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揭秘:70後最好騙!95後靠給80後算命,一年買房……

2020-12-20 和訊網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最近,騰訊110平臺發布了一個《2019年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他們通過對2019年上半年海量中老年用戶網絡詐騙大數據進行分析,結果有點出人意料,年富力強的70後成為騙子們最鍾愛的的對象,在整個中老年受騙群體中佔比超過68%,而年輕人的騙局則百花齊放,防不勝防。

  前段時間刷屏的文章老後破產,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錢狀態的老年生活圖景:養老金無法負擔生活、儲蓄清零;許多老人不敢生病、拼命節約,生活質量和健康得不到保障,最終還是逃不脫大病返貧的窘境。

  不過照著70後老人的這麼容易上當受騙的架勢,真擔心他們手頭的錢能不能撐到那時候。

  01

  焦慮被有心人利用,自然就會成為騙局的溫床。這幾年,各種騙局變著花樣的冒出來,保本理財、賣房養老,別說這些戀舊的傳統詐騙方式了,連網戀騙局都沒放過老年人。。。

  今年初的時候,浙江溫州(樓盤)的一家保健食品店就被監管部門連窩端掉。這家看起來就像是免費為老年人提供休閒娛樂場地的老年活動中心,平時門店裡面櫃檯上是有保健食品,但老年人來了根本對產品隻字不提。

  他們通過不斷的噓寒問暖,逐漸卸下老人家的心理防線。等騙子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就帶著大夥去做體檢,主要項目就是老年人比較關心的腦卒中疾病和心梗腦梗。「只花128元就可以享受正規醫院頸動脈彩超、專家巡診」,體檢完就拉去大禮堂開分析會,絲毫不給老人喘息的機會。

  這個會也有說法,用他們的黑話叫「穩客會」,不但要放各種講腦卒中的危害性的視頻,視頻裡面還得帶上各種比較血腥嚇人的片段。為了鼓動現場的氣氛,主辦方會帶領老人一起喊活動口號,還要不停地進行掌聲互動,現場工作人員的主要任務就是讓氣氛保持熱烈。

  據店員透露,「在專家講到精彩的時候,我們就說專家講得真好,來,我們一起鼓掌,這樣把整個氛圍烘託起來,讓老年人沉浸在氛圍之中。就覺得專家講得很對,確實是這樣子」。幾波活動做下來,腦子清醒的也給整暈了,就差在臺下給專家來個熱淚盈眶。

  接下來這產品就好賣了,他們請的這些所謂的專家,在講完腦卒中的危害後,就開始推銷他們獨家研製的納豆產品,「納豆麴黴不僅能夠溶解血栓,還能夠把血栓排出去」。兩個療程只要一萬六千塊錢,沒錢?那吃一個療程也行,可別跟別人說啊,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送禮、套近乎、洗腦、賣產品,一步一步把老年人的錢騙到手。而這些沒有任何奇效的產品從廠家購進的價格一盒只有336元,賣給老人們的價格卻是8280元,翻了20多倍,連「專家」竟然是花錢僱來演戲的群眾演員,一天的出場費1000塊都不到。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我不是藥神》裡的那個畫面:面對滿禮堂的大爺大媽,花錢請的託在臺上「熱淚盈眶」,賣假抗癌藥的張教授在臺下笑開了花。沒啥判斷能力的老年人,排著長隊把一輩子的積蓄和房子塞到騙子手裡,生怕遞晚了沒人收。

  那傾家蕩產買來的藥呢?沒用,假的,甚至還可能吃死人。

  想跳跳廣場舞,安安心心的養個老怎麼就這麼難?多少波騙子在盯著你呢,步步驚心,還燒錢。

02

  不過被騙也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這兩年,朋友圈裡忽然出現很多算命的,以塔羅牌和星座為主。不知道為什麼,幹這個的和賣面膜、賣茶葉、賣減肥藥的一樣,都喜歡整個漂亮姑娘照片當頭像。當然,可能實際上是個摳腳的胡茬大漢,一上微信,就和張飛一樣,喜歡叫人家哥哥。

  這東西雖然假,但還真有挺多人信的,不少還是跟網際網路一起成長起來的80、90後。

  最近,一名通過某直播平臺算命斂財的「大師」被抓了。2018年上半年,自覺運勢不佳對80後李某在平臺上看到了一個分享風水觀點的「大師」高某。別看大師年輕,20多歲就「神通廣大」——不但精通算命、請符、轉運,連驅鬼、超度都不在話下。

