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建立「三個機制」,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模式 缺什麼扶什麼 本報...

2020-12-20 亞魯紫雲

山東青島市和甘肅隴南市聯合投資3000萬元建設青隴現代農業示範園,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無償為貧困戶提供果蔬、中藥材等優質種苗。圖為園區工作人員在介紹西紅柿栽培管理技術。

李瑞鴻攝(中經視覺)

貴州紅星山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技術人員在對種植戶進行培訓。他們自主研發的高辣度辣椒已種植了1萬畝,帶動1600多貧困戶參與並實現增收。 雷廣志攝(中經視覺)

山東省青島市1996年與貴州省安順市建立扶貧協作關係;2016年與甘肅省隴南市建立扶貧協作關係。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把機制建設放在首位,通過建立動員機制、市場機制和保障機制三個機制,全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模式。

「『脫貧攻堅有期限,東西協作無止境』,要強化市場化思路和平臺思維,根據青島的優勢和受援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到『缺什麼、扶什麼』,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說,青島正在通過建立「三個機制」,全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模式。

發揮制度優勢

建立動員機制

「只有發揮制度優勢,建立廣泛的動員機制,才能動員更多的資源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真正做到『缺什麼、扶什麼』。」青島市扶貧協作辦黨組書記、主任竇宗君說,青島1996年與貴州省安順市建立扶貧協作關係;2016年與甘肅省隴南市建立扶貧協作關係。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把機制建設放在首位。

「在頂層設計上,堅決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層層立下軍令狀,壓緊壓實脫貧攻堅責任。」竇宗君說,青島市調整完善了市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雙組長,成員單位擴大到62個,對扶貧協作工作實行「一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

青島市還出臺了《關於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意見》,配套形成了7個專項文件,各有關部門還制定了一批專項政策措施,全市形成了「1+7+x」的扶貧協作政策體系,動員群團組織、社會各界、各類企業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盡銳出戰,精準發力,綜合施策,推動產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各項政策落實落地。

今年10月,青島市又出臺《企業赴扶貧協作地投資興業財政專項獎勵工作實施細則》,鼓勵青島企業到扶貧協作地投資興業。其中對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達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的5%給予獎勵,最高獎勵100萬元。

廣泛動員使扶貧協作變成了全社會的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社會機構、醫療、教育等青島社會各界,紛紛到安順、隴南等地對接協作,產業園、企業紛紛落地,醫療、教育協作層出不窮……

發揮產業優勢

建立市場機制

在安順鎮寧縣的一個山坡上,一片片紅辣椒中坐落著一片廠區,這裡是貴州紅星山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所在地。「我們的產品除做食品添加劑外,在生物農藥、船舶防腐防汙、軍工防爆噴霧和警用催淚瓦斯、醫藥消炎止痛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項目達產後,預計年均實現營業收入4.3億元,利稅9500萬元。」公司副總經理潘秀成告訴記者,他們自主研發了適合安順高海拔山區坡地種植的高辣度辣椒品種,辣素含量大於4%,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唯一可規模化種植的高辣度辣椒品種。「現在已經種植了1萬畝,帶動1600多貧困戶近7000人參與,未來將發展到5萬畝,預計可帶動安順市1.6萬農戶發展、2600多貧困戶脫貧,並創建一批縣級、鄉級特色高辣度辣椒種植示範基地。」

青島榕昕集團是一家奶牛養殖企業,2016年投資1.5億元,在西秀區建設了集奶牛養殖、果蔬種植、觀光旅遊和線上線下經營於一體的現代化生態農牧產業園,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運營。項目建成後,僅食草飼料供應就直接帶動周邊1000餘貧困戶脫貧。「2017年5月第一批鮮奶下線,到現在發展勢頭很好,我們準備在安順建設100家連鎖『鮮奶吧』,還將在16個鄉鎮建設肉牛養殖示範基地,並配套建設年屠宰加工能力達8萬頭的標準車間和批發市場,拉長產業鏈。」青島榕昕集團貴州公司負責人說。

實施園區共建,促進協作地產業發展,是青島「產業造血」的重要載體。目前,青島與安順共建了青安產業園,與隴南共建了青隴產業園,目標是集聚產業發展要素,發揮輻射引領作用。據統計,青島目前已累計幫助安順、隴南兩市引進項目74個,實際到位資金8.56億元,幫助11.36萬貧困人口脫貧。而青島企業也在幫扶中拓展了新的市場空間。

發揮區域優勢

建立保障機制

充分發揮各方面優勢,青島建成了一系列常態化保障機制,保障扶貧協作區域多領域、全方位發展。

志智雙扶。青島累計向安順、隴南兩市派出掛職幹部74人,選派教師362人、醫生374人,組織全市501家學校、114家醫院參與「手拉手」結對共建,實施「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幹」,助推兩市教育、醫療水平提高。

