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2020-07-31 Ellen媽媽育兒說

同事今天一到辦公室就開始吐槽她家孩子,說現在的孩子受挫能力太差,一點也說不得,昨天晚上因為孩子作業完成的不好,同事老公就責罵了孩子幾句,孩子就哇哇大哭然後關上門不理同事兩口子。所以同事就很生氣說:「我們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她,說還說不得了,就這樣說兩句就哭了,現在就不能接受批評,以後到社會上還咋生存呀?」另一個同事在旁邊說,現在的孩子就是太幸福了,受的挫折和磨難太少了,所以才這樣的,就應該對他們進行一些挫折教育,多經歷風雨就會變得堅強了。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是不是有很多家長和我那個同事的想法一樣,覺得現在的孩子耐挫能力太差,一點小事就要死要活的。有吃有喝的還不知足,一點不如意就鬧脾氣,這些都是父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和感受孩子的世界,那孩子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樣子呢?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是像大人說有吃有喝很幸福嗎?

前兩天在書店看到一本兒童繪本《眼淚的海洋》,這是一本從孩子的視角來闡述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幸福,那樣的不知足呢?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孩子從學校到家所經歷的一切,第一頁的畫面就是考試了,會做的題一個都沒有,一個小男孩滿臉愁容的坐那看著自己的卷子。好不容易熬過了考試,中午吃飯的時候午飯又這麼難吃,下午上課時候,和同桌發生了小矛盾,被老師揪著耳朵批評,明明是同桌先挑釁的,被冤枉了也只能接受。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終於熬到放學了,一路頂著烏雲跑回家,回到家兩隻恐龍(孩子的父母)又在吵架,沒人搭理他。晚上又因為沒吃完飯,被母恐龍訓斥了一頓。躺在床眼淚就忍不住的往下流,流啊流直到流出了一個眼淚的海洋,把所有令他傷心難過的人都淹沒在海洋裡,雖然覺得挺對不起大家的,但是那一刻心情真的好爽。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這個就是一個孩子眼中的世界,考試不會了很無助,和同學發生矛盾被冤枉很難過,回到家看到父母吵架很鬱悶,吃飯時被父母嘮叨很難過,這一樁樁無人理解的事情讓他崩潰,最後才會形成了眼淚的海洋,哭完發洩完真的好爽呀。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孩子眼中這些難過傷心的事,父母又是怎麼看待呢?

考試了,很多題不會做,回家如果說不會做,很多父母會說:「誰讓你平時不好好學習,不好好聽課,要是上課好好聽講,怎麼可能不會呢?別人會,你怎麼就不會呢?就是不用心。」

被老師批評了,回到家父母要再批評一遍:「上課不好好學習,只會和同學打架做小動作。」你要說被冤枉了,他一定說:「怎麼不冤枉別人,偏偏冤枉你呢。」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回到家看到父母吵架,想說句話,憤怒的恐龍來一句:「回屋寫作業去,大人的事不用你操心。

不想吃飯時,媽媽火冒三丈的說:「我辛辛苦苦做的飯,你不吃,必須吃完,不許剩飯。」難以下咽也要把飯塞進肚子裡。

傷心難過哭泣時,又會說:「哭什麼哭,有啥可哭,哭能解決問題還是能當飯吃呀?閉上嘴巴,不準哭。」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這就是孩子和父母對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因為父母有很多經驗,所以父母用自己的經驗去評判和解讀孩子眼中的世界。

用自己的權威告誡孩子應該這樣或那樣做,我的經驗就是正確的,你得聽我的。父母用自己的經驗和權威作為評判依據,認為孩子愛哭、說不得都是不能經受挫折,所以要進行挫折教育。

可是你所謂的挫折教育和你的權威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拒絕和你溝通。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那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讓孩子勇往直前呢?

