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注意四點可防寶吐奶

2020-12-20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薄荷街的毒教授

​有很多新家長對寶寶的事物都不太清楚,稍微有一點異樣就會非常的焦急,例如寶寶吐奶,在許多媽媽的眼裡寶寶吐奶是非常正常的,但對於新家長就不一樣了,那麼,如果新生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呢?

新生兒大口吐奶的原因: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看,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

由口腔吃進去的奶,先經過一條管道叫食管,然後進入胃內。胃有兩個門,一個是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賁門,即胃的入口,另一個是與腸道相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賁門比較松馳,關閉不緊,易被食物衝開。

當胃內食物稍多時,可以衝開賁門而倒流回食管。幽門關閉較緊,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發生痙攣,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食物則由幽門處反流到賁門處,破門而出。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

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臥,乳汁也容易衝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

如連續吐幾次,每次餵奶時均吐,應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有無改變等等。可能胃腸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有病變存在,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新生兒吐奶是需要家長加以重視的事情,而預防新生兒吐奶,則可採取以下辦法:

45°斜抱孩子。

儘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給寶寶拍背。

餵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防止新生兒吐奶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助寶寶拍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有時候任寶寶怎麼拍隔,寶寶還是沒有隔打出來,家長也不用擔心,一般先抱半個小時,然後再把寶寶放到小床上,先側躺,然後再平躺。

吃奶後側臥一會兒。

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仰臥,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吐奶,平躺的時候吐奶,奶水很容易從鼻子裡出來,這個時候,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幫寶寶清理鼻腔,很容易造成寶寶呼吸不了,造成危險的事情發生。新生兒吃完奶後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臥。

餵奶量要適中。

餵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

在發現新生兒有吐奶的症狀時,家長可採取以下措施進行應對:

1、側向一邊

如果平躺時發生嘔吐: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因重力而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內甚至咽喉處,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大略及快速的清理出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免得阻礙呼吸。此時,清除口腔要比鼻腔重要。所以平常身邊隨時要配置小手帕、小毛巾,以備不時之需(鼻孔則可用小棉花棒來清理)。

2、拍打背部

如果發現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馬上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質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至五次,使其能咳出。

3、捏腳底板

如果這些步驟都做了,但寶寶還是無反應,即刻用力刺激其腳底板(或夾或捏),目的在使寶寶因感覺疼痛而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寶寶能吸氣,氧氣能進入肺部,以免缺氧。在窒息救命時刻,最重要的是爭取時間把空氣(氧)送入肺中,而不是在浪費時間的想如何把異物取出,這點觀念非常重要。

