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教授作為同時具有訪美留俄雙重留學經歷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師。自執教以來,積極與美國康奈爾大學的JoeM. Regenstein教授、lireza Abbaspourrad教授,RuiHai Liu教授等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活動。與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的David Julian McClements教授聯合指導吳長玲博士、與俄羅斯康德波羅的海大學的Olga O. Babich教授、東北農業大學的江連洲教授和王中江老師共同聯合指導郭增旺博士在食品頂級期刊發表論文,分別為:Effectof cavitation jet processing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okara dietary fiber; Effects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avor substances retention of meat analogs。同時,與加拿大食品學科頂級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Keng Chou教授、Derek Dee 教授,圭爾夫大學的John Shi教授,麥吉爾大學的Xiaonan Lu教授擬開展意向性合作。此外,李楊教授團隊發展了東北亞系列大學意向性合作: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Tatiana B Tennikova教授、烏拉爾州立經濟大學的Khyena Z. Brainina教授、薩拉託夫國立農業大學的Nepovinnih Nataliya Vladimirovna教授、莫斯科國立科技與管理大學的Olga Krasulya教授、康德波羅的海聯邦大學生命系統學院的Stanislav Sukhikh教授、莫斯科國立技術與管理大學的I.A. Nikitin教授、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的Mikhail A. Gavrilenko教授及蒙古國相關院校;食品學院騰飛老師協助開展與日本鳥取大學農學部的美藤教授等諸多國際知名學校擬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增強國際聯合辦學能力。
李楊教授與Joe M. Regenstein教授的合影Joe M. Regenstein:康奈爾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目前已發表SCI論文11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2000年榮獲美國食品科技學會(IFT)授予「伊莉莎白弗萊明斯蒂爾人道主義獎」,2003年,他因促進多元文化多樣性而獲得了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獎,2014年獲得了「科學與公共政策傑出成就獎」,表彰其在提高食品福利方面所作貢獻。
李楊教授與David Julian McClements教授的合影David Julian McClements: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食品科學系傑出教授,已發表學術論文超過900篇(H-index大於130),論文被引用72900多次,是農業科學領域總引用率排名第一的科學家。
江連洲教授團隊李楊課題組張爽副教授留學於美國康奈爾大學在lireza Abbaspourrad教授實驗室研究學習一年。李楊教授鼓勵並派遣學生進行國外交流訪學,幫助3名學生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留學邀請。李楊教授依託我校優秀博士後專項項目引進外籍博士後Marwa Yagoub Farag Koko、Safia Naz、Hinawi Abdo Mustafa、Bertrand MUHOZA 4名來華進行交流學習。同時,在東北農業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幫助下培養3名俄羅斯碩士研究生,分別為Владислав(蒲志滕)、Наташа(娜塔莎)和марья(瑪利亞),培養1名盧安達博士研究生HARIMANA YVES(伊衛),培養1名巴基斯坦博士研究生IQBAL SOHAIL(宋海良),培養2名蒙古國博士研究生,分別為GANKHUYAG JAVZAN(扎娃)、CHULUUN OTGON BOLORMAA(寶樂日瑪)。
李楊教授課題組留學生合影 李楊教授課題組留學生討論實驗江連洲教授團隊李楊課題組指導的在讀碩/博研究生均表現優異:團隊優秀的吳長玲博士、胡淼博士已經榮獲CSC的支持,計劃明年赴馬塞諸薩大學、康奈爾大學等著名學府進行研究與學習。韓璐、鍾明明等博士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金龍魚獎學金。團隊自2019年至今在食品頂級期刊:郭增旺、胡淼、鄭麗、等博士,張曉穎、鍾明明等碩士在《Food Hydrocolloids, IF=7.053》共發表SCI論文9篇;孫禹凡、鍾明明等碩士在《Food Chemistry, IF=6.306》發表SCI論文2篇;王迪瓊碩士在《Food & Function,IF=4.171》發表SCI封面論文1篇;吳長玲博士、Marwa YagoubFarag Koko博士後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F=4.972》共發表SCI論文2篇;獲得授權專利16項,代表性專利6項。
封面論文
李楊教授在致力於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同時,積極主動服務社會,依託高唐魯發信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建立一條生物酶法製取大豆油脂及蛋白中試生產線,形成了植物油料全產業鏈新一代加工技術體系;以大豆蛋白為基的功能性乳液關鍵製造技術與應用,為山東禹王生態食業有限公司開發了大豆油、專用型大豆分離蛋白、功能肽等多種新產品;應用大豆分離蛋白、組織蛋白生產關鍵技術為山東萬得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了功能型大豆分離蛋白、高品質大豆油、膳食纖維等產品。李楊教授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服務黑龍江的北大荒豆製品公司和冰泉多多公司,依託科技助力大豆種植與功能型豆乳粉加工關鍵技術一體化集成創新(150.00萬元)項目,促進研究成果切實轉化為產品或服務,其中,豆乳粉製造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為黑龍江冰泉多多保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開發了凝膠性大豆蛋白、高溶解型大豆蛋白、高乳化型大豆蛋白等新產品,為黑龍江省北大荒綠色健康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製取的分離蛋白(肽),用於調配製備高功能性豆乳粉3000噸,積極促進了企業的生產復甦。2020年李楊教授與北大荒合作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糧油學會二等獎,協助江連洲教授獲得中國輕工聯合會一等獎。
李楊教授走訪企業
(來源: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
在線投稿平臺:
https://www.wjx.top/jq/8515144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