要讓孩子能勇敢的面對挫折,不是人為的給孩子製造挫折,因為不用你刻意人為的製造,孩子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挫折,可能這些挫折在大人的眼裡不算什麼,可是在孩子的眼裡就是天大的事。

1、調整情緒用平和的心態幫助孩子

在學校考試了不會做題,那是孩子遇到難題了,家長可不可以不帶情緒的幫助孩子查找原因,和孩子一起攻克這些難關,而不是一直批評和嘮叨,孩子不會因為你的批評和嘮叨就會做這些題了。用你的耐心、愛心和孩子一起面對學習上的難題和挫折。當你看到孩子的做錯的試卷或練習題生氣時,請你暫時離開一下,找個地方冷靜一下,調整好情緒再來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當你帶著情緒幫助孩子解決難題時,只會越幫越亂。只有不帶情緒用平和的狀態才能更好的幫到孩子,孩子也會更願意接受,才能達到雙贏的結果,而不是場面失控和情緒崩潰。要知道你的目的是幫助孩子解決難題,而不是發脾氣。當意識到要發脾氣時那就暫停這件事,做點別的事情。等情緒緩和時再來解決問題。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2、做一個認真傾聽的家長,從內心深處理解孩子

當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責罵批評時,孩子回到家說起這件事時,你可不可以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聽完不做評判,而是和孩子共情並理解孩子,說一句:「被老師責罵,你一定感到很沮喪或難過吧。」其實有時候你不需要多說話,能做到認真傾聽,讓孩子的情緒可以得到釋放。這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當他被冤枉時,你認真聽他說時,他知道你是信任和尊重他,一個被信任和尊重的孩子會更自信,越是自信的孩子越是有勇氣面對挑戰和挫折。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3、父母無條件的愛、信任、尊重是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堅強後盾

你的愛心、耐心和信任就是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氣。他在學校活生活中遇到這些瑣碎的小事,就是一個孩子面對的一個個小挫折,就像老師的批評和指責,你認為是小事,但是當孩子第一次被責罵時,就會無所適從,會害怕。父母要做孩子堅強的後盾,當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責罵批評時,你尊重你的孩子,並認真傾聽時,孩子會從開始的情緒失控到慢慢的平靜下來,當他平靜下來時,如果他自己有責任,他會自我檢討、理性分析,只要你給他機會。如果確實是被老師冤枉了,你一定要體諒他被冤枉而難過傷心的心情。等他情緒平復以後再慢慢的引導他,在孩子情緒失控時切記不要說教,因為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可是很多父母往往不做堅強的後盾,而是在孩子的傷口上撒把鹽,讓孩子更難受,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來訴說,話沒說完就被家長打斷,之後家長用自己的經驗去評判和指責孩子。孩子被罵哭了又說孩子不能經受挫折。因為這些父母認為孩子挨罵被指責都是很正常的事,那個孩子不挨罵,而且這些家長還認為孩子越經受打擊會越堅強,可是你的打擊可能只會讓你的孩子外表很堅強,而內心會很脆弱、很自卑。而你塑造的堅強的孩子會慢慢的不願意和你交流溝通,會慢慢的關閉和你溝通的心門。

孩子需要人為的挫折教育嗎?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直面挫折?

