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4:31:34 來源:海南日報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瓊中和平鎮引進企業發展沉香產業 小苗木長出好效益
記者 李夢瑤 通訊員 黎文盈
用小刀挑開樹皮,將刮下來的樹脂輕輕搓揉成團後,一縷淡淡的香氣隨之飄入鼻腔。「你瞧,這些樹種下才3年,已經開始結香了。」8月5日上午,站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幹磉村的一片沉香林裡,村民黃玉海笑言這裡宛如一家「綠色銀行」。
黃玉海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香農」,多年前便在自家林地裡陸續種下不少白木香樹,即人們常說的「土沉香」。「檳榔樹種了很多年,想試試新的產業。」黃玉海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因為「土沉香」種下後要過10年到20年才能產生效益,近幾年他一直在本地一家叫「山榮」的農業技術公司擔任司機賺錢補貼家用。
據介紹,山榮公司於2011年入駐和平鎮,在當地發展沉香種植產業。「我們公司剛開始種的也是『土沉香』,後來覺得利潤回報太慢,便開始四處考察學習,於2017年引進了嫁接技術,即取下沉香母樹的成熟枝條進行育苗嫁接。」山榮公司負責人張漸東介紹,相較於傳統的沉香樹苗,這種嫁接沉香樹苗一般種下5年後即可取香產生效益,且香的市場售價更高。
心思活絡的黃玉海利用工作便利逐漸掌握了育苗嫁接技術,並利用下班後的空閒時間,在自家林地裡陸續種下4000多株嫁接沉香樹苗。「結香確實快,而且油脂含量很高。」黃玉海說,儘管還未到沉香樹的採香時間,已有不少人開高價向他表達了收購意向。
黃玉海粗略算了一筆帳,再過2年,他這些嫁接沉香樹即可分批取香,市場價為幾十元一克,此後每2年可取一次,「香價」也將逐年增長至上千元一克。
黃玉海不僅自己種沉香,也樂意幫助其他村民發展沉香產業。「聽說有人出幾千塊錢買玉海家的一棵小沉香樹,他都不肯賣。」帶著一份好奇心,幹磉村村民黃家平隔三岔五便溜達到黃玉海家的沉香林裡,學沉香種植技術。黃玉海藉機跟黃家平算經濟帳,一來二去,黃家平漸漸動了心,在自家房前屋後也種下了100多株嫁接沉香樹苗。
如今,像黃玉海和黃家平這樣的「香農」,在當地已有不少。為了形成種植規模,和平鎮政府另外引進一家叫「中潤南方」的農業公司,並將全鎮440餘戶脫貧戶的產業扶貧資金注入「中潤南方」「山榮」兩家公司,創造了一批就業崗位,也帶動了不少農戶發展沉香產業。
張漸東介紹,目前「山榮」公司在和平鎮種植了20萬株嫁接沉香樹,共帶動脫貧戶245戶1093人,每年給貧困戶(脫貧戶)分紅50萬元到100萬元,「現在有50多位村民在我們的種植基地務工,只要他們掌握了育苗嫁接技術,我們都會免費提供沉香苗,讓他們自己種。」
隨著嫁接沉香樹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如今和平鎮的「香農」和「香企」也開始著手延長產業鏈。「我們研發出了沉香茶、沉香精油、沉香線香等產品,截至目前,今年的銷售額已達300萬元。」「中潤南方」公司負責人符澤誠介紹,從嫁接沉香樹苗種下的當年或次年起即可採摘葉片制茶,該公司出產的沉香茶頗受市場歡迎。
(海南日報營根8月10日電)
編輯:陳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