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母親,可能你已經面對過無數次寶寶吐奶。
幾乎有一半的寶寶會經常吐奶,而一些吃配方奶的寶寶吐奶的情況比其他寶寶更多。雖然吐奶對寶寶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不可能一直是正常的。
今天我就來給媽媽們講講有關寶寶吐奶的那點事:
新生兒為什麼吐奶?
1. 吃太多
寶寶的胃太小了,不能吃太多,當寶寶吃的太多,胃部無法承受過多的奶水或食物的時候,胃部積累的食物會被推過那道「閥門」使得寶寶吐奶。
2. 吸入空氣
嬰兒在飢餓時會不停的哭鬧,很多媽媽想必都會馬上給寶寶餵奶,這時就會吸入大量的空氣,當空氣從胃內溢出時,就會把奶順帶出來,造成嬰兒吐奶。
3. 缺乏維生素A
如果缺乏維生素A,喉頭上前部的會咽上皮細胞就會萎縮角化,吞咽時因會咽不能充分閉合蓋住氣管而發生嗆奶。
所以寶寶出生後及時補充維生素AD製劑很有必要。
4. 其他原因
嬰兒乳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人餵乳次數過頻繁、餵得太多、奶方發生變化或奶粉濃度不當、吃奶過急過快、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吐奶。
寶寶吐奶該怎麼辦?
1. 改變睡姿
寶寶吃完奶後最好採用側睡的方法,這樣可以減少吐奶的機會。
一般來說,寶寶可以保持這樣的側睡姿勢2-3個小時。
如果家長擔心寶寶的頭型和壓迫內臟的問題,可以在1小時後,給寶寶換個睡姿。
2. 奶後拍嗝
餵完奶後,可以將寶寶豎抱片刻並拍嗝;也可等寶寶睡著後進行拍嗝、預防吐奶。
3. 減少餵奶次數
如果寶寶有吐奶現象,應該適當的減少餵奶的次數,由以前的兩小時一次可縮減為3小說一次。
4. 補充水分
寶寶吐奶後,喉嚨會感到十分不舒服,家長可以在寶寶吐奶後的大約40分鐘後為寶寶補充水分。但切勿馬上餵寶寶喝水,否則會加重寶寶的嘔吐症狀。
5. 避免幹擾
當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儘量避免外界嗓音的幹擾,寶寶心煩意亂時,可能會吞下更多的空氣,導致吐奶。
寶寶吐奶需要看醫生嗎?
0-3個月大的寶寶中有50%每天至少會吐一次,2-4個月的寶寶吐奶的頻率會更高,但大多數寶寶在7-8個月後會逐漸減少吐奶,12個月前基本就完全停止吐奶。
吐奶時,胃內容物會很容易通過食道從嘴裡流出,這是正常現象,媽媽們不用擔心。
有時,寶寶會吐出大量的乳白色物質和白色的塊狀物,這是由於咽反射的刺激,當寶寶進食後有身體活動或過量運動,都會導致吐奶,但如果寶寶單純是噁心嘔吐出奶水、奶塊,就需要帶寶寶去看兒科醫生了。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