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潛力巨大!科學家往天然氣中添加一種混合物,15分鐘內可轉化為...

2020-12-12 前瞻網

應用潛力巨大!科學家往天然氣中添加一種混合物,15分鐘內可轉化為固態

 Evelyn Zhang • 2020-12-11 18:02:22 來源:前瞻網 E2045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工程師們開發了一種方法,可以將天然氣轉化為一種不易爆炸的固體,這種固體可以很容易、安全地儲存和運輸。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使用了一種定製的低毒添加劑混合物,只需15分鐘就可以完成整個過程,將天然氣轉化為安全的固態。

天然氣可能是一種化石燃料,但目前仍是一種關鍵的能源來源,一些人認為它可能有助於我們縮小與更多可再生能源的差距。它們仍然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這些東西在儲存和運輸時可能是危險的,而且它經常被轉化為液體形式,這樣才能更容易使用。然而,天然氣液態形式的安全存儲,一般需要大約-162℃(-260℉)的極低溫環境。

一種新興的方法是將氣體轉化為更容易運輸和儲存的固體。事實上,自然界已經在某些條件下做到了這一點,因為天然氣分子可以被困在水分子的「籠子」裡,形成所謂的天然氣水合物或可燃冰。但這遠不是一個快速的過程,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

研究人員一直在試圖加快這一速度,而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團隊表示他們實現了快速將天然氣轉化為固態的流程。

以前加速轉化過程的嘗試依賴於對相關人員和環境都有毒的添加劑。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配製的新添加劑混合物含有關鍵成分:L-色氨酸(L-tryptophan),它是眾所周知的一種人類飲食中的必需胺基酸。

這種胺基酸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使更多的氣體更快地進入固體水合物——只需15分鐘。研究小組表示,新方法的速度是目前標準方法的兩倍多。

最終產品的儲存和運輸更加方便和安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為一塊冰的形態下,它的體積縮小了近90倍!它不會爆炸,而且足夠穩定,可以在-5℃(23℉)低溫環境的普通冰箱中儲存。需要指出的是,新方法顯然不需要常規方法中那麼多的有毒添加劑。

到目前為止,這項技術還只是在實驗室裡進行了測試,研究人員下一步計劃進行一個小規模的試驗,目標是每天轉化約100公斤(220磅)的天然氣。最終,他們希望將其擴大到工業用途。

這項研究於2020年10月27日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雜誌上,研究小組由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的Praveen Linga副教授領導。通過從本質上把天然氣變成固體立方體,這種方法可以在確保未來全球更容易獲得自然、清潔能源方面發揮很大作用。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來源:https://newatlas.com/energy/natural-gas-solid-form-storage/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singapore-researchers-develop-fast-safe-method-for-storing-natural-gas

