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血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較大的困擾,同時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可能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危險,所以這也讓不少人引起了對於血栓的重視,那麼血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血管中主要含血液,而血液中含有白細胞、紅細胞等,還有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若血液中「壞膽固醇」含量增加,可能促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在臨床上,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如果血栓慢慢增多,人體血管就容易出現堵塞、狹窄等情況,甚至引發嚴重的疾病。
因此,平時需要多吃疏通血管的食物,注意多運動,這樣才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身體出現異常表現時,可能就是說明有血栓形成了。
血管不是突然就堵,若出現5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腦CT
劇烈頭痛
不論在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若突然出現劇烈的頭痛,伴有昏迷、嗜睡,或頭痛部位、頭痛性質發生了變化,都要警惕,可能是腦血管發生了堵塞引起的,最好去查一下腦CT,尤其是中老年人。
失語、嘴斜眼歪
經常說話不清楚,舌頭髮硬,或喝水易嗆水,可能是腦血管堵塞了;若伴有嘴斜眼歪、舌頭偏斜、眼睛閉合不嚴,說明病情嚴重了,及時去醫院檢查,早確診早治療。
血壓異常
不論是血壓驟降還是驟升,對腦部都有很大的傷害。如果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小心腦血栓發生;如果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小心腦梗死發生。
頻繁打哈欠、嗜睡
近期總是打哈欠,不論怎麼睡都睡不醒,感覺渾身無力,可能是腦血管發生了堵塞導致大腦缺血、缺氧。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45歲後出現這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
記憶力下降、流鼻血等
如果近期發現記憶力明顯下降,或出現失眠、流鼻血等表現,可能會在半年之內發生腦血管堵塞,尤其患有高血壓的人,應謹慎。
提醒:血管不是突然「堵」的,堵在不同位置,會誘發不同疾病!
1,堵在腦部,可能誘發腦中風;
2,堵在心臟,可能誘發心梗;
3,堵在肺部,可能誘發肺栓塞;
4,堵在四肢,可能發展成肢體壞死;
5,堵在眼睛,可能引起視網膜血管堵塞,嚴重可導致失明。
防血栓,常做3事
多運動
適當運動能夠維持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完整,防止動脈硬化,延緩血管衰老和降低血脂。有臨床經驗表明,每天10000步,有利於慢性病的穩定與康復,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血液中的代謝物!
多開心
情緒壓抑、暴躁、失控,或者長期壓力過大而沒有排解的人容易得腦血栓,因為這些消極情緒會引起血管神經調節失常,從而增加形成血栓的風險。開心是一種心態,讓我們的頭腦和心臟處於一種活躍的狀態,它可以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內分泌和血液循環,好的心情對於預防栓有很好的作用。
多喝水——嘗試養生茶
多喝水可以維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起到稀釋血液的作用,所以堅持每天早上起床後喝上一杯溫開水,使血液循環更加通暢,減少血栓的形成,當然在喝水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養生茶,減少血栓發生,使血管更加暢通。
在《黃帝內經》有所了解,常用梔子、桑葉、青果、菊苣、玉米須、百合、葛根等食材煎茶飲用,有助於調理血糖的濃度,利於控制血糖降低。而這種方法如今也常被大部分中醫師傅所推薦,藥食同源原理如下:
梔子、菊苣:涼血解毒、利溼清熱,含梔子苷、菊苣苷等營養有助於促進胰島素分泌,幫助組織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值
桑葉、百合:利溼消積、安神疏熱,促進血液循環調理血糖濃度,桑葉中生物鹼有助於減少多餘糖分的吸收,控制血糖值
玉米須、葛根、青果:生津、止渴退熱,有助於改善血管環境預防高血糖併發症、含植物甘醇有助於提高胰島素作用、降低血糖值。
降學糖茶的食材生活中很常見,但在食材的處理方面和煎茶控制火候的過程較為麻煩,覺得太花時間或沒空煎茶的朋友,可以選擇用一款炮製好的茶包,方便攜帶、味道清甜,工作之餘花幾分鐘時間溫水衝泡即可。
不用麻煩去找了,直接點下方卡片↓↓↓就可以獲取搭配好的茶包!
結語: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所吃的東西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熱量,有些上了年紀的人還喜歡吃一些鹽分比較高的食物,這一些都是血栓喜歡尋找的人群,所以說平時就應該要低鹽,低熱低脂,可以多喝養生茶,能夠減少血栓形成,遠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