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魔幻小說《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會飛的汽車成為一代人年少時的經典回憶。曾幾何時我們也幻想著有朝一日見到會飛的汽車,沒想到現如今成為了現實。
20世紀40年代,汽車和航空技術迅速發展起來,福特汽車公司創始人亨利·福特曾大膽預言「飛行汽車遲早會出現」。時隔半個多世紀,這個預言終於實現。
據美聯社報導,這款名為「先鋒個人陸空汽車」(Pioneer Personal Air Landing Vehicle)由荷蘭PAL-V汽車公司研製,目前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階段,預計2021年正式投放市場。
事實上,早在1999年開始這家公司就已經著手研發這款面向大眾的飛行汽車,並在2006年首次推出了概念車,到今天的首次亮相,剛好20周年。
關於這輛飛行汽車,讓我們以一組數字來直觀的感受下「從陸地到高空」的獨特駕駛體驗。
59.9萬美元
這款「先鋒個人陸空汽車」目前已接受預定,當前訂購價為59.9萬美元,約合人名幣420萬元。而據研發該款飛行汽車的專家說,這款車專為大眾設計,目標客戶是受盡塞車困擾的上班族。
按照2019年數據統計機構WorldData.info公布的2018年世界各地區平均年收入來看,即便是排名第一的地區摩納哥,也需要三年多的時間才可以購買這款飛行汽車,這還不包括生活成本。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上海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4183元,位居全國第一。這意味著購買這款飛行汽車需要七十年的時間。
很顯然,這款飛行汽車當前目標人群並不是大眾。
2人
這款飛行汽車目前僅可供2人乘坐,駕駛者除了取得當地合法駕駛證之外,還需要同時擁有飛行資格證。對於已擁有汽車駕照的人來說,只需花10到20小時的培訓就能取得一張業餘飛行資格證,這樣看來駕駛者門檻的定位的確是大眾。
1.25萬英尺
駕駛者可以駕駛飛行汽車在1.25萬英尺(3800米)的高空範圍內進行飛行。民航飛機一般在對流層頂部或平流層底部飛行,高度在3萬英尺(1萬米)左右,對於飛行汽車的駕駛需求來說,這個飛行高度氣流是相對穩定的。
230馬力
「先鋒個人陸空汽車」的功率為230hp,配備一個四缸發動機。1馬力可以在60秒內把一個相當於成年人重量的東西提升60米。
大眾途銳的功率是400馬力左右,在一檔的時候可以拖動中型的像波音747那樣的客機。坦克一般也就1000馬力,跑的最高速度不快卻可以爬很大的坡。工程車的話大概也就是這個級別的功率,但在低速擋時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1500磅
該款飛行汽車車身由碳纖和鈦鋁合金材料製成,整車重1500磅(0.68噸),而正常汽車一般在1.5噸左右,由此看來這輛飛行汽車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重。
8秒
在陸地能夠在8秒內從靜止加速到時速60英裡(97km/h),較快於正常轎車。目前世界上百公裡加速最快的車型是法拉利SF90 Stradale,只需要2.5秒。
100英裡/h,750英裡
這款「飛行汽車」使用汽油,路面駕駛最高時速可達100英裡(160km/h),路面行駛最遠可達750英裡(1207km)。但從陸地駕駛來看,其並無太大優勢。
10分鐘
該汽車可以在10分鐘內從三輪汽車變身為旋翼機。
540英尺
該款飛行汽車需要540英尺(160m)長的起飛跑道,無法進行垂直起飛,這相比直升機而言稍顯笨拙。
200英裡/h,310英裡
飛行最高時速可達200英裡(321km/h),空中飛行最遠可達750英裡(500km),大概是從北京到上海距離的一半。
100英尺
100英尺(30m)的降落跑道,同樣無法垂直降落,這也是和直升機相比的劣勢。
四年
PAL-V汽車公司的CEO羅伯特·丁格曼斯(Robert Dingemanse)表示,經過四年艱苦攻關,研發團隊克服了技術和質量挑戰,製造出符合現有安全標準和全球通用駕駛規範的飛行汽車。丁格曼斯表示,相比較而言,目前競爭對手正在研發的飛行汽車仍處於概念階段。
150個小時
據報導,PAL-V飛行汽車出廠後,要經歷至少150個小時的飛行測試,通過嚴格的檢測,才能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頒發的資格證。
丁格曼斯表示,PAL-V不是直升機,而是旋翼機。直升機的螺旋槳需要動力裝置驅動,而旋翼機螺旋槳依靠氣流推動,因此更像降落傘。據悉,即使汽車的兩個發動機失靈,PAL-V的螺旋槳依然能夠轉動。
結語
事實上,除了荷蘭PAL-V汽車公司研製「先鋒個人陸空汽車」外,英特爾、斯洛伐克初創公司AeroMobil在此前都曾展示過自家飛行汽車的神秘面紗。
外電報導最新消息,斯洛伐克初創公司AeroMobil於本周四(12月5日)也對外展示了自家收款飛行汽車AeroMobil Flying Car。該公司表示,這款飛行汽車已做好接受預定的準備,並預計在2020年交付使用。2018年1月9日,英特爾在CES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架純電動兩座直升機Volocopter。它本質上就是一輛飛行汽車,被設想、設計和製造成首批無人空中計程車之一。
而在國內,吉利曾於2017年11月宣布收購美國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2018年年10月,吉利宣布第一代產品Transition的預定工作,將於2019年發布,前期主要針對美國市場。眼看2020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吉利李書福的飛行汽車夢大概率可能要擱淺了。
眼下,汽車產業下行過程中,巨量資本湧入的自動駕駛汽車還未看到明朗的前景,飛行汽車前途到底怎麼樣呢?
對於這款「先鋒個人陸空汽車」,首先要對荷蘭PAL-V汽車公司表示足夠的尊重。即便是對於一家普通公司而言,存活20年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何況是對飛行汽車這個項目持續20年的研發,體現了其工匠精神。
回到車本身,至少在當前,飛行汽車沒有太多的商用價值。
對於個人消費者而言,目前只有家中「有礦」的消費者才可能會產生購買慾望。購買後的出行又是否能夠匹配當地的飛行管制?
對於產業,如果該飛行汽車支持的乘坐人能夠更多,那在急救醫療領域可能會有比較廣泛的應用。但是目前的急救醫療出行,醫療直升機救援引用已經相當成熟,尤其是在西歐及北美,與之相比又有什麼優勢呢?
對於自然科學探索或者作為旅遊消費項目,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