筧橋藥市與「筧十八」

2020-12-23 浙江新聞

  筧橋老街藥鋪

  筧十八壁畫

  艮山門外曾是藥材之鄉,有筧橋藥市,有被譽為「筧十八」的道地中藥材,還有其他歷代入貢藥品等,這些應說都可「資源共享」,今天我們借筧橋這隻「小麻雀」進行解剖,以期類似「青蒿素」那樣的藥物一一面世,以造福百姓。

  1 筧橋有哪些歲貢藥材

  筧橋歷史上主要有三類物產:蔬菜、蠶桑、藥材,堪稱三寶,其中的藥材曾風光一時。

  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有五十八處用到「杭八味」,分別是白朮、白芍、浙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參、麥冬、溫鬱金,這些杭藥在筧橋都能找到。

  宋代,《夢粱錄》云:「地黃。牛膝,仁和繭橋白石種。乾薑,上各件並歲貢。」《太平寰宇記》:「杭州出蜜、幹地黃,皆歲貢。」《鹹淳臨安志》:「繭橋藥品之專著者牛膝、千金草生仁和繭橋,蛇床子生繭橋旁地白石……上各件並歲貢。」《圖經本草》:「薄荷,產繭橋者良……」其實何止這些,從各記載看,像麥冬、紫苑、吳茱萸、續隨子、山梔子、草決明、甜葶藶等,均為宋朝貢物。當時的「山浙藥材」有74種,筧橋、彭埠、七堡、喬司與皋亭等地大多在種植。

  明代,《本草綱目拾遺》云:「浙烏頭,一名鸚哥菊,又曰僧鞋菊、夜關門,即合歡,筧橋人多種之;落花芋即零餘子,出筧橋;大戟,以杭州紫大戟為最;延胡索,產仁和筧橋……」:嘉靖間「荊芥產筧橋、喬司,入貢」——當時筧橋到喬司一帶早已形成頗具規模的藥材產地,在望仙橋曾設有藥船停舶處。嘉靖《仁和縣誌》:有枸杞子等諸品,「悉產自繭橋左近為多,旁郡悉取給於此……堪以充貢一十三品:香白芷、紫苑、吳茱萸、麥門冬、千金子……」萬曆《錢塘縣誌》:「千金子,正名為續隨子,主產杭州筧橋。玄參出仁和者多,筧橋者佳。」

  清代,筧橋藥材有增無減,像「麥門冬筧橋產者為佳,元參筧橋出者為盛」之類的記載基本上就是抄錄前朝文本,無非句式變化或句末添加具體份斤而已,如清順治四年筧麥冬貢50斤等等。光緒末年九月十日,諭旨還在「令浙江巡撫採辦浙產藥品,野術、杭白菊、大生地(麥冬)、金菊花等類,迅速齊京。」那時的藥農或船運或擔售至望仙橋一帶藥行及藥鋪,再由藥行運銷至上海,分銷全國。

  2 「筧十八」品牌的形成

  與西博會上獲獎

  民國十八年(1929)第20期《工商半月刊》:「筧橋居杭城東北……農產豐富,可稱首屈一指。地宜種藥,最著名者凡十八種……十八名藥中計植物十四,動物二,冬瓜(冬瓜皮、冬瓜子)、萊菔(蘿蔔子、地枯婁)各分為二,故號十八。今列諸後:玄參、麥門冬、地黃、薄荷、草決明、千金子、白芷、白芥子、荊芥、牛蒡子、冬瓜皮、冬瓜子、蘿蔔子、地枯婁、黃麻子、澤蘭、地鱉蟲、僵蠶。」

  民國33年,《杭州玉皇山志》:「吾杭藥物,素推筧橋十八樣,所謂道地藥材,他方無以尚也」。那時「筧十八」在浙江醫藥界已是人人皆知。

  2014年版《杭州通鑑》:「1929年,『杭十八』(即筧十八)藥材品牌形成。杭州各類藥材野生資源豐富,素有『山浙藥材』之稱。杭城東北的筧橋、七堡與杭縣的九堡毗鄰。同屬錢塘江以北沿江沙地,土地平坦,日幹夜潮,是良好的藥材作物區……在當年的西湖博覽會上,藥學部陳列200餘家3000餘種。胡慶餘堂的茯苓、象貝、玄參、麥冬……萬承志堂的雄黃、川連、麥冬……以上藥材獲博覽會特別獎。『杭十八』銷路甚廣,1931年總產值約14萬元,其中百分之七十售與杭州望仙橋各藥行,百分之三十直接運往上海各地。」——就在那年西博會上,「筧十八」裡的玄參、麥冬等獲獎。

