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擺地攤火了以後,在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夜生活都開始豐富起來了。逛街的人很多,擺攤的人也很多。
允許擺地攤後,感覺激活了整個城市的活力。擺地攤解決了很多底層收益人群的生活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利於人民的好政策。
對於一些擺地攤的新手來說,賺錢還是很難的;可能有的人擺攤一晚上,也就掙過三四十塊。可能有的人,一晚上能掙一兩百塊,但是錢也壓在了貨源上。
那麼怎麼才能通過擺攤掙到錢呢?我總結了2種類型的擺攤,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一、擺攤
什麼是技術性的擺攤呢?就是擺攤出售一些帶有技術門檻的產品。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或者很少有人去做的擺攤類型。這一類的擺攤,利潤相對而言要高一點,競爭小一點,更容易賣出去。
比較典型的技術性擺攤就是手機殼列印照片。這個項目在前幾年很火爆,現在又看見有人在操作了。有一些做網際網路地推的朋友,就是通過列印手機殼照片,吸引了大批的原始粉絲。
這個擺攤的操作方法就是:購買了一臺DIY印表機,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圖片或者自拍照,列印到t恤上,水杯上,手機殼上,抱枕上,或者直接出售現場列印照片服務。
以手機殼為例,去批發網上進貨一批手機價格在1-2塊錢一個;然後只需要客戶提供一張自己喜歡的照片,就可以把它列印到手機殼上,然後出售的價格可以是10塊一個或者15塊一個,利潤相當可觀。
這一類的技術性擺攤,為產品提供一個附加值,然後再賣出去,是比較有一定的優勢。
二、手藝型擺攤
什麼是手藝型擺攤呢?就是通過自己的手藝,加工為成品;簡單的來說,就是擺攤賣一些吃的,喝的。自己購買好食材,然後自己加工成美食,再賣出去,利潤也很可觀,更容易賣出去。
比較典型的手藝型擺攤就是各種飲料燒烤。前段時間比較火爆的就是「孟婆湯」,通過自己的手藝做成一款湯汁,然後通過包裝宣傳,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賣得很火爆。
我知道一位擺攤賣食物的朋友,他一天能賣出去2000多塊的毛收入。他就是買了一個小的電動三輪車,改裝一下,就可以擺攤了。
早上6-9點在菜市場附近擺攤,賣一些賣散雞蛋,幹豆腐,蔬菜等等,毛收入有三四百塊。
中午11-2點在附近美食城擺攤,賣一些熟食豬頭肉、香腸、肉夾饃、涼皮,涼拌麵等等,毛收入有一千多塊。
下午4-7點在小區的飯店附近擺攤,賣一些滷肉、香腸、雞腿、鴨腿、烤鴨等等,毛收入有八九百塊。
全部的食材加工基本是他老婆完成,他就負責擺攤賣;一整天下來純收入相當可觀。
總結
擺地攤很火爆,但是競爭也很激烈,想輕輕鬆鬆掙到錢,已經很難了。其實國家提倡擺攤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一些待崗人員或者想做生意沒有本錢的人,提供一些就業的機會;並不是推薦有正常工作的人,辭職去擺攤。
擺攤千萬不要盲目跟風,就算別人擺攤一天能掙幾千塊,別人也是付出了很多汗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