技術幫扶。採取到青島培訓、開設「空中課堂」等方式,僅2019年就完成在青培訓黨政幹部4226人次、各類技術人才1.2萬人次,派專家到安順、隴南培訓1.5萬人次。

促進就業。實行就業、交通、租房、培訓4項穩崗補貼,新出臺勞務中介補助政策,組織開展「春風行動」系列勞務招聘活動70餘場,提供就業崗位5萬多個。開展訂單式、定向式技能培訓,累計帶動1.4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創業。

結對幫扶。實施「攜手奔小康三百工程」,組織青島100個強鎮、100個強村、100個強企結對幫扶。目前,青島164個鄉鎮(街道)、321個村、215家企業、57個社會組織,與安順、隴南兩市328個貧困鄉鎮、593個貧困村結對。

消費扶貧。搭建經貿、商超、電商、直購、推介五大消費扶貧平臺,累計開設協作地特色產品專賣店、體驗店、特色館23家,2016年以來累計實現消費扶貧額6.9億元,其中今年已達2.85億元。

「2016年以來,青島已累計幫扶貴州安順、甘肅隴南、山東菏澤三個協作城市財政資金21.4億元,援建扶貧項目903個,助力139.12萬貧困人口脫貧。」竇宗君說。

相關焦點

  • 「東西協作」高質量扶貧!青島打造扶貧協作「山海模式」
    搬到安置的新房後,交通、學習、醫療也方便了,國家政策真好,也感謝青島的親人們!」今年以來,青島安排財政援助資金總量達到8.56億元,累計實施政府援助科技產業等項目222個,帶動安順市、隴南市11.36萬名貧困人口脫貧,打造具有示範意義的東西部高質量扶貧協作「山海模式」,為全國脫貧攻堅作出積極貢獻。
  • 同心築夢 共奔小康——廣州市白雲區·黔南州平塘縣東西部扶貧協作...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左二)在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中漢口腔扶貧車間調研2017年,廣州市白雲區對口幫扶平塘縣,助力平塘縣6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3月,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同意平塘等24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平塘順利實現減貧摘帽。
  • 青島即墨·甘肅文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圓小康夢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意見和山東省、甘肅省統一安排部署,從2017年即墨區與文縣建立對口幫扶關係以來,兩地積極主動對接,通過強化組織領導、促進人才交流,高效使用資金、優化產業合作,拓展銷售渠道、推進勞務協作,力推結對關係、深化社會幫扶等工作的高效開展,形成了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立體化的協作合作格局,有力助推文縣2019年整縣脫貧摘帽、2020
  • 寧波與黔西南州、延邊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綜述:共繪"小康夢"
    圖為由寧波援建的東西部協作扶貧工廠——延邊州敦化市長有食品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在製作用於航空餐的敦化煎餅。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寧波根據當地產業特點和發展戰略,在項目安排上,重點向深度貧困縣、鄉、村傾斜,注重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力爭把援建項目打造成脫貧增收的富民產業、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nbsp&nbsp&nbsp&nbsp在黔西南州普安縣,佔地2000畝的「白茶一號」茶園讓一大批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
  • 青島安順東西部扶貧協作首批產業項目首批6750頭種豬入場生產基地
    近日,在安順市關嶺縣永寧鎮康寨村新希望六和引進的6750頭種豬,分批乘坐電梯入住五層樓的生產基地,至此新希望六和投資5億元的關嶺縣新牧養殖公司項目順利投產,實現了本年度青島——安順東西部扶貧協作旗艦項目當年籤約、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見效。
  • 縷縷陽光耀隴原──津甘兩地東西部扶貧協作見聞
    12月9日至17日,東西部扶貧協作(天津—甘肅)兩地記者聯合開展集中採訪活動,從白銀到慶陽,從天水到甘南,兩地扶貧協作成果處處開花。  精準扶貧 兩不愁三保障   不做手術匠 技術留下來  「做完宮腔鏡手術,肚子還疼嗎?」  「不疼。」  「那等病理就行了。」
  • 杭州市·恩施州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召開回顧去年...
    2月21日上午,杭州市·恩施州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召開。杭州市人社局考察團參加會議,州委常委、副州長吳槐慶主持會議。會議回顧了2018年以來雙方建立協作互助機制、實施技能脫貧以及搭建轉移就業平臺等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
  • 南部縣東西部合作扶貧工業園成為全國最大東西部產業合作項目
    2018年,通過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南部縣與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成功「牽手」。以此為契機,南部縣順勢而為、搶抓機遇,投資20億元、佔地1000畝的東西部合作扶貧工業園於2019年破土動工,迅速吸引大量東部地區工業企業抱團轉移、拎包入駐。
  • 「東西部扶貧協作」教育扶貧「鋪軌」 助推脫貧「加速」
    它見證了濱江-建始友好協作的力度、溫度,也是濱江對口幫扶建始的一個縮影。自2017年濱江-建始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杭州市濱江區·建始縣東西部扶貧協作成功對接,建立扶貧協作溝通機制,開展產業、教育、醫療、旅遊、人才等方面的扶貧協作,發揮兩地資源優勢,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兩地共同繁榮。
  • 東西部扶貧協作這樣為隆陽「舒筋活絡」