  《民國杭州市新志稿》則主要記載「筧十八」包括其他筧藥的質量、藥性、價格、產量、銷售地、種植及製作需注意事項等,應說同樣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筧藥」資料。

  當然,不屬「筧十八」的本地藥材並不等於質差。清末「筧橋的玫瑰花、浙貝母,品質殊佳,為筧藥中後起之秀,但未列入十八名藥之列」。民國《重修浙江通志稿·物產考·藥材》:「僅杭市筧橋一處所產藥材已達二十餘種,其類為玄參、鮮地參……」文中的冬桑葉、苦參子、蠶沙、夏枯草、蟬蛻等儘管不入「筧十八」之列。但同樣屬道地藥材,在治病救人中發揮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筧橋藥市

  早早出名的筧橋藥材引來各地商人。清乾隆《杭州府志》說筧橋「四近物產殷充,棉繭、藥材、麻布尤所擅名,客賈多於此居積致遠」。筧橋老街當年藥材生意的興隆,可以想見。筧橋九旬以上老人都知道,新中國成立前,老街南端有裘家收購藥材的店鋪,藥材主要運銷上海松江;老街北端麻雀涼亭鄰近先後開有四家運輸行,其中一家老闆叫楊洪初,他依託筧橋火車站,把藥材生意做到香港;筧橋胡仁村王東來祖上以販賣藥材為生,生意做到北方;一份來自香港的資料說「仁和浜河頭孫永成藥行乃『筧十八』產地商,通中藥材,分級正統,無摻雜,為地道藥材商行,吾地均以孫永成行分級進貨」。該藥行當年在筧橋火車站設有轉運公司,站旁有20餘間庫房,是銷往香港的總經銷處。孫永成藥行同時還行醫,請了三位坐堂醫生,其中一位是杭州名醫張碩甫。筧橋藥市的興盛對周邊地區產生影響,清初艮山門外有多個以小鎮為中心的藥材市場,如以枸橘命名的枸橘弄市,還有石陡門市、彭埠市、新塘市等,民國《農學院周刊》說到白石市:「白石藥商會館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個藥商會館館址,即(白石)村裡的藥王廟,是由杭州、廣州、香港等地藥商出資建起……」

  藥材生意最好的還數筧橋藥市,新中國成立初還存在的藥家除沈廣元開的頤和堂外、有馮應照的恆壽堂、鄭金木的公一堂、馮耀坤的春生堂、陳良卿的壽生堂,葉通和藥店,還有保生堂、惠生堂、胡慶餘堂國藥店和專用中草藥治療跌打損傷的易國祥骨傷鋪等。

  古詩多首寫到筧橋藥市,如清朱點《麥冬》:「藥市繭橋旁,筠籠鬧新夏。……」清翟瀚《筧橋藥市》:「何用靈山採,村墟藥品稠。絳芽和露摘,紅甲帶泥收。……」筧橋藥市與「筧十八」絕非浪得虛名。

  4 藥館裡的坐堂醫師

  「民國」起筧橋老街上名氣在外的坐堂醫師有張碩甫、魏康伯、衛竹淇、陳良卿等,土郎中有楊順芳、徐阜棠、周庭安等。其中張碩甫、魏康伯為杭城名醫。一本陳衛強主編的《杏林精要——杭州名中醫學術經驗集》裡,張碩甫排在首位。張碩甫(1897~1970年)為喬司鎮人,餘杭名醫金子久嫡傳弟子,原在老家行醫,1938年「喬司慘案」後應沈廣元之聘,到筧橋橋南的頤和堂做坐堂先生,沈廣元說以前生意僅餬口而已,自1940年張先生在堂前那把太師椅上一坐,頤和堂就火了,到後來別說筧橋附近,連海寧、德清那裡也都慕名前來,看病就得起半夜排隊。據杭州古都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戎玉中先生說,當年他父親患傷寒症,氣息奄奄,家人已經在準備後事了,聽人說張碩甫在筧橋懸壺濟世很了得,就死馬當活馬醫,託彭埠鄉紳傅呂源前去求告,用一輛黃包車把張先生拉到彭埠老街的三角道地,張先生一搭脈,開出方子叫快去撮藥,戎先生說:「哪知道三帖中藥灌下去後,一條老命竟然撿了回來……」1952年,張先生應浙江名醫葉熙春邀請,與史沛棠等共同發起籌創廣興中醫院。為杭州的中醫事業打下堅實基礎,培養出一批醫療人才。如市中醫院腎病科學術帶頭人,全國名老中醫王永鈞教授等。

