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剛出生就被檢查出先天性腦癱,雖然跑遍了全國各地的知名醫院,但事實終究無法改變。為了更好地照顧患病的兒子,黃桂芬成了一名全職媽媽,24小時陪伴身旁。丈夫因肝癌去世,女兒又要上學,面對困境黃桂芬用堅強與樂觀詮釋了一名母親的擔當。
頂梁柱撒手人寰,
病兒寡母的天「塌」了
「如果他沒有走,我們的日子肯定會比現在好!」從2013年丈夫去世至今,已經整整5年了。5年來,每每提起丈夫,黃桂芬依然會淚流滿面。
黃桂芬與丈夫家住崇川區狼山鎮街道劍山社區。倆人育有一子一女。而平日的家庭開銷,則全部依賴於在農藥廠上班的丈夫。「那時候,我們的日子雖然不富裕,但全家人在一起,每天都過得很開心。」黃桂芬說,尤其是後來有了女兒,家裡的日子更有了盼頭,日子也一天一天好了起來。
然而,就在這一家人向著幸福出發時,更大的不幸再次降臨。2013年,丈夫查出患上了肝癌。這一消息,對於這個風雨飄搖的小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化療、住院……經過一番治療,不僅沒有留住丈夫的生命,還欠下了10萬元的外債。丈夫離開後,心灰意冷的黃桂芬一度以淚洗面。「他走後,我連續3年天天吃中藥,但身子骨還是一年不如一年。」黃桂芬說。
羸弱肩膀扛重擔,
她邊打工邊照顧兒女
丈夫離開了,但這個家不能倒!經過一番掙扎後,內心悲慟的黃桂芬努力強迫著自己堅強起來。因為,還有一個癱瘓不能自理的兒子和一個正在讀書的女兒需要照顧。
於是,20多年不曾出去工作過的她,擠出時間,在外面找了一份在紡織廠煮午飯的工作。「兒子身邊一刻都離不開人,我出去打工時,婆婆就過來幫忙看著,待我中午幫廠裡煮好飯回家後,她再離開。」黃桂芬說,除了兒子,那時候的女兒也剛好上初中,每天都要接送,她常常送完女兒再回家照顧兒子,幫他按摩,伺候大小便,然後再匆匆趕去上班。
而今年,因工廠倒閉失去工作的她又不得不在外找了一份發傳單的工作。每天上午兩小時,下午兩小時,除了颳風下雨,她一直騎著電瓶車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一次,在騎車去發傳單的路上,她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左側鎖骨斷裂,一連在醫院躺了一個星期。「那次事故後,我的左邊肩膀始終不能用力,也不能抬高。」黃桂芬心酸地告訴記者,儘管如此,她每月的收入也只不過千把塊,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我和兒子腸胃都不好,每月藥費300多元,女兒現在讀高中,學費資料費,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兒子樂觀女兒懂事,
她說再苦再累也值得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如今,讀高中的女兒不僅是黃桂芬的貼心小棉襖,還是她的家庭好幫手。「女兒經常幫我洗碗幹活,有時候還和我一起幫哥哥按摩,伺候哥哥大小便。尤其是我今年鎖骨斷裂後,她特別心疼我,每次放學回來,什麼都會搶著做。」黃桂芬說,還有兒子,儘管天生殘疾,但卻樂觀開朗,還常常安慰她,「世界上殘疾的人不止我一個,沒什麼大不了。」
女兒的懂事,兒子的堅強,讓黃桂芬備受感動,也成了支撐她好好生活下去、與命運作鬥爭的不竭動力。「孩子他爸走了,但是孩子們還在,我哪怕再苦再累,也要笑著把他們撫養長大。」黃桂芬說。
的確,儘管生活艱難,但黃桂芬從未將「不幸」二字寫於臉上,她每天除了四處奔波發傳單,就是照顧病兒與上學的女兒,用樂觀與堅強,詮釋著一個母親的擔當。
所幸的是,黃桂芬一家的苦與難,社區的領導幹部以及街坊鄰居都看在了眼裡。據了解,逢年過節,社區都會給她們家送去各種物資慰問,街坊鄰居也常常給予一些經濟幫扶。「雖然我們的日子過得很清貧,但社會大家庭給我們的關愛,讓我們感到很溫暖。」黃桂芬說。
本報記者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