生,肆無忌憚的在狹小的空間之中抽菸,不消一會兒的功夫就能將那些衣著華麗的貴婦人嗆得眼睛都睜不開。在大家的強烈意見之下, 趙老闆只得在店堂內貼上一張「請勿吸菸」的紙條來勸阻那些不聽話的顧客。儘管如此,仍有不少人視而不見, 吸菸不止,趙老闆對此也頗為無奈。
而在茶館的對面,鄰居黃老闆也開了一家染布店,專染各色花布。由於黃老闆的染布技術不太過關,顧客染回的布洗上兩次就褪色了,因此經常有人找上門與他發生口角,因此黃老闆有一天心情鬱悶之下就去隔壁找趙老闆喝酒去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趙老闆提出要對對聯以助雅興,但是說起來趙老闆也沒有上過幾天學,一時之間想不到合適的對聯,於是就將自己茶館之中貼著的4字警示標語拿了出來:「請勿吸菸。」
黃老闆一聽不禁啞然失笑,這哪裡算對聯?因此他暗暗一笑,然後拿著自己染布店招牌的4字對出了下聯:「包不褪色。」對出來之後,黃老闆解釋說:「我這個下聯應該反過來念『色褪不包』,我們布店概不退換的!」
而趙老闆也苦笑著說說:「我這個店裡的『請勿吸菸』也應該反過來念作『煙吸勿請』,你抽你的煙,我不管,但是想讓我請那就沒門了。」兩人都為自己的「騙術」而感到自鳴得意,酒桌的氣氛也因為這副對聯而變得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