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今天,寶媽群裡的一個孕媽說自己孕期特別想哭,下面有很多孕媽紛紛表示有同感。
確實在孕期,孕媽受到激素的影響,情緒會變得特別敏感、脆弱,會無緣無故地就想哭,尤其是自己的辛苦不被周圍人理解時。
都說女性是「水」做的,體現在平時生活中就是敏感的,再加上懷孕後,身體內激素的分泌導致身體不適,一旦出現家庭生活中和工作中一些煩心事,瞬間就會把不良情緒放大,自然就會導致委屈心理的出現,變得愛哭起來。
女性懷孕後,情緒敏感,脾氣煩躁不安,憂慮委屈等這些心理表現,會一直持續整個孕期,等到寶寶出生後,會慢慢地改善直到好起來。
1) 胎寶寶會缺乏安全感
當孕媽有巨大的情緒波動時,身體內的血液流動會加快,心跳也會加速,而這些變化都會被胎兒感知到。
當孕媽的心情處於低落的狀態,胎兒也會感到缺乏安全,如果胎兒長期處於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出生後內心安全感也不會增強。
中國科學協會曾經對800名孕媽做過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孕期接受過心理幹預的孕媽,生出「易養型寶寶」的比例,要比未接受心理幹預的孕媽高出6個百分點。
這裡插一個概念:寶寶在出生後,根據最早表現出來的個人特徵,分為「易養型」、「難養型」、「中間偏易養型」、「中間偏難養型」和「啟動緩慢型」。
「易養型」寶寶,往往行為上比較有規律,愛笑、友好、父母帶起來十分容易;
專家表示:「易養型」寶寶在將來不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這和他們有足夠的安全感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在孕期,孕媽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為了以後孩子的心態打下健康的基礎。
2) 胎寶寶會有明顯的胎動
孕媽在哭泣的時候,一般呼吸上都十分急促,心情上也比較激動,而胎兒也會感受到這些。
孕媽呼吸急促,胎兒也會強烈的不舒服感,胎動就會加快,以此來提醒媽媽自己不舒服了,快停止不良的情緒。
所以一旦孕媽感受到胎兒不規律的胎動時,一定要及時調整情緒,來安撫寶寶的不安。
3) 易造成流產或者早產
消極情緒會導致孕媽的消化功能也隨之降低,自然也會影響到胎兒的營養,最終使胎兒發育遲緩。
同時,負面情緒也會使身體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嚴重影響孕媽體內的激素分泌,會導致出流產或者早產的情況。
1. 控制好自身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
雖然在孕期,孕婦情緒喜怒無常是正常情況,但孕婦也要儘量克制自己的情緒,保持愉悅、輕鬆的心情。
平時可以多看一些娛樂性的節目,聽些輕快的音樂,放鬆身心,有問題時一定要及時和家人溝通,避免情緒的堆積。
2. 適當運動,釋放壓力
運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解壓方式,在孕期,孕媽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通過分散注意力,來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避免孕媽獨處時「鑽牛角尖」。
3. 多出門散心
在孕期,孕媽不要總是宅在家裡,在身體沒有不適感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出去散散心,轉換一下心情。
除了孕媽自己的排解,家人也要給予孕婦足夠的關心,包容和理解,尤其是丈夫更是要多遷就,才能最大程度上緩解孕期孕婦的焦慮。
寫在最後:
常言道「母子連心」,其實在孕期,孕媽的一些情緒變化和身體變化,胎兒通過臍帶都可以感知到,所以孕期如果情緒時常低落,那麼不僅影響孕媽自身的健康,也會阻礙寶寶的正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