  按照大師的說法,其運勢不佳的原因挺懸,是「有先祖的靈魂跟著」。她通過直播向李某念咒語,並建議其在家中供奉一幅水墨畫,以改善風水、調整運勢。不過這畫得跟大師買,一幅畫3888.88元。

  被抓的時候,這個把80後耍的團團轉的大師承認,咒語是網上學的,賣出去的畫是淘寶買的,50包郵。3年的時間裡,被騙的人還不少,有來求大師驅鬼、請符,要麼是找來開天眼的,總共賺了有五六萬。

  佔卜這個東西,雖然挺扯的,但是受眾還不少。淘寶上,關於算命的產品能搜出100多頁。

  不但有因循守舊的復古流派,也有人充分適應新時代,吸收老牌傳銷前輩的經驗,致力於發展上下線,賺個加盟費。

  在一些佔卜微信的朋友圈裡,不僅有「代理價500元降至299元」「周返點15%」等字眼,還有「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先交代理費」等說法。當詢問如何代理時,有人說的很直接,可以「先交代理費。如果有資源,直升二級代理。否則從三級代理開始做,成為我的下線」,濃濃的微商感。

  也有緊跟潮流的技術達人,借著網際網路和知識付費的東風,開發app、運營公眾號。

  有專注塔羅牌佔卜領域的,也有撿起傳家寶周易、六爻和八字的,甚至還有分析星座運勢和擅長「逆天改命」的,差不多前後五百年都給你算清楚嘍。

  錢當然也都沒少賺,淘寶上排名靠前的店鋪,月銷量都有四五千之多,微博上的博主也都是十萬粉絲起;

  以塔羅佔卜為例,解答一個問題收費96元,收入不菲,這還不包括銷售「能量水晶」「擊退水逆」噴霧,替人「調頻、做法、通靈」,以及一對一佔卜授課等更高價服務的收入。積少成多,有的一個月賺幾萬快,其中的佼佼者更多,據內部人士透露,「有神婆一年就能坑出一套房」。

  來錢太快,很多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和編劇都忍不住誘惑入了行。

  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共情,藉助自身的經驗和對方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讓他感到自己被理解、悅納,從而會感到愉快、滿足。在「專業人士」的話術轟炸下,有網友表示十分走心,「讓我覺得特別懂我,幫我排解不良情緒。我知道還有人在微信佔卜的時候哭出來。」

  甚至還有男性佔卜師利用了解問卜者性格弱點的機會,微信騷擾問卜者,發葷段子,或者約線下見面。「單純」的商業行為演變成了魔幻狗血劇,太真實了。

  03

  算命這東西,說起來懸,但其實一點都不複雜。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巴納姆」效應,說的是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簡而言之,你從網上扒一份資料,揉吧揉吧弄成團,逮住一個人就給他講,十個裡面得有8個能信你。

  簡單易學,操作簡單,又沒啥技術門檻,直接導致了騙子這個行業「從業者」眾多。

  從唱著「轟轟烈烈兩三年,生鐵也能練成鋼」戰歌,早年火爆現在逐漸式微的北派和南派傳銷;再到曾經風靡整個東南沿海,還把觸角伸到了東南亞的電信和網絡詐騙;

  從「我是你領導,來我辦公室一趟」,到「性感荷官,在線發牌」,儘管技術不斷更新換代,不變的是一戳即破的虛弱內核,以及騙子永遠不夠用的強大賣方市場。

  至於在網際網路日漸發達的2019年,這些東西竟然還能收穫一大票粉絲,打出這麼大的市場來,也確實沒什麼奇怪的。

  龐氏騙局的鼻祖都已經仙逝近百年了,甚至連領導都反覆告誡,「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可同樣的騙術還是換個馬甲繼續出現,一大堆人排著隊等著跳坑。

  你想要的是健康,是財富,是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待,可人家只想要你的錢和本金。這東西就跟成功學是一樣的,比如這個:

  廣告語是——快醒醒吧!你再不努力就落後了!落後了就追不上別人腳步了!大飛機、遊艇和大別野就離你遠去了!不甘寂寞了?想奮起直追了?那就來我這裡買書吧,只要99,也可以9.9包郵。

