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不如你意,你會怎麼樣?
我不知道……
有一天,在接小侄子幼兒園放學的路上,他跟我說:「我希望我的爸爸媽媽是個警察……」
我很好奇的問他:「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話,我就可以第一個來幼兒園了……」他很乾脆的告訴我,「原來是想第一個到幼兒園啊?那你可以叫你爸爸早點送你來哦!」我笑著跟他說道。其實,我也想有個有工作的父母,他們能知我上班時的緊張和忙碌,能知每個周六日的早晨想安靜的睡個懶覺,補足上班時的精力,想我在「前方衝鋒陷陣」,他們能是我的「糧草補給站」和毫無顧慮「作戰」的勇氣啊……
一切僅僅是我想的和我想要的,可並非是父母所想的,我想在他們身邊,可他們並不能體會到我的處境。我改變不了他們,他們也說服不了我,我該怎麼辦?
身邊的D姑娘很是焦慮,向來不會因為工作的事情而煩心的她,自從調換工作後,沒有睡過一個舒適安穩的覺,昨天她說,她居然做夢夢見校長請她吃飯呢,我說這不很好嘛!她蹙著眉頭說:「好什麼呀?我又得生病啦……」她說長這麼大,只要夢見吃飯之類的,一準兒生病,沒啥好事兒啊!果不其然,今天遇見她,整個人就完全沒精神,耷拉個腦袋,連抱怨聲兒都沒有呢。看到她這個樣子,定與工作壓力大有關,突然間想起她說的問題學生了,她說每一個問題學生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和一對兒問題家長,很多年前,貧困家庭的故事是一塊勵志碑,能讓生活艱辛的學子因努力學習而改寫命運,由此改變生活。
可是,現如今貧困家庭依然有,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學子們享受著便捷的交通,擁有著兩部手機,隨時準備著接受社會青年的「救濟」,他們不學習,也可以混飽肚子,隨時都有加入社會小青年的行列,這些感受出自一個班主任老師之口,該是多麼的滑稽,多麼的諷刺啊!有了新變化的這些學生是怎麼了?努力學習還不一定趕得上快速發展的社會生活,怎麼還能倒退呢?家庭因素自然是主要原因,問題學生可能面臨了更多的問題,或是父母離異,或是父母雙方在外打工,不能陪伴成長、交流溝通,或是單親家庭,缺乏關愛,或是沒有輕鬆的家庭氛圍等等,我僅僅是個老師,在面臨這樣的家庭問題時,我又能怎麼樣呢?我的老師跟我說:「學好你的專業,教好你的化學,僅此而已。」可是問題積累到已經對我的教學工作產生了「威脅」,已經影響到我的生活了,我做夢都在與這些問題學生周旋,這一切與我想得不一樣,我該怎麼辦?
小麥姑娘最近又拉黑了兩個人,一個是所謂認識她的人,冷不丁的在微信上問一句:「你在幹嗎呢?」一個是被介紹的同行,是個小學數學老師,拉黑他的理由很簡單,半個多月沒聯繫,然後就是:「十一假期去哪兒過了?」她說,累到沒心情聊一些有的沒的,她雖然在苦笑,卻也掩飾不了等而不得的無奈,她說像這樣的情景驚人的相似,超過一半兒以上的都是一開始聊得熱火朝天,感覺就是對的那個人,言辭真誠又不失禮貌,可是一周以後就杳無音訊,即便駐留在微信的通訊錄一個月,也只是徒佔空間,不如刪去釋放存儲呢。
還有的就是一語不發,感覺就是被迫完成加微信的任務呢,後來呀,小麥姑娘就主動發消息了,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覺到那個正所謂一語不發的人的態度了,「一個人過習慣了,也沒有想法改變這種一個人的慣性了……」你想要兩個人的生活時,它卻百般遠離你,你故意的也好,你有意的也罷!你說,我該怎麼辦?
不是的,不是的……
不是一切不如你意,而是你的心態自始至終就沒有擺正好。你總是用放大鏡看問題,念悲傷,愁苦惱,思憂慮,父母在,就好了。不用改變他們,改變你自己就好了!問題學生只是個別,不要把問題放大,儘自己所能就好!不聯繫的人,不指望他來找到你,你去找他啊,只要你勇敢去追,再遠的距離也有相遇的時候!
不要說一切不如你意的話,太冷,寒心!
不要懷疑你所做的一切,它會在某個角落裡慢慢紮根,定會在一個高光時刻給予你意外的驚喜。
假如一切真的不如你意,不要束手就擒,你該站在高處的冷風裡呼喊——你的初心,你的夢想,它們將憑藉風的力量,飛得更高、更遠!就像蒲公英能到的地方,都是生命一樣!
張文芳,網名沙漠之仙,喜歡旅行,文學愛好者,「長在心裡的善良,刻在生命裡的堅強」—用心生活,走心書寫故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