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標題下「華商網」訂閱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或收藏
12月20日上午,西安地鐵4號線首列車成功交付,預計2018年底通車。從此,西安市邁入了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本地化製造的行列。集火車站專線、文化遺產線、科技產業線等幾大功能於一身,備受矚目。
網友評論
蒂芙尼官微截圖,此為正統蒂芙尼藍
西安地鐵四號線車頭部分繼續沿用地鐵1、2、3號線的外觀。顏色的選擇上更加大膽。華寶專門搜索了四號線的內飾顏色色號,為潘通色卡中編號為3255U,大概是醬紫滴→。是不是跟四號線配色略有不同?
根據網友描述,蒂凡尼藍在潘通色卡中編號應為1837,馬卡龍綠的潘通色卡中編號應該為15-6437TPG,而大家熟知的薄荷綠的潘通色卡中編號大概為6033。三種肉眼難辨的顏色其實各有不同。
華寶諮詢了地鐵工作人員,四號線顏色其實為薄荷綠,大家可以不用為究竟是藍還是綠爭來爭去了。
而西安地鐵的一二三號線配色有什麼玄機或者Bug呢?
網友為4條地鐵線路做了這樣的總結:
1號線:古城天空的藍
1號線車廂內部
2號線:油潑辣子的紅
3號線:少女公舉的粉
由於沒有色號的限定,車身、座位、通道指示、扶手等顏色並不完全吻合,地鐵3號線常常讓人粉色、紫色傻傻分不清楚。
例如下圖中「大雁塔」和「青龍寺」所對應的4、5號線顏色明顯標反(正確的顏色應為下面第二張圖)。
3號線車廂內線路圖標識錯誤
正確的站點對應顏色
車廂內外站點標識顏色也不同
4號線:藍不溜啾的綠
清新的薄荷綠扶手
國內其他城市地鐵配色規範
按照國際慣例,幾乎每個城市的軌道交通都有一套特有的顏色識別系統,也就是用不同的顏色來代表不同的線路。
其目的就是為了方便乘客迅速識別地鐵線路,確保在大客流的環境下換乘地鐵時不出現差錯。
武漢地鐵配色規範
針對地鐵識別色,國內許多城市都出臺了專門的「地鐵標識系統設計規範及應用導則」,對各條線路標識色的名稱、色號甚至寓意進行詳細說明,以避免裝修設計上以及社會中的亂用、誤用。
色彩具有感性與理性的雙重屬性,感性方面主要體現在它具有一定的情感屬性;理性主要體現在功能性上,即色彩區分,通過色彩的差別區別不同的物體或事物。
長沙地鐵配色規範
地鐵線路不同色彩的使用就是有效利用色彩的理性屬性這一方面,即通過色彩的差別區別不同的地鐵線路,色彩是地鐵標識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鮮豔的色彩能增強車站站臺的識別性,方便快速閱讀和識別。
正是因為缺乏這樣的設計規範,西安地鐵才會出現細節紕漏。網友們對4號線的蒂芙尼藍還是薄荷綠之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從目前中國地鐵線路的色彩規律來看,普遍採用了紅、橙、黃、綠、青、蘭、紫等易識別的色彩。並且採用暖色—冷色—暖色或者冷色—暖色—冷色交替的色彩搭配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視覺對比強烈、醒目。
華寶並未在西安地鐵官網看到權威的關於顏色統一的規範或公告,致電西安地鐵辦尚未得到回覆。
西安地鐵是否會統一標識色標準?
我們在乘坐地鐵時不難發現車站站臺上的立柱、屏蔽門蓋板、車內閃燈圖均標有換乘標識,但仔細推敲其中也存在很多問題:
三個地方所標示的顏色並不準確,綠色、黃綠色、青綠色不分。這樣的情況極易造成乘客混淆。
對於地鐵線路標識色的選取,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相互換乘的線路,標識色最好差別較大,易於區分。本身就很接近的顏色在印刷過程中難免出現色差,如果掛入燈箱,會進一步造成色差,最終導致兩線路標識色看上去幾乎相同。
地鐵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來西安更將有23條軌道交通線路覆蓋關中城市群都市區,大西安正加速進入地鐵時代。
地鐵標識顏色區分不明顯會讓市民摸不著頭腦,出行體驗大打折扣。
西安地鐵是否會有這樣一套完整合理的配色規範,我們也拭目以待。
在西安 「佛系」地活著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