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醒又哄睡?別再這樣做了,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都被擾亂了

2020-10-09 母嬰說事

很多家長最喜歡看見的就是孩子睡著時的樣子了,不過孩子睡覺似乎也看心情,有時候該睡覺了怎麼也不睡,有時候睡到一半醒了就更讓人緊張了。

因此,寶爸寶媽們在哄孩子睡覺這件事上也是各有神通。但家長們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有些行為反而會給寶寶帶來傷害。

寶寶早早出現時睡眠問題,原來還是大人的錯,醫生的話很及時

小孩子,尤其是剛出生後沒多久的孩子沒有什麼心理壓力,即便是做夢也比較簡單,按理來說應該在睡覺的時候應該很安穩才對。

但最近小萬卻發現孩子給婆婆帶了一陣後,睡覺時難睡著,離不開人哄,即便睡著後也很容易醒,一副不安穩的樣子。而知道看見婆婆帶娃睡覺的樣子,小萬認為自己找到了原因。

「媽,寶寶要是能自己入睡,中途自己醒了沒有哭,您就別哄他了。寶寶需不需要是一回事,您自己也累呀。」小萬委婉地說道。

「我不累,和孩子在一塊我挺高興的。」聽見孩子奶奶這樣回答,小萬也沒法了。

一次帶孩子去打針時,小萬抓住機會問醫生,孩子是否需要刻意哄睡時,醫生的回答給了她支持。

「孩子能睡著就不用了,否則大人反而會給孩子入睡帶來幹擾,導致孩子睡眠質量下降。」孩子奶奶聽見了,也開始有意糾正自己的行為,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睡眠情況果然好了不少。

孩子對睡眠的需求遠超成人,保證孩子足夠的睡眠時間和好的睡眠質量對於孩子的發育是非常有好處的。但家長們的一些行為,原本可能是好心,結果可能卻起了反作用。

家長這樣做好心辦壞事,孩子睡眠受影響,怎麼長得好?

每次入睡前必哄

有的家長很喜歡哄著孩子睡覺,幾乎是到了每次入睡前必哄的地步。這其中可能是因為孩子比較缺乏安全感,喜歡被哄著睡,又或者是家長喜歡哄孩子。其實家長是沒有必要每次都哄著孩子睡覺的,否則孩子習慣了以後就更難自己入睡了。

孩子一醒就哄

睡到一半孩子醒了也不一定都會哭,除了是餓了、拉了或者是受到了驚嚇需要家長處理一下,安撫一下孩子以外,家長最好的做法是等待孩子自己重新入睡。因為當時孩子雖然醒了,但其實整個大腦還是比較昏沉的,家長一哄,孩子可能反而清醒了,更難入睡,或者睡眠質量更差了。

讓孩子一邊喝奶一邊睡覺

孩子愛哭鬧,家長就更期望孩子多睡覺了,有時候乾脆就讓孩子一邊喝奶一邊就睡著了。

確實,孩子在喝奶的時候比較放鬆有安全感,更容易睡著,但是剛喝完就睡覺不僅容易影響孩子消化,還不利於口腔健康。比如剛要長牙,或者剛長出牙的孩子就很容易因此患上齲齒。

家長哄孩子,無非是希望孩子更快更好地睡覺,沒想到也可能好心辦壞事。孩子的好睡眠不僅是家長渴望的,更是孩子身體發育所需要的。那麼家長真正可以為孩子做的有哪些呢?

