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改建多個幼兒園、與七大高校合作育人……楊浦發布多項改革...

2020-12-17 騰訊網

新建符合05標準的幼兒園多所、改建擴建幼兒園、新增若干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這是今天楊浦區在少年宮召開的教育大會上,發布的一系列提升教育現代化的舉措之一。

會上,楊浦區副巡視員、教育局局長邵志勇發布了《楊浦區面向2020年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行動方案》,明確了楊浦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點任務。同時,會上還下發了《楊浦區面向2020年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楊浦區推進緊密型集團建設的實施意見》、《楊浦區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楊浦區教育信息化2.0計劃》、《楊浦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徵求意見稿)》、《關於加強楊浦區教育系統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等一系列行動方案。

加大資源,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

周到君在《楊浦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徵求意見稿)》中發現,2020年起楊浦區將從園舍建設、幼兒受惠、質量提升、隊伍建設等方面做出規劃,明確發展目標,以加大託幼資源建設,提升每一所幼兒園的辦園質量,推動楊浦成為上海學前教育優質區。

該計劃作為2020—2022年楊浦託幼發展的藍圖,是楊浦教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對楊浦區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緊張、學前隊伍配置不足、教師數量需多人少、優質園資源供不應求的現狀,這份三年計劃提出了具體的發展指標:

從園舍建設方面來看,將新建符合05標準的幼兒園多所,並改建擴建幼兒園,確保各級各類幼兒園配置與使用的均衡。

幼兒受惠方面也將提升。區域內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適齡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不低於99%,公辦幼兒園覆蓋率近70%,接收普惠性學前教育幼兒人數佔在園幼兒人數比率85%以上。並為區域適齡幼兒家庭提供科學育兒指導服務。

辦園質量提升則是重中之重。據悉,此次將整體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新增市示範性幼兒園,公辦示範性幼兒園比例超10%;新增市一級幼兒園若干所,公民辦優質園比例超50%,新增多所家門口好學校,優質園在園幼兒比例達65%。

隊伍建設方面,將探索創新各類人員引進機制,配足教師、保健、財會等各類保教人員,並著力提升教師素質。

「四鏈三點」深化區校合作

會議中,還播放了「上海市楊浦區區校合作工作回顧與展望」的微視頻,充分肯定了為落實楊浦「十三五規劃」,構建了基礎教育與高校合作育人的三種模式:1.以高校為高地,掛牌成立附屬學校;2.以高校為引擎,建立基礎教育集團;3.藉助高校智力滲透,拓展創新人才試驗基地。

同時,為進一步深化區校合作,做強與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以及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合作的「四鏈三點」,引領區域教育品質的整體提升,大會舉行了揭牌儀式。還為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十五中學增掛同濟大學附屬存志東校、三門中學增掛上海財經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延吉第二初級中學更名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初級中學揭牌。

