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全職媽媽的討論,就像月經貼一樣,時不時就會被人提起。
最近,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長張桂梅怒斥全職太太的視頻,又引起了巨大爭議。
網紅校長怒斥全職媽媽惹爭議
事情起因是,張桂梅校長曾經的一名學生,畢業之後帶著老公和孩子來捐款。得知學生大學畢業之後做了一名全職媽媽,張桂梅校長十分生氣,將學生趕了出去,拒絕接受她的捐款。
Mommy看完這條新聞,理解張桂梅校長的做法,但卻不太認同她的想法。
張桂梅校長所在的華坪女子高中比較特殊,這所高中裡的學生都是她從貧困家庭費心費力「挖」來的,就是為了能讓這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女孩,有機會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而不是早早地結婚嫁人,一生困在家庭、大山。
所以,當張桂梅校長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學生,又走上了「家庭主婦」的老路,自然是難以接受的。
張桂梅校長怒斥學生不該當全職媽媽,其實也是出自母親般的拳拳之心。
這份心可以理解,但是反對女性當全職媽媽這事不必那麼絕對,因為回家帶娃不一定就是墮落的代名詞,也可能只是一種選擇,因為Mommy當初也做過一兩年的全職媽媽。
懷孕以後,原本計劃讓婆婆過來幫忙帶孩子,可是孩子還沒出生,婆婆就病倒了,根本沒法帶孩子。Mommy的爸爸媽媽經營著一家小店,也分身乏術。
在這種情況下,Mommy和老公只有兩種選擇,一是請保姆幫忙帶孩子,二是夫妻二人其中一位辭職回家帶孩子。
再三思量下,Mommy和老公決定由Mommy辭職回家帶孩子,理由如下:
請保姆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每個月的工資,節假日還要紅包以及準備保姆房,算下來Mommy上班的工資並不足以支付請保姆的相關費用;
老公的工資比Mommy高,而且寶寶3歲前對媽媽的依戀明顯要比對爸爸多,無論是出於經濟狀況還是寶寶狀態的考慮,Mommy都要比寶爸更適合回家帶娃。
所以,產假結束以後,Mommy便成了一名全職媽媽。
做了全職媽媽以後,Mommy才知道像我這樣的「被迫」回家的媽媽還有很多。
全職媽媽不該被歧視
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條件支撐媽媽產後在職場乘風破浪,回家帶娃也並不一定就是貪圖舒適和安逸,而可能只是一種綜合權衡後的選擇,是一種犧牲和付出。
而且對於很多媽媽來說,從職場退回家庭,並不意味著從此「墮落」,我們只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全職的那兩年,Mommy也並沒有閒著,為了更好地養育孩子,Mommy閱讀了很多的育兒書籍,掌握了很多帶娃的技能,這也為後來Mommy成為育兒博主鋪平了道路。
全職媽媽並不意味著不獨立,許多全職媽媽一面帶娃,一邊發展出了自己的事業。
Mommy認識的全職媽媽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媽媽在帶娃過程中開了兒童遊樂園,有媽媽在帶娃過程中學會了策劃專門幫人布置孩子的生日會、有的媽媽在帶娃過程中做起了童裝銷售……
理性地看待全職媽媽,或許才是我們最該有的態度,不要動不動就一桿子打翻一船人,不然最後吃虧的不只是全職媽媽,還有站在全職媽媽前面的職場男性。
試想一下,當沒人願意回家做全職媽媽時,孩子他爸真的還能心無旁騖地在職場揮斥方遒嗎?
希望每一個努力生活的全職媽媽都能得到尊重和理解,也希望社會對媽媽多一點包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