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之家,多麼美麗的字眼,這是一個專為兒童打造的自由、溫馨、適合孩子成長,並且懂孩子的兒童樂園。
在這裡,所有的桌椅、家具、教具,都是按照孩子的尺寸精心預備;
在這裡,沒有五顏六色的裝飾,卻有美麗的落地窗和各種綠色植物;
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舒適、自然,這不就是孩子們喜歡的「家」的樣子嗎?
然而,並非所有叫「兒童之家」的幼兒園都是蒙氏園,那麼真正的蒙臺梭利幼兒園是什麼樣子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世界第一所兒童之家
1907年1月6日,第一所&34;在羅馬的貧民窟正式成立。
在兒童之家,這裡提供給孩子足夠的發展機會,環境中的一切設備都符合兒童的需要和尺寸,而且具有家的內涵,成員之間彼此關愛、輔助。
當時,蒙臺梭利博士在兒童之家採取的教育方法主要是:
(1)為兒童提供適合其身心自由發展的環境。
(2)培養幼兒好的生活習慣。
(3)進行感官訓練。
通過採用這種教育方法,讓在「兒童之家」生活和學習的孩子變得有禮貌、獨立、自理並善於照顧夥伴。
在&34;裡,蒙臺梭利博士應用在63位3-5歲孩子身上的教育方法,得到了驚人的成果。
歐洲各報紙、雜誌對兒童之家生動的報導與描繪,使來自各國的參觀者絡繹不絕,樂口稱道,譽為奇蹟。
真正的兒童之家
一個真正的蒙臺梭利兒童之家,在環境的營造上必須有如下重要的構成要素,分別是:
(1)自由與自製;
(2)社會生活;
(3)無獎賞和懲罰;
(4)秩序;
(5)真實與自然;
(6)美感;
(7)安全;
(8)平等、尊重、關愛;
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元素是可以作為一個硬性指標,來鑑別一所幼兒園是否為蒙臺梭利幼兒園。
1、自由和自製。
自由是必要的,因為只有提供自由,兒童才能隨時選擇最感興趣的活動材料。
真正的規則只有在自由的氣氛中才能產生。也就是說,給予兒童工作上的自由才能使兒童產生行為上的自制能力。
2、社會生活。
蒙臺梭利教育在教學的實際展開方面有兩個很顯著的特點:一是混齡班;二是強調兒童的獨立。
混齡編班
混齡環境中年齡較大的兒童自發地去幫助年齡較小的兒童,而年齡較小的幼兒,則能從較大的幼兒的工作中,獲得靈感及模仿的榜樣。
尊重與等待
在蒙臺梭利幼兒園教室中,每一種教具都只有一件。如果某件東西或教具已有人使用,另一位幼兒也想使用時,那他必須等待使用者結束操作並物歸原位後,他才可以操作。
自發的責任感
孩子們使用用具或教具都必須要歸位,並且維持每日工作室的秩序等等,在這個環境裡他們逐漸產生了歸屬感與責任感。
3、無獎賞與懲罰。
吸引孩子的應該是工作中的那份快樂與滿足感,而不是為了他人的讚賞與嘉獎,否則就達不到教育本身的目的。
4、秩序。
教具必須有秩序地組織起來,並放置於固定的位置; 教室的活動區域的劃分,每套教具擺放順序及其完整性。
5、真實和自然。
教室裡要有動植物,部分課程儘量用自然物質,教具儘量是生活的反應。
教室裡的孩子可以自由的選擇工作,自由選擇工作夥伴,自由決定工作時間長短,自由提問。
6、美感和氛圍。
教室中的氛圍必須和諧、輕鬆而溫暖,以吸引兒童樂於參與其中。
蒙臺梭利提倡不僅活動材料要具有美感,而且老師應當舉止言行優雅禮貌,為孩子營造美的心靈氛圍。
7、安全。
兒童環境中的設施、教具、用具在準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其安全性。
8、平等、尊重、關愛。
成人是兒童的協助者,在尊重、平等、關愛的環境中,他們會對所生存的環境更具安全感。
蒙氏教育環境
兒童之家的成功與普及,得益於蒙臺梭利教育的廣泛傳播,截止到目前全世界超過11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蒙臺梭利教學。
那麼,蒙臺梭利教育僅限於3-6歲的兒童之家嗎?蒙臺梭利教育環境都有哪些?
蒙臺梭利環境包括:
⊙嬰幼兒環境
Nido and Infant Community 專為0-3的嬰幼兒設置。
⊙兒童之家
Casa dei Bambini- Priry environment 專為3-6歲幼兒設置,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幼兒園。
⊙小學教育
Casa dei Bambini-Elementary environment 專為6-12歲的兒童設置,目前國內開設小學教育的學校屈指可數。
⊙中學教育
Secondary environment 專為12-15歲的學生設置,蒙臺梭利中學乃至大學,國內幾乎沒有,在國外也並非主流。
蒙臺梭利環境是一個依照孩子的需要和發展,經過規劃的人性化與自由開放的學習成長空間。
在準備好的環境中,老師經由觀察,然後依孩子個別發展的興趣步調與需求進行引導,讓孩子展開自發性地探索與學習。
在環境中孩子擁有多項自由,可以獨立工作,更可以學習到如何尊重自己與別人以及周遭的一切。
蒙氏教室常規
1、在教室內不跑、不跳、不大聲說話;
2、開關門要輕;
3、離開座位時要把椅子歸位;
4、遵守排隊秩序,不爭先恐後;
5、見到老師小朋友會問候,常說「請」「對不起」
6、別人說話時不插嘴;
7、咳嗽、打噴嚏時會捂住嘴巴和鼻子;
8、不可打人或說髒話罵人;
9、保護環境整潔,不隨意丟棄紙屑。
如果你去參觀過蒙氏園,一定會發現,蒙氏園的班級其實並不像一個教室,而更像一個孩子喜歡的俱樂部。
在這個俱樂部中孩子擁有更多的自由,可以獨立工作,來去自由。
而老師更像是這個俱樂部的服務員,在教室裡面到處走動,並不會幹預孩子做什麼,只會在必要的時候給孩子提供指導。
這就是一個蒙臺梭利幼兒園教室的真實樣子:孩子有高度的自由和自主性,他們有自己的工作,並在這種有準備的環境中吸收和學習。
如果你正在猶豫是否要將孩子送到蒙氏幼兒園,一定要親身入園,來到教室中觀察一個上午。
看看教室環境、孩子們的工作狀態、老師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這些都能反映出一個園所的真實教學質量。
如果說教室環境能夠突擊裝扮,那孩子的工作狀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
孩子最為天真,他們會真實、自然的展現在你面前。
每日蒙臺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