全區上下將以上海市教育大會、楊浦區教育大會精神為行動指南,緊緊圍繞《楊浦區面向2020年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行動方案》,聚焦2020年率先實現區域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切實抓好落實,努力當好上海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浙江教育2018工作要點:新建300所幼兒園、實施中考改革、發展特色...
    浙江教育2018工作要點:新建300所幼兒園、實施中考改革、發展特色高中 作者:寧寧 發布時間:
  • 高校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痛點在哪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不同類型的高校(應用型、研究型)冷熱不均,需要不同模式。以技術為主體的企業資源,與高校教學語境不同。」在今天舉辦的達內集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分享會上,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慕課研究院院長蔣建偉針對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應用的痛點這樣說道。蔣建偉認為,目前高校教師對產業技術、產品、案例、解決方案主動融入課程有畏難情緒。產業資源孤島現象突出,融合難度較大,不利於課程廣度建設。
  • 2016全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在京舉行
    會議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深入推進科教合作、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社會優質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為企業和高校合作搭建平臺。
  • 提升基礎教育品質 同濟大學與楊浦區合作共建同濟大學楊浦基礎教育...
    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昨日,同濟大學與楊浦區人民政府舉行合作共建同濟大學楊浦基礎教育集團籤約儀式。區校共同推進基礎教育發展,雙方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資源,打造基礎教育品牌,共同打造一流基礎教育的新模式。
  • 永康計劃新建、改建公辦幼兒園32所!小學14所!現在已經……
    在學校建設這項關乎百餘萬新老永康人的民生實事中,我市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持續推進學校新建、擴建、遷建工程,毫不鬆懈地擴容提質,一步一個腳印夯實教育事業「百年大計」的根基。考慮到2023年秋季或迎來小學入學高峰期,我市擬實施小學擴容三年行動計劃,在中心城區和中心鎮新建、遷建小學14所,新增學位21120個。
  • 東莞中堂將新建改擴建13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 新增6000多個學位
    今年起,東莞市中堂鎮將新建擴建13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新增6000多個學位。這是記者從中堂鎮最新了解到的情況。 據介紹,為進一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補齊教育短板、保障學位供給,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中堂鎮從2020年起,開展教育擴容提質千日攻堅行動,分期分步驟推進13所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力爭用三年時間補齊突出的教育短板,最大限度保障學位供給,使中堂教育有質的提升。
  • 陝規定幼兒園大班不超35人 新建改建最高獎30萬
    省教育廳日前出臺《陝西省幼兒園基本辦園標準(試行)》,對幼兒園的選址、規模、收費等做出統一規定。  今後,新建幼兒園須按此標準執行,改建、擴建幼兒園及農村小學附設幼兒園(班)、邊遠貧苦地區的各類流動幼兒園(班),可參照執行。教育行政部門以後也將逐步按此標準評估和管理幼兒園,對不按標準辦園者將按有關規定處理。
  • 西科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總數位列省屬高校第一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於公布2019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教高司函[2020] 6號),我校「基於創新競賽的理工類物理實驗課程體系建設探究」等7個項目獲批2019年度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 漳州一中校門改建啦,9月份將揭開面紗!高中部也在異地新建中
    紅磚、拱形大門、精巧的細部花格……從7月份開始,漳州一中校門進行改建,改建後的校門將更具閩南風。
  • 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計劃新建改建幼兒園16所
    從天寧區新近出臺的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了解到,從今年起,天寧區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區級財政預算,每年統籌10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幼兒園園舍建設維修、設施設備更新添置、教師培訓,優質幼兒園創建,新建幼兒園獎補、家庭經濟困難子女入園資助等方面。  天寧區現有幼兒園24所,其中省、市優質園17所,在園幼兒9620人,現有在編教職工482名,其中專任教師463名,另聘用教師174名。
  • 中堂改建擴建兩所幼兒園,增加學位600個
    8月13日,記者獲悉,中堂鎮第三幼兒園日前已完成建設,該幼兒園由槎滘農民公寓辦公樓改建而成,佔地面積3746.3平方米,新增學位450個。與此同時,中心幼兒園在原址內增建一棟教學樓,新增5個教學班,增加學位150個,計劃今年9月投入使用。
  • 高頓教育集團受邀參加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第五次對接會
    據悉,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機制創新,教育部鼓勵企業通過自主立項並提供專項資金,資助高校開展專業綜合改革、課程改革、師資培訓、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共同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著力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   本次對接會的核心是建設一流高校,建設一流學科,強化本科教育,新工科學科建設。
  • 四維育人:新建本科高校要創新應用人才培養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引發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為特徵的新經濟要求,新建本科高校應該用敏銳的眼光準確感知和預見變化,將適應技術創新、融入技術創新、引領技術創新作為貫穿辦學的主線,培養新技術應用人才。
  • 《蘇州市公廁管理辦法》今起實施 今年全市新建改建330座公廁
    同步發布執行的《2020年蘇州市「廁所革命」工作行動方案》,為《辦法》的有效落地,掛出了更具體的年度「作戰圖」。《行動方案》明確,今年,全市將再添330座新公廁,並將超過50座新建、改建公廁納入智能化管控試點。
  • 肇慶這家新建幼兒園準備投入使用!今年底,端州幼兒園還有這些大...
    肇慶這家新建幼兒園準備投入使用!2通過改建擴建、擴容擴班方式進一步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優先將中小學布局調整後的富餘教育資源和其他富餘公共教育資源通過改建、擴建的方式辦成公辦幼兒園。
  • 雲浮:新建改建擴建17所小學(幼兒園),擴容增班一批幼兒園(班),新增公辦學位近2萬個!
    今年秋季,全市新建改建擴建小學(幼兒園)17所,擴容增班幼兒園(班)一批,共新增公辦學位19385個,其中新增學前教育學位4605個,小學學位14780個。快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雲城區通過13所(個)幼兒園(班)擴容增班,新增學位1020個;改建
  • 統籌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實效
    2012年,學校在全國高校中第一個建立了機器人工程學院;與上海太敬集團的機器人企業密切合作,在國內首個完成了面向基礎教育各階段的機器人教育課程體系、教材和配套的教育裝備,被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指定為「教育機器人研發生產培訓基地」。
  • 北大教師獲評「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和「北京高校優秀本科...
    」和「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評選結果的通知》(京教函〔2019〕681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數學物理方法教學團隊榮獲「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外國語學院付志明教授榮獲「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
  • C9高校第一 西安交大獲批49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近日,教育部公布有關企業支持的2019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名單,西安交通大學獲批49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獲批總數在C9高校中排名並列第一。2019年教育部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共有916所高校的8211個項目入選。
  • 教育部官宣 |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辦法
    第二條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旨在通過政府搭臺、企業支持、高校對接、共建共享,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  第四條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實行項目制管理,主要包括六類: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項目。企業提供經費和資源,支持高校開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研究與實踐,推動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深入開展多樣化探索實踐,形成可推廣的建設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