  至於買了之後能不能成功,那就不知道了,隨緣吧。人家只是打算跟你賣本書,你卻想跟人要成功,邏輯撞車了,專業也不對口啊。

(責任編輯:宋虹姍 HO031)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揭秘:70後最好騙!95後靠給80後算命一年後買房
    作者| 貓哥,來源| 大貓財經(caimao_shuangquan)最近,某網絡平臺發布了一個《2019年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他們通過對2019年上半年海量中老年用戶網絡詐騙大數據進行分析,結果有點出人意料,年富力強的70後成為騙子們最鍾愛的的對象,在整個中老年受騙群體中佔比超過68%,而年輕人的騙局則百花齊放,防不勝防。
  • 95後興趣報告:揭秘95後的最愛
    為此,城市畫報×騰訊QQ聯合推出《95後興趣報告》,以4000餘份問卷,8.77億月活躍用戶(超過三成95後用戶),詳盡剖析95後的興趣觀。同時,我們通過億級大數據挖掘得出10個領域的TOP10榜單,揭秘95後的最愛,他們最愛什麼音樂?最喜歡打什麼遊戲?二次元偶像和最愛的明星到底是誰?榜單在此揭曉。
  • 70後、80後、90後,最幸運的是70後嗎?
    important}70後、80後、90後,我認為最幸運的的確是70後。70後的人讀書時代,應試教育和80後、90後相比要寬鬆很多,學業壓力要低很多。我是70後,親身經歷過那時的中小學教育。後的學業壓力增加了,一年比你一年大,到了90後,學業壓力就和現在的學生差不多了。
  • 不想買房,不想結婚,不想加班,現在的90後95後到底怎麼了?
    有一個問題,相信是不少 70 後 80 後的「老人」都好奇的:現在的年輕人,心裡都在想什麼啊! 其實,年輕人也在觀察著他們自己。本期書單觀察欄目的執筆人,是書單團隊 95 後的小夥伴小冒力,她有一個「大膽」的猜想:中國可能將出現「不結婚、不買房、不上進」的年輕一代…… 上周末我看了一部日本電影,《不求上進的玉子》,女主角玉子完成了在東京的大學學業後,沒有去找工作,而是回到家鄉小鎮,成了一名百無聊賴的「家裡蹲」,每天的日常就是看漫畫、看劇、打遊戲。
  • 95後大學畢業後,你換了幾次工作了?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某機構發布《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中指出: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第一財經周刊》發布了一份針對「95後」就業情況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近一半人認為一年跳槽一次是可以接受的。
  • 60、70、80、90後, 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最大?
    就是有了買房這一說法。在之前都是沒有的,基本上都是單位分房,或者是集資建房等等之類的。自從有了買房80後的人整好是剛剛成年。需要結婚成家的時候就需要買房了!可以說80後是第一大買房的人群。就算當時到今天來講,每一家買個房,可以說是掏空了所有的積蓄。所以說80後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 考拉海購分期消費圖鑑:80後相親還糾結房貸,95後紙巾都分期買了
    考拉海購數據顯示,77.8%的95後分期買大牌包包,34.8%的95後分期買iPhone11;30%的95後分期買德國Tempo紙巾,25%的95後分期買韓國火雞面。一袋19.8元的德國黑麥麵包,一箱39元的波蘭牛奶,對95後來說,3期免息,一個月不到20元,便能立馬擁有麵包和牛奶,不再像前輩80後、70後那樣期盼"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不管男生還是女生,95後已經開始接受分期買生活用品。男生最愛分期買洗面奶,女生最愛分期買倩碧小黃油。
  • 當95後成為媽媽,一起看看95後當媽的喜與憂
    生下小孩後怎麼養?95後媽媽和80後、85後相比有什麼不同?新一代媽媽們會怎樣影響我們的未來?在育兒方面,其實誰不想給孩子最好的,我們這一代人做家長特別難的一點就是,我們的父母根本沒有教育意識,覺得把孩子養大就行了,學習育兒知識只能靠自己。我上網查的話,就需要在非常龐大和複雜的信息裡面去找到最適合自己家孩子情況的,這個過程是非常累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對你的孩子最好的。
  • 90後成炒股主力軍;80後悄悄加槓桿;70後怕被割韭菜
    7月9日晚上,王剛發了兩條朋友圈,一條是哈薩克斯坦出現不明原因肺炎,另一條則是一個調侃90後炒股的漫畫「最近我在學習股票知識」。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一年的95後,王剛炒股兩個月,本金是他所有的積蓄——3萬元。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結算」)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5月中國境內股票市場新增投資者121.41萬,今年連續第三個月新增超百萬。