https://www.miragenews.com/nus-engineers-invent-fast-and-safe-way-to-store-natural-gas-for-useful-applications/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國立大學開發出新型混合劑,可在15分鐘內將天然氣凝結成固體
    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科研人員宣布開發出新的混合劑,可在15分鐘內將天然氣凝結成固體,從而可以更快捷和安全地運輸和儲存。 國大表示,現有的儲存方法包括以攝氏160度的高溫液化天然氣,或以250倍大的氣壓壓縮天然氣,但這些方法的成本昂貴,要長期存放也不安全。
  • 新加坡工程師們開發了一種將天然氣轉化為固體的方法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將天然氣轉化為固體的新方法,使天然氣的儲存和運輸更加方便和安全。將材料從氣體轉化為固體只需要15分鐘,並且使用低毒性混合物。這種新的轉換方法意義重大,因為雖然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推動消除化石燃料,但天然氣在世界大部分地區仍在大量使用。
  • 氫:一種可再生能源視角
    《氫:一種可再生能源視角》,在此ERR能研微訊研究團隊對報告執行摘要進行了翻譯,並分享給大家,歡迎轉發擴散!過去二十年來,氫的爭論逐漸演變,人們的注意力從汽車行業的應用轉向卡車、航空、航運和供暖應用等難以脫碳的能源密集型行業。—確保低碳、清潔的氫供應至關重要。目前和未來的採購選擇包括: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氫氣生產(灰氫);化石燃料制氫生產與碳捕獲、利用和儲存相結合(CCUS;藍氫);和來可再生能源的氫(綠氫)。—預計在未來幾年,使用可再生電力生產的綠氫將快速增長。
  • 香港大學科學家發明可以將廢熱轉化為電能的回收裝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香港大學(HKU)的工程師剛剛發明了直接熱充電電池(DTCC)並申請了專利,該設備是一種可以將低級熱量轉化為可用電能的回收裝置。從家中的燈,空調和烤箱到辦公室的計算機,到處都會產生低級熱量。
  • 科學家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航空燃料,飛機可以實現「淨零排放」
    但是,科學家預計,到2030年之前,化石燃料的使用每年還是會增長1.3%。航空運輸是二氧化碳的高排放源,因為它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全球化的重要角色。 考慮到這些公認的環境問題,開發清潔節能技術以生產可持續或可再生航空燃料是當務之急。 在過去幾年裡,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學品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極大興趣,因為它不僅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且還能生產有價值的化學商品。因此,二氧化碳的轉化和利用被視為控制溫室氣體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新型耐高溫低成本合金或應用與天然氣汽車發動機
    打開APP 新型耐高溫低成本合金或應用與天然氣汽車發動機 Elisha 發表於 2020-04-03 17:33:09 據外媒報導,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研究人員通過將鎳粉和石墨烯薄片結合在一起,開發出一種新型耐高溫低成本合金,並申請專利。
  • 「2019分析科學家創新獎」揭曉:賽默飛、島津等15款儀器獲獎
    樣品可在不到7分鐘的時間內在線運行,從而消除了核心實驗室的等待時間,並且自動完成了對30多種分析物(包括關鍵胺基酸,生物胺,水溶性維生素和二肽)。 Rebel專為GMP環境打造,集成了報告,自動性能鑑定和符合21 CFR Part 11的軟體。通過加快工藝開發周期並最大程度地利用生物反應器,Rebel將加強整個生物製藥領域的研究。
  • 惡性腫瘤可被轉化為良性
    惡性腦腫瘤細胞可以有效的欺騙我們的免疫系統,以至於能夠令其為它們工作。然而行兇的人必然也會得到相應的下場。來自華沙Nencki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展示了如何欺騙腦腫瘤並將惡性膠質瘤轉化為良性的方法。  來自華沙波蘭科學院的Nencki實驗生物學研究所的Bożena Kamińska教授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方法,可以將惡性膠質瘤(腦腫瘤)轉化為良性(目前僅在動物模型中得到驗證)。由於良性膠質瘤細胞被抑制,有時甚至被宿主的免疫系統徹底清除,患病動物的生存前景得以顯著提高。這一新的研究得到了波蘭國家科學中心的資助。
  • 【行業動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低成本聚氨酯海綿,可用於清理漏油
    【行業動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低成本聚氨酯海綿,可用於清理漏油 2020-06-07 0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奶牛全身是寶:不僅牛奶能喝,科學家還盯上了它們的屎
    對此,該校已經有一個正在開發的地熱項目,計劃從地下3-4公裡處提取的熱水中抽取熱量。但這個項目只能提供基本的供暖,在經濟上不足以滿足尖峰時段需求。 為了滿足深冬時期對更多熱量的需求,科學家提議建立一個系統,將學校奶牛場的牛糞轉化為甲烷和其他產品。
