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傳廣東江門沙坪鎮越塘村委會4日發布的一則《通知》顯示,因警方在某出租屋查獲拉客招嫖、賣淫嫖娼活動,村委會按村規民約規定對該出租屋所在全幢樓停水三個月處理。
越塘村委會一名工作人員向媒體證實確有此事,「不是第一單,在越塘,已經按照村規民約處罰了十餘二十起。」據稱停水是為了逼房東出面,「如果我們不停水,房東就不會和我們聯繫」。
事件引起熱議,有網友評論,「一屋招嫖就全樓停水,這是哪門子的規定?村規比法律還厲害?」
8日,沙坪街道辦回應稱,已通知該村委會迅速恢復供水,並將督促相關村(居)委檢查完善村規民約,依法開展村民自治。
關於村規民約,長安君有三句話想說:
第一,法律是永不能逾越的底線。
一屋招嫖全樓停水,「挾租客以令房東」,簡單粗暴,讓人心驚肉跳。侵犯其他無辜租客、業主的合法權益,不論是於情於理於法,都難以用一紙「鄉約民規」當做擋箭牌。
法律是個「金箍兒」,法治意識是「緊箍咒」。沒有法治意識,再完備的法律也只能是好看的擺設,往往導致任性而為的荒謬大行其道。當村規民約出現與法相悖、與理不合的情況,相關部門也應「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指導的指導、該糾正的糾正,確保它在法治的軌道上有效運轉。村規民約可以五花八門、百花齊放,但絕非遊走於法律的邊緣,突破法律的底線。
給村規民約帶上「金箍兒」,常念「緊箍咒」,才能讓它更好發揮自身作用,讓村民心服口服、自覺尊崇。
第二,文明是最清晰的刻度。
一屋招嫖全樓停水,這個「土辦法」也許真的管用,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但不免讓人想到兩個字——「連坐」。這種始於先秦的嚴酷刑制「穿越」到2020年的今天,令人瞠目結舌。
村規民約的生命力,在於它繼承了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發揚了一個地方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義烏尚武方成戚家軍抗倭守海疆,桐城尚文才有文史桐城派,徽晉尚財則多有大商幫,村規民約或白紙黑字,或約定俗成,助力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但是,歷史上的村規民約畢竟是封建社會教化統治的載體之一,既有傳統文化優秀的一面,也有歷史糟粕需要剔除的內容。
對傳統的村規民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讓它映射出中華文明前進的腳步,標示出當前社會文明發展的清晰刻度。
第三,治理是最終的目的。
一屋招嫖全樓停水,是用白紙黑字嚇唬群眾,是用強橫手段威懾百姓。這是個別基層工作者粗暴落後的管理思路,遠談不上治理,更談不上現代化。
村規民約的內核,在於共識。因而在「鄉土中國」的熟人社會中,村規民約能夠從冰冷的法律和充滿人情味的道德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的槓桿——當法律存在空缺,它去積極補位;當道德約束過於寬鬆,它去勒緊韁繩——道德與法律通過這個特殊的「通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人們也在這個共識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在村規民約中轉變理念,以自治強基,才能讓人民群眾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最大受益者、最積極參與者和最終評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