3件小事改善寶寶睡眠,孩子更快更好地發育,家長更省心

睡前步驟要固定統一

很多孩子都不喜歡洗漱,總愛把洗臉刷牙的事拖到最後。不過在洗漱後,孩子受到了水的刺激,反而會變得更加清醒,也就更沒有睡意了。

因此,家長可以提前半小時帶孩子去洗漱,同時洗漱的步驟和時間都可以相對固定。當孩子再一次洗漱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收到了該睡覺了的信號。

提前打造易眠環境

孩子很容易受環境影響,因此,在晚上,尤其是快到睡覺時間時,家長就可將室內燈光適當調暗一些,同時別放吵鬧的音樂,而可以放一些輕音樂,給孩子讀讀故事書。沒過多久,孩子自己可能就在家長的臂彎裡睡著了。

睡前親子要和氣

在吃晚飯到孩子入睡前,家長最好就別批評孩子了,家長之間最好也別吵架,否則孩子的腦子想停也停不下來。即便是入睡了,孩子的睡眠質量也非常堪憂,可能睡醒以後反而覺得更疲憊了。因此,整個晚上,家裡就和和氣氣地享受親子時光吧。

成年人可能已經習慣熬夜,但睡眠對於孩子來說就像是另一種營養,睡覺時間不夠,睡眠質量不好,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育都受影響。大家認為關於孩子睡覺的事情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嗎?