  • 科學家腦洞大開,將胺基酸序列轉化為音樂
    化學者在前文曾介紹到,周期表、DNA雙螺旋和化學光譜圖裡隱藏的天籟之音,都被科學家發掘出來。最近美國化學學會在介紹一個蛋白質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時,提出將胺基酸序列轉化為音樂成分的方法,一起來了解一下。研究人員將蛋白質序列翻譯成音樂作品作曲家將不同音高和持續時間的音符串在一起以創作音樂。
  • 美國加州將五溴二苯醚混合物納入65提案清單中
    該項提案要求加州發布並更新已知的可致癌、致先天畸形或生殖傷害的化學物質清單 [2] 。該清單于1987年首次發布,每年至少更新一次。   2017年7月7日,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OEHHA)宣布[3] 將五溴二苯醚混合物(penta-BDE混合物,DE-71工業級 )列入65提案化學品清單中。
  • 太空旅遊市場潛力無限 航天將為中國帶來巨大財富
    航天技術可在多個領域為經濟服務,獲取巨大經濟效益  衛星氣象觀測每年可減少幾十億元的經濟損失,衛星遙感可用於勘測地球資源,衛星導航定位可為各類交通工具提供高精度定位及測速信息,衛星通信技術為現代社會提供了電話、
  • 皮克斯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VR/AR的教育潛力十分巨大
    皮克斯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洛倫·卡彭特(Loren Carpenter)在一次演講中表示「我對VR和AR設備的教育潛力感到非常樂觀。我認為VR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多年來最大的進步之一。」洛倫·卡彭特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虛擬量子物理學課程。此外,卡彭特還設想在頭顯裡進行火星之旅,老師們可以標註感興趣的點,並將太陽系的規模顯示出來。這聽起來有點像谷歌的Expeditions平臺。 卡彭特也是AR的忠實粉絲,儘管他認為這距離真正普及還需要幾年時間。 看到像卡彭特這樣有影響力的人支持VR/AR總是讓人備受鼓舞。
  • 連接混合物中純化的靶DNA與切割的質粒載體摩爾比應為約1:1
    純化的PCR產物溶解在20uL∞TE (pH7.5) 中。3.在20μuL°反應體積中,用1.0~2.0U相關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約50ng純化的PCR產物。在最適溫度溫育反應物1h.4.消化結束時,按步驟2所概述方法純化DNA.5.將DNA溶解在10μL°水中。
  • 化學鏈小分子轉化研究進展
    20世紀80年代初期, 杜邦公司開發了循環流化床正丁烷部分氧化制馬來酸酐技術, 其中載氧體為礬磷氧化物。1983年,漢諾瓦達特茅斯學院的Richter和亞琛工業大學的Knoche指出化學鏈能夠降低燃燒過程的不可逆程度。此外, 化學鏈燃燒還具有將碳基燃料直接轉化為可供封存的二氧化碳的優點, 因此各國科學家對化學鏈燃燒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 天然氣為什麼有臭味?天然氣帶壓開孔要注意這點
    天然氣是什麼味?當然是臭的,是聞到一絲都讓人感到恐懼的氣味。但是天然氣,主要的可燃成分根本沒有任何味道。相信有不少人已經知道天然氣裡這種臭雞蛋味其實是來自於人為添加的化學物質,我們俗稱之為「加臭劑」。「加臭劑」走上天然氣預警的歷史舞臺的源頭,是一種導致至少295人死亡的可怕爆炸案-1937年美國德克薩斯州新倫敦學校天然氣爆炸事件。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無色無味,當空氣中甲烷濃度處於4.9%~16%之間時,遇明火則可發生爆炸。
  • 科學家最新設計:能將水轉化為燃料和氧氣 供未來前往火星的太空人...
    科學家最新設計:能將水轉化為燃料和氧氣 供未來前往火星的太空人使用 來源:騰訊科技 • 2020-12-08 15:14:11
  • 《科學》雜誌發文:人造「葉綠體」來了,理論上可將CO2轉化為任何...
    面對碳排放的不斷增加,科學家們一直想研發出一種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近日,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陸地微生物研究所的Tobias J.因此,許多科學家想通過人工合成葉綠體,來實現更好的利用太陽能來捕獲環境中的CO2,並將其轉化為有機分子,例如燃料、藥物等。合成光合作用的人工替代品,也被稱為當今時代的「阿波羅計劃」。其實,科學家們早已實現了人工葉綠體的合成,能夠分解水並固定二氧化碳,因此人工葉綠體的生物合成早已不是什麼科學難題。
  • 生物天然氣(BNG)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基於上述狀況,對環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將更加緊迫。我國地域遼闊,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等能源蘊藏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但目前對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卻相對不足。此外,對多種可再生能源進行比較,生物質能是唯一可替代化石能源轉化成液態和氣態燃料以及其它化工原料或者產品的碳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