  另一位叫魏康伯,現年90歲,半山人。他繼張碩甫之後在頤和堂掛牌坐診。由於中醫功底紮實,搭脈準,生意不說門庭若市,但患者排隊、預約是常事,店堂裡幾個撮藥煎藥的藥店倌有時忙得連吃頓飯都沒工夫。後來魏先生自立門戶,建「筧橋聯合診所」,地點就設在我父親開的「乾昌醬園」店堂裡,由於他在治療胃病方面有獨到之處,而「魏」和「胃」恰是同音,大家一傳二傳傳稱「胃醫師」了。他後去省中醫學院,一直到退休,歷任全國方劑學會委員、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等職務,編有多本醫書。他的一篇《萎縮性胃炎與胃癌》說「我在50餘年的臨床研究中,曾花去30年左右的時間注意胃腸病的臨床研究,其中對萎縮性胃炎伴腸化或不典型增生的疾病,積累了2500餘例資料……」

  魏先生曾參與各種新研製中成藥的評審或論證。當年馮根生帶一味以人參為主的保健品,登門請求專家鑑定。該保健品最初取名青春恢復片,經魏先生等論證,指出青春是不可恢復的,結果定名為青春寶。當時研製單位只提供配方,拿不出歷史依據,「我把它的老底子都指了出來,在會專家都說:『老魏你行,多少萬數的古方,竟被你找到了,等於是大海裡面撈針。』今天回想起來,我還有點得意。」(見2009年4月3日「今日早報」刊載魏康伯撰《30年前,我們怎樣審核「青春寶」》)由於魏先生找出明代永樂皇帝御題「益壽永貞」宮廷秘方出處,中藥二廠據此做廣告,一炮打響,青春寶成為該廠的拳頭產品,獲得巨大市場。

  5 當地藥農的種植

  筧橋藥市生意興隆,帶動當地鄉民大力種植藥材。「民國」十年《中華農林會報》第九期上有篇《杭州筧橋藥材之報告》,對筧橋藥農怎樣種植「筧十八」的記載非常翔實,該報告首先介紹「以筧橋出者最有名」的玄參,玄參有羊角種和蘿蔔種兩種,筧橋普遍種植枝大肉厚、汁多力足、品質優良、產量高的蘿蔔種。「其他植物或許可連年種植,而玄參非隔四五年不可,若連種必易發生病蟲等害,因之收量大減。」種玄參墾地要深,土越細越好,土上要鋪罱泥,這些都是訣竅。《報告》說「臨平玄參不如筧橋者,不墊底肥之故也。種時一畝之地,作畦十二,每畦闊四尺餘,行間二三寸,株間八九寸……」該調查仔細到籽種與芽種哪個更好,每畝用多少量,何時種最適宜,怎樣防蟲害,怎樣用土覆蓋種子,怎樣施肥,施幾次,怎樣挖掘、修剪、翻曬、貯存、留種等,一一交代清楚,由此可見,要種好玄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記載中另17種藥材,其種、收及製作也都有不同的嚴格要求。而且其他地方即便同樣操作,但如果不是筧橋那樣的砂質土壤,質量照樣要打折扣。

  20世紀60年代初,筧橋萬花塘邊還有以種藥材為生的藥農,姓魏名武德。他的藥地裡奼紫嫣紅,蜂飛蝶舞,煞是好看,還沒走近,遠遠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草藥香味。80年代中期,當地農村仍保持有一定的藥材種植數量,沿途走走可見到田邊地腳的薄荷、麥冬、留蘭香、墨紅花等藥物。從相關資料看,筧橋藥農那一套培植研製藥材的經驗技術由來已久,不少系祖傳。清《東郊土物詩》裡有10餘首專寫當地藥材的詩作,那時筧橋一帶不僅藥材生意紅火,而且人們的生活也很悠閒自在。