相關焦點

  • 寶寶哄睡難怎麼辦?訓練寶寶「睡整覺」有黃金期,媽媽別錯過
    寶寶晚上老是起夜,對於寶媽來講算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嚴重影響正常的作息時間。由於寶寶的睡眠能力和大腦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寶寶很難做到整夜不醒「睡整覺」。能夠連續睡3~4個小時,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朋友晉升成為新手媽媽剛剛三個月,遇到的很多問題,朋友都能遊刃有餘的解決。然而唯獨孩子「睡整覺」這一件事情,異常困難。
  • 一歲內的寶寶,媽媽別用這3種方法哄睡覺,影響睡眠阻礙發育
    文|穀雨老師有一位寶媽向我抱怨,說自己攤上了一位睡渣寶寶。白天還好,尤其是晚上特別折騰人,睡睡醒醒,一晚上能讓我哄睡好幾次。我白天還要上班,晚上總是睡不好,現在我整個人整天不離熊貓眼,頭髮掉的厲害,上班的時候昏昏沉沉。
  • 訓練寶寶「睡整覺」有黃金期?錯過的人,難怪寶寶每天都要哄著睡
    於是很多寶媽開始「打怪」,買各種育兒書、在網上瘋狂求助、詢問親朋好友等等,目的就是為了「訓練孩子睡整覺」。的確,新生兒還沒有晝夜意識,夜晚褪黑素分泌量和白天一樣多,再怎麼訓練寶寶睡整覺都是無濟於事。可如果你家寶寶到了1歲、2歲,甚至已經過了學齡前兒童,寶媽還在哄著睡做長期的抗戰,說明你已經過了訓練寶寶「睡整覺」的黃金期。訓練寶寶「睡整覺」有黃金期?
  • 再這樣哄寶寶睡覺,寶寶就出大問題了,如何避開鬨睡的五大誤區
    導讀:再這樣哄寶寶睡覺,寶寶就出大問題了,如何避開鬨睡的五大誤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再這樣哄寶寶睡覺,寶寶就出大問題了,如何避開鬨睡的五大誤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3種哄睡方式,不僅影響寶寶睡眠質量,對兒童大腦發育也很不利
    每次閨蜜要帶寶寶睡覺的時候,寶寶雖然能很快入睡,但是在入睡後不久就會因為一點小的噪音驚醒。被吵醒後的寶寶不僅號啕大哭,而且難以安撫,因此閨蜜會用一些哄睡方式來幫助寶寶儘快入睡。然而婆婆看到閨蜜這個做法以後趕緊阻止,並且表示這樣安撫寶寶入睡的方式有礙於寶寶大腦發育,應當儘量避免這麼做。尤其是這3種哄睡方式,不僅影響寶寶睡眠質量,對兒童大腦發育也很不利。
  • 寶寶睡醒後有這種症狀,父母別輕易打擾,是大腦發育的表現
    寶寶可以說是家長的掌中寶了,寶寶睡醒之後,不少的家長都習慣性的逗逗孩子,但是這樣做對嗎?寶寶睡醒後有這3種症狀,父母別輕易打擾,是大腦發育的表現!
  • 哄睡方式不對,寶寶的大腦會很「受傷」,新手爸媽應該懂得
    好的睡眠能讓寶寶精力充沛,大腦以及身體都能健康發育。而且,小寶寶對睡眠的環境要求很高,也很依賴家長,這是家長必學的功課。哄睡方式不對,寶寶的大腦會很「受傷」錯誤1、有動靜就哄有些家長關心則亂,一旦寶寶有什麼動靜,就很緊張地去哄。寶寶有時會輕輕抽泣或活動手腳,寶媽立馬過去輕拍或抱起來餵奶,事實上寶寶這時候不需要哄,輕易哄反而會打亂睡眠規律。
  • 訓練寶寶「睡整覺」有黃金期,若是錯過了,以後只能天天哄著睡
    哄睡-哭鬧-哄睡-哭鬧,整個晚上下來,寶媽要被折騰好多次。寶寶睡不了整覺是生活中的常態,不過也不能放任不管,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是有訓練「睡整覺」的黃金期的,抓住時機更省心,但要是錯過了,以後就只能天天哄著睡了。
  • 別再這樣哄寶寶睡覺了!推薦三個哄睡小妙招,寶寶睡得香也健康
    閨蜜是醫院的護士,有天晚上我正在刷朋友圈,就看到閨蜜更新了一條動態,刷新出來一看,是一條關於寶寶哄睡的。原來閨蜜所在的醫院,接診了一個7個月的小寶寶,小寶寶一直都是由爺爺哄睡覺,爺爺就用土方法,搖晃哄睡,結果因為幅度太大,將寶寶搖成了腦癱。
  • 這3種哄睡方式,不僅影響寶寶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大腦發育不利
    執筆:木子插畫:白露定稿:蘇子後良好的睡眠質量對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嬰幼兒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很多家長都會十分關心寶寶的睡眠質量,也希望寶寶能夠快速入睡,發育得又好又快。但有些哄睡方式卻並不確當,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還可能不利於大腦發育。
  • 新手爸媽想要成為「哄睡達人」,先了解寶寶睡眠規律,哄睡更容易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新生兒大腦發育還不健全,出生後,靠充足的睡眠時間,來進行「爭分奪秒」的生長發育。所以,寶寶出生後的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關係到寶寶的大腦發育和健康,備受新手爸媽的關注。寶寶半夜哭鬧不睡,惹鄰居投訴小田和央央,歡天喜地的晉升為新手爸媽,對於兒子的到來,小夫妻欣喜不已,寶寶在沒出月子的時候,除了睡就是吃,帶起來很省心。