  • 95後超越90後成唇膏消費主力 傳奇今生讓小仙女更「出色」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日前發布了《2019線上美妝個護人群洞察報告》,基於CBNData消費大數據和CBNData調研數據,對2019年線上美妝個護市場的消費特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在「顏值主義」盛行的當下,95後已經超越90後成為唇膏、口紅等美妝個護類產品的消費主力軍。
  • 睡眠白皮書:北上廣深最「缺覺」 95後最怕吵70後愛吃藥
    原標題:睡眠白皮書:北上廣深最「缺覺」 95後最怕吵70後愛吃藥  東方網3月21日消息:3月21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2018中國網際網路網民睡眠白皮書》(以下簡稱為「報告」)。
  • 80後和95後都在公司同一起跑線競爭共事,你是什麼感受?
    二、80後老人也有自己的競爭優勢有些80後的朋友,碰到95後新人的工作競爭,總擔心自己缺乏競爭力,認為他們年輕、朝氣、有創意。但實際上,80後也不要忽視了自身的優點。這個社會上,沒有那一代人是絕對碾壓另一代人的。
  • 情人節來看看情趣消費大數據:90後最敢買 80後買的貴
    今日,阿里健康研究中心發布《2016國人情趣消費報告》,呈現中國人過去一年在情趣消費上日益大膽與多元的消費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中國人情趣消費方面的探索表現出「90後更懂身體力行、成熟女性注重品質消費」的特質。
  • 80後,90後,00後,10後。哪個0後的壓力最大呢?我看到70後在笑
    作為一個80後,我感覺這個年紀實在是太尷尬了,談愛情已老談死又太早,和你們年輕人談經歷太幼稚,和老人在一起談故事又太小,閒在家裡無聊,出去瘋又怕吵,時尚點說你妖,樸素點兒說你老。1979年開始計劃生育,八零後成了獨苗,1997年大學開始收費,八零後步入大學,2004年房價大漲,八零後結婚買房,2015年開發二胎,八零後又成了生育主力軍,到了2030年人口老齡化,八零後是上有四老下有兩小,除此之外還有房貸,我就想說,能不能換一波人兒,別逮著八零後往死裡坑啊!90後到底有多難?
  • 女神節專訪:聽80後|90後|00後女性說說那些關於買房的「執念」
    巾幗不讓鬚眉,如今在島城房地產市場上,女性購房者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各大售樓處和中介門店。他們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房屋有不同的要求,代表著不同的房地產概念。三八女神節,鯨哥帶你看看80後、90後、00後不同年齡段的女性購房者為什麼選擇獨立購房?讓我們聽聽她們對買房的「痴迷」最好是給我買房子@失望:88歲/淄博人在市南區/銀行從業人員大學畢業後,我從煙臺來到青島,工作了十年。
  • 70後,80後,90後英語回答趣味大比拼
    編者按70後,80後和90後是社會經常談及的三大人群,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充滿了時代特色。90後:「Do I need marriage?」2. 對於男友70後:「I consort with(結交) a man of figure.」80後:「I consort with kindred spirit(志趣相投的人).」90後:「I consort with a hot guy full of tattoos!」
  • 90後買房的坑,被挖的越來越精明
    今天,來聊聊90後。01高房價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感覺到,90後,真的很羨慕80後!10年前,他們20多歲,風華正茂,努力工作,結婚買房。那一年,鄭州的房價剛剛突破6000元/㎡的大關!那一年,鄭東新區的房價,還不到5000元/㎡!那一年,買套90㎡的小三房,首付還不到10萬塊錢!
  • 疫情後還買不買房?大數據:確認過眼神,都是想買房的人
    數據顯示,多數購房者認為影響不大,僅有8.5%的受訪者表示受疫情影響將取消買房計劃。 1、疫情後還買房嗎? 從智庫君打探到的消息來看,疫情後仍將買房的不在少數。 購房者葉子表示,「像新冠肺炎這樣的天災人禍,在人生長河中只是零星的偶然事件。在大災面前,悲觀情緒容易被無限放大。 四川人是經歷過汶川大地震這樣摧毀性極大的天災的,應該相信的是,老百姓普遍是「健忘」的,當災難結束後,人們會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 央視揭秘AI算命圈錢套路:抓住部分人的心理需求 算命結果全靠編
    然而熱鬧沒有持續多久,2018 年 11 月知名風水大V「神棍局」被封號。但是這場神奇的玄學鬧劇,不但讓人們認識了這個僅僅靠 20 個命理師為用戶算命就能一年盈利千萬的的公司,更接觸到了一個被好事者稱作「估值 1000 億」的巨大的算命市場。
  • 從80後到95後:年輕的軍中驕傲們正茁壯成長
    法晚·觀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記者注意到,火箭軍最年輕的飛彈專家——鄧江濤,是名80後,於去年破格評選出,曾研究出飛彈發射車專用輪轂防抱死系統。而且近些年軍隊中優秀的80後,乃至95後人才輩出,他們中既有成功飛天的女航天員王亞平、冒著生命危險救人的最帥潛水員官東,也有身中13彈仍緊追歹徒不舍的邊防戰士張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