這些是我在網上看到的,覺得很不錯,分享給大家。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 注意四點可防寶吐奶
    作者:寶寶知道 薄荷~微微涼有很多新家長對寶寶的事物都不太清楚,稍微有一點異樣就會非常的焦急,例如寶寶吐奶,在許多媽媽的眼裡寶寶吐奶是非常正常的,但對於新家長就不一樣了,那麼,如果新生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呢?
  • 嬰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 三個月嬰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
    嬰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新生兒大口吐奶怎麼辦呢?吐奶在新生兒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因此新生父母們要正確對待,妥善處理。吐奶是指給新生兒餵奶後發生的一種較強烈的嘔吐,有時可是噴射性,可見黃綠色膽汁,甚至吐出咖啡色液。
  • 嬰兒咳嗽吐奶怎麼回事 三個月嬰兒咳嗽吐奶怎麼回事
    嬰兒咳嗽吐奶怎麼回事寶寶吐奶是很常見的現象,基本上每個寶寶都會有吐奶的情況,吐奶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這需要父母對吐奶有基本的了解,這樣面對突發情況才不會措手不及,那麼,八個月寶寶咳嗽吐奶怎麼辦?八個月寶寶咳嗽吐奶怎麼辦1、協助寶寶咳嗽。
  • 新生兒吐奶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如果幾分鐘後,寶寶還沒有打嗝,寶媽不用擔心,繼續餵奶就ok,因為寶寶不適每次都能打出嗝來的哦。等到寶寶喝飽奶後,寶媽再試著給TA拍嗝,然後豎直抱起10-15分鐘以防吐奶。當寶寶在6 個月大之後,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胃腸功能發育也比較成熟,吐奶的次數也就明顯減少了。而新生兒經常吐奶,媽媽們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還是自己餵養不當的原因,從而決定如何解決寶寶吐奶的煩惱。正常情況下的吐奶,家長也不用擔心,只有寶寶體重增加正常,精神狀態好就行。
  • 嬰兒大口吐奶 一個月嬰兒大口吐奶
    嬰兒大口吐奶兩個月嬰兒大口吐奶怎麼辦?兩個月嬰兒大口吐奶,家長首先應弄清楚嬰兒吐奶屬於哪種情況,是普通吐奶、還是溢奶。根據這兩者情況不同,處理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因此媽媽不僅要知道如何處理,還應知道如何區分。
  • 一個月嬰兒大口吐奶 一個月嬰兒大口吐奶是什麼原因
    一個月嬰兒大口吐奶嬰兒進食配方奶或其它食物後出現大口,除了考慮與胃食道反流有關外,不能排除對此食物過敏。特別是嘔吐時伴有痛苦表情;嘔吐後仍然有不適感;下次進食時有對抗;體重增長緩慢;大便潛血陽性等,都支持過敏的可能。
  • 新生兒吐奶怎麼回事
    新生兒吐奶嚴重有生理和病理兩方面的原因,寶寶的胃容量小,食管肌肉的張力低,食物很容易吐出。也可能是感冒便秘等引起,餵養姿勢不對,餵奶過快,過早添加輔食等也是造成新生兒吐奶嚴重的原因。1、生理原因寶寶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就會使得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
  • 寶寶吐奶像豆腐渣樣是怎麼回事 寶寶吐奶豆腐渣樣
    針對寶寶吐奶,媽媽應該注意:1、提倡抱起餵奶,必須臥位哺乳時,採用頭高腳低位。母乳餵養者,每次哺乳前溫開水擦洗乳頭,並以四指託起乳房,拇指置於乳頭上乳暈處,減慢乳汁的流出;人工餵養者每次哺乳前開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滿奶頭後在給予哺乳,乳頭孔不易過大。哺乳後直立抱起並拍背,使新生兒將吞咽的空氣排出,哺乳後不易短時間內抬起下肢更換尿布。
  • 新生兒吐奶嚴重,新手爸媽如何處理新生兒吐奶?
    很多小寶寶喝奶後都有吐奶現象,這可急壞了新手媽媽們,其實小寶寶吐奶主要是新生兒胃幽門狹窄,長大了就會消失,那麼,小寶貝總是吐奶該怎麼辦?下面跟隨喜芽孕育的黃大夫一起來看看。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新生兒吐奶怎麼處理?
  • 8個月寶寶頻繁吐奶,愁壞寶媽,做好3點就能緩解吐奶
    這可讓郭女士犯了難,地板上的奶水倒是很好清理,但是,寶寶衣服上的奶水就比較麻煩了。不僅要給他重新拿一件全新的衣服患上,還要仔細清洗衣服上的奶液,害的郭女士前前後後的忙了3個小時才搞定。不禁發出「我太難了」的感慨。吐奶是嬰兒處於哺乳期餵哺後不久,出現的一種乳汁或者食物從胃中向口腔出現返溢的一種現象。
  •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生理性吐奶還是病理性吐奶?
    新生兒出現吐奶的情況是很常見的,當寶寶時不時的出現吐奶時,寶媽媽就會懷疑寶寶生病了,就會急切的帶寶寶看醫生。那平時如何判斷寶寶是生理性吐奶還是病理性吐奶?寶寶出現的生理性吐奶,常常和胃腸功能發育不健全及餵養不當是有關係的,比如寶寶吃得過飽、吃奶不規律、睡覺姿勢及餵奶姿勢不正確等等情況都容易引起寶寶出現吐奶或者是溢奶的。但是生理性的吐奶,一般不會伴有其他症狀的,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也沒有影響的。