  • 別再讓寶寶這樣睡了,可能在傷害他的大腦
    寶寶的睡眠問題,一直是父母的心頭大事,給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環境和睡眠習慣,有利於寶寶身體和智力更好的發育。 2、環境不該過分安靜不少爸爸媽媽會有一個錯誤的意識,就是覺得如果想寶寶有一個好的睡眠質量,就要給寶寶在一個相當安靜的環境中睡眠。所以在寶寶睡覺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把寶寶的房門關上,而且做起事情來都躡手躡腳的,儘量保持零聲響,甚至相互交流都要打手勢和傳紙條。久而久之,這樣就造成寶寶在睡覺時非常敏感,如果離開這個安靜的環境,在睡覺時一有響聲就醒。
  • 家有哄睡難的惡魔寶寶,寶媽別抱怨,可能是你的哄睡方法不對
    小寶寶的睡覺問題讓每個媽媽都很頭疼,尤其是睡覺不安穩的晚睡寶寶,媽媽都累得睜不開眼了,寶寶卻依舊睜大眼精神奕奕;有時候好不容易抱著寶寶哄睡著,誰知剛放到床上,寶寶就睡醒了,接下來又是煎熬的哄哭、哄睡;遇到寶寶夜醒頻繁的情況,寶媽會更受罪,整個晚上基本沒睡過安穩覺。
  • 5種「哄睡方法」會傷害寶寶大腦,新手爸媽要清楚,別坑了娃
    睡眠對於寶寶來說至關重要,年紀越小,寶寶需要的睡眠時間越長,並且睡眠質量要高,這關係到他們的成長發育。若想寶寶有個好的睡眠,家長的哄睡方式是關鍵,如果使用了錯誤的哄睡方法,很可能傷害寶寶大腦,新手爸媽要做到心裡有數。
  • 不良哄睡習慣很傷寶寶大腦,尤其是這一種,大多數媽媽都會做
    有了孩子後,不得不說非常讓人費心的事情,就是哄孩子入睡,如果沒吃飽,他不睡;不累,他也不睡;看見奇奇怪怪的東西,勁來了也不肯睡覺。很多媽媽帶一天孩子可謂是費盡心思,只為孩子早點睡,自己早點休息,給自己自由,睡眠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孩子的頭等大事。
  • 寶寶日常哄睡難,可能是媽媽三方面做得「太過」,睡前儀式別做錯
    最後還是乖乖地抱著哄這個不睡覺的小祖宗。多數媽媽還沒有意識到,也許正在進行的哄睡方式本身就是不正確的。兒童大腦發育不完全,操控睡意的神經同樣十分敏感。新生嬰兒淺睡眠期佔比較大,而成年人則沒有這個困擾,這也是為什麼寶寶不僅不愛睡,反而容易醒的原因。想讓孩子入睡更容易,睡前的哄睡操作十分關鍵。
  • 這5種哄睡方式太傷娃大腦,新手爸媽要注意,別誤傷了寶寶
    這5種常見的哄睡方式太傷娃大腦,新手爸媽要注意,別誤傷了寶寶。許多家長喜歡和孩子面對面睡覺,這樣雖然容易哄睡,但不利於孩子身體發育。人體在睡覺時會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父母與孩子面對面睡難免會使睡著的孩子呼入二氧化碳,得不到新鮮空氣,從而會使大腦處於缺氧狀態,時間長了會影響大腦發育。二、拍打著搖晃哄睡一邊搖晃一邊拍打背部幫助孩子睡覺是很多家長都會採用的哄睡方法,但其實這是不對的。
  • 胎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3件事越早做,對寶寶發育越有利
    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聰明伶俐,健康強壯。為了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就會吃各種各樣的營養品,想要幫助寶寶補充營養。但是寶寶出生以後,還是瘦瘦小小的,而所有的營養幾乎都長在了自己的身上。想到產後痛苦的減肥之旅,都是自己當初「多吃」鋪的路。那麼,如何才能讓胎寶在孕期發育得更聰明呢?
  • 五種傷害寶寶大腦的哄睡方式,希望你沒中,新手爸媽要注意
    好的睡眠能讓寶寶精力充沛,大腦以及身體都能健康發育。而且,小寶寶對睡眠的環境要求很高,也很依賴家長,這是家長必學的功課。這樣做才對:發現孩子睡覺不安分時,先別急著哄,在寶寶身邊注意看看是哪種情況:1)會不會是餓了;2)感覺冷了或熱了;3)是不是便便了;把這些問題處理過後,再慢慢把寶寶重新哄睡,若沒有寶寶就會自己接覺,無需照管。
  • 寶寶的哄睡陋習,寶媽你知道幾個?趕緊更正容易傷到娃大腦發育
    之前雜誌做過相關的採訪,發現大多數的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在睡眠上存在一些問題,這讓他們很是擔心。 很多父母都誤以為哄孩子睡覺是不需要太費心的事情,但其實還是講究一定的方法的,如果方法不得當的話,反而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其實有時候孩子睡眠質量不好,可能是因為睡覺的時候有幾個不好的習慣,這樣的話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