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哪門課最能看出一個小學生反應快、腦子好使,那一定是數學了。每次考完試,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對數學成績的在乎往往遠超其他科目,「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想法依然普遍存在。
不得不說,數學真的有其獨特的魅力。數學好往往其他科目差不到哪,數學不少其他科目再好也差點意思。小學生要是語文或其他科目沒考好,家長往往是抓背誦、抓聽寫。要是數學考不好,就像攤上了大事,家長開始琢磨著是不是該補課了,是不是該買題了。
但也有家長反其道而行,她認為孩子數學沒考好是背誦的原因。
數學沒考好,不背概念怎麼行?
期中考試結束後,小陽的成績出來了。五門課中有四門成績都在95分以上,只有數學考了70多,這讓小陽高興的同時又有點難過,咋數學成績考成這樣呢?
回家後,小陽的媽媽發現孩子的數學之所以拉低了分數,是填空判斷這類小分值的題扣分嚴重,大題反而全對。
小陽媽媽認為這都是因為孩子平時不背概念造成的。數學老師不布置背誦,小陽就不背,要是平時把概念背得熟透了,至於考這麼點嗎?
這是背誦的「鍋」嗎?
說句實話,數學考不好,沒有幾分和背概念有關吧,這「鍋」扣的太隨便。
語文考不好,可以說背誦沒有下到功夫,數學沒考好,和背誦的關係真不大,重要的是理解能力和審題能力。數學課堂上能掌握90%知識的學生和掌握60%的學生,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差別。掌握了90%的學生只要練一練題,就全會了。而掌握了60%的學生,練再多的題可能最終只掌握90%。課堂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基本決定了一個學生數學成績的好賴。數學概念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和應用,背誦只是讓學生理解得更準確。
一張小學數學試卷上,小題才是真正考學生們對知識理解和應用的題,一般難題和刁鑽的題都在小題中,而大題基本是平時的套路題。
當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時,除了理解能力外,家長可以從哪些方面幫助孩子呢?
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
1.培養孩子的審題能力
審題是考試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審題習慣能幫助孩子理清題中各種量的關係,更快地做出答案。平時做題,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自己認真讀題的習慣,要讓孩子學會精讀,從題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2.多看書上的例題
數學哪裡差,翻開書重新複習複習。書上的每一個例題都包含相應的知識點,把例題理解透,最起碼同類題做起來還是得心應手的。
3.不要批評嘲諷孩子
有時候家長的火氣一不留神就發在孩子身上了,特別是面對孩子讓人無語的考試成績的時候。但家長的嘲諷和批評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負面情緒,使他們對數學更討厭,更不想聽、不想學。本身孩子數學就差,平時的學習已經讓他頭昏腦脹,家長的舉動無異於火上澆油。相反,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說他的成績,尤其是弱科的成績,更能讓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努力一把」。
即使孩子的理解能力較差,那麼以上的方法也可以適當地幫助他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
大家認為,在數學學習中什麼最重要呢?又要什麼好方法幫助孩子們提高成績呢?歡迎分享。