    2017年以來,保山市隆陽區堅持把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積極加強與上海市在人才、勞務交流方面溝通協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勁動力。把工作機制建起來隆陽區堅持高位推動,成立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27個區直部門和21個鄉鎮(街道)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為滬滇扶貧協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 張永安率隊到廣西開展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調研
    8日,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張永安率隊到廣西開展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調研交流和助殘服務活動,在南寧時,會見了廣西區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邊疆,黨組副書記、副理事長、一級巡視員楊一萬,共商新時期粵桂兩地殘疾人扶貧協作發展大計。
  • 廈門、甘肅、寧夏三地探索對口扶貧協作新模式 東西協作更精準更...
    東西部扶貧協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舉措,也將東南沿海的廈門與西北內陸的甘肅臨夏州、寧夏連接在一起。面對自然環境惡劣、產業基礎薄弱的幫扶對象,廈門這些年的對口支援幫扶工作是如何開展的?經濟日報記者日前前往廈門、甘肅、寧夏等地,了解三地協作的創新嘗試。
  • 杭恩籤訂多個合作協議助推東西部扶貧協作
    2018年以來,杭恩雙方建立協作互助機制,先後籤訂《杭州市·恩施州創新創業合作和勞務協作聯席會議制度》《杭州市·恩施州創新創業合作和勞務協作工作機制》等,我州相繼出臺《關於深入推進扶貧勞務協作提升勞務組織化程度的通知》《關於成立駐杭州市勞務協作工作站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推進貧困人口穩定就業,恩施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全年在杭就業1283人、在杭穩定就業1185人。
  • 【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河東區與甘肅省寧縣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和...
    【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河東區與甘肅省寧縣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高層聯席會議 2020-08-13 13: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扶貧協作 共奔小康丨「小藍莓」託起脫貧致富「大產業」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專項監督檢查現場,通江縣楊柏鎮騾子坡村低收入農戶劉遠壽激動地介紹。自2017年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麗水遂昌縣積極為通江縣產業扶貧把脈開方,以藍莓產業為抓手,打造「飛地經濟」扶貧的新模式,帶動通江縣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 精準扶貧 上城力量丨高節竹、烏杆天麻……來看東西部扶貧協作在...
    日前,上城區融媒體中心攜手浙江日報社、杭州日報社、杭州文廣集團等,組成「省、市、區」三級融媒體報導組,探訪脫貧攻堅一線的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和湖北省恩施州鶴峯縣,聚焦異地幫扶項目實施,挖掘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湧現的典型人物和優秀事例。
  • 浙江省金華市委書記陳龍來儀隴縣調研東西部協作工作
    7月17日下午,浙江省金華市委書記陳龍率金華市黨政代表團一行來到我縣經開區、雙勝鎮果園村、任家庵村等地調研東西部協作相關工作。市委副書記古正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陳科一同調研。陳龍一行先後來到縣經開區浙川東西部協作汽車汽配產業園、雙勝鎮果園村海升三期柑橘自建園項目、雙勝鎮花椒產業項目等地,了解當地脫貧工作成果,察看對口扶貧項目建設進展情況,併入戶慰問貧困戶。來到浙川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園,陳龍一行走進廠房車間,實地考察汽車零配件生產情況。
  • 福建福清與甘肅通渭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在中國地圖上,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的縣級市——福清市,與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相隔數千公裡,一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約定將兩地緊緊聯繫在一起。  為進一步幫扶提升通渭縣醫療服務能力,今年福請市衛計局與通渭縣衛計局籤訂了《幫扶協作實施方案》。
  • 【東西部扶貧協作】骨科專家校園行
    【東西部扶貧協作】骨科專家校園行 2020-10-19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浙江四地在樂山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探索
    從中國西南群山深處來到泰晤士河畔,一塊彝繡的出國之旅,也是這個貧困山區融入世界、奔向小康的奮進之旅,其背後推手是東西部扶貧協作。  2017年,按照中央部署,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台州市椒江區、衢州市江山市和金華市浦江縣等四地,開啟對口幫扶樂山市馬邊、峨邊、沐川和金口河「三縣一區」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