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牙醫智宇
在新時代牙醫的讀書方法(上)這篇文章裡,建議大家要多從書本中尋找答案,而不是學習班。似乎有些得罪人,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大家可以認同,也可以不認同,如果真的影響到哪位老師的課程,我要說聲抱歉,我只是在表達我最真實的想法而已。
提到讀書和聽課,我覺得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大家幾乎全盤接受老師或者書中的內容,而不去思考其中的對和錯。
包括閱讀我的文章也是如此,寫了這麼久,大概有20萬字了,一點錯誤都沒有嗎?我自己都發現了很多錯誤,可是跟我提出的人卻很少。
大家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知識,不論是一位大家的名作,或是一位有名的講師,還是我這種小人物。學習的時候要多思考,否則當你遇到兩種不同觀點的時候,就會很迷惑。
現在市面上的書籍種類如海洋一般龐大,即使是口腔專業書籍,國外的,國內的,一個人窮盡一生的時間也很難讀完,也沒有必要全部讀完。
對於專業書籍,要在總體上進行把握。每一本書的側重點都不同,有的側重於理論講解,有的側重於臨床操作,有的側重於病例展示,還有的側重於講解某一專業技術。
在初期閱讀的時候,先閱讀一些理論性的內容,明白一項技術的基本原理,再去學習該如何操作,在基本掌握之後多看一些病例解讀。
有些自認為已經完全掌握的技能,也許還不夠完善,這時要回去查缺補漏,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我以前覺得口腔局部麻醉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不就是打麻藥嘛,但在與一位口外醫生交流之後,我發現自己真的欠缺了很多,找到一本關於麻醉的書籍仔細閱讀之後,發現那位口外醫生也存在一些認識上的不足,嘿嘿,這樣我就進步了。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牙醫,要慶幸知識是這樣的唾手可得。
在古代,只有富貴人家吃飽了沒事幹才會讀書,因為那時候的書太貴了,都是用手抄在竹簡上,100斤竹簡也抄不完半本書,那時的書也沒有版權問題。
自從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書籍可以廉價的印刷,普通人才有了閱讀的機會,而如今電子書的出現,讓書籍更加方便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我們真的做到了,枕上、馬上、廁上閱讀,我們現在雖然不騎馬了,但地鐵公交上都是拿著行動裝置閱讀的人,我們比古代人還要用功哦!
其實我覺得一名牙醫,更要花一些時間閱讀一些專業知識以外的書籍,因為這關乎一位醫生的氣質和品位。
有一種氣質叫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一種美麗叫相由心生。
歲月是把殺豬刀,再好的化妝品只能延緩面容的衰老,越老越美麗這件事情只有讀書才能做到,韓國的整形大夫是做不到的。很多人雖然已經青春不再,但向我們展示的是知性的美麗。
一個人是否讀過書,是否有修養,一目了然。
我到過一些寺廟,裡面的僧人與周圍的農民沒有什麼區別,只是身上多了一件袈裟而已。可我去另外一些寺廟,看到裡面的僧人真的是面目和善,因為他們長期禪修,閱經,讀書。
在我的心中存在一片淨土,那就是我的書房,每當進入其中,我就是一個君王,古往今來,所有的賢人達人智者,他們寫的書,他們留下的話語,都是我的奴僕。
想讓孔子陪我聊會天,把《論語》拿出來;想聽老子論道,把《道德經》拿出來…有句話說的好,「仁者居其中,智者居其側」。生活中遇到什麼困惑我就去找他們,能有這麼多智者幫我出主意,真好!
(跟隨我多年的兩本書籍)
扯遠了,今天的主要目的,是想給大家總結一下都有哪些口腔專業書籍是值得一讀,或者說是值得常備在身邊。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牙醫,保持對專業知識的渴望,以飢餓的態度,一路前行!感謝您的閱讀和分享,做一個知識的傳遞者,讓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