要想讓孩子能勇敢的面對挫折,需要的是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信任和尊重,陪著孩子經歷和面對一個個小挫折,讓孩子一點點的變得勇敢和堅強,有勇氣直面人生中的各種艱難險阻,即使失敗了,身後有無條件愛他的父母給予他力量和支持,這樣他才不會怕,才能勇往直前。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挫折教育:不是人為製造挫折,而是教孩子如何對待挫折
    很多人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認為挫折教育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打擊驕傲的情緒,讓孩子適應現代環境,享受真正的成功。為了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一些家長費盡心思,結果事與願違,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反而下降了。
  • 父母的「挫折教育」,培養了多少失敗的孩子,那是你理解錯了
    「挫折教育」經常被家長和老師掛在嘴邊,經常被提及。認為為孩子設立「挫折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今後所受挫折的能力。但人為地製造挫折,後果會導致孩子心靈脆弱,最終承受不了而造成心理傷害。我們不禁思考:「挫折教育」應該如何去理解?挫折教育真的適合孩子嗎?
  • 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是簡單的打擊教育,更不是人為製造挫折
    人為給孩子製造挫折是「挫折教育」嗎?當然不是,挫折教育是當孩子遇上挫折時,家長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挫折。人為製造的挫折,尤其是孩子信任的人製作的挫折,不但不會給孩子增加面對挫折的勇氣,還會讓破壞親子關係,讓孩子誤解爸媽是不是不愛自己了,否則為什麼不幫助自己,還在冷眼旁觀。還有家長對「挫折」這兩個字也有一定的誤解。
  • 父母的「挫折教育」,培養了多少失敗的孩子
    ,愁眉苦臉,我們才能展現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感受作為父母的殫精竭慮,才能體現自己的關心和支持。他不願意去恨父母,所以他恨自己。當我們人為給孩子製造挫折,讓他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東西,讓他覺得自己不配得到表揚和肯定,不配得到愛,不配過的開心,。那我們人為製造了一個,自卑、怯懦、鬱鬱寡歡的孩子。可能這才是很多父母內心深處的或者說潛意識裡想要的孩子。
  • 孩子需要的不是挫折,而是挫折教育
    看似難以置信的理由,可能包含著很多複雜隱情,比如青春期叛逆、親子溝通不暢、心理隱患作祟……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不容忽視,就是現在很多孩子缺乏「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本來就是6個大人圍著轉的「心肝寶貝」,再在誇獎的蜜罐子中長大,倘若哪天遇到一點不順心,能不成為「天大的委屈」嗎?不幸的是,人生不是「誇」出來的。正如一年有春夏秋冬,人生路上遇到一些不如意,簡直再正常不過。那麼問題來了,溫室中長大的小苗,如何能傲霜鬥雪?有趣的是,農民早就給出了答案:移栽幼苗前,先給溫室逐漸降溫,讓小苗接受「耐寒鍛鍊」。
  • 「挫折教育」是什麼?正確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孩子才能贏到最後
    不妨來了解一下國外是怎樣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美國:美國南部的一些州立中學,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和抗挫折能力,都會要求,學生不能帶一分錢,獨立謀生一周才能畢業。而且孩子在12歲之後就要幫家裡做家務,只要是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的,他們都會讓孩子嘗試。俄羅斯:在俄羅斯的街頭上,基本很少有大人抱著或者背著孩子,小孩子都是自己在互相打鬧、玩耍。
  • 跨欄定律教育啟示:父母別為孩子掃清所有障礙,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知名作家林清玄在一篇短文中寫過這樣一段話:&34;如今有很多家長提倡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這當然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我們很難肯定的說挫折教育適合每個孩子。但是家長不能人為的為孩子製造挫折,並不代表著家長就不能讓孩子有挫折。畢竟生活中的挫折難免,家長此時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獨立面對,不要過多幹預就好。俗話說三歲看七歲看老,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對他們盡心寵愛,那麼便會容易養成走上極端的孩子。
  • 受不了委屈、輸不起:孩子的挫折教育,做對了嗎?
    挫折教育為什麼重要?抗挫力,也稱心理彈性能力,指的是人在面對逆境時的處理應對能力。心理研究發現,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是抗挫力的高低。抗挫力強,可增強個人的生命力,提升個人直面挫折和挑戰的勇氣與智慧。而挫折教育就是提高孩子抗挫力的教育方式。
  • 多少孩子,被父母用挫折教育養「廢」了