  6 筧字號藥材的炮炙

  明繆希雍《炮炙大法》說麥門冬「產杭州筧橋,細白而皺者良。水洗去芯,大抵一斤減去五六兩,凡入湯液,或以水潤去心,或以瓦焙乘熱去芯,若入丸散,須瓦焙熟,即於風中吹冷,如此三四次,即易燥且不損藥力,或以湯浸搗膏和藥亦可。滋補藥則以酒浸,擂之。」而康熙《仁和縣誌》則注意到選材,如「地黃種有粗細不同,以水浸之,浮者曰天黃,不可用;半沉者名大黃,次之;下沉者始名地黃。艮山門外多種此……」

  書上得來總覺淺,我們不妨看看筧橋頤和堂第二代傳人沈有根是怎樣加工中藥材的。沈老今年91歲,與丸、散、膏、丹打了一輩子交道,他通過手摸、鼻聞、口嘗、眼看,對準確鑑別藥材的名稱、產地、真偽、質量有充分把握,沈老說頤和堂生意之所以興隆,與藥材的採購加工不無關係。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公私合營,頤和堂併入筧橋人民醫院,該院中藥部的藥材還是他在進貨,退休後他家仍完整保存著碾、切、藏、煎等一系列藥用器具。醫院裡有些中藥需要二次加工,這活因有技術含量,一般人做不來,所以基本上都是沈家包去,七八年前,沈老還帶兒子沈一葵在蒸五味子,只見一隻大鐵鍋,七八個蒸架,老人教兒子先把大缸內浸泡的五味子洗淨,適時撈起晾乾到一定程度,然後均勻攤開在下墊紗布的蒸籠裡,厚度不超過10釐米,蒸籠不能疊得過高,火候控制全憑經驗,一次性蒸到五味子變色為止。這些操作說說容易做做難,且很費時。那時他兒子是杭鋼中層幹部,很忙,對這點加工費眼不開,每次抬蒸籠等重活,他爸都要死拖活拖去把他拖來……如今沈有根垂垂老矣,無人接班,若不記下老人的口述,一些炮炙本地中藥材的工藝,只怕要失傳了。

  2008年1月6日,杭州日報副刊刊載《枸橘弄藥市與「筧十八」》。後來各區「申遺」,我在「江幹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徵詢表」上填寫「筧十八」。2010年前後,城東橋北側公園內建《藥市與「筧十八」》雕塑。近來筧橋老街牆上出現關於「筧十八」的壁畫和「動漫」作品。

  2016年,孫平主編的《筧橋鎮志》詳細記載「筧十八」。其實豈止「筧十八」,包括「杭八味」(又稱筧八味)以及歷代入貢的其他筧橋道地藥材的一整套種植炮炙技藝,都應搶救並將之發揚光大。

  (感謝吳錦榮先生提供資料)