  • 新生兒月子裡老是吐奶,而且吐奶後,手腳都是冰涼的,怎麼回事
    導讀:前幾天剛生產完的粉絲,今天又來問我,為什麼我家寶寶老是吐奶呢?手腳也是冰涼的,怎麼回事?其實不管是出了月子或在月子裡的寶寶,都會出現吐奶這種情況的,一般是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1、反食流吐奶。有些寶媽在月子裡是躺在床上側身給寶寶餵母乳的,6個月之前的寶寶的胃還是平且淺的,側身餵母乳過多,寶寶容易反食流吐奶,建議寶媽漲奶側身餵母乳時,讓寶寶吃一會,把乳頭拔掉,讓寶寶歇一下,再接著吃,吃完奶後,把寶寶豎抱一會,或者直接斜抱著寶寶餵奶。2、餵奶時,寶寶肚子咽下太多的氣體。
  • 月子裡的那些事之寶寶吐奶!做到這八點,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擔心
    對於每一對新手父母來說,即使做了再充足的心理準備,面對新生兒的各種狀況不免會手忙腳亂。新生兒吃完奶有時候會溢出一些奶,有時候是大口噴奶,不少新手父母開始慌了手腳,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吃完就吐奶會不會影響生長發育?還能不能接著餵奶?溢奶和吐奶是不是一回事?怎麼預防寶寶溢奶吐奶?一連串的問題困擾著新手爸媽。
  • 新生兒常見問題二:吐奶
    新晉爸媽初為父母的喜悅,經常會被很多新生兒問題打斷,不少寶爸寶媽吐槽:怎麼寶寶這麼難帶呀?確實,新生兒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黃疸、吐奶、紅屁屁、溼疹等等,接下來幾天我們就一起聊聊吧!寶寶大多是從半個月大時開始吐奶,一般在兩個月大時最嚴重,三個月大後慢慢減少吐奶的次數,寶寶半歲後,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胃腸功能發育也比較成熟,吐奶的次數也就明顯減少了。
  • 新生兒吐奶後打嗝
    作者:寶寶知道 薄荷~微微涼新生兒吐奶後打嗝怎麼回事呢?新生兒打嗝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因為寶寶在吸奶的時候吸入空氣造成的,吸入的空氣太多,還會造成新生兒打嗝吐奶。要預防吐奶最有效的方法是幫新生兒拍隔。
  • 50天新生兒總是吐奶,吃多了?還是小肚肚著涼了?
    最近這段時間不知道怎麼了,總是吐奶。有的寶媽跟我說是餵多了,但是我一直都這麼餵的啊!婆婆說可能是小肚肚晚上著涼了,但是寶寶精神狀態挺好的,問了醫生也說沒事。這是怎麼回事呢?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餵養一個新生寶寶真的是「小心輕放」+「謹慎行事」,吃得好、睡得香、長得快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
  • 【分享】寶寶溢奶or吐奶?推薦給手忙腳亂的寶爸寶媽!
    作者:寶寶知道 真圓寶寶溢奶or吐奶?推薦給手忙腳亂的寶爸寶媽!溢奶和吐奶傻傻分不清溢奶和吐奶是新生兒餵養比較常見的兩個問題,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寶媽寶爸們一定要分清楚寶寶是溢奶還是吐奶。溢奶是指給嬰兒餵奶後,無壓力、無噴射性地從口邊溢出或吐出少許奶汁,面色無改變,且吐後不啼哭。吐奶則是指餵奶後發生的一種較強烈的嘔吐,寶寶可能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胃中食物被強有力地排出,有時是噴射性的,吐出的奶量也比較多。
  • 溢奶和吐奶不是一回事,寶媽另再傻傻分不清
    ,比如有的媽媽抱怨寶寶總是一喝完奶就吐,導致經常要給他換衣服;有的媽媽發現寶寶大口大口吐奶甚至出現噴射狀吐奶,所以特別擔心寶寶的營養是否攝入足夠。溢奶跟吐奶不是一回事要想正確對待和處理寶寶的吐奶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吐奶是怎麼回事,其中分清溢奶和吐奶是最先需要弄清的事情。但凡是有餵養經歷的媽媽,都會把寶寶吐奶這件事情看得很淡,也會告知新手媽媽吐奶是正常的。
  • 嬰兒吐奶是怎麼回事?新媽必看!
    很多新手媽媽對嬰兒吐奶這件事情非常緊張,總害怕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家的寶寶身上,其實嬰兒吐奶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可不必過度緊張。本篇文章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嬰兒吐奶是怎麼回事?嬰兒吐奶怎麼回事?嬰兒吐奶的原因:嬰兒胃小,吃的太多裝不了。
  • 新生兒吐奶:為什麼會吐奶?吐奶該如何護理?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我家寶寶出生之後吃奶倒是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不過妹妹家的孩子出生後一吃奶就吐,很長時間之後這種現象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