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買一個車位租4次,能停4輛車,一月收租800元

2021-01-08 典藏汽車

大城市裡車位的價格比較昂貴,數量又很稀缺,很多人買了車後買不起車位,每次停車的時候都很不方便。有些人在車位上看到了商機,幾年前就低價買下了幾個車位用於出租,每個月雖然只能出租幾百塊錢,但是對這些車主來說也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上海有一位車主就出租了自家的車位,這位車主說自家買了兩個車位,自己停一個車位,另外一個車位始終處於空閒狀態。小區裡車位的租金為一個月400元,這名男子想了一個辦法,如果把車位租給一個人,自己每個月只能收400元的租金,他還不如把車租給多個人,讓大家共同使用一個車位。

一個車位只能停一輛車,車主如何把車位租給好幾個人呢?這位車主想了一個辦法,他發現小區裡不少業主都買了一輛尺寸小巧的新能源汽車,這種微型電動車尺寸特別小,4輛車可以停在一個車位裡。

車主專門尋找小區裡的微型新能源汽車主,並且對他們說,你們租一個完整的車位要400塊錢,在我這裡租車位只收200元,你想怎麼停就怎麼停,但是有一個前提,這個車位4個人共用,你們自己協商。很多車主聽到之後都同意了,這名業主也把車位同時租給了4個人。