相關焦點

  • 筧水粼粼商潮湧
    抓浙商回歸契機,筧橋緊握時代賜予她的如椽大筆,繪起前進與崛起、改革與創新的二次騰飛藍圖。    機場路:筧商萌芽,夢想繁華  縱貫筧橋的機場路,歷史上極盡繁華。這條見證了城東發展的「國賓道」,它的變遷史本身也是一部筧商成長史。  最早,機場路還不叫機場路,叫「走馬塘」。
  • 杭州土地開閘 浦樂、運河、丁蘭、筧橋、牛田均有供應
    其中,涉宅地塊分別位於長河浦樂、運河新城、丁蘭新城、筧橋、艮北牛田,合計518畝。  丁蘭新城地塊位置圖(來源: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決策通」)  筧橋76畝宅地 緊鄰筧新路站  筧橋單元JG0601-B/R/
  • 視頻讀地: 2.1W+的杭州筧橋宅地 近鄰採荷三小
    宅地中出讓面積最大的為筧橋新城水墩宅地,封頂溢價30%,有10%公租房要求。目前,筧橋板塊仍是主城區範圍內較為稀有的待開發的區域。  宅地中出讓面積最大的為筧橋新城水墩宅地,封頂溢價30%,有10%公租房要求。  目前,筧橋板塊仍是主城區範圍內較為稀有的待開發的區域。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攜手多媒體團隊,實地踏勘近期將推的筧橋新城水墩宅地,奉上視頻讀地和VR全景看地兩種形式,讓投資者足不出戶實地感受地塊詳情。
  • 浙師大筧橋教育集團「課堂博覽會—WE-課堂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日前,浙江師範大學筧橋教育集團「2020年課堂博覽會之WE-課堂高峰論壇」在江幹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順利召開。本屆論壇由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和江幹區教育局、江幹區教育發展研究院、浙江師範大學筧橋教育集團聯合舉辦。
  • 江幹區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杭州筧文實驗學校:江幹區佔地面積最大的...
    江幹區還有兩所中小學將在9月開學,分別是位於筧橋街道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浙江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市筧文實驗學校,和位於丁蘭街道的杭州市丁蘭第三小學。記者張宇璐杭州市筧文實驗學校江幹區佔地面積最大的公辦學校浙江師範大學附屬杭州筧文實驗學校隸屬於浙江師範大學筧橋教育集團,是一所9年一貫制學校,與杭州筧橋實驗中學一體化辦學,校長為高瓊。
  • 文明交通,安全「童」行——杭州市筧杭幼兒園開展安全主題活動
    2020-12-23 00:58:33 來源: 江幹E教育 舉報   來源 | 杭州市筧杭幼兒園
  • 三十而勵,邀您共「筧」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杭州筧橋實驗中學30周年校慶盛典
    螢屏閃過一張張新舊照片,是回憶,更是心間的觸動,筧實的三十年,每一幀的記憶都值得被刻錄,因為,那是筧實人共創的筧實情,溫暖了教育的舊時光。當初的星火拓荒,如今已是人文薈萃。三十年篳路藍縷,鐫刻著歷任學校領導的睿智和求索,一代又一代筧實人用最平凡的努力,創造了驕人的成績,太多的奉獻值得被銘記,太多的感動值得被書寫。
  • 當年筧橋空戰時,為啥那麼多飛行員來自東北?
    比如說,它和後來發生在杭州的筧橋空戰,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已閱君就和大家共同回憶這段歷史,緬懷那些曾在浙江上空飛翔的「東北鷹」。「八·一四」空戰又稱杭州筧橋空戰,這是中國空軍首次較大規模的抗擊日本空軍的作戰,這場空戰我軍以擊落日軍飛機三架,擊傷日軍飛機一架,中國空軍一機未損,取得完勝。
  • 電影《筧愛·十月》在霞浦水門百筧村順利開機
    據霞浦新聞網消息,電影《筧愛十月》於8月26日在水門鄉百筧村順利開機。為弘揚閩東三代人,在家鄉和在外打工創業的奮鬥史,結合精準扶貧攻堅戰、青年創業、青年返鄉發展的時代主題,在滬霞浦鄉賢的大力支持下,中共霞浦縣駐滬總支部委員會、霞浦縣上海商會聯合翼翼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共同籌劃電影《筧愛十月》的攝製。
  • 火影忍者ol手遊筧堇技能怎麼樣攻略 筧堇值得入手嗎
    一起來看看火影忍者ol手遊筧堇技能怎麼樣攻略 筧堇值得入手嗎 火影忍者手遊增加筧堇忍者,博人傳忍者之一。火影忍者ol手遊筧堇技能怎麼樣?筧堇值得入手嗎?小編分享下火影忍者ol手遊筧堇技能和入手價值。
  • 搏擊長空:民國時期的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
    1930年蔣介石派毛邦初赴日本考察,毛回國後蔣要他在杭州、南昌、洛陽選擇建立航校的地點,經多方面的分析和考慮,決定選擇靠近蔣介石浙江寧波家鄉的杭州臨平附近的筧橋建立中央航空學校校址。筧橋處在滬杭鐵路線上,交通十分方便,又離中外聞名遐邇風景秀麗的杭州西湖不遠,後勤供應充足,在電信不甚發達的情況下,對航校也比較易於掌握控制和聯繫。
  • 筧橋少年郵局成立啦
    筧橋少年郵局將具備哪些功能? 他的開放時間是什麼時候? 小微都為你問到啦! 筧橋少年郵局功能
  • 臺灣空軍官校校友參訪筧橋中央航校舊址
    校友葛光豫老先生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他出身於航空世家,父親曾經是筧橋中央航校的學生,他和哥哥都曾服役臺灣空軍,幼年時跟隨者家人就住在航校的醒村裡。雖然已經對當時的航校沒有特別深的印象,但能夠在數十年後再回到故裡,他的心情非常激動。
  • 筧橋小學:推進「一經N緯」教學模式,希望環保概念深入骨髓
    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3月13日訊(記者 單世高)每一位要進入杭州市筧橋小學的人,相信都會第一時間被校門口的那幾個大字給吸引,那就是「飛翼少年 志存高遠」。  「那幾個字是我們的校訓,我們的目標就是培養向善、向上、向陽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飛翼少年。」杭州市筧橋小學校長童雅琴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