    很多家長覺得,現在的孩子心理都太脆弱,受不得委屈、輸不起,於是想用挫折教育幫助孩子練就強大內心。父母開始重視起挫折教育,這一點很好。可是有些家長的做法,卻走入了誤區:人為地製造一些「挫折」,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 如何教孩子面對挫折?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學生因為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往往就會表現得很焦慮、失眠、抑鬱、恐懼;個別學生還會精神崩潰、跳樓自殺…等等悲劇的發生,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氣和責任。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說過:挫折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他對待挫折的態度。
  • 孩子成長需要挫折教育
    上海奧數網10月23日: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都願意幫助孩子取得成功,害怕孩子失敗,一看到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難就沉不住氣,急於伸手幫忙。有的家長甚至常常不知所措地跟在孩子後面,遇事總是包辦代替,始終不讓孩子獨立活動,不給孩子任何嘗試錯誤、克服困難的機會。
  • 如何讓孩子明白挫折的意義?「一張紙」實驗,教孩子正確看待挫折
    物理學中「一張紙」實驗,教孩子正確看待挫折挫折對孩子來說意義重大,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教孩子面對挫折,引導孩子度過挫折是一項必不可少的任務。孩子將來會是什麼樣,能是什麼樣,取得多大的成功,這些「不可知」的未來大多取決於孩子面對挫折抱有什麼態度。教孩子直面挫折前,家長可以先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孩子明白挫折的意義。
  • 孩子成長的路上,什麼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挫折,是指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阻礙人們達成目的的障礙。當「挫折」遇見「教育」演變成「挫折教育」時,事情就朝一個奇怪的方向發展了,父母們就會打著「挫折教育」的旗幟,故意給孩子製造各種困難和阻礙,預示著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能夠戰勝挫折的人。
  • 無教育不挫折,請正確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似乎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特有產物,大部分國家的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只有中國的父母在孩子成為溫室花朵的焦慮中,不停地人為製造挫折,然而大部分時間收效甚微。6月4日,江蘇常州河濱小學,5年級的繆可馨在作文被老師刪改之後,翻越欄杆墜樓。6月6日,中北大學大二學生,考試作弊被沒收試卷,哭泣半小時之後,離開考場不久後墜樓。
  • 「童年應該多吃苦」:多少孩子的安全感,就毀在了父母的「挫折教育」下
    ,不需要父母格外的「挫折教育」,甚至是「打壓教育」。上天已經給孩子安排了最好的「挫折教育」,不需要父母再設置不必要的挫折,給造成孩子的痛苦。、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都被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教育」打擊到,並且從來都沒有得到過滿足時,孩子就會因此極度缺乏安全感,這才是孩子長大,無法正確對待挫折的原因。
  • 不可缺位的挫折教育
    第二,家庭學校的過度保護,導致一些孩子抗挫經驗匱乏。部分父母的過度包辦和溺愛,讓一些孩子成了「溫室裡的花朵」,心理較為脆弱。一些學校在日常教育活動中,不敢放開手腳嚴格管理,生怕學生鬧出極端事情。以上因素都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們自然經歷挫折的機會,造成他們抗挫折經驗嚴重匱乏。需要獨自應對挫折時,一些青少年常常束手無策。
  • 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一個能戰勝挫折成長起來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不凡,一個人需要挫折才能有別樣的人生。物質條件優越的今天,家長不願孩子受挫,孩子也不願意吃挫折的苦。但是孩子如果小的時候不經受挫折,他將來就會面臨更多的挫折。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就是讓他直面挫折。現在的孩子就是沒受過挫,才會在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或者被別人擠對了幾句等小事上大發脾氣或心悶不樂。
  • 如何讓孩子勇敢面對困難?需要你正確認識「挫折教育」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對挫折恐懼,麻木,而是讓孩子有直面挫折的勇氣;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要讓孩子懂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用積極的方式去應對。「挫折教育」的前提首先要讓孩子覺得挫折並不可怕,困難是成長路上的常態,只有樹立一個積極的心態,孩子才會進一步想辦法去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 「挫折教育」是毀了孩子還是讓孩子更勇敢?
    經常聽人說,從小到大沒遇到過什麼挫折,一路順利的人,「逆商」。那麼反其道而行之,小時候就對孩子打防疫針,讓其面對挫折,是否能提高「逆商」?但是,父母故意設置挫折對孩子真的好嗎?孩子的抗挫能力經歷挫折之後就能培養的嗎?這些問題,卻常常被忽略掉了。
  • 挫折教育,被無數家長誤解|心理學徹底剖析,不做無知父母
    很多家長奉行挫折教育,但是卻未必真的理解什麼是挫折教育,我總結了一下,家長對於「挫折教育」的理解,大致存在以下幾大誤區。誤區一:當孩子遭遇挫折時,袖手旁觀,批評打壓孩子在小的時候,是需要父母全然的愛與支持的。這才是他們面對一切困難和挫折的勇氣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