對這些微型汽車的車主來說,普通價格租一個車位至少要400塊錢,現在自己也租了一個車位,價格卻少了一半,大家心裡當然很高興。對這位業主來說,把車位租出去原本只能賺400元,現在一下賺了800元,等於租了兩個車位,對他來說也非常划算。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東莞有小區停車費月租950元,車位該買還是租?
    最近,東莞市中心廣場公共停車場也開始正式收費了,隨著原先免費的公共停車場開始收費,小區停車位收費上漲,車位該買還是租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三姐發現,最近幾年,東莞停車收費價格上漲 ,特別是隨著小區車位租金執行市場調節價以來,部分成熟小區車位稀缺,租金上漲至450-950元/月不等。
  • 男子沒錢租賓利,800元租紅旗H9當婚車,丈母娘很滿意
    今天小編也是元氣滿滿的給大家準備好看的文章啦,希望能給可愛的你帶來不一樣的收穫呢,好啦,廢話不多說,小編今天帶來的精彩美文是男子沒錢租賓利,800元租紅旗H9當婚車,丈母娘很滿意
  • 公園道一號小區2000餘地下車位只賣不租 居民違停遭「鋼珠砸車」
    上午9時,在事發現場發現,小區儼然就是一個「大停車場」,路邊、休閒廣場、草坪上均停滿了私家車,草坪早已被破壞殆盡。而消防通道也幾乎被堵,如果出現火災等情況,後果不堪設想。走到14棟的樓下可以看見,路邊和草坪上停了大約20多輛私家車,而在遠處還有受損的20餘輛車,物業工作人員也在現場了解情況。據小區物業公司統計,這次約有40餘輛車慘遭毀壞。
  • 車位只賣不租?泰安大展鴻府小區因買賣車位引業主不滿
    近日,有壹粉反映泰安大展鴻府小區地下車位強制買賣,只允賣不許租,私家車停放至小區內刮擦不斷,同時交房兩年,當時承諾的電動車車棚一直沒有建,業主充電要推到家中,安全隱患較大。3日上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該小區看到,小區地下車庫出入口在西門、南門各一個,車庫內分為A 、B、C、D四個區域,可容納400餘輛車,但實際停放數量並不多。
  • 小區住戶繳了800元停車費 回家還是沒車位
    一輛無人問津的「殭屍車」停放在市區豐泰小區,佔據了一個停車位「以前免費車位靠搶,現在收費車位還是靠搶!」近日,家住市區水心豐泰小區的黃先生向溫都新聞熱線88868886(微信公眾號wd88868886)反映,4月份開始,豐泰小區實行車輛進小區刷卡制度,停車費包年800元。可讓業主們鬱悶的是,繳了停車費回家照樣停車難。
  • 男子車被貼紙條,膠水清理不掉氣得報警,原因:停了別人的車位
    男子車被貼紙條,膠水清理不掉氣得報警,原因:停了別人的車位在外面停車一般都是看運氣,不管是收費的還是免費的車位,只要車多車位自然就很稀缺,但回到小區裡就不一樣了,業主們都有自己買的車位,所以要是停的不對,或者故意佔用別人的車位,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 車位全靠「搶」,是買還是租?
    在很多居民小區,不管是在路面停車,還是想停地下車位,業主通常要開車轉悠半天自己找地方。那麼,小區業主對待車位到底該買還是租?租的車位每月交多少錢合理呢?日前,本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採訪。A 車位只賣不租,開發商的「小九九」如今,車位本來就越來越難找,可是有些開發商卻在打著車位的「如意算盤」。
  • 車位是買划算還是租划算
    本文來源:網際網路,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原文:車位建議還是買,不要租。個人理由如下:1、車位從本質上來講,開發商是不願意做的。外面的人容易誤解,總認為開發商一個車位買幾十萬很賺錢,實際車位成本很高。普通的一層地庫,單方造價3500-4000元/平方米,一個車位(含公攤),最少35-38平方米/個,成本約12-15萬/個。這還是地下一層的造價,如果有地下兩層,造價更高。這樣說,以近成本價買個車位值得買。2、有些小區車位售價二十萬以上,是不是開發商有錢賺?真實情況也並非如此。
  • 車位究竟應不應該買?買車位還是租車位划得來?
    如今,一個車位十幾萬乃至幾十萬,乃至比車還貴,因此小區業主們剛開始疑惑了,那麼貴的車位究竟應不應該買?目前買車位划得來還是租車位划得來?  3、省時省力  在車位資源焦慮不安的時期,相信許多盆友都是有過找車位、搶車位的危機感。下班回家晚了,找一個車位停車需要將住宅小區繞一圈也很有可能找不著一個車位。自然假如自身買來車位,那麼就不必擔心沒有車位了,在技術專業的物業管理服務下,不論是停車還是駕車出來都無需心急車位被佔,更不必擔心停車不標準影響自身的工作時間。
  • 車位買和租,哪種才划算?
    而開發商則表示:目前9號樓的地下車位已經可以購買,18萬一個,業主買完之後即可把車停入地下車位。但是,只賣不租。 目前這個問題正在協商中。這個案例絕對不是典型,很多新小區業主可能有遭遇過這樣的情況。
  • 停車場100車位停300輛車!管理員叫囂:都這樣
    今天,網友@Nancy喵小刁爆料:河北區金霞路公眾停車場只有100個停車位,本應該每輛車順行停在停車位裡,但管理員讓大家橫著停在馬路側面,這樣100個停車位能停300輛車!管理員甚至叫囂:全天津市都這樣!交警都管不了!嫌麻煩滾......
  • 車位被擋難停車,男子為洩憤竟劃壞小區8輛車
    近日,南京六合公安分局雄州派出所陸續接到8名群眾報警稱,停在小區的車子被人用利器刮花,詢問後民警發現這些群眾均住在雄州街道同一小區。被劃壞的車輛立案偵查後,民警很快發現規律,受害人的汽車均是前一晚停在小區內,次日發現車身有長短不一的劃痕,有的報警人的車被從車頭劃到車尾,有的劃痕輕微。「這名劃車的人搞事情還看心情?」其中一位受害人向民警說道。通過一段時間的監控排查及走訪調查,民警最終鎖定嫌疑男子周某,33歲。
  • 車位說不租就不租了,漢江新城業主的車該往哪停?
    「車位說不租就不租了,現在我的車該往哪停?」近日,家住漢臺區漢江新城小區網師苑的業主王先生向華商報-二三裡反映,他在前幾日被小區物業口頭告知,小區地下車位不再對業主進行出租,自己租的車位到期後不知道該往哪裡停。
  • 車位該不該買?不懂這些你就虧大了
    買吧手頭錢不夠寬裕,租吧害怕租金上漲還不一定租得到。為了解決廣大有車一族,或者是即將有車一族的煩惱,小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超級乾貨送上。租車位支出:合計33.6萬元。70年的車位租金=400元×12個月×70年=33.6萬元。
  • 業主只買一個車位,要求物業輸入兩輛車牌,你認為合理嗎?
    他們都是把一臺車停放車位(多是地下車位),另外的多於車輛停放在小區道路兩側,或者是小區外面隨便找個地方。這樣做完全合理,對於業主、物業都是利大於弊的。首先,對於開發商來說,絕大部分家庭會購買一個車位,購買兩個甚至更多車位的情況非常少,賣出一個車位就意味著資金回籠好幾萬元,而且車位不是車庫,建造成本相當低廉,幾乎是無本萬利的買賣。
  • 汽車用品之 | 車位該買還是租?
    車位算是汽車用品中最大的存在了,隨著城市中汽車越來越多,它已經成為了一項稀缺資源。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它的事,看看車位究竟是該租還是該買?
  • 寧願把車停路邊,也不買車位,這輩子都不可能買車位的
    ,基本上有錢人都會買車,不管怎麼說,這輛車可以抵禦風雨,方便他們的出行,但是,停車的問題也是老生常談,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停車場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卻幾乎沒有人購買,不能把車停在規定的地方嗎?
  • 蕭山一男子凌晨4點回家不好停車,為了發洩情緒,對邊上4輛車做出這事
    事情還要從11月初說起,當天蜀山派出所接到吳先生報警,稱其停在某小區內停車位上的車被劃傷。接警後,朱家豪立即前往現場查看情況,發現車身有一道較長的劃痕,應該是被人用銳器故意劃傷。「昨天我停著的時候還沒有的,今天早上我來開車,就看到車上有這麼長一條!
  • 社區車位買和租哪個更合適?聰明人給我算了算,後悔才知道!
    買了房,也有了車,這時車位也是一個問題。買小區的車位確實非常貴,畢竟買房都花費那麼多錢了。但是租車位也比較麻煩,這真是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好。一個有經濟頭腦的朋友就給我算了算,原來這樣才合適!社區車位買和租哪個更合適?
  • 泰安一小區業主停車成難題:車位「只賣不租」,想買車位又沒有產權證
    業主停車犯愁:小區車位只賣不租,不買不讓進小區「我們業主的車輛都停在小區外面的沿街上,地下車庫基本都是空的。」泰安市大展鴻府小區的業主李先生說,由於小區的車位只賣不租,實行「人車分流」後給沒